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所危险吗

第四章
原子能院下设6个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放射化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辐射安全研究所。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待遇如何。。。。。

返祖
梦哭泣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待遇还是可以的,但我个人认为还是设计院比较好,因为你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一是专业对口,二是工资待遇还是非常高的。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简介

似口
方生方死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辐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多学科公益性的国家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与核工业辐射防护有关的辐射测量、辐射剂量学、核电子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环境保护、放射性三废治理、安全分析与辐射防护措施、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全院现有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6人,中科院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280余人。下设4个研究所,4个科技企业,以及科技信息中心、医院等科研配套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本院设立了6个管理服务中心。全院占地面积47.3顷,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拥有各种仪器设备5000余台件,专业人才济济,科研基础雄厚。中辐院是伴随着中国核工业的不断发展而成长壮大的。至今,共取得48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包括3项国家特等奖和380多项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和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做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辐院积极吸取国际辐射防护界的最新经验,突出围绕核军工、核工业、核电的发展,开展研究和技术服务,闯出了一条辐射防护科研为核电、核工业以及核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服务的新路子,打开了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崭新局面。与此同时,还加强了核环境保护、放射性废物管理、核设施退役、核安全及辐射防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参与解决核工业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我院本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把将横向科研、民品开发及生产经营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核技术应用、环境保护、现场辐射防护、三废治理、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辐照、环保、制药、电子信息等四大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近年来,中辐院先后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美国、日本、法国等40多个国际组织、国家(地区)建立了科技交流合作关系或科技联系,并在李德平院士的带领下,将一批著名专家和科技人员送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科技活动,为推动国际、国内辐射防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怎么样

苏舆
初学者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支持建设的创新型研究所,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基地、核能安全专业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核电站与其它核设施安全技术综合支持平台及第叁方评价机构。研究所在多学科交叉先进核能研究团队(FDS团队)研究基础上成立,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国家核安全科技创新计划等重大项目的牵引支持下,重点针对中子物理与辐射安全、核材料与设备安全、核热工与事故、核能软件与仿真、核能化学安全、核应急与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研究所/团队文化体系和管理结构独具特色,现有成员380余人,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0%。在先进核反应堆中子物理方法和技术、环保型核反应堆材料与液态重金属回路技术、核电站安全与风险评价研究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承担国内外重要项目80余项,发表10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5篇入选国际基本科学指数ESI过去十年高被引用论文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先后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研究所地处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12~2013年度央视调查全国“最幸福城市”安徽合肥,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科学岛”上,拥有静谧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学术氛围、丰富的国内外合作资源和网络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和产出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良好契机与平台。现因科研工作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具体岗位信息附后。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前来核安全所•FDS团队工作或继续深造等。

北京安全评价机构都有哪些

楠桂
五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 APJ-(国)-001  北京交运安全卫生技术咨询中心  北京市 APJ-(国)-004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005  北京市工伤及职业危害预防中心  北京市 APJ-(国)-0006-200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APJ-(国)-007  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 APJ-(国)-020  北京实华油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028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 APJ-(国)-037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  北京市 APJ-(国)-064  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07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市 APJ-(国)-08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  北京市 APJ-(国)-17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  北京市 APJ-(国)-206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216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北京市 APJ-(国)-258  北京安联国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278  北京维科尔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APJ-(国)-292  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294  北京天地大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18  中智国际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53  北京华海安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69  北京国泰民康安全技术中心  北京市 APJ-(国)-395  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96  中环冶金总公司  北京市 APJ-(国)-409  北京安信兴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28  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61  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93  北京华煤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94  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95  北京国石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506  北京中矿基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508  北京神龙安科技术发展中心  北京市 APJ-(国)-509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北京市 APJ-(国)-512  中国地方煤矿总公司  北京市 APJ-(国)-51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 APJ-(国)-001 北京交运安全卫生技术咨询中心 北京市 APJ-(国)-004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005 北京市工伤及职业危害预防中心 北京市 APJ-(国)-0006-200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APJ-(国)-007 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 APJ-(国)-020 北京实华油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028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 APJ-(国)-037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 北京市 APJ-(国)-064 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07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市 APJ-(国)-087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 北京市 APJ-(国)-17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 北京市 APJ-(国)-206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216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北京市 APJ-(国)-258 北京安联国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278 北京维科尔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APJ-(国)-292 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294 北京天地大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18 中智国际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53 北京华海安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69 北京国泰民康安全技术中心 北京市 APJ-(国)-395 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396 中环冶金总公司 北京市 APJ-(国)-409 北京安信兴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28 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61 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93 北京华煤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94 北京华夏诚智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495 北京国石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506 北京中矿基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APJ-(国)-508 北京神龙安科技术发展中心 北京市 APJ-(国)-509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北京市 APJ-(国)-512 中国地方煤矿总公司 北京市 APJ-(国)-513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介绍

那家伙
长距离
庞国芳,中国3361303066工程院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 中国检科院首席科学家,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际公职化学家联合会(AOAC)资深专家。30余年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研究建立了139项国家技术标准和3项国际AOAC标准(其中一项正在组织AOAC协同研究),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著8部(1300多万字),论文80多篇(其中30篇SCI论文)。培养带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5名教授级研究员和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有害物质分析与代谢机理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总局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科技部863专家, 科技部公共安全发展规划、卫生部食品安全专项、亚太地区公共安全特聘专家。社会兼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质谱学会有机分会、中国色谱学会和中国分析毒理学会会员,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委5个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农大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7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研究方向:食品中未知有害物质筛查技术,复杂基质食品中有害物质分离技术,实验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样品处理设备研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方向战略研究、进出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技术。 物种鉴定和转基因安全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国家质检总局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社会兼职:山东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2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安全(包括:转基因检测、生物物种鉴别、食品真伪鉴别,微生物分子生物快速检测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化学污染物检测、监测与溯源技术研究首席专家学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研究方向: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检测、监测技术研究,农产品及农产品中化学污染物溯源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表SCI文章27篇,制定国际AOAC标准2项,出版专著8部(1700万字)。 朱水芳植物病害检疫与预警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动植物检疫研究所所长。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中央直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质检总局先进个人,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专家,科技部863专家,ISO转基因技术委员会专家,,国家发改委生物产业咨询专家。社会兼职: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委会委员,第九届国际植保大会分会主席,第十届国际植病大会分会主席。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研究方向:生物安全及检验检疫安全国家战略规划,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规律、成灾机理、侦检与防控技术研究等。 动物检疫与人畜共患病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动植物检疫研究所副所长。荣誉称号:国家质检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中国检科院“先进个人”、中国检科院“先进中层干部”、中国检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社会兼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检疫学分会副秘书长。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工业(消费)产品安全研究首席专家,硕士,研究员,工业品检验研究所所长。社会兼职: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化学危险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研究方向:工业消费品有害因子检测关键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工业消费产品的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比较研究;工业消费品中新材料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 外来传染病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荣誉称号:中央国家机关十佳杰出青年,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质检系统先进个人(记一等功),质检总局优秀青年,质检总局优秀共产党员。社会兼职: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网络专家委员会委员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研究方向:外来传染病及其媒介生物监测、检测、溯源及预警研究。 检疫处理研究首席专家,学士,研究员,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先进个人。社会兼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粮油学会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分会常务理事,IPPC植物检疫处理技术专家组成员,国际森林检疫专家组成员,国际储藏物气调与熏蒸大会常设委员会委员。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 现场快速检验检疫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副所长。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专家,总局首届中青年专家。社会兼职:全国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验检疫仪器应用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谱学学会理事,《现代科学仪器》期刊编委。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究方向:纳米生物、小型拉曼、微流控芯片、流式微球免疫筛查等前沿分析科学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化学品安全研究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进出口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荣誉称号:中国检科院先进工作者,优秀中层干部,国家质检总局应对REACH专家工作组首席专家。社会兼职:国家认监委检验检疫标准化政策研究工作组组长,全国危标委化学品毒性检测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委员,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科研业绩:自2004年以来,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研究方向:化学品战略与政策;化学品风险分析;化学品信息平台;化学品安全、卫生和环保(EHS)评价新检测技术。

请问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如何,非常感谢 急

隆杀之服
谋杀令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8年,是多专业综合性的国家级研究院所,现隶属中国机械工业集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66263团公司,现有在职员工一千多人,其中科技人员约占70%。 1958年,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的前身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成立。 2002年3月,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器院先后被原机械工业部、国家科委、广东省列为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经过48年建设和22年坚持不断地深化科技改革,现已经发展成为集科研开发、科技产业、中介与科技服务和贸易为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1999年7月,中国电器院作为国家经贸委管理的首批242个院所转制单位,进入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现改名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48年来,中国电器院以多出科技成果为己任,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局)和省市地方政府的大批科技开发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150项,其中优秀科技成果1045项,获国家级、部和省市级科技奖234项,获受理或授权的专利数160多件。 改革22年间,中国电器院以科技为依托,坚定不移地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在广州番禺、花都、天河、科学城、海南等地建有多个科技产业基地和试验基地,筹办8个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院和控股公司经营业务规模为实施改革前1984年的200多倍。 中国电器院主要从事家用电器及其相关器件的生产、检测成套装备,粉末、油漆涂装生产线,电镀、铝型材氧化着色生产线,废水、废气处理设备,电站励磁系统及电源设备,电池试验和检测成套设备,特种粉末涂料、油漆涂料、精细化工材料及电工绝缘材料,家电控制器、电工仪器仪表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市场分布到全国各地,有部分产品出口。 中国电器院还承担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质量争议仲裁检验、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测试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及认证、科技成果检测鉴定、环境标志认证、性能试验 、可靠性试验、非金属材料指纹测试、环境适应性检验、各类委托检验 ,可依据GB、IEC、EN、UL、FCC、ISO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是IECEE认可的国际性的CB试验室,检测报告可获得世界上四十几个国家的认证机构认可,具备满足客户不同的认证、检测和检查需求的能力,并拥有IECEE/CB体系的CB试验室和美国UL实验室第三方数据交换体系成员,获得了众多国外著名认可认证机构(如CB、CE、UL、VDE、FCC、SASO、TICK-Mark、GS、IRAM、GOST、BSI、PSB、PSE、e-K等)的认可与授权,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专业提供欧洲、美洲、澳洲、亚洲、非洲等各国及地区认证与检验服务。承担独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工作和日用电器行业、标准、计量等技术服务工作。 中国电器院坚持以“创新为本,顾客至上,培育精英,打造精品”为经营理念,以科技精品和优良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的普遍信赖,业务快速增长,2006年业务成交超过8亿元,经济运行快速健康,银行信誉良好(AAA级),与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和社会各界有广泛的合作。参考资料:网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翻译英文

爱坎坷
效验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in Proction Science Safety in Proc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你好,你的QQ是多少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介绍

丘陵
金女郎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全院占地面积47.3顷,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拥有各种仪器专设备5000余台件,从事与核工属业辐射防护有关的辐射测量、辐射剂量学、核电子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环境保护、放射性三废治理、安全分析与辐射防护措施、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先后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美国、日本、法国等40多个国际组织、国家(地区)建立了科技交流合作关系或科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