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哪个学校好考一点

十日又问
  计算机学科的方向很多,多数就业形势都不错,如软件、数据库、网络、硬件、芯片、无线通信等,即便某些方向在该专业中理论性很强,就业前景也都挺好。  一、东北地区  受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东北地区IT人才比较缺乏。面对这种情况,东三省政府部门在出台一系列吸引和留住人才政策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大IT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IT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东北地区院校推荐  1.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处寒冷北方的哈工大的计算机专业一直保持着几十年的超强实力,作为当年唯一的计算机应用重点学科,哈工大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现在他们与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搞学科并建,吸纳了很多外来人才,增强了哈工大的整体实力。目前哈工大承担的项目经费已超亿元。  优势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CIMS与系统集成、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机器翻译技术、计算机网络及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等。  分析:哈工大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视有目共睹,尤其是产学研方面的发展尤其突出,该校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中,还是在全国各地的IT行业就业情况都非常不错,当然每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考生需全力以赴。    2.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在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定理机器证明、智能规划与自动推理、知识工程与Agent系统、软件工程与软件自动化、分布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智能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成果,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分析:吉大在偏软件应用方面,其科研水平位于领先地位,雄厚的科研基础,学校的大力发展,使得该校在计算机人才的深度培养方面如鱼得水。  二、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的IT产业发展的潜力无限,尤其是京津地区,软件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通用应用平台、行业应用平台和办公套件等平台软件领域的研发上取得了不俗成绩。     目前,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生产基地,北京中关村已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各类优秀人才,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富士通等均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跨国公司已进驻天津开发区,并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规模,其影响仍在不断扩大。   华北地区院校推荐  1.清华大学:在拥有多位院士的清华大学拥有诸多大师级的专家领衔,相比之下,应用和系统结构更强些,某些方向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优势领域包括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同时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国家重点学科。  分析:该校计算机系学科点覆盖面广,综合实力强。设有高性能计算研究所、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4个研究所和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与英特尔、IBM、微软等国外著名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拥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及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强大的学科实力伴随的是异常激烈的竞争,广大有志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慎重选择,充分准备。  2.北京大学:在软件方面尤其在中文视觉听觉信息处理方面有优势,由王选和杨芙清两位院士曾领导的方正和青鸟证实了北大在中国当前软件界的实力。硬件方面由院士王阳元领衔。  分析:北大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中外校毕业生一般占2/3左右,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学校在网上发布每年招收新生的毕业来源,充分表明其欢迎外校考生报考的态度。因此对实力较强的跨校考生来说,北大不失为一个公平和理想的选择。  3.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发展势头最猛的学校之一。在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和体系结构、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方向有优势。建有由李未院士领导的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虚拟现实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软件网上联合研发中心。  分析:北航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北航计算机学院与微软、IBM、惠普、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建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有至少50位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来学院讲学。对于有志在IT行业长足发展的学生来说,北航无疑是个理想的深造学府。  4.天津大学:天津市最早的计算机学科博士点就诞生在当时的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点。  分析:良好的地理位置、世界知名公司的环绕,使得天大的学科优势能够得以有效的发挥,学院已经建立起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基础实验平台以及IBM计算机新技术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基地,也让这所学校充满了魅力。

国内有哪些研究人工智能比较强的院校?

合于天伦
归休乎君
在开设机3366303833器人专业的高校中机器人专业排名前十的高校: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由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在教学、科研和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力学专业发展历程比较艰辛,直到1968年才将工程力学数学系改名为工程力学系。1957年初,为了适应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需要,培养新兴科学技术中有关力学及计算数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3、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力学专业在航天学院,这个学院设计的理工类专业非常广泛,其中力学就排在第一位。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力学系成立于1952年,但是主要设计在飞行器设计上。航空航天是一个国家高技术的代表,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其前身是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金牌学院,也是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本院的本科招生专业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工程力学。学院本科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具有很强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5、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于1957年由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本学科包含一般力学和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4个二级学科,并自主设立计算力学、岩土与环境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应用实验力学4个二级学科。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7、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1958年创建工程力学系,开设设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阶段设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三个二级学科,都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设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力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色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历经几十年,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实力雄厚的四个二级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和工程力学。此外,生物力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力学学科,是力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中研究与人类心血管疾病成因及诊治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该方向属于当前国际前沿。上海交通大学的力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的一级学科。 8、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浙江大学有过一段停办学院的历史,1914-1927年期间暂停办学。1927年,浙江高等学校恢复办学,更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下设文理、工、劳农三个学院,其中工学院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改组而成、劳农学院由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而成。1928年4月1日更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校名前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9、华中科技大学力学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学院跨越力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及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有力学和土木工程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力学、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管理、道路与交通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其中,力学和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为建设部重点学科。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目前,本科院校培养的机器人相关人才,大多从事原理研究、本体开发及特种机器人开发等,而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有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较少,开设年限也仅为1~2年,从课程内容设置到人才培养过程,还很不成熟。 2010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一个新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成为首家开设这一专业的职业院校。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有9家职业院校以这一专业进行独立招生,120多家职业院校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方向。

哪个大学有机器人专业?

物怪
歌唱吧
1、北京、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院校有8所,其中包括知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安徽省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院校安徽省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院校一共有6所,其中实力最强的要数合肥工业大学了。这6所院校中有5所为公立院校,1所为民办院校。3、广东、广西、福建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院校广东省开设机器人专业高校的数量仅次于江苏,达到了8所。具体明细如表所示:4、河北、河南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院校河北河南两省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院校共计7所,河南5所,河北2所。其中河北河南民办院校各1所,具体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名称与所在地区如下图所示。拓展资料:机器人工程专业开设院校:东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学院沈阳科技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三江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三联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山东管理学院武汉商学院广州大学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西科技大学重庆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西安航空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燕京理工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理工学院沈阳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淮阴工学院南通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泰州学院南通理工学院滁州学院皖西学院铜陵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新乡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商丘工学院河南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韶关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州航海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新疆工程学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械类研究生院校排名如何,

殡葬师
阖户昼瞑
A等专业,在全国拍20名左右,第一的上海交大 第二是华中科技大学属于A+专业,总的来说同济的机械专业还是很好的

想往人工智能机器人方向发展,国内外哪所大学在这方面比较强?并设有硕士,博士点的啊?

爱在线
林建明
中科院自动化所,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国外就是麻省理工很牛北航据说也还可以

机器人方向的计算机专业硕士学校排名

礼相伪也
附赘悬疣
机器抄人方向的计算机专业硕士学校排名这个 排名的话 清华 肯定是排第一的 其他电子类院校 都会从高到底排下去机器人方向的计算机专业硕士学校排名这个 排名的话 清华 肯定是排第一的 其他电子类院校 都会从高到底排下去机器人方向的计算机专业硕士学校排名这个 排名的话 清华 肯定是排第一的 其他电子类院校 都会从高到底排下去

想往人工智能机器人方向发展,国内外哪所大学在这方面比较强?并设有硕士,博士点的啊?

赵衰
宋钘
中科院自动化所,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国外就是麻省理工很牛北航据说也还可以

自动化专业考研排名

法也
飞毛腿
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做控制科学与工程,下设五个方向(二级学科):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系统工程。4、导航、制导与控制。5、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双控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清华、上交、东南、东北、浙大、西工大等;检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浙大、天大;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西交、华科;导航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哈工大等;模式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清华、上交、西交、南理工等;下面是看到的一篇较好的文章与自动化考研的同学分享:首先谈谈顶尖牛校.毫无疑问,清华一支独秀,上交紧随其后,这在圈内是人所共识的。清华自动化的特点是研究领域广度深,在拥有传统优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极负盛誉,在新兴的信息学科交叉领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面以明显优势领先于国内同行.之所以会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归功于该校强大的工科整体实力.事实上自动化系的许多研项目都是在与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紧密合作下开展的.清华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挂靠这三个系.自动化系负责智能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另外,清华的CIMS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是该系的金字招牌.因此,无论国家投入,自身实力,国际声誉,发展前景上看,清华自动化在中国的霸主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 上交是传统的工科牛校,自动化系又是该校工科中的重点方向.虽然它规模不大,但却发展均衡,锋芒毕露,极具实力.在自动控制和模式识别方面均有牛人如席裕庚,施鹏飞等主持.这两个领域曾入选国家重点学科,获此殊荣的仅清华,上交两家,其实力可见一斑.另外该系在CIMS,机器人装配方面也大有作为. 接下来可以谈谈第二档牛校---浙大与东南.浙大自动化发展很不均衡,几乎朝着工业自动化一边倒.在这方面,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中心,也有以孙优贤院士为首的一群牛人撑腰,在国内将同行们甩开了一大截.可惜其他领域乏善可陈,如不加强新兴方向的研究投入,很难获得较高的国际声誉.毕竟,工业自动化只是自动化的一个经典分支,并且在国际学术界受重视度十分有限. 东南大学自动化有着与浙大相似的学科构成,也是偏于工程控制.该系于这方面的历史浸淫颇深,全凭多年来打下的深厚功底运作到现在.老一辈院士钱钟韩,冯纯伯为其在国内赢得了很高地位.现在的人才梯度建设也不错,有田玉平,郭雷等,CIMS更是国内独领风骚(北京第一机床厂CIMS工程:该校是工程唯一的技术依托单位,由本建设项目中的三个二级学科与"计算机应用"学科联合攻关,最终完成的,该工程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颁发的"工业领先奖"。这是该组织第一次授予非美国企业的国际性大奖。),不过近年来在势力强大的弱电学科(无线电系,电子系)影响下,有着偏弱电的倾向,目前在重点发展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如果学科领域再有所拓展的话,应该能保住其现在的排名. 第三档学校当推哈工大,西交,国防科大,北航,东北,华工等 .它们的特点是在某些方向上比较突出,整体实力也还较为强 劲.如哈工大,国防科大的机器人研究走在国内前列,西交的 模式识别在顶尖牛人郑南宁的带领下异军突起.另外,北航的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西工大的飞行器控制,南开的系统理论 ,中科大的系统仿真,化工过程自动化...都是值得一提的亮 点. 至于其他学校,继续往下排就比较模糊,意义不大了,一般可 依学校名气,博士点,师资而定.小弟不再赘述. 对于考研的朋友还可以考虑一下中科院的研究所.单从实力 上讲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沈阳自动化所在机器人研究方面与 哈工大,国防科大并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北京自动化所的 人工智能可与清华比肩,模式识别更是独步中华,每年在国际 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超过国内高校的总和.另外,502所的 空间卫星控制实力超群,有志于国防领域高精尖技术研究的 朋友可以留意.当然这些学校分数很高,初试起码拿到370的分数才有希望,复试一般问题不大。 本人认为,排名都只是虚的东西,每年的排名都会不一样。出路好才是真的好。毕业待遇好,发展前景好。这样的高校才是真正的强校。最后祝福认真复习的考研学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校!!!

日本留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大学有哪些

北帝王
万川归之
人工智能专业,在日本大学中称为“知能ロボット3365643534”,通常从属于情报工学方向。在日本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很多,比如说蔚蓝老师介绍的下面几所1.东京大学东京大学是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作为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东京大学提供基本所有本科和研究生学科的课程,并进行各种学术活动的研究。东京大学提供信息理工学系研究科硕博士学位,内置智能机械信息学、机器学习专业。2011年起,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富士通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发起人工智能项目,以挑战东京大学入学考试难度为目标,意在通过整合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检验人工智能可在多大程度上模拟人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京都大学京都大学是日本国立大学,原名京都御所,其最先进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使学生和研究人员能够掌握对学术发展至关重要的实践经验。今年5月,本田旗下研发子公司Honda Research Institute Japan Co., Ltd.与京都大学学院信息学研究科联合组建了项目团队,将专门致力于推动AI研发进程,并于2017年4月启动了全新的合作研发项目。近日,日本京都大学和约70家制药及IT相关企业联合组成研究机构,计划开发专门用于研发新药的人工智能,以大幅降低药品研发成本。3.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也被称为东京科技大学,该校的实用科学和工程教育一直为人熟知。研究机构,如ELSI,会将研究结果与专业课程结合,学生作为实验室成员,与世界顶尖的研究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学生在研究所的实际操作也会体现在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东京工业大学在各级提供英文全面学位课程。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计划(GSEP)是一个跨学科的工程学士学位课程,而国际研究生课程(IGP)则满足希望在日本获得更先进的科学或工程学位的学生,提供各种奖学金。2016年,由东京工业大学、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名古屋大学等组成的团队,围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小说创作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并在东京召开了报告会,宣布由人工智能“以自己的兴趣写小说”为内容所写的科幻小说通过了“星新-文学奖”初选。  4.大阪大学大阪大学的人工智能非常的强大,大阪的机械在日本的工科群里是数一数二和机器人齐名。石黑浩是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该研究所的仿人机器人非常出名,在2014年5月5日,大阪智能机器人研究所研制出一款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外形机器极其逼真,能够完成点头、眨眼等动作,并可以进行简单的交谈。5.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学,一个具有浓厚田园色彩的校名,它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早在1964年早稻田大学就开始了机器人制造和使用的研究。早稻田大学对较多种类的机器人都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加藤一郎教授创立的加藤实验室对于两足机器人的研究更是对机器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纵观早稻田大学的机器人发展史几乎可以说是加藤实验室的研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