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的参考书目都有什么

实知
曹端
一、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没有挂网公布新闻学考研的参考书目。建议直接询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考研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15新闻实务三、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学校设有4个学部、1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直属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6个专业硕士类别,82个本科专业。四、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的程序:推免、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通常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者当年的1月份进行,复试通常于当年的3—4月份进行,具体日期各高等院校自行安排917新闻史 ①《外国新闻史教程》 ②《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③《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918新闻理论 ①《新闻理论》 ②《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 ③《新闻理论教程》 ④《媒介批评》 ⑤ 与专业相关学术刊物919新闻业务 ①《广播新闻业务》 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③《新闻报道新思路》 ①《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 ②《网络传播学》920报刊理论与实践 ①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 ②《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研究》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报》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考研专业具体细分为哪几个方向的

乃使象罔
灯塔情
中传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研究方向有:(01)新闻实务(0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03)国际新闻与传播(04)电视新闻采编(05)新媒体采编实务(06)体育新闻与传播(07)口语传播实务(08)品牌营销传播(09)融媒体传播(10)国际广播电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几个研究生方向初试的时候考试科目都是一样的呢,你也可以看一下别人考上人大新闻的高分经验呢。人大新闻考研高分学姐经验分享一个二战考研的故事我的考研成绩:政治72,英语79,专业一121,专业二112,总分384分。取得这个结果固然欣喜,但是也会想起自己二战考研的心酸。考研是一件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努力这一个因素。本科学校教学水平、学习的基本功、当年的报名情况、考研现场的发挥、是否换了出题人、还有一点运气成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导致一个没有考上的结果。但是这些因素之中,只有自身的努力是可控因素,其他都是无力改变的事情。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区分二者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过多考虑那些不可控因素,应该努力把自身努力这个因素最大化,才能尽量少犯错,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没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有些同学喜欢听“复习一个月考上XX校”“英语阅读的猜题技巧”“帮你押题”这类的分享,仿佛他人的成功可以轻易复制一般。我不否定有轻易成功的例子,他们自有他们成功的理由,但是我想说他人的轻易成功并不是你偷懒的理由。与其听这些经验,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一套题,背一个名词解释,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此刻正在努力。所以,我始终愿意相信天道酬勤,也希望通过自己辛勤的付出换来一个问心无愧。如果你实在对复习不自信,可以听听天道考研网校的课,我二战时一个研友报的,然后分享给我听了一部分课,讲的还是有些用处的。三、具体复习方法A、 新闻学:另外,新闻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科目,一定要多关注热点,多看老师的论文。在看得时候不要看热闹,而要看到一个热点事件便思考一下这个可以用什么理论来回答,多关注老师论文中的新研究,毕竟课本的内容远远赶不上现实环境变化之速度。B、 传播学:我认为传播学是相对难度大的一门学科,以前学界主要研究经验学派,考试也主要考经验学派,但是近些年学界加大了对批判学派和技术控制学派的研究,相应的考试重点也在向这两个学派倾斜。C、 中新史:中新史的学习有两点:一是要形成一个框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先记住有哪几个时间段,再记住每个时间阶段中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发生。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定不能错,形成一个框架有助于我们的背诵。D、 外新史:我认为外新史的复习是所有科目中最简单的,大国的复习(英美法俄)要全面,小国的内容只记重点的报纸、通讯社和新闻事件,特别偏的内容不会考。外新史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比较小,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分清轻重缓急,背过重点内容便可以应付考试了。公共课,英语多做真题,政治多做选择题练习以及背一些大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研究生怎么复习

出门
简单人
难道说你是那位在中传、山大、暨南的传播学中作比较的同学? 中传传播学考研的四门科目中,公共课里英语是很关键的,如果你六级还没过那平心而论英语确实对你来说是个挑战,我是这里的本科生,我的师哥师姐们去年很多考本校的,最后都栽在了英语上,所以英语千万不能忽视,你直接准备考研英语吧,更有针对性。至于那两门专业课,传播理论比较难搞,文综那门我们学校有自己的教材,叫《文史要览》,它的目录就是文综的初试大纲,你买一本背就好。至于说传播理论,建议你还是根据初试大纲自己找书看吧,复试的那几本书就是很好的选择,不过你选其他的也行。毕竟传播学是舶来品,不同学校的书讲的也不会差很多。听老师说,英语和传播理论是每年考试的关键。 对于你另外几个问题,其实准备初试的时候就已经在准备复试了。大纲毕竟只是大纲,建议你还是要多看书。导师不用提前联系,一定要联系也得等初试过了你说是吧。至于导师的喜好,那么多导师你都要了解吗?传播学那么多个方向,那么多导师。。。传媒大学必然是不好考的,传播学和广告学是我们学校每年分数最高的两个专业,但是学校还是公平的,只要你优秀,老师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的,毕竟真心搞科研、想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了,求贤若渴嘛。当然,老师们还是喜欢本校生,每个学校都是这样。另外,说实话,广告学还是挺跨专业的了,毕竟我们学校的传播比较窄,不像人大那样把广告、公关都放在了新闻传播里。但你不要觉得跨专业老师就不要,我们方向每年还有招理工科背景的呢。1,没有给初试科目,你可以参考以前的,其实变化不大。不要去参考复试的书本,没用的。 大纲也必须要参考。2,现在不需要准备复试,过了线再准备都来得及。3。把握其实不大,大纲只是个框架,具体还得考自己去钻研相关课本。4。暂时不需要,复试之后再去了解导师喜好就行了5,其实二者可以同时准备。如果只准备一样,当然是先弄6级了。6,中传还是比较难的。其实大家都靠自己实力,1%的人才有关系。你算跨专业,但是跨度不大。不太需要背景。现在跨专业是个趋势。7,专业课可以考了六级之后来准备。一年时间,足够了

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尸鬼
贵人迷
  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④815新闻实务  复试科目:  9032广播电视学与媒介前沿  书籍:  ①《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 叶子(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当代电视新闻采访教程》 赵淑萍(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电视新闻摄影》 任金州(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 何苏六(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⑥《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是每一个第一次考研的考研人首先要知道的内容,只有明确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之后才可以进行全面的专业课备考,然后根据每一门课的大纲要求进一步提炼每一门课的重点范围、考点精要、重点内容。

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研究生的参考书目。

陌要爱
苏轼
以下两个考试大纲是参考书的目录,你按照它们应该就能找到你要的参考书了 一、传播学理论与历史: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自引入我国后,传播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大众媒介与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等,为理解人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知识。随着信息传播活动的日益发展,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二、考试的内容(一)传播学史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界定2、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体系3、定量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方法5、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异与结合(三)传播1、对传播的思考2、传播的类型3、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4、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四)信息、符号与讯息1、信息及相关概念2、三论3、信息的特征4、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5、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6、有关符号的理论7、讯息(五)传播类型1、内向传播的定义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3、群体传播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4、组织传播的定义、形式与功能5、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征(六)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历程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3、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七)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1、波洛的传播过程观2、传播模式的类型3、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缺陷4、重要的传播模式(八)传播者与传播体制1、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2、“报刊的四种理论”及其修正、发展与批评3、把关的概念、基本过程及把关人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4、媒介组织及其结构5、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6、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顺从(九)传播内容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2、信息娱乐3、对西方大众传播内容的一般性结论4、大众文化(十)传播媒介1、媒介的概念2、施拉姆的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3、报纸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4、广播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5、电视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6、互联网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7、媒介融合8、选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9、英尼斯、麦克卢汉及多伦多学派的媒介观10、公共媒介11、跨国大型媒介集团(十一)受众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2、受众观的变迁3、受众的分化4、受众商品论5、受众的选择性行为与解读方式6、受众的权利7、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十二)传播效果(上)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2、早期重要的传播效果研究3、传播效果的类型4、认知理论与传播效果5、态度劝服研究6、宣传研究7、两级传播论8、创新扩散论、网络分析9、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动力及社会认同研究10、舆论研究与沉默的螺旋(十三)传播效果(下)1、议程设置、铺垫作用、议程建构2、知识沟、数字沟3、媒介对现实的建构4、涵化理论5、电视暴力研究6、性别研究7、媒介效果理论的新发展8、对传播效果研究的批判(十四)传播研究的新领域1、新媒介研究2、全球化与大众媒介、发展传播学、文化依附3、国家形象与大众媒介4、媒介事件5、公共新闻学、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6、健康传播学7、媒介素养8、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介9、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10、其他传播研究的前沿课题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二、综合考试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传媒政策与法规、传媒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旨在考核考生的文科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认识和表达能力。文史基础知识涵盖文科8门课程: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以世界近代史为主的世界史,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以欧美近现代文学为主的外国文学,语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政论写作旨在考核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二、考试的内容(一)中国古代文学1.古代文体古代文体演变脉络诗歌古代诗歌发展脉络散文古代散文发展脉络文笔韵文骈体文语录体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乐府赋词词的发展脉络散曲杂剧古代戏曲发展脉络诸宫调古代小说发展脉络笔记小品文2.先秦文学《诗经》古谣谚楚辞神话中国古代神话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先秦寓言3.秦汉文学《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枚乘与《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方朔贾谊晁错司马迁及其《史记》桓宽与《盐铁论》王充与《论衡》班固与《汉书》4.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李康《运命论》陈寿《三国志》杜预鲁褒《钱神论》陶渊明范晔《后汉书》郦道元《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木兰诗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贽虞《文章流别论》葛洪《抱朴子》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搜神记》《世说新语》5.隋唐五代文学李白杜甫刘禹锡与《竹枝词》白居易与《新乐府》温庭筠词李煜词魏徴二疏初唐四杰文李华《吊古战场文》韩柳孙樵《读开元杂报》杜牧《阿房宫赋》段成式《酉阳杂俎》皮日休《皮子文薮》罗隐《谗书》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唐代传奇敦煌歌辞敦煌变文6.宋元文学婉约派豪放派柳永词李清照词辛弃疾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沈括《梦溪笔谈》陈亮宋代笔记文宋元话本白朴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三国志平话》7.明清文学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八股文刘基王世贞李贽与评点张岱《徐霞客游记》章回小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拟话本冯梦龙与“三言”凌蒙初与“二拍”汤显祖与《牡丹亭》桐城派阳湖派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魏禧全祖望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李汝珍《镜花缘》《东周列国志》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金圣叹毛宗岗李渔王夫之叶燮王士祯袁枚章学诚(二)中国近现代文学龚自珍魏源黄遵宪曾国藩和湘乡派梁启超和新民体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四”新文学运动白话文学乡土文学左翼文学文艺大众化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区文学上海“孤岛”文学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鸳鸯蝴蝶派太阳社新月社鲁迅叶圣陶茅盾朱自清闻一多冰心郭沫若老舍沈从文巴金欧阳予倩洪深曹禺《江格尔》《格斯尔传》《嘎达梅林》《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阿诗玛》《召树屯》(三)外国文学1.日本文学物语文学俳语夏目漱石井上靖德永直2.俄罗斯文学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法捷耶夫肖洛霍夫3.德国文学歌德海涅格林兄弟狂飙突进运动4.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笛福司各特狄更斯萧伯纳伏尼契5.法国文学莫里哀卢梭巴尔扎克雨果梅里美乔治·桑福楼拜左拉罗曼·罗兰6.意大利文学但丁彼特拉克薄迦丘7.希腊文学伊索寓言荷马史诗希腊神话希腊悲剧8.美国文学霍桑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9.其他泰戈尔塞万提斯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四)汉语基础知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汉语规范化方言汉语方言区行话口语与书面语术语缩略语外来语成语谚语汉语的词类实词和虚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和句子形式修辞学消极修辞积极修辞比喻及其类型比拟夸张反语语境语用学六书本字通假声符和意符元音和辅音四声(五)古代文献选读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2.晏子不死君难(《左传》)3.说难(韩非)4.报任安书(司马迁)5.论治安策(贾谊)6.论贵粟疏(晁错)7.上皇帝书(徐乐)8.桃花园记(陶渊明)9.论说(刘勰)10.叙事(刘知几)11.原毁(韩愈)12.杂说四(韩愈)13.捕蛇者说(柳宗元)14.蝜蝂传(柳宗元)15.阿房宫赋(杜牧)16.书何易于(孙樵)17.六国论(苏洵)18.六国论(苏轼)19.六国论(苏辙)20.答谢民师书(苏轼)21.伤仲永(王安石)22.兴贤(王安石)23.读孟尝君传(王安石)24.卖柑者言(刘基)25.“书不可尽信”说(方孝孺)26.项脊轩记(归有光)27.长兴县编审告示(归有光)28.童心说(李贽)29.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李贽)30.论文(袁宗道)31.《夜航船》序(张岱)32.柳敬亭说书(张岱)33.论 “文章三境”(金人瑞)34.黄生借书记(袁枚)35.病梅馆记(龚自珍)(六)中国古代历史1.史前史和历史分期史前时期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马家窑文化 北方农耕文化 南方农耕文化传说时期 三皇五帝 三代:夏、商、周 西周 东周 春秋和春秋五霸 战国和战国七雄 统一的封建王朝 分裂的封建王朝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西夏 2.政治史李悝变法商鞅变法三家分晋初税亩合纵连横焚书坑儒蒙恬监修长城楚汉战争文景之治吴楚七国之乱推恩令盐铁之议党锢事件赤壁之战八王之乱肥水之战魏孝文帝改制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安史之乱永贞革新藩镇割据宋代的中央集权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元代四汗国 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伊利汗国靖难之役厂卫张居正吏治改革阉党东林党城市民变明、清文字狱三藩及三藩之乱平定准葛尔加强西藏管辖金瓶掣签收复台湾统一台湾改土归流闭关政策陈胜、吴广起义赤眉、绿林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战争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与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萧何与曹参赵充国诸葛亮魏徵姚崇与宋璟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文天祥张居正戚继光3.社会经济屯田均田制常平仓盐法茶法漕运驿传户籍井田制铜铁器耦耕牛耕钱布白渠和灵渠都江堰市和市籍秦汉田租秦汉钱币:半两、五铢钱曹魏屯田占田课田制户调租庸调两税法隋唐钱币榷场交子、钱引、会子、关子钞元代海运鱼鳞图册黄册制度粮长制徽商一条鞭法旗地民田典卖摊丁入地(亩)银锭、制钱4.典章制度郡县制分封制爵制三省六部御史台翰林院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书院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秦汉烽燧先秦刑法云梦汉律汉律隋、唐律令格式《大明律》《大清律例》八旗制度汉军八旗军机处理藩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5.民族蛮狄戎夷羌党项吐蕃匈奴肃慎渤海女真建州三卫鲜卑吐谷浑乌桓回鹘乌孙突厥沙陀色目人氐西南夷南诏大理三苗越壮族6.中外关系中外文化、经济交流丝绸之路市舶司古代中国的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南海交通西域诸国大宛康居月氏安息大夏身毒大秦张骞与班超遣隋使遣唐使隋、唐与国吐火罗萨珊朝波斯大食昭武九姓扶南真腊骠国郑和下西洋荷兰侵占台湾耶稣会教士倭寇佛郎机郑和马可·波罗利玛窦7.文化先秦学校稷下学宫孔子与儒家先秦诸子墨子与墨家老子、庄子与道家孟子荀子韩非罢黜百家玄学理学乾嘉学派清今文经学《九章算术》祖冲之与圆周率《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华佗“药王”孙思邈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张衡李春和赵州桥纸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火药武器指南针沈括和《梦溪笔谈》皇史宬天一阁汲古阁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历史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纲目体会要断代史与通史左丘明与《左传》司马迁与《史记》刘知几与《史通》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三通”谈迁与《国榷》(七)中国近现代历史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法新约洋务运动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同盟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红军长征“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台湾光复解放战争(八)外国历史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地理大发现非洲奴隶贸易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欧洲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殖民扩张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大革命欧洲1848年革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1787年宪法门罗主义美国排华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东方会议东京审判(九)政论写作 政论写作要求考生写作一篇从思想、政治或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阐述有关问题的论说文。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 专业词语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包括古文阅读)和政论写作。考试内容包括文史基础知识(100分)和政论写作(50分)两大部分。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现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考什么?

上决浮云
崔憬
1、现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考:(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3)传播历史与理论(816)传播实务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者中国传媒大学官网查看硕士专业目录即可了解。1、考研一直都是分为初试和复试的。初试为全国统一时间考试,需要考3-4门课程(公共课+专业课)。其中,公共课为:政治、英语,全国统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两门专业课,专业一: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专业二:综合考试(也就是通常考生所说的《文史要览》)复试为每个学校自行组织。考察内容有,英语口语听力+专业笔试+专业面试。2、09年开始,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不设参考书目,只有考试大纲。可以参照08年之前的参考书目进行复习,另外补充一些业内前沿知识即可。

中传传播学考研

万物一齐
过江龙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段鹏:《传播学基础》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小罗、Paolo:《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红宝书》小罗、Berry:《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真题解析》小罗、瓦洛佳:《传播学理论与历史模拟试题》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②《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 沃纳·赛弗林 ④《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 胡正荣主编 ⑤《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具体还有不清楚的考研问题,可以搜我名字

我本科传播学,15年考研,现在才想好要考中传的传播学或新闻学,不知道这两个报录比哪个高,哪个好考呢

今者阙然
博士
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专硕呢,新闻学和传播学都是学术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才有专硕,也就是说学硕的新闻和传播是分开的两个专业,专硕的新闻与传播是和在一起的一个大专业,14年考纲变了主要是说学硕变了,专硕的考纲没有变,我分享给你这专硕的参考书,你下载下来看看,如果还是决定不下来在找我。再给你学硕的,一次只能传一个。 你本科传播学,那考的容易点吧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的参考科目是什么啊

卡夫卡
或使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21世纪初大众传播发展战略研究》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类】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