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打算考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研究生,现在的专业是食品质量与安全,...

过家家
容闳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较好的学校: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华中农大,中国医科大学等,一般医科大学是有这个专业的,你去考研信息网上看看相关院校的专业招生目录。我也想往这个方向考,但数学不好

我是学质量管理的适合考什么专业研究生

韩国版
不争
学质量管理的适合考质量专业的研究生;目前有很多学校设有质量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质量工程师的工作怎么样

撒穆
质量专业资格考试所具备条件参加质量专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质量工作的法律法规,热爱质量专业工作,恪守职业道德。除此之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参加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二)参加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专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6、在《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发布前(即2001年1月1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以上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对在《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发布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务的质量专业人员,只参加“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或“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一个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即可取得质量专业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提示:各地对考试报考资格会有些许差异,请欲报考的考生详细咨询当地人事考试中心!!!!!

研究生扩招如何保障质量?

殆乎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下一步,要结合今年的学位授权工作,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向专业学位、向关键学科增加授权点,由此给供给的精准提供充分保障。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他还介绍,目前全国有46万研究生导师,即将下发的研究生教育会议配套文件当中,对导师岗位管理和指导行为,以及导师培训等都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安排。教育部也即将发布《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规范研究生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学术学位,进一步推动科教融合,促进学生在学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研究能力。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相关部委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扩展资料:五方面确保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第一,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第二,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确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素质,健全岗位选聘制度,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时效等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第三,要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导师既是学生的学术导师也是人生导师,研究生不简单是学生的身份,也是导师的合作伙伴,我们要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激励示范机制,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导师成功的指导经验。特别是注重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五,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引导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指导方面的权利。参考资料来源:封面新闻-研究生扩招如何保障质量?教育部:规范导师岗位管理和指导行为

求高手推荐世界上质量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好的学校

人文
磁石男
日本的东京大学或早稻田大学

哪些大学有质量管理的研究生课程?详细点明这些大学在质量管理这方面的特点。谢谢啦!

常权
酷学校
浙大香港理工大学品质管理硕士招生(http://zju-polyucenter.org/)课程类型: 经营管理 培训对象: 企事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培训目的: 详细内容: 课程特点国内首选的品质管理硕士课程 ;内容涵盖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业营销等范围;针对在职管理人员,培养适应WTO规则及未来发展需要的优秀品管人才; 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专家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入学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不少于一年工作经验;通过本中心安排之入学英语测试。授课方式每门课程上课时间为42学时,另考试3小时; 周末集中授课方式;双语授课。英文教材,中文辅助资料;一般两年 修毕九门科目: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组织与人事管理(Managing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战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Executives)六西格玛及品质管理技术 (Six Sigma and Quality Management Techniques)管理人员会计实务 (Accounting for Managers)当前质量管理课题研讨 (Contemporary Issues in Quality Management) 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国际商业物流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ogistics)ISO 9000及国际质量认证 (ISO 9000 and Inter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完成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品质管理理学硕士学位找校方

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哪个学校好

长而不宰
和气
转行吧,食品、营养类那么差的行业,没前途的,自己去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看看上海食品、国内知名食品企业2012在江南大学招收食品类研究生开的待遇吧,普遍是3000 --3900,3000多的工资在物价和消费相对很高的上海,这样的收入也就是要饭吧,何况还是号称食品很强的江南大学的硕士,只能说明这个行业跟狗屎一样臭,烂!我本人211本硕连读的食品硕士,毕业也做过食品行业,很多同学也考过南农、江大、南昌大学、中国农大、中国海洋等的食品方面的硕士,现在都参加工作了,总体的待遇和起薪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惨!食品的名校硕士毕业后,起薪不如一些好行业本科生的起薪,比她们的起薪甚至低1000 --1500,这就是行业差别,血淋淋的现实可以告诉你中国大陆食品是非常没有前途的行业,政府重视的是重工业发展,是高精尖技术,食品这样的传统行业是被忽视的!! 我建议你尽快转行,可以超医药方面发展,会不错的!那么多高薪的好专业,选什么不好呢,干嘛总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人选择食品类专业呢?!!食品专业找分工作还不算难的,不过发展什么的,比其好的工科行业就差远了;食品科学与技术,江南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这块不错;上海海洋、华南理工、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这块也挺不错;只是得提醒下,食品就业容易起薪挺低 食品行业确实有搞出名堂的,比如读博后爬到教授级的那批,还有茅台董事长等这类做食品企业高管的这批,都是出类拔萃;不过这样的很少很多,也要熬很多年的,任何食品人要跻身到这波很难,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的,无法代表和代替现状和大局;我们必须要看多数人的情况,这多数人情况才能代表行业;一定要选对专业,男怕入错行,女也怕入错行的!不同行业毕业生收入、发展、前途等差别实在太大太大了,计算机、通信、医学影像、轮机、机械、建筑等工科就业好多了,起薪也高多了拜托网上那些没有切身体会的朋友就不要乱说了,咱再也不能坑害不知情的懵懂学子了,再也不能毁了他们前途了!!我们十年寒窗容易么?我们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们上学的学费来的容易么?不能错误选择一个黯淡的专业,断送自己的努力、青春、所有的付出.................. 那些不知情的人们,你们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么?你们读过该专业的本科和硕士么?你们对该专业的博士就业又了解多少么?不清楚的,麻烦还是不要掺和说我是愤青什么的吧!以一个食品人(某211食品院校,全国排名60以内,硕士)身份告诉你们一些所见所闻!高校众多专业中,食品和生物专业转行的最多,只因就业困难、起薪非常低,工作相当辛苦!食品专业和生物专业在国内是臭名昭著的烂专业了!说句难听话,在中国,这些专业就是一坨烂泥巴;除非你读到名校的博士或许运气好能进一所不怎么样的大学做教师;一般情况,即便中国农大、江南大学、南京农大、华南理工、浙大等食品顶尖学校的毕业生也无一幸免不景气的就业和狭窄的发展空间,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全国唯一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说应该挺强了,可就业呢?一样无法例外!本人本科同学有江南大学、中国农大、有南京农业大学的食品硕士毕业,他们实验室待遇和起薪都不大好,食品名校硕士普遍起薪3000 --3500,在一线城市这让人怎么生存??!学食品当下最好出路无非考公务员去食品\药品\海关等国家检验部门,或者读个食品名校博士毕业进一所一般般的高校,其他出路都比较差(极个别挤入玛氏的不错起薪10K,中粮起薪5K,还有益海嘉里等这类企业待遇也好一些,不过十分难进,每年全国也就招那么几个,而且不一定招食品,可能是其他专业的,锁定的基本是北大之类的前20的院校);品类毕业生不得不为生产和独立而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食品、饮料、药物等企业,不得不选择没日没夜的加班、轮班、生物钟紊乱、生活无规律、紧张的节奏、高度的精神压力、疲惫的身心...........,按说如此辛苦应该高薪才对,错!大错特错!!这不是金融业、不是船舶业.......食品,这个道貌岸然的专业,不仅辛苦,而且低薪,这是有目共睹的食品行业属于快速消费行业,劳动强度大,附加值普遍低,门槛普遍不高;且国内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基本都很低,很少有企业愿意不惜血本做研发,大环境决定的,你不昧着良心做你就倒闭,你就OUT,这就是恶心的大环境;自己去查查大陆食品企业还剩几个有实力的? 康师傅比较强了吧,别搞错了,她属于台湾人,不是大陆;徐福记有点名堂,可惜已被雀巢收购!我们曾经应以为傲的民族品牌啊,太太乐、银鹭、小肥羊、全兴集团、味事达等多家中国知名食品企业,均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瑞士雀巢集团等跨国公司收购或并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土食品经济相继倒戈.........令人堪忧!!食品第一学府江南大学,食品研究生毕业也才3500左右,的食品研究生起薪只有3000左右,自己可以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网站看2012年企业的招聘待遇即可;这样的待遇就连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等优势院校的本科生都不如的,走访调查过吉林大学、北大等院校的IT类本科就业起薪基本在4000 ---6000!这样的行业差距你能看下去么?你觉得公平么?你觉得为之付出值得么?我们的政府也应该睁开一只眼吧!!! 否则民族食品真的完蛋,彻底的全军覆没! 关注下国人的健康吧!!!!!!这些年来,我们回忆下: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彼起此伏的食品问题,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行业内幕、前途和被重视程度了;在中国,你想吃没毒的东西,很难很难,除非你是领导人,有特供!!改行吧,所有学食品的同仁们,所有准备投身食品的潜在食品人们,放弃食品吧,离开这只有辛酸、不公、黯淡的行业吧!!让我们不辜负美好未来,另辟蹊径,为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如果真的要考的话,推荐下列学校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99)1 江南大学 A +2 中国农业大学 A +3 华南理工大学 A +4 华中农业大学 A +5 南京农业大学 A +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7 南昌大学 A8 浙江大学 A9 中国海洋大学 A10 江苏大学 A11 东北农业大学 A12 华南农业大学 A13 河南工业大学 A14 天津科技大学 A15 沈阳农业大学 A16 福建农林大学 A17 山东农业大学 A18 合肥工业大学 A19 浙江工商大学 A20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另外,四川大学、上海交大、吉林大学等有食品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食品这块都还不错;

要怎样才能成为质量工程师?

量论
画戏人
以考代评了,通过考试即可。一、考试简介                                根据《关于转发人事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京人发[2001]43号)文件精神,从2001年1月1日起,国家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统一规划。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是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人事部共同组织的考试。考试共设2个科目,初级考试包括《质量专业相关知识》与《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中级考试包括《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与《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考试一般于前一年的12月及来年的1月份左右报名,考试一般于当年的6月中旬举行。  为帮助参加2010年质量资格考试的学员有效备考,学易工程考试频道汇聚具有多年辅导经验和实战经验的一流师资,强力推出“2010年质量资格考试在线辅导”,帮助考生有效备考,轻松过关!  二、考试时间  2010年质量资格考试时间:6月20日。具体安排如下:日 期时 间科 目待定 上午9:00-12:00初级:质量专业相关知识中级: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下午2:00-5:00初级: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三、报考条件(各地报考条件有所不同,请以当地报名通知为准)  (一)本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在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从事专职检验的人员除外),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质量工作法律法规,热爱质量专业工作,恪守职业道德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质量职业资格考试。  (二)参加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符合上述(一)的报考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 2004〕45号)文件要求,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在报名参加本年度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时,须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名。  (三)参加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符合上述(一)的报考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4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6、在2000年底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从事质量专业工作满5年。  (四)在 2000年底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师职务的质量专业人员,只参加《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一个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即可取得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证书。在2000年底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工程系列工程师职务的质量专业人员,只参加《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一个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即可取得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证书。  (五)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年限,是指报名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及相关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     提示:各地对考试报考资格会有些许差异,请欲报考的考生详细咨询当地人事考试中心!  四、考试科目                               质量专业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考试日期定于每年6月。   质量专业初级资格考试设:《质量专业相关知识》、《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   质量专业中级资格考试设:《质量专业综合知识》、《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   各级别考试均分两个半天进行,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五、报名办法  (一)报名时间:部分地区报名已开始,  (二)报名方式和地点:一般采用网上和现场报名两种方式,地点在各地人事考试中心。

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威士忌
盗马贼
根据2015年8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下属的四个研究所是中国最早被批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国家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有15个硕士点、12个博士点(二级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分布在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五个一级学科中。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2006年度全国学科评估中,该院数学学科以本学科最高评估得分(94分)在全国62个参评单位中取得整体水平第一名;2008年应用数学获北京市重点学科;2010年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六学科获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统计学、系统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运筹学、经济计算与模拟、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应用统计 培养成果 根据2015年8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从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至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1565人,博士研究生1781人,其中1998年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养了硕士生338人,博士生894人。在研究院各所培养的研究生中,愈50人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近年来,有2人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3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3人担任“973”首席科学家,8人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0人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等等。例如: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学位制度创建十周年,表彰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该院毕业生丁伟岳、郭雷、刘嘉荃、谢惠民、余其煌和陈贵强等六人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该院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中保持良好成绩:2004年-2010年产生了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平均每年1篇,其中2006年数学学科有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学院入选2篇。至今有3篇获北京市优博论文;有21篇获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 研究生培养情况统计(1998 -- 2013)年度 博士 硕士 在学学生 招生 获学位 招生 获学位 2013年 105 84 103 37 536 2012年 101 92 87 31 536 2011年 95 81 84 15 521 2010年 95 83 86 26 505 2009年 94 79 111 23 485 2008年 89 76 89 22 456 2007年 87 73 86 15 451 2006年 85 84 90 27 418 2005年 7 72 86 30 401 2004年 69 60 62 24 392 2003年 80 51 52 27 370 2002年 80 39 56 18 349 2001年 69 55 49 30 289 2000年 61 33 50 25 278 1999年 45 50 33 25 235 1998年 44 45 31 23 221 合计  894  338  培养制度 研究院2005年开始逐步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和硕转博资格考核,制定《硕转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加强硕转博生的专业考核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保证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该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一个实行资格考试的单位。研究院实行二段式的培养模式:一年级硕士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接受基础课程训练,之后回培养单位继续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从1999年至今,该院导师开设了数学学科的大部分课程,每年开设课程近100门,不少课程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课程。为保证开设课程质量,该院成立数学学科专家组,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撰写教学大纲;编制《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数学学科是第一批完成课程设置的学科。制定《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实现所有课程统一管理,并与其它院所和高校共享;统一规范开课大纲、规范学分,统一开具课程成绩单。该院是第一个将博士课程列入国科大教学平台。 研究生实验班 2009年该院和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联合创办“研究生实验班”。实验班是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尊重兴趣”的指导思想,按照一年级集中统一基础课教学,二年级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的培养模式,采用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尊重兴趣”的指导思想,由该院著名学者组成导师组,以导师组的形式招生和培养,第一年不分导师统一基础课程学习和培养,一年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要求,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