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好考吗

纪恋日
1、每个考生要有自己的考研复习节奏,按照自己制定的复习安排进行复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复试分数较高,没有一定基础,被录取很困难。2、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节点: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2015年9月25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3、全国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5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4、现场确认时间:11月10日至14日。5、准考证下载时间:12月15日开始。6、2016年考研初试时间:2015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8日进行。

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研究生的参考书目。

千堂
蓍草
以下两个考试大纲是参考书的目录,你按照它们应该就能找到你要的参考书了 一、传播学理论与历史: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自引入我国后,传播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大众媒介与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等,为理解人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知识。随着信息传播活动的日益发展,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二、考试的内容(一)传播学史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界定2、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体系3、定量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5、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异与结合(三)传播1、对传播的思考2、传播的类型3、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4、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四)信息、符号与讯息1、信息及相关概念2、三论3、信息的特征4、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5、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6、有关符号的理论7、讯息(五)传播类型1、内向传播的定义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3、群体传播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4、组织传播的定义、形式与功能5、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征(六)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历程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3、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七)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1、波洛的传播过程观2、传播模式的类型3、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缺陷4、重要的传播模式(八)传播者与传播体制1、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2、“报刊的四种理论”及其修正、发展与批评3、把关的概念、基本过程及把关人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4、媒介组织及其结构5、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6、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顺从(九)传播内容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2、信息娱乐3、对西方大众传播内容的一般性结论4、大众文化(十)传播媒介1、媒介的概念2、施拉姆的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3、报纸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4、广播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5、电视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6、互联网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7、媒介融合8、选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9、英尼斯、麦克卢汉及多伦多学派的媒介观10、公共媒介11、跨国大型媒介集团(十一)受众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2、受众观的变迁3、受众的分化4、受众商品论5、受众的选择性行为与解读方式6、受众的权利7、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十二)传播效果(上)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2、早期重要的传播效果研究3、传播效果的类型4、认知理论与传播效果5、态度劝服研究6、宣传研究7、两级传播论8、创新扩散论、网络分析9、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动力及社会认同研究10、舆论研究与沉默的螺旋(十三)传播效果(下)1、议程设置、铺垫作用、议程建构2、知识沟、数字沟3、媒介对现实的建构4、涵化理论5、电视暴力研究6、性别研究7、媒介效果理论的新发展8、对传播效果研究的批判(十四)传播研究的新领域1、新媒介研究2、全球化与大众媒介、发展传播学、文化依附3、国家形象与大众媒介4、媒介事件5、公共新闻学、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6、健康传播学7、媒介素养8、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介9、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10、其他传播研究的前沿课题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二、综合考试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传媒政策与法规、传媒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旨在考核考生的文科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认识和表达能力。文史基础知识涵盖文科8门课程: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以世界近代史为主的世界史,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以欧美近现代文学为主的外国文学,语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政论写作旨在考核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二、考试的内容(一)中国古代文学1.古代文体古代文体演变脉络诗歌古代诗歌发展脉络散文古代散文发展脉络文笔韵文骈体文语录体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乐府赋词词的发展脉络散曲杂剧古代戏曲发展脉络诸宫调古代小说发展脉络笔记小品文2.先秦文学《诗经》古谣谚楚辞神话中国古代神话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先秦寓言3.秦汉文学《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枚乘与《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方朔贾谊晁错司马迁及其《史记》桓宽与《盐铁论》王充与《论衡》班固与《汉书》4.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李康《运命论》陈寿《三国志》杜预鲁褒《钱神论》陶渊明范晔《后汉书》郦道元《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木兰诗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贽虞《文章流别论》葛洪《抱朴子》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搜神记》《世说新语》5.隋唐五代文学李白杜甫刘禹锡与《竹枝词》白居易与《新乐府》温庭筠词李煜词魏徴二疏初唐四杰文李华《吊古战场文》韩柳孙樵《读开元杂报》杜牧《阿房宫赋》段成式《酉阳杂俎》皮日休《皮子文薮》罗隐《谗书》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唐代传奇敦煌歌辞敦煌变文6.宋元文学婉约派豪放派柳永词李清照词辛弃疾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沈括《梦溪笔谈》陈亮宋代笔记文宋元话本白朴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三国志平话》7.明清文学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八股文刘基王世贞李贽与评点张岱《徐霞客游记》章回小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拟话本冯梦龙与“三言”凌蒙初与“二拍”汤显祖与《牡丹亭》桐城派阳湖派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魏禧全祖望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李汝珍《镜花缘》《东周列国志》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金圣叹毛宗岗李渔王夫之叶燮王士祯袁枚章学诚(二)中国近现代文学龚自珍魏源黄遵宪曾国藩和湘乡派梁启超和新民体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四”新文学运动白话文学乡土文学左翼文学文艺大众化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区文学上海“孤岛”文学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鸳鸯蝴蝶派太阳社新月社鲁迅叶圣陶茅盾朱自清闻一多冰心郭沫若老舍沈从文巴金欧阳予倩洪深曹禺《江格尔》《格斯尔传》《嘎达梅林》《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阿诗玛》《召树屯》(三)外国文学1.日本文学物语文学俳语夏目漱石井上靖德永直2.俄罗斯文学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法捷耶夫肖洛霍夫3.德国文学歌德海涅格林兄弟狂飙突进运动4.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笛福司各特狄更斯萧伯纳伏尼契5.法国文学莫里哀卢梭巴尔扎克雨果梅里美乔治·桑福楼拜左拉罗曼·罗兰6.意大利文学但丁彼特拉克薄迦丘7.希腊文学伊索寓言荷马史诗希腊神话希腊悲剧8.美国文学霍桑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9.其他泰戈尔塞万提斯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四)汉语基础知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汉语规范化方言汉语方言区行话口语与书面语术语缩略语外来语成语谚语汉语的词类实词和虚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和句子形式修辞学消极修辞积极修辞比喻及其类型比拟夸张反语语境语用学六书本字通假声符和意符元音和辅音四声(五)古代文献选读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2.晏子不死君难(《左传》)3.说难(韩非)4.报任安书(司马迁)5.论治安策(贾谊)6.论贵粟疏(晁错)7.上皇帝书(徐乐)8.桃花园记(陶渊明)9.论说(刘勰)10.叙事(刘知几)11.原毁(韩愈)12.杂说四(韩愈)13.捕蛇者说(柳宗元)14.蝜蝂传(柳宗元)15.阿房宫赋(杜牧)16.书何易于(孙樵)17.六国论(苏洵)18.六国论(苏轼)19.六国论(苏辙)20.答谢民师书(苏轼)21.伤仲永(王安石)22.兴贤(王安石)23.读孟尝君传(王安石)24.卖柑者言(刘基)25.“书不可尽信”说(方孝孺)26.项脊轩记(归有光)27.长兴县编审告示(归有光)28.童心说(李贽)29.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李贽)30.论文(袁宗道)31.《夜航船》序(张岱)32.柳敬亭说书(张岱)33.论 “文章三境”(金人瑞)34.黄生借书记(袁枚)35.病梅馆记(龚自珍)(六)中国古代历史1.史前史和历史分期史前时期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马家窑文化 北方农耕文化 南方农耕文化传说时期 三皇五帝 三代:夏、商、周 西周 东周 春秋和春秋五霸 战国和战国七雄 统一的封建王朝 分裂的封建王朝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西夏 2.政治史李悝变法商鞅变法三家分晋初税亩合纵连横焚书坑儒蒙恬监修长城楚汉战争文景之治吴楚七国之乱推恩令盐铁之议党锢事件赤壁之战八王之乱肥水之战魏孝文帝改制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安史之乱永贞革新藩镇割据宋代的中央集权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元代四汗国 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伊利汗国靖难之役厂卫张居正吏治改革阉党东林党城市民变明、清文字狱三藩及三藩之乱平定准葛尔加强西藏管辖金瓶掣签收复台湾统一台湾改土归流闭关政策陈胜、吴广起义赤眉、绿林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战争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与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萧何与曹参赵充国诸葛亮魏徵姚崇与宋璟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文天祥张居正戚继光3.社会经济屯田均田制常平仓盐法茶法漕运驿传户籍井田制铜铁器耦耕牛耕钱布白渠和灵渠都江堰市和市籍秦汉田租秦汉钱币:半两、五铢钱曹魏屯田占田课田制户调租庸调两税法隋唐钱币榷场交子、钱引、会子、关子钞元代海运鱼鳞图册黄册制度粮长制徽商一条鞭法旗地民田典卖摊丁入地(亩)银锭、制钱4.典章制度郡县制分封制爵制三省六部御史台翰林院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书院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秦汉烽燧先秦刑法云梦汉律汉律隋、唐律令格式《大明律》《大清律例》八旗制度汉军八旗军机处理藩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5.民族蛮狄戎夷羌党项吐蕃匈奴肃慎渤海女真建州三卫鲜卑吐谷浑乌桓回鹘乌孙突厥沙陀色目人氐西南夷南诏大理三苗越壮族6.中外关系中外文化、经济交流丝绸之路市舶司古代中国的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南海交通西域诸国大宛康居月氏安息大夏身毒大秦张骞与班超遣隋使遣唐使隋、唐与国吐火罗萨珊朝波斯大食昭武九姓扶南真腊骠国郑和下西洋荷兰侵占台湾耶稣会教士倭寇佛郎机郑和马可·波罗利玛窦7.文化先秦学校稷下学宫孔子与儒家先秦诸子墨子与墨家老子、庄子与道家孟子荀子韩非罢黜百家玄学理学乾嘉学派清今文经学《九章算术》祖冲之与圆周率《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华佗“药王”孙思邈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张衡李春和赵州桥纸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火药武器指南针沈括和《梦溪笔谈》皇史宬天一阁汲古阁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历史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纲目体会要断代史与通史左丘明与《左传》司马迁与《史记》刘知几与《史通》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三通”谈迁与《国榷》(七)中国近现代历史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法新约洋务运动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同盟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红军长征“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台湾光复解放战争(八)外国历史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地理大发现非洲奴隶贸易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欧洲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殖民扩张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大革命欧洲1848年革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1787年宪法门罗主义美国排华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东方会议东京审判(九)政论写作 政论写作要求考生写作一篇从思想、政治或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阐述有关问题的论说文。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 专业词语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包括古文阅读)和政论写作。考试内容包括文史基础知识(100分)和政论写作(50分)两大部分。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报录比是多少

破事儿
倒霉蛋
1、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2016年计划招收22人,其中:推免7人,统招15人。2、中国传媒大学不挂网公布考研报录比的数据。建议直接询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3、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就业前景很好。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

关于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问题。

潜之万物
使之治国
第一、你的第一个想法很不对,中传媒或许是故意把教材弄得简单一些,为了吸引的生源然后从中选择更有的生源,对学校长远有利。其实学校制定什么教材,我们不用评论,也没办法改变的。第二、可以明确地说,中传在传媒这类专业方面相比人大、北大、复旦更专业,设施更好,师资更强,因为这是他的主打招牌。一个学校制定什么书跟学校的品质没有一点关系!第三、一般来说,初试,只要看指定的教材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稳。但是你还想增加复试的筹码和专业知识的底蕴的话,你就可以看看其他相关的书,也是很受益。第四、如第二问题所说,参考的三个学校,都不如中传,至少在这个专业类别方面是这样的,该专业类别就业时也是一样,中传优势明显。祝好!!

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考试,是一张试卷么?

绸缪
浪荡儿
不是的,考试科目都不一样。新闻考的是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7新闻学基础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这四科,而传播考的是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这四科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是同一张卷子,但新闻学基础和传播学理论是分开的。http://yz.cuc.e.cn/这是广院的研究生招生网,你可以上去看看。

中国传媒大学的传播学研究生 考研的业务课 是自主命题还是全国统考啊??求解答

候诊室
德国版
1,考研一直被分为初试和复试。 第一次测试全国统一考试3-4课程(课程+专业课程)。公共课程:政治和英语的国家考试。中国传媒大学通信测试两个专业课程,专业:传播学理论和历史的专业综合考试(通常是考生说:“历史亮点”) 复试每所学校的自组织。访问的英语口语,听力+专业笔试+专业面试。 2,09开始,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播学考研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参考书目,只有考试大纲。在2008年之前可以参考的书目进行了审查,在行业中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前沿知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苏轼
乃是离之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新闻史 02新闻理论 03新闻业务 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 05报刊理论与实践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 ③707新闻学基础 ④810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 01方向为917新闻史; 02方向为918新闻理论; 03、04方向为919新闻业务; 05方向为920报刊理论与实践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J107新闻采访J209新闻写作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广播电视史 02外国广播电视 03电视新闻 04纪录片 05新闻摄影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 ③707新闻学基础 ④810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复试备注: 01方向929广播电视史; 02方向930外国广播电视; 03、04、05方向931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01、02方向J107新闻采访、J209新闻写作; 03、04、05方向J108电视节目分析、J210电视编辑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国际新闻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国际新闻史论 02国际新闻业务 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 04国际媒体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选一 ③707新闻学基础 ④810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复试备注: 928国际新闻 J107新闻采访 J209新闻写作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方向及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美人恩
此亦至矣
如果你想考广电艺的话,还是推荐你来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艺术学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不过竞争也很残酷,必须经过系统的复习和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考上的。不知你的本科学的什么,如果是相关的还好些,跨专业会更难。推荐你来传媒,这个专业在另外的两所学校里不是重点,也不是每年都招生,建制和管理上都不出传大。初试科目:1.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2.综合考试[艺术学]参考书目:《艺术概论》《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中国现代文学史》(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欧洲文学史》(只需看戏剧戏曲部分)《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外美术史》《电影艺术概论》《电视文化学》《电视艺术哲学》《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电视节目类型学》方向有如下:1.电视文化与艺术理论2.电视文艺作品分析3.影视剧作品分析4.影视作品分析5.广播电视语言艺术6.录音节目分析及后期制作7.电视作品分析专业介绍就看另一位回答者的吧。至于复式书目,不同专业不一样。先准备初试,如果初试过了在准备复式也来得及,现在准备复式没必要。因为,初试就很残酷...嘿嘿,我手里正好有一些,不过只有中传的,你看看吧。有别的问题可以加我243115136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50407) 专业简介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电视艺术是20世纪伴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而诞生的全新艺术形态,有人将其称之为“第九艺术女神”。故而,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电视艺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深入了解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识电视艺术的重要类别及其创作规律,电视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并进而把握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研究取径方面,本专业方向通过对经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观摩和解读,以掌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资料,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实践,提高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以便在电视艺术的学术研究领域里,有新的理论开拓和新的学术建树。本方面培养的硕士生,能将其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以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势态下,成为高层次的电视艺术人才,推动中国电视艺术事业的飞速发展。2.电视策划方向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传媒策划原理、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包装、媒介批评、大众文化与媒介研究等。随着电视产业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和传媒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策划在电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视策划是为着提升节目、栏目、频道竞争实力而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在考虑频道定位、栏目定位、观众定位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拟定的关于节目生产和节目创作的宏观方略与微观策略。电视策划是当代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已从早期的编导或制片人的个体行为演化为自觉的团体智慧效应,全国知名的电视品牌栏目和节目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电视策划人才已成为传媒业现实与未来的不可或缺。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电视策划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规律方法,对于电视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方向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策划理论的同时,参与一定的实践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本方向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艺术造诣、拥有节目创作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电视策划人才。3.广播电视文艺方向本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文艺这一广播电视传媒中的重要艺术形态。本方向以广播电视文艺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以文艺节日、文艺栏目、文艺频道等节目形态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创作特征、创作规律、创作风格和创作走向,以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体系。广播电视文艺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繁多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反映出当代最前沿的审美思潮、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它的研究既需要相对理论定性,更需依据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态势,进行新的理论开拓和理论建设。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研究,拥有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并互为促动的鲜明特点。因此,还需特别注重应用理论的研究领域。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既能从事广播电视文艺理论研究,又能从事高层次节目策划、艺术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4.电视剧创作与理论方向本方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对电视剧创作理论的研究。本方向将用创作实践和理论学两条腿走路,以文学、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作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与国内影视制作单位合作,在教学中大量引入电视剧创作实践课,并以各种形式提供实践机会,及时将电视剧生产一线的经验和理论带到教学中来。同时,本方向的研究还为建立高水平、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艺术理论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理论研究为基本,以创作实践为手段,以服务影视制作业为终极目标。本方向培养的研究生具备相当的创作实践能力,又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能从事电视剧艺术的创作、传播和管理实践,又能胜任电视剧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5.电视艺术与技术方向本方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注重对电视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电视艺术与技术方向是以电视艺术理论为基础,以电视技术(特别是摄影技术)为手段,集中研究和探讨电视艺术与技术的互动关系、电视数字新技术与创作新思潮的关系、电视画面语言构成与画面造型观念研究、电视画面艺术学与美学研究、电视摄影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等研究。特别注重电视艺术新思维、新观念、摄影与画面的审美功能、影像数字化的历史沿革与媒介功能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哪些?研究生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星崎
流光其声
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形成了文、工、管、经、法、理、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传媒特色鲜明,综合优势突出的信息传播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最好到院校官网上查看下。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考研不是凭着一股蛮力,一蹴而就的,正相反,决定考研之后,要有一系列的东西是要随之作改变的。首先,考研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我要考研,我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考研是为了什么?我在考研时也曾经不止一遍的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为了以后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为了给自己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准备考研时加强锻炼。身体素质对考研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每天你都要看书看到13~16个小时,在自习室那个狭小的空间中,空气的流动性差,极易感冒,而一旦生病,就会花去你的时间,甚至影响你的情绪。第三,考研就是考研,不要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全身心的去投入。第四,准备考研时,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情感。最后,在考研的复习中和生活中,做事要有计划,有条理,经常给自己定一些计划,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希望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