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仲村
赵国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蒋婷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专业特色】生理心理学国内领先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在中国心理学界声名赫赫,其生理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为教育部重点学科,下设的多个研究方向中,认知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以灵长类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机构,而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则是国内最早建立并最具特色的。自从合并了原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系以后,北大心理学系的科研地位和科研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在生理心理学、认识心理学、实验生理学方面建树颇多。【师资科研】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学术交流北大心理学系下设有心理学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中心、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人力资源评价与开发中心、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硬件设施良好,有专用的计算机教室、各种音像设备、实验动物中心,并设有专用于生物心理学研究教学的实验楼。该系近20年来发表的SCI论文数居国内高校心理学系之首,师资力量雄厚:苏彦捷老师长期从事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沈政、周晓林和刚刚从加拿大归国的李量教授在认知神经心理方面有专攻;韩世辉老师在视神经、注意的认知和神经机制方面研究较多;谢小非老师主要研究风险认知与决策、组织行为;朱滢老师在记忆和意识方面很有研究;王登峰老师在人格心理学方面做得非常不错,提出了著名的大七人格理论;另外钱铭怡老师在心理治疗、羞耻感、社交焦虑、进食障碍等应用领域颇有建树;王垒老

各位高手,请问到哪里可以看到全国高校专业排名??

芝加哥
孰能辞之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396336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理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力学、电子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16个学科类,共有31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9.94%,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0.12%,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0.4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952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8.46%,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2004年,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共499所。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书将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统计到教育学排名中。 理学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学是中国科学的生命。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浙江大学 6 A+ 复旦大学 7 A+ 中山大学 8 A+ 吉林大学 9 A 南开大学 10 A 山东大学 11 A 武汉大学 12 A 北京师范大学 13 A 厦门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兰州大学 16 A 上海交通大学 17 A 华东师范大学 18 A 西北大学 19 B+ 中国地质大学 20 B+ 华中科技大学 21 B+ 中国海洋大学 22 B+ 东北师范大学 23 B+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 B+ 大连理工大学 25 B+ 西安交通大学 26 B+ 中国农业大学 27 B+ 云南大学 28 B+ 南京师范大学 29 B+ 同济大学 30 B+ 中南大学 31 B+ 湖南师范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山西大学 34 B+ 华中师范大学 35 B+ 西南师范大学 36 B+ 苏州大学 37 B+ 陕西师范大学 38 B+ 湖南大学 39 B 上海大学 40 B 华东理工大学 41 B 郑州大学 42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3 B 西北师范大学 44 B 东南大学 45 B 河南师范大学 46 B 内蒙古大学 47 B 河北师范大学 48 B 山东师范大学 49 B 福州大学 50 B 河北大学 51 B 电子科技大学 52 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3 B 福建师范大学 54 B 南京农业大学 55 B 首都师范大学 56 B 成都理工大学 57 B 华南农业大学 58 B 石油大学 59 B 北京理工大学 60 B 曲阜师范大学 61 B 湘潭大学 62 B 华中农业大学 6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工业大学 65 B 天津大学 66 B 东北大学 67 C+ 北京工业大学 68 C+ 湖北大学 69 C+ 上海师范大学 70 C+ 暨南大学 71 C+ 新疆大学 72 C+ 北京林业大学 73 C+ 聊城大学 74 C+ 北京化工大学 75 C+ 宁波大学 76 C+ 辽宁师范大学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安徽师范大学 79 C+ 北京科技大学 80 C+ 河南大学 81 C+ 福建农林大学 82 C+ 山东农业大学 83 C+ 扬州大学 84 C+ 浙江师范大学 85 C+ 重庆大学 86 C+ 南京理工大学 87 C+ 汕头大学 88 C+ 山西师范大学 89 C+ 东北林业大学 90 C+ 广西师范大学 91 C+ 安徽大学 92 C+ 广州大学 93 C+ 天津师范大学 94 C+ 中国矿业大学 95 C+ 青岛大学 96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7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8 C 南京林业大学 99 C 江西师范大学 100 C 四川师范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全国考研录取院校哪些比较差的,我就是想考个学校,有学上就行,麻烦给个排名啥的。我心已决,别劝我

惮我
其神全也
会计专硕211学校-北京林业大学3431376564近两年复试分数线:2018年:210 2017年:223拟招生人数:30(全),非全20推免:全日制12学费:全日制2.6万/2年,非全日制8万/2年推荐理由:1.分数线并不过高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队伍雄厚,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重点 会计专硕211学校-北京交通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2018年:230 2017年:220拟招生人数:40(全),70(非全)推免:全日制32学费:全日制8000元/年,非全日制59000元/年推荐理由1.MPAcc教育中心拥有一支学科、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既有较强科研能力又有财务会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83.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9.2%的教师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95%以上的教师具有财务会计实践经验。2.北京交通大学的“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会邀请财政部、铁路总公司财务司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和国有大型企业的实务界知名人士为学员带来最前沿的专业讲座,与学员进行双向交流。 会计专硕211学校-东华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2018年:220(全)、165(非全) 2017年:200 拟招生人数:90学费:15.8万(全),18.8万(非全)推荐理由1.东华大学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及会计学科的社会声誉和品牌价值,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造了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师资团队,既包括了顶级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同时也涵盖了政府官员、会计师事务所专家、企业家、CFO等资深专业人士。2.暨南大学与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良好的伙伴关系,与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共建学生实践基地,积极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和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等机构开展合作关系,联合进行课程研发,提供学业资助,对接考试通道,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会计专硕211学校-上海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2018年:商院207,管院215 2017年:215拟招生人数:136(全),60推免:11推荐理由1.上海大学会计系是设立最早的系科之一。2010年获得会计专业硕士(MPAcc)招生培养资格。另外,上海大学依托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域优势,积聚了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且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学术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目前会计学的学术型、专业型两类研究生招生规模达不断增长,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良好。 会计专硕211学校-华东理工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2018年:224(全)、165(非全) 2017年:175拟招生人数:50(全),55(非全)推荐理由1.MPAcc的多数教师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聘为会计与财务顾问。同时聘请金融、财会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高管担任课程教授,并参与课程教学,让学生得到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与视野。2.与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有良好的伙伴关系,创建学生企业实习基地,深入企业,领略MPAcc职场氛围,增加社会实践经验。3.专业学生修满学分,报考ACCA可免考九门课程;报考CIMA可免考12门课程。2013年,华东理工MPAcc专业获得澳洲会计师公会认证,学员可以直接申请成为澳洲会计师公会会员,在澳洲注册会计师课程中获得8门基础阶段科目的免考权,直接进入专业阶段6门科目的学习,通过此6门考试者,若有AU CPA认可的3年从业经验,可以申请AU CPA。 会计专硕211学校-苏州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2018年:227 2017年:244 学费:30000元/年 推荐理由1.苏州大学会计专属于中等偏上,在江苏地区还算不错,就业前景好。2.学院注重学术研究以及对外交流与发展。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德国富特旺根大学、法国商科联盟、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以及台湾东吴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人才。3.会计专业是本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和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育人才的目标,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经济管理人才,为全国,特别是江苏省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会计专硕211学校-云南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2018年:A线165,B线155 2017年:230 推荐理由1.历史悠久、文脉深远、在国际上有着很大影响力。2.会计学院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学院努力营造的良好氛围下,全院教职工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会计专硕211学校-河海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2018年:210 2017年:240 招生人数:50(全)、35(非全) 推荐理由1.是我国最早设立商学学科的高等院校之一。虽然以水利为特色,但会计专业也还不错,特别是近年来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校内外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2.会计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且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会计人才。 会计专硕211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2018年:209 2017年:226 招生人数:85(全) 学费:3万/3年 推荐理由1.东北师范大学MPAcc项目招生人数较多。2.东北师范大学的MPAcc教育,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东北师范大学学科综合与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培养会计及财务管理领域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会计专硕211学校-南昌大学 近两年复试分数线: 2018年:220 2017年:230招生人数:88(全),12(非全,含调剂2人)推荐理由1.南昌大学MPAcc项目招生人数较多。有同学说:“这些MPAcc院校的难度也并不小啊!”小编想说,难度是相对的,只有相对好考,并没有绝对好考~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专业排名

贫也
亮眼睛
一,这个专业的有很3363393739多学校的研究生招生都把它归类为企业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方向,要是单独招生的话,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最好,他们做人力方面是很有经验的,但竞争也是相当激烈。要是单说企业管理的话,中山,北大,浙大,厦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等都不错。 管理类专业重在实践和工作经验,要说就业,得看自己的能力。我有师兄在企业做人力,本科毕业一个月就6000+,而硕士毕业也有找不到较满意的工作的。 就业嘛,总体还好,但实际是,你一个学生出去,没人会一开始就叫你去管别人,都是做些杂七杂八的工作,管理学科,如果你不想搞研究的话,多实践积累经验才有出路。 就业方向的话,做员工激励,薪酬设计,组织管理,员工培训,招聘都可以,看你对哪个比较感兴趣了。最终工作地点就是企业的HR部门,当然你想考公务员也可以,要是读到博士当老师也可以。 二,这个专业考研肯定要考数学,考的是数学三。(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不考数学,但是它是面向政府和公共组织方向的,而我们一般所说的人力,都指企业方向。) 数三的内容主要有微积分,考研占78分;线性代数,占36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占36分。共150分,是全国统一命题。数三比数一稍简单,但实际上,你如果以后想在管理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数学很重要。越到高层次,管理就越技术。特别是人力中的薪酬设计,企业年金和员工福利等内容对数学和统计要求很高。 三,我不知道你对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有什么样的评估。如果想考好学校,就要比别人付出的努力。要是推荐学校,就是上述几所,他们的管理学实力都很强,但竞争,不用我说,你也应该明白。而且企业管理(包括人力)是考研十大热门专业之一,本就很火爆,如果学校再名气大一些,录取率一般不会超过15%,也就是说你要做好10个人取一个的心理准备。

高校研究生制药专业排名

廷无忠臣
富士山
2008年1月7日出版的《科学学3236396430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8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8中国大学评价》。清华大学以271.00分再夺榜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以216.23分、204.09分获得第二、第三名。 1997年以来,在《中国大学评价》中,清华大学已经连续12年位居榜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稳定的优势,连续9年保持中国大学前三名。进入前10名的大学依次还有: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南京大学,第6名复旦大学,第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8名华中科技大学,第9名武汉大学,第10名西安交通大学。与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前6名不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升到第7名,华中科技大学列第8名,武汉大学列第9名,西安交通大学保持第10名。 武书连在接受采访时说明,今年的大学评价首次增设了抄袭、剽窃降分指标。抄袭、剽窃一次而没有辞职或被解聘的,全校总得分下降10%。抄袭、剽窃发生两次而没有辞职或被解聘的,全校总得分下降20%。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评出了16所2008年中国一流大学。与上一年度相比,名单没有变化。 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2008年36所中国研究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该校是国防科工委所属的211工程大学,最近几年每年排名都在上升。《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发布了36所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环境排名。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列前4名。研究生创新环境可以间接评价各大学研究生的平均质量,对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完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排名,以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排名。清华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工学、医学第一名,北京大学获得社会科学、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学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第一名,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 附表是2008年中国大学自然科学前100名。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全部内容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附表: 2008中国大学自然科学前100名 本书的自然科学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的统称,也就是每年高考中的理科。自然科学(理科)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本身。本书的自然科学排名,体现了各大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的综合实力。因此,仅在自然科学某一学科领先的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在整个自然科学排名中领先。为了既反映各大学自然科学的综合实力,又反映各大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各自的实力,本节将各大学自然科学排名和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各自的排名一一列出,供报考理科的考生参考。 与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在教师人数、学生毕业人数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自然科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67.13%,授予的自然科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62.77%,自然科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77.06%。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0837名是自然科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76.88%。 自然科学(理科)共有52个学科类、146个本科目录内专业。2007年,设立自然科学本科专业的大学共566所。 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科学,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名次 等级 校 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浙江大学 3 A++ 北京大学 4 A++ 上海交通大学 5 A++ 南京大学 6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 A+ 复旦大学 8 A+ 华中科技大学 9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A+ 吉林大学 11 A+ 中山大学 12 A+ 西安交通大学 13 A+ 天津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武汉大学 16 A 山东大学 17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 A 大连理工大学 19 A 中南大学 20 A 南开大学 21 A 西北工业大学 22 A 东南大学 23 A 同济大学 24 A 华南理工大学 25 A 北京理工大学 26 A 北京师范大学 27 A 兰州大学 28 A 中国农业大学 29 A 厦门大学 30 A 重庆大学 31 A 华东理工大学 32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3 A 东北大学 34 B+ 北京科技大学 35 B+ 湖南大学 36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7 B+ 中国石油大学 38 B+ 电子科技大学 39 B+ 南京农业大学 40 B+ 南京理工大学 41 B+ 华东师范大学 42 B+ 北京化工大学 4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4 B+ 中国海洋大学 45 B+ 武汉理工大学 46 B+ 中国矿业大学 47 B+ 上海大学 48 B+ 苏州大学 49 B+ 西北大学 50 B+ 北京交通大学 51 B+ 东北师范大学 52 B+ 北京工业大学 53 B+ 西南交通大学 54 B+ 首都医科大学 55 B+ 郑州大学 56 B+ 华中农业大学 57 B+ 东华大学 58 B+ 南方医科大学 59 B+ 暨南大学 60 B+ 西南大学 61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62 B+ 福州大学 63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4 B+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5 B 扬州大学 66 B 中国医科大学 67 B 河海大学 68 B 中国药科大学 69 B 燕山大学 70 B 江南大学 71 B 北京邮电大学 72 B 华南农业大学 73 B 南京工业大学 74 B 陕西师范大学 75 B 浙江工业大学 76 B 山西大学 77 B 南京师范大学 78 B 合肥工业大学 79 B 湖南师范大学 80 B 山东农业大学 81 B 华中师范大学 82 B 沈阳药科大学 83 B 华南师范大学 84 B 云南大学 85 B 江苏大学 86 B 北京林业大学 87 B 福建农林大学 88 B 河北工业大学 89 B 华北电力大学 90 B 河北大学 91 B 北京中医药大学 92 B 成都理工大学 93 B 南昌大学 94 B 宁波大学 95 B 太原理工大学 96 B 西安理工大学 97 B 昆明理工大学 98 B 东北林业大学 99 B 南京医科大学 100 C+ 哈尔滨医科大学参考资料:http://www.biochemlab.cn/news/xinwen/2008-09-03/15507.html自己喜欢什么叫去报什么!不要问别人每个人都观念不一样的!

中国计科硕士院校排名

王季为适
2015年U.S.NEWS计算机科学专业全球大学排名 你可以看看中国上榜的学校专业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英文名 国家/地区 世界排名 1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2 2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1 3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4 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美国 3 5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13 6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美国 30 7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67 8 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新加坡 125 9 香港科技大学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 129 10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瑞士 - 11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美国 18 12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国 50 13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61 13 香港大学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42 15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 55 16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美国 8 17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 74 18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加拿大 244 19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30 20 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216 21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 6 22 国立成功大学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台湾 324 23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美国 66 24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14 25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瑞士 77 26 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 12 27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美国 35 28 国立台湾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台湾 105 29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 40 29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美国 51 31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 5 32 香港中文大学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118 33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 21 34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7 34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 14 36 东京大学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24 37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Catalonia 西班牙 409 38 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中国 128 39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 148 40 香港理工大学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香港 235 41 鲁汶大学(荷语) KU Leuven 比利时 53 41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国 94 43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韩国 179 44 以色列理工学院 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以色列 236 44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 14 46 华中科技大学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 294 47 墨尔本大学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 32 48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美国 37 49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 10 50 东南大学 Southeast University 中国 398 51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Pure University 美国 69 52 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 49 53 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 108 54 特拉维夫大学 Tel Aviv University 以色列 148 55 埃因霍温科技大学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278 56 俄亥俄州立大学 Ohio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34 57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 23 57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美国 29 59 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52 60 德州农工大学 Texas A&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美国 86 61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188 62 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72 63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美国 27 64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美国 36 65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143 66 国立清华大学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台湾 282 67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 19 68 国立交通大学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台湾 369 69 罗格斯大学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55 69 昆士兰大学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澳大利亚 47 71 维也纳大学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奥地利 310 72 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 美国 53 7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 143 74 柏林工业大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德国 260 75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 9 7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 11 77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39 77 格拉纳达大学 University of Granada 西班牙 308 79 北京邮电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中国 - 80 根特大学 Ghent University 比利时 87 80 米兰理工大学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 意大利 352 82 柏林洪堡大学 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德国 77 83 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美国 89 84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 25 85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 197 85 西门菲莎大学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加拿大 287 85 新南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澳大利亚 94 88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国 61 88 高丽大学 Korea University 韩国 157 90 阿米喀布尔理工大学 Amirkabi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伊朗 - 91 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国 339 91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44 93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国 32 93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美国 17 95 澳州国立大学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72 95 电子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 - 97 博洛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ologna 意大利 146 98 阿尔托大学 Aalto University 芬兰 375 99 西安交通大学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中国 352 100 延世大学 Yonsei University 韩国 223

法律专业研究生排名大学

困也为祥
最新中国十大法学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国人民大学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名列第二;武汉大学名列第三。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37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8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893年 公立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4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011计划”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2年 公立 政法 教育部5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2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6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46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7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21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8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5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9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01年 公立 综合 教育部10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位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中央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1950年 公立 政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中国高校研究生国际新闻专业排名

假道于仁
刘向
  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排名:1 专业评分:85分人大新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走过55年的历程。人大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新闻学专业是人大新闻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在1988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最近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成为全国惟一连续三次获得新闻学重点学科的新闻院系。1999年,作为全国新闻学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人大新闻学院成为其依托单位。自2001年开始实施“十五”规划以来,人大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被连续纳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序列,学科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极大改善,学科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排名:2专业评分:83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是新中国设立最早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国内创建最早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创建了中国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人才培养和科研模式,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试验条件;中国新闻高等教育协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所在地;中国新闻史学会所在单位。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摄影(电视摄影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电子音像编辑出版方向)、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体创意复旦大学专业排名:2 专业评分:83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名仰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7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00多名专科生和进修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担任了党政部门和重要的新闻、教育、科研机构的领导职务,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新闻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现辖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与出版学(筹)等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500多名,其中硕士生80多名,博士生50多名,外国留学生20多名。校外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学点6个,学生3OO多名。1996年,我院新闻与传播学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9年起设立国内新闻院系中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清华大学专业排名:4 专业评分:75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多年来,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直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主要方向,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和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武汉大学专业排名:4 专业评分:75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院现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网络传播四个系;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设计方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六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跨文化传播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媒介;一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拥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教授20人(含博导15人)、副教授20人;有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位珞珈学者特聘教授,3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近40位海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人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浙江大学专业排名:6 专业评分:73分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学校现有122个本科专业,3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4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国际教育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南京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其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南京大学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撤系建院,首任院长为方延明教授,著名新闻教育家方汉奇教授应聘出任名誉院长。新闻传播学院下设三个系,包括新闻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和广告与传播学系。此外还下设一个中心与四个研究所(网络传播研究中心、政府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所、大众传播研究所和国际传媒研究所)。目前教职工总数42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在职正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在校学生近数1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新闻传播学院在新闻基本理论和新闻实践传播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新闻实务和新闻文化研究、党报主流媒体研究、网络传播研究、传媒经营管理研究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多年来,为中国新闻媒介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皆备的新闻人才。北京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截止到2006年9月,学院教师已经达到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全日制学生达到6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407人,此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本硕博齐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已经日臻完备,培养能力开始渐成规模。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置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层次。本科生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前身是于1983年成立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1988年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建制不变。1998年4月,新闻系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并组建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0年4月,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院亦改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三个博士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公关学四个硕士点;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学及广告学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下设新闻评论专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下设播音与节目主持人专业方向,建构起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全程式教育体系。厦门大学专业排名:10 专业评分:70分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年至1926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新闻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1983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的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2007年厦门大学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标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学院现有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两个系,以及传播研究所、品牌与广告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学院办学条件良好,环境美丽幽静。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面海,风景绝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学院还拥有一幢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技术大楼,为学院教学与研究提供技术保证。

中国大学排名研究生院综合实力100强是如何确定的

怨女
怪兽屋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3337613761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际是中国没有权威的大学排名,都是民间组织随意搞的,中国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书连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搞的,浙江大学搞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搞的等等。谁搞的谁就靠前,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指标评比,都不符合实际,很不靠谱。 大学排行榜受质疑背后的喜与忧 2012-05-11 一般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一流名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据媒体确认,根本无此机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国际一流名校却败给了中国高校。加州理工学院得分仅为1.07分,在武书连排行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曾经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茨奖得主的国际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则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国内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而曾荣登世界第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第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5月9日《中国科学报》)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 以下中国著名大学的发展简历也许有帮助: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 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制度、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是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办讲习班。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师都集中到这里了。二、1954年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三、1959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高校(16所)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通大学。四、“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 (15所)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五、198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22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设的高校 (初期,10所)1998年5月4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211+985”工程。 15所大学中再选10所大学,高校圈内称“211+985”工程,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10所大学。九、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国家确定的首先重点建设9所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支持并鼓励建设的中国常青藤大学即"C9"。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这9所首批进入“211+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合称九校联盟(“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公认为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这9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入选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十一、世界具有历史权威的大学排名是2011~2012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400强(现从500强减为400强),中国大陆只有10所大学榜上有名: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为主)、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历来这个评比在国际上具权威性,得到公认。请看一个报导: 中国大学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9所名校 1999年,国务院及国家教育部决定与省市共同投资共建九所国家重点建设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九所名校知名大学,使其在下一个世纪能尽快进入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大学排名本没有实际意义,但一旦与某些人或机构的利益挂钩就不一样了。据说为了能在大学排行榜上前进几名,有些学校是要给排名机构交些赞助费的。  国内许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骂声。这种依靠人数和规模的排名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攒鸡毛,凑掸子”。武书连的理论是100所三流大学可以合并出10所哈佛大学。  国内高校在不断发展,优秀的大学赢得大家的尊敬是不会因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样,靠“攒鸡毛”凑起来的“掸子大学”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据前列,也只能是自娱自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体会,对于中国最著名的大学,还是以国家确定的“九校”(或称“九所”)之说最为经典,也最让人信服。所谓“九校”,是指首批进入我国“211+985”工程以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国内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学,即:(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名单上的9所大学代表着中国的最顶尖大学。这个名单一出来,其它各校都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的事总是前紧后松,什么好事都容易“滥”。后来,“211+985”工程放开了,其它各校你争我抢,先后分两批扩大到三十多所。后进的这几十所“211+985”工程大学应该说是中国的优秀大学。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单一确定,这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彼此之间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俱乐部”,即中国的“常春藤联盟”。“九校”每年轮流坐庄主办一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或称为校长论坛,探讨如何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只有这9所大学的校领导参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各高校排名闹得鸡犬不宁之际,在高校合并浪潮之后出现的排名榜上的“暴发户”、“新贵”沾沾自喜之时,“九校”俱乐部仍旧年年照开,不管新出现的“暴发户”觉得自己多牛,“九校”俱乐部就是不和你玩!因为: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并出的,排名榜是没有用的,“九校”是无法否定的,但是——掸子确实是鸡毛凑起来的!  口碑是优秀大学的通行证,排行榜是“掸子大学”的墓志铭。一所优秀的大学是在长期的历史和发展中逐渐形成并被世人认可的,它不会因为在所谓的大学排行榜上前进或退后几名而或喜或忧,或被吹捧或被诟病,关键是你对国家、社会、历史的贡献!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校: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况(后扩大的34所):1. 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2. 国内二流的“985”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为主)中国人民大学(文、理科为主)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同济大学(理、工科为主)天津大学(理、工科为主)南开大学(文、理科为主)中南大学(理、工科为主)东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为主)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为主)3. 国内三流的“985”工程大学,即其余的“985”工程高校:湖南大学(理、工科为主)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