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都考什么?

无丧
还乡而立
看06年的中传招生简章~!学校主页上有!还有你07年才专科毕业,就不急考研了,先工作两年再说考研吧!你到09年才有资格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手足胼骶
岂不悲哉
  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复试科目:  9032广播电视学与媒介前沿  书籍:  ①《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 叶子(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 赵淑萍(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电视新闻摄影》 任金州(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 何苏六(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⑥《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是每一个第一次考研的考研人首先要知道的内容,只有明确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之后才可以进行全面的专业课备考,然后根据每一门课的大纲要求进一步提炼每一门课的重点范围、考点精要、重点内容。

请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的研究生考试要考哪些科目?

九月刊
舒舒服服
①政治②英、俄、日选一③新闻学基础④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外语就不用说了,不外乎听说读写那些。政治方面就是从一开始学习政治一直学到大学的那些政治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细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等,还有一些时事政治。知识很多很杂,报政治辅导班会有用。③和④是新闻学的专业课,大部分学校都有指定的参考书目,我以前考研的时候看过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都有,你可以到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网上找一下。每年的参考书不一定是全部相同的,但是差别也不会太大。参考书目是每年的7、8月份随着专业目录一起公布,距1月份考试只有不到半年时间,可以先参照上一年的书目复习,等参考书目公布以后再做调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要考的专业科目有哪些?

操盘者
剑王子
①《新闻理论》雷跃捷 ②《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雷跃捷等 ③《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等 ④《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⑤《广播电视词典》赵玉明等 ⑥《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①《文史要览》王振业等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理论 ①《新闻理论》雷跃捷 ②《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雷跃捷等 ③《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④与专业相关学术刊物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参考书目

革命篇
泰初有无
好像是09年的时候考试就已经没有参考书目了 你可以下载07,08年的考试大纲看看 我不考这个专业 所以不很了解 当时去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询问的时候说取消参考书目了,不过可以参考往年的 如果你去传媒大学,在门卫边上买书的那里还有以前有参考书目的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的广告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卖国贼
安妮塔
初试:①101政治②201英、203日、210法选一③709广告传播理论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复试:937广告综合理论广告与调查广告策划 其它详细信息见招生简章:http://yz.cuc.e.cn/news/2009-10-11/20091011122025.html

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怎样准备

我將
我不是和你一个专业,学校也不一样 但是现在准备太早了 现在只要好好忙英语学习就行 专业什么的你可以了解 侧重点关心下 现在开始复习没必要 有时候忙的太早太紧张 反而容易最后放弃 考研这个过程完全靠自觉和毅力 还要学会自我心里调节 你要是想早点准备 大三下学期的五月开始就可以着手准备 现在你就好好学的你专业 现在的重点就是英语 一定要天天坚持背单词完全可以,现在准备考研时间很充足。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英语搞好,专业课复习可以放在最后一年来做,政治科目复习可以在考前几个月突击一下就ok了。祝你好运!!

2014年中传新闻学考研书目

或谓之实
居丧不哀
新闻学专业1.新闻史方向作为新闻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新闻史、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之一,新闻史研究以人类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史为对象,以探索人类社会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与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为具体研究内容,通过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史纵向性的脉络梳理和横向性的对比研究,了解与把握人类社会系统中新闻传播事业体系的地位、功能与影响,奠定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扎实基础。新闻传播史研究方向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人类新闻传播思想史、新闻传播体制发展史、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新闻传播媒介演变史、各国新闻事业比较史等较为宏观性的领域,同时也对新闻传播业务史、新闻人物研究和媒介科技发展史予以充分的重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发展史观为主要指导方针,充分吸纳其他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理论与研究体系,通过扎实的文献资料法、横向比较法、田野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其它有效的历史学研究方法,探讨与发掘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信息传播规律,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成果与参考信息。本专业方向的具体培养目标是:通过两年系统扎实的专业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与掌握人类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路径,熟稔世界各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情况,能够前瞻性地把握新闻传播事业未来趋势潮流,成为具备丰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专业历史视野与创新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毕业生将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从事传播实务工作的技能,能够进入传媒机构、科研院所从事相关工作。本方向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科研实力雄厚。除开设新闻学、传播学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中国新闻史研究、外国新闻史研究、俄罗斯大众传媒研究等专业核心课程。2.新闻理论方向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目的是认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自觉运用新闻规律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新闻本体研究、新闻事业研究、新闻工作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研究、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教育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注重思辨性,并适当引入实证研究,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研究重点和特色在于探索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本方向强调密切结合理论学习、科研训练和媒体实践,引导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更好担负起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的历史使命。使学生既具有正确的新闻观、厚实的政策理论水平、良好职业素养,又具有过硬的新闻传播实务技能,毕业后能够进入新闻媒体、党政宣传部门以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新闻宣传实务和理论研究工作。本方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在新闻基础理论、舆论引导、新闻政策、媒介批评等研究领域尤为突出。除开设新闻学、传播学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新闻理论研究前沿、媒介批评研究、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3.新闻业务方向新闻业务是新闻学的三大研究领域(新闻理论、新闻史与新闻业务)之一,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拥有悠久的研究传统。通过全面、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新闻业务问题,旨在促进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提高我国各类媒介的新闻报道质量,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优秀的新闻传播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新闻业务方向的研究内容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期刊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等各种媒介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特殊规律,包括这些媒介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策划、制作等环节的特点与规律;还包括对各类新闻体裁、节目形态、优秀新闻作品、中外名记者等相关领域。其中对各类媒介新闻报道一般规律的研究,是本专业方向的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它及时总结中外新闻报道的经验与规律,通过理论的分析与梳理,指导当下的新闻报道实践。本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新闻政策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各类新闻媒介的报道特点与规律,具有优秀的新闻业务素质和传播技能,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报道实践需要,并能够拥有一定的创新传播能力。毕业生能够进入各类新闻媒体、政府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的实务工作。本方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在新闻采访研究、新闻评论研究、新闻写作研究等方面尤为突出;可提供的媒体实习实践资源丰富。除了开设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外,还开设了新闻业务研究专题、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研究、广播新闻研究、电视节目制作、新闻评论研究等专业核心课程。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网络新闻及新媒体研究方向是新闻传播学科中的新兴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它立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基础,集中探讨网络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中涌现的各种新现象与新问题,是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和新延伸。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网络传播及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和效果;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理性透视;在微观上,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实践,重点研究网络传播的手段、受众、发展和规制等;此外,还研究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探索其传播特点和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思辨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阐释各种具体的传播现象和实践活动,建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基础理论体系。主要人才培养特色在于强调理论研究与传播实践技能训练并重,关注理论前沿和业界一线实践,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和实习参与的机会。本方向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能够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践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对网络新闻传播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掌握了网络传播和新媒体传播的实际技能,且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毕业生可进入各类网络媒体、新媒体传播机构或相应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传播实务工作或理论研究工作。本方向师资队伍整齐,科研实力强,在网络传播研究方面尤为突出,基础厚实、成果丰硕。与新浪网、人民网等传播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可提供便捷的实习实践机会。5.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报学是新闻学的基础,报刊是传统媒体,又是强势和主流媒体之一。本方向以现代新闻学和传播学为依托,以报刊为核心研究对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全面深入地研究报刊理论与实践。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探讨报刊传播新闻、沟通情况、阐扬观点、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刊登广告、提供娱乐、经营管理的历史、现状和规律,重点研究中共党报党刊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文化方面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党报党刊采编评特点、运行模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与非党报党刊的竞争与互动,研究报刊与广播、电视、网络的竞争与互动。本方向的人才培养特色在于,强调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不断线,了解国情和业界前沿问题不断线,英文学习和中文写作不断线。坚持知行统一,报刊实务训练与理论研究并举。本方向以做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依归,所培养的人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深厚的治学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报刊等媒体独立从事采编评工作,能在科研单位独立从事报刊理论研究工作,能在高等院校独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本方向师资队伍实力雄厚,除了专职导师外,还聘请一批《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等主流报纸的资深记者、编辑、评论员为兼职导师,在部分硕士生中实行“双导师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1. 广播电视史方向广播电视史是新闻史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广播电视业发展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而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我校从建校后即开始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和研究,并于1979年设立硕士点,1999年设立博士点,是我校的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之一,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影响。本方向主要研究国内外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置沿革;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广播电视理论的演化;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重点从史学视角对我国广播电视诸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创建和发展的独特进程和特殊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当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广播电视史属于专门史,涉及多个学科,涵盖了哲学、历史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等,在研究中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研究方法是: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利用联系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一系列史实的确认与分析来研究广播电视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本方向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马列哲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知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媒体实践和研究训练,在理论功底、科研能力、实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应获得显著提高。毕业后既可进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机构从事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可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进入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等工作。本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广播电视史学资料丰富完备,拥有专门的广播电视节目片库,在国内拥有独特的优势地位。2.外国广播电视方向本方向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建立在外国新闻史研究、外国媒介史研究与广播电视媒介研究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而开辟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对外国广播电视全面、系统、深入、科学的研究,总结其特点、规律和趋势,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并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借鉴与参照。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外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外国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体制、外国广播电视政策法规体系、外国广播电视未来走向、外国广播电视的节目形态、外国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外国广播电视节目采制特点、外国广播电视传播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之关系等。其中,外国广播电视的节目形态与传播特点、外国广播电视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是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要求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对待外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政策与传播理念,做到个案剖析与理论梳理相结合、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及时跟踪与把握外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最新动向,总结与梳理其先进经验,为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广播电视新闻理论素养,熟悉外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状况,具有国际化的视野。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媒体实习和科研训练,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既有从事广播电视实务工作的能力,又拥有从事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能力,成为广播电视制作与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毕业后可进入广播电视机构、科研院所、政府宣传部门从事广播电视实务、理论研究和宣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方向师资队伍颇具特色,导师拥有国外进修经验,且具备外语优势,在相关研究领域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3.电视新闻方向作为一门主流学科,电视新闻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在于:第一、在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新闻带动了新闻传播的革命。通过提示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丰富完善现代新闻学,在研究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体系的新探索和思想方法的创新;第二、在即时通讯时代电视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可以更快地传播,而且受众比任何时候都多。研究电视新闻报道的规则及方法,能够不断地促动实践的发展,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的进一步拓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三、电视新闻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的重要作用日渐明显地不断增长。社会舆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毫无疑问,对电视新闻的研究,将使我们更好地发挥“第一传媒”的社会作用,推动人类的进步。考试科目院所 专业领域名称(代码) 初试科目 复试专业课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研究方向(代码) (代码) 考试科目(代码) 电视与新闻学院 新闻学(05030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09新闻学基础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01方向9022新闻史02方向9023新闻理论03、04方向9024新闻业务05方向9025报刊理论与实践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1新闻史 02新闻理论 03新闻业务 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 05报刊理论与实践 传播研究院 国际新闻学(0503Z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③709新闻学基础④813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9035国际新闻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01国际新闻史论 02国际新闻业务 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 04国际媒体

求助,求问中传2017传播学应用传播考研初试参考书目,找了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则忠
有客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2017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713传播理论与历史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塞弗林·坦卡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传播理论与历史红宝书》  816传播实务  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  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  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  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  《传播实务红宝书》  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胡正荣:《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  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  袁军:《新闻媒介通论》(北京广播学院)  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  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25应用传播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  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广播电视)  刘燕南:《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凌昊莹:《广播经营战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复旦大学)  9026媒介与女性  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  (荷)祖伦:《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  9027国际传播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  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  李智:《国际政治传播》(北京大学)  9028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  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  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  9029传播研究方法  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  9030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  刘京林等编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  余小梅:《广告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  9031法学基础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  吴祖谋、李双元:《法学概论》(第11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713传播历史与理论参考书:①《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②《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华夏④《传播理论》[ 美 ] 斯 蒂文•小约翰816传播实务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文史要览》王振业 中国传媒大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