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哲学硕士初试难度怎么样

吴起
若亡其一
中国哲学考研难吗?中国哲学考研难度跟你考哪个学校有很大关系。除了看指定的参考书认真复习,还要做题应对考试。可以做《哲学考研1000题》有往年的真题和答案。中国哲学考研有哪些学校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哲学考研有什么参考书?哲学考研考试考什么?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2013年考研初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俄语、日语、德语(多选一科目))、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复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哲学(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考书:中国近现代哲学: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同等学力加试:1、伦理学2、中国历史。参考书:1、伦理学:王海明著《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3、802-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研究生应如何备考

竖子请曰
埃伦娜
第一步,是要通过硕士生统考。统考的科目除了外语、政治外,专业课考中西哲学史和哲学综合中的现代西方哲学。考试题目难度较大,希望通过难度较大的题目,真正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考生。要求是(1)掌握基本知识、(2)了解原著的经典段落、(3)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能力。第一个要求的是准确,第二个要求的是读书(原著精选),第三个要求的是思考,也就是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清晰表达的能力。我们希望考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关注原著中的重点章节,并能够对哲学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思考。第二步,如果你通过了硕士生统考,顺利进入复试,那么,祝贺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接下来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学术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外语阅读能力。第三步,如果你通过复试,就可以准备入学,入学之前,要尽可能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好准备。1、试题的基本情况人大哲学考研题目的构成有过几次变动,目前的情况如下:专业课考试有两门,一门叫“中西哲学史”(622)一门叫“哲学专业综合”(801)。“中西哲学史”全是论述题,中、西分别有4道,选3道作答(也就是一共6道论述,每道题目25分);“哲学专业综合”全是论述题,一共6道,选5道作答(也就是每道题目30分),选择自己报考专业题目作答(外国哲学对应的题目是“现代西方哲学”)2、“常规题”和“拔高题”根据难度,我把人大哲学的考研题目分为两种。一种我称为“常规题”,它们的答案能在教材上找到。比如“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中西哲学史,2013),“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中西哲学史,2012)。这种题只需要按照教材回答即可。另一种我称为“拔高题”,它们的答案在教材上找不到。比如:哈贝马斯谈到:“把科学史上的范式概念应用到哲学史上,并根据‘存在’、‘意识’和‘语言’对哲学史进行粗略断代,……可以相应地区分出三种思维方式,即本体论的、反思哲学的和语言学的思维方式。”如果你赞同这种观点,请给出简要的论证;如果你不赞同,请给出你的反驳和主要理由。(哲学综合,2009)又如: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根据什么标准认定“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又得出“事物的形式才是第一实体”的结论?(哲学综合,2009)这两道题在教材上基本是找不到答案的,我们必须想点对策。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说说常规题的对策。3、如何回答常规题?常规题的答案都能在教材上找到,所以我们就根据教材回答。对于中西哲学史来说,第一选择显然是人大自己编的《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不过,也不一定全都按照这两本来答。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两本书是多人合写,不是每个部分都写得好;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考点(比如康德),教材上的内容显得过于单薄。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些其他的书籍作为补充。比如中国哲学史方面,启道教育建议可以参考人大中哲教研室的《中国哲学智慧》;古希腊哲学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人大聂敏里老师新作《西方思想的起源》和他翻译的《布莱克韦尔哲学指南:古代哲学》;对于柏拉图、笛卡尔、康德这些几乎必考的人物,我则选择阅读《理想国》《第一哲学沉思集》《纯粹理性批判》等原著,等等。这里就不详细列书单了。之前说的是中西哲学史,那么哲学专业综合呢?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早已过时了,赵敦华的《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和张汝伦的《现代西方哲学纲要》可以参考但显然不够。现代西方哲学最主要考的是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其中每一个都有不小的难度,建议看一些介绍性的专著,如:M.K.穆尼茨的《当代分析哲学》、丹·扎哈维的《胡塞尔现象学》等等。常规题的考察范围并不大。西方哲学史主要考察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所以伦理学、美学等内容完全不需要准备。西方哲学史常规题的常客: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贝克莱、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中哲方面则主要是先秦诸子和宋明理学。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是弗雷格、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等。4、如何回答拔高题?只要背了教材,几乎人人都可以答好常规题;然而拔高题却不同,它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拔高题的难度分为两种。第一种难度在于考点的冷门,比如“试述《周易》的言行观,并讨论该思想与《周易》天人关系思想的关联。”(中西哲学史,2014);第二种在于提问方式的变化,比如考验考生对原文选段的理解(如2012年中西哲学史第1题,考察对《论语》和《老子》给定选段的理解),或者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如2013年哲学专业综合中的“试在哲学上分析‘世界’这个概念”),或者是融会贯通的能力(如2013年哲学专业综合中的“试比较语言哲学和现象学对心物二元论的克服”),等等。一句话,这些题想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实力,而不是只是记忆能力。显然,光靠背教材是应付不了它们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曾深深地为这些题目感到头疼,直到我发现了一些“秘密”。比如前文提到的关于哈贝马斯的题,其实韩东晖老师在西方哲学史课上讲过:(后面还有很多页的PPT,限于篇幅就不发了)比如前文提到的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那道题,聂敏里老师在《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中曾著专文论述。比如很多年都有的黑格尔原文分析题,其原文都是出自《小逻辑》的序言。比如现代西方哲学的考试范围,大体上与人大《西方哲学史(下)》课程内容和推荐书目的范围重合。比如突然考了柏林和罗尔斯,是因为那年周濂老师参与出题。明白了,我们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来更好地准备拔高题。即便不能完全“押中”题目,至少也能极大地缩小范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专业课考研是一个信息战”。可用的资料包括且不限于:人大哲学史课程的PPT或讲稿、同学的听课笔记、期中和期末考试题、人大老师的新著作和新论文、人大老师推荐的阅读清单等等。由于这些资料大部分都不是公开的,所以想要搞到它们需要很多人脉、时间甚至金钱。地域也是很关键的——在北京的同学可以经常去人大蹭课,外地考生则很难做到。此外,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最好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原著。这样,当题目问得比较活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阅读的篇目,我是按照人大老师的课堂推荐选择的。也可以参考一些原著选集——比如人大张志伟老师主编过一本《形而上学读本》,比常用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更贴合人大的出题倾向。5、如何答题和记笔记准备好资料后应该做什么呢?当然是提炼要点,记成笔记,记忆下来,最后在考试时写成一篇小文章。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有技巧,这里我只说几个点。答题时要做到两点:清晰和正确。清晰代表答案的逻辑结构明显,语言表达简洁清楚;正确则代表答案的观点正确,语言表述的细节上没有疏漏。这需要一定的写作练习。记笔记要做到两点:简洁和重点突出。简洁首先是方便记忆,其次考试时间有限准备太多也没时间写;重点突出则是要把重要术语和观点进行标记。这是我的笔记片段,供参考:以上是由考研考生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哲学

玄一
啤酒节
我考上之后写的我的考验经验,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吧,三个半月,我想和你应该差不多,把时间掌握好了,坚持到最后,应该没问题,希望对你能有帮助。偶准备的时间比较短,但复习的还算有顺序,基于这里大部分都是跨专业的,偶来说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偶是06年九月份辞职准备考研的。辞职去上海玩了一个月,回来就十一了,然后又回家呆了半个月,10月21日正式开始准备。作息时间基本固定,偶认为考研最主要的不是考知识,而是考的毅力和心志。只要能坚持到最后,基本都能成功。我是在哈工大的图书馆复习的,很多人到一月份的时候就崩溃了,坚持不下去最后放弃了,这样的人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大家考研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而且要调整好心态,考试之前不要去设想考不上这样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没有顾虑的考试了。由于我复习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没有时间去想考不上这样的问题,所有时间基本全部利用上。每天六点起床,七点到自习室,10月20到11月20一个月都在看专业课,英语和政治暂时放弃。以我们学校的专业课为例,现当代文学分为两科,中国文学史一张卷子,包括现代,当代和古代;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一张卷子。当时我分析了一下,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两科是150分,也就是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每科占75分,而参考书目中,外国文学是一本书,文学理论是一本书,从数量上最少,分值最多。文学类总分350才过线,在单科及格的同时想要总分高就得在专业课上下功夫,从数量上看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最少要是复习好了应该可以拿高分,所以这两科是我下功夫最多的学科。现当代文学专业老师看重的是你现当代文学那张卷子,因此现当代也是复习的重点,现代文学史大多数学校用的都是钱理群的三十年,这本书编的特别好,读起来也比较有条理,这50分也很好拿,剩下的就是当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史了。当代文学史我们是两本书,王庆生的教材,编的特别差,我又参看了洪子成的那本当代文学史,这科离现在比较近,复习起来比较容易。最棘手的就是古代文学,书最多分数也不多,所以我用的时间最少。7:00——11:00 文学理论 第一遍看的最慢,用了一个月,很多东西看不懂,就画下来做上标记,第二遍重点看,一边做笔记一边看。有关什么马克思,社会主义的东西偶自己将它剔除了,理由很简单,这些东西和政治相关,文学出题不应该涉及。文学创造,文学作品和文学消费这三部分是我重点复习的,这部分理论多而且比较实用容易出大题。童庆柄的文学理论有一本参考书,他俩配合着看基本问题都解决了。这本书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只能靠记忆和理解,很多绕嘴的词大家一定要掌握。11点去吃饭,从图书馆到食堂需要十分钟,这段时间每天准备一片考研作文,利用这个时间正好可以背下来,去的时候背,吃完饭回来的路上再回忆一遍,等到晚上回家的路上在背一遍,就不会忘记了。吃饭十分钟来回二十分钟,11:30准时回来睡觉。中午要睡一个小时,不然下午熬不过去。12:30——4:30 外国文学和现代文学交替着看,这两科我们多少以前都涉及到一些,看起来比较容易。外国文学我用的是笔记+教材,通过请客什么的找同学弄到了他们专业本科的笔记,上面老师讲过的重点看。现代文学用的是北师大艾艾的笔记,这个网上有卖的,自己感觉总结的很全,配合着笔记,艾艾没有总结的就自己总结出来,弄到一个本子上,虽然这样第一遍比较慢,但基础打的牢,后面的复习就更顺畅了。4:30去吃饭,走路的时候会回忆今天都看过了什么,想想自己遗忘了没有。5点准时回到自习室温习一下白天复习的内容,一个小时的时间。晚上六点开始看当代文学,用的也是本校学生的笔记+教材。这个没有什么可以介绍的,就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复习。九点到十点简单的浏览古代文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古代文学一直是偶不喜欢复习的科目,但幸运的是出题出的都是偶会的,所以偶觉得考研是实力和运气的结合。十点回家,一天的复习结束。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如果感觉枯燥或者看不下去的时候,偶也会穿插着看看英语单词,英语单词的积累也是这个月完成的。一个月后,专业课第一遍基本完成。从11月21日开始进入冲刺阶段,这段时间要将自己的状态和考试的状态调整一致,考研是上午考政治,因此上午的时间给了政治,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有个最好的状态。政治就不说了,就是买本书背吧背吧就行了,一般都能过线。但选择还是要练得,尤其多选,一本陈先奎的两千题和一本真题就够了,政治真题一样很重要,有精力的话大家一定要做。下午考英语,因此下午的时间改成开始复习英语。由于偶工作在外企,英语一直没有扔,单词都是在工作时候积累的,偶直接从做题入手。但单词书还是参考了两本,一本是《如鱼得水背单词》,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她给你列出了复习的计划,按照她的计划每天复习,30天可以完成一轮,而且打乱了单词按字母排序的方法,记忆起来比较深刻。同学用的胡敏的核心词汇,据说很好。每天1点到2点一个小时听自己买的新东方强化班的碟。重点听的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还有翻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听完,感觉受益匪浅,顺序先听翻译,再听阅读,最后作文。有时间的同学一定要听听词汇,听一遍胜过自己看五遍,不仅记忆深刻而且掌握了一些方法,例如词根词缀的使用法,这样不认识的词你也可以猜出大概的意思。翻译听完后在做阅读理解就轻松多了,同时作文中也可以用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来争取高分。八点开始做真题,推荐张剑的真题,新华出版社的,这本书解析和篇幅的安排都很好,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题就可以。由于时间紧迫,我就只做了阅读不分,每天四篇,然后分析,三个小时。中午还是背作文,三个月的时间,新东方强化班里指出需要复习的作文我都背过了,作文基本没有抽出完整的时间看,都是在零星的时间中积累的,考研三十分,偶作文得了24分,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零星的时间,利用好了也是受益匪浅的。晚上还是看专业课,由于第一遍做的笔记比较完整,第二遍开始就抛去书直接看笔记,有不明白或者觉得应该扩展的就再去翻书,专业课一定要带着问题看,看作家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拓展,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从这时候开始我就没有特别的安排了,就是随便看,一周定一个目标,这些科目都看到哪里,具体的就没有考虑过,一周把这些看完就好,晚上吃完饭就回家,从六点到凌晨两点,8个小时都给专业课,文学理论还是占用最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开始我就开始研究历年的真题了,然后总结出规律,大家一定要想尽办法搞到学校的历年真题,有时候会重复出题的,出题的大体方向也是相同的。所以研究真题的时候我就把所有真题全部背熟了,然后真题上的问题全部拓展,做出答案。考试的时候我自己拓展的问题就占了30分左右。这些都是这段时间完成的。最后一个月忘了怎么过得了,反正就是天天什么都看,就把所有看过的再掳一遍,这个时候不要再填新的知识,否则会带给自己恐慌,而且每天给自己增加信心,上午和下午按照考研的时间做几套模拟题,做得不好也不要放在心上,最主要的是调整状态。最后就是上战场了,说不紧张肯定不可能的,但在考场上即使答的不好也得觉得自己答的好,因为自己的感觉是不准的,每科都得有个平和的心态,毕竟咱坚持下来了,跨专业对于咱们来说的确很艰难,但努力了一定会有收获的,希望偶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哲学考研哪个专业好啊?

圣人不隐
大疯民
看你喜欢什么专业和你为什么要考研了 还有就是你报考的学校哲学有中哲 马哲 西哲 科技哲学 美学 伦理学 宗教学等等吧个人认为还是从兴趣出发比较好我是西哲的研究生,我的经验是,能考西哲就别考马哲,哈哈。不是说马哲不好,但是除非你对它有不可救药的兴趣,不然还是眼界放宽些的好……哲学这门学科,不能以太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如果没有兴趣,根本不要考。我的QQ是:444634322,你有什么想问的可以直接问我。

哲学考研一般都上什么课程?

夺命金
天倪
一般是英语+政治+2门专业课。专业课不同,但一般有一门为马哲原理,另一门是和专业切合的,如:中哲、西哲、科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等。一般主考: 政治  英语  哲学原理  中国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复试科目 西方哲学史 中国文化概论复试参考书: 西方哲学简史 中国文化导论哲学系考研,分为大众知识和专业课知识。大众知识每个专业必考,包括:政治、英语、高等数学(绝大多数文科专业不考高等数学)。专业可根据所选研究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英语+政治+2门专业课。专业课不同,但一般有一门为马哲原理,另一门是和专业切合的,如:中哲、西哲、科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等。两门专业课:大多数学校的专业课为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以武汉大学为例,哲学考研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课有:政治、英语。专业课有:中国哲学史。不过各个学校的考试科目是略有差别的,具体考试科目还是要看各校考研招生简介。1哲学考研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媒体、公司企业等部门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诊断、市场调查和咨询等。该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哲学专业毕业出来就业面比较窄,一般是当老师,其他行业很少要哲学专业的,哲学类的专业是很冷的专业就业前景不是很乐观。哲学类专业人才供给呈上升趋势,需求未增,未来几年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逐年凸显。

如何报考哲学研究生

采芑
马融
研究生考试可以跨专业,跨学科,你确定了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到那个学校网站查询,会有参考书目的!加油哦!!只要努力,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不要报哲学类就业率最低而且及其枯燥

如何快速复习 考研 哲学

狗故事
彼故知之
建议你复习按照真题+专题的方式进行.现在时间还来得及!一定要看真题和答案.给你推荐一本书,可以在淘宝上买本<哲学考研1000题>你准备靠的是哲学?你买你历年考研专业课的真题了吧?买了的话最好按照真题有重点的去复习,这都十一月份了,你若前期没准备好的话现在只有重点看某些重要的问题了,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基础上尽量多得熟悉书本,因为到考试的时候专业课的时间会非常紧张的,最好能够对所有要考的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免考试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考研专业课一题简答什么的至少十分左右,所以还是要全面撒网,重点布控相结合吧 最后说明一点,考试尤其是这种应试考试还是要踏踏实实上的,快捷的方式真的没有,

关于跨专业哲学系考研

冬之蝉
格雷塔
我也是学理工的 跨专业考哲学系研究生。考试科目:1政治理论 2英语(日语)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4西方哲学史参考科目:1政治理论 2010年政治题型有了新变化 增加了道德和法律推荐 2010考研政治考点识记(任汝芬主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书比较小和薄,但涵盖了所有知识要点,下功夫就能短期速成。2英语。。。靠平时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推荐:书名同3,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哲史在中国讲的相对好的就是这本,比较权威,希望抓紧时间复习。4西方哲学史推荐:欧洲哲学通史 冒从虎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涵盖所有知识要点,简单易上手,(下册俄国部分可以忽略不看)着重记重点人的重点观点,其他了解就好。看书的顺序:政治和马哲史可以结合起来看,个人认为先看欧洲哲学史,这样对整体哲学的发展有一定了解,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借鉴黑格尔、费尔巴哈和前人观点自成科学的哲学体系。各个时期的哲学都有不同特点,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根据时间顺序、历史背景,通过唯物唯心的两派划分形成自己理解哲学的完整体系。理解的顺寻:西方哲学史:本人的经验就是下功夫看书,掌握重点人物的观点、掌握那个时期社会流行的观点、依据本体论(社会、物质的本源,上帝的观念)-认识论(伦理学、道德观,上帝的观念)-科学全面的哲学体系(休谟、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们的认识论到辩证法相对全面的产生;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观,和他形而上学的唯物观)马哲史:重点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矛盾、联系与发展、否定之否定)和费尔巴哈的以人为基础的唯物观。通过马克思年轻时接受他们两位的熏陶产生的观点和之后自成一体的系统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到后来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实现理想社会主义的任务,以及在中国马哲的运用和毛概的产生和坎坷曲折路线结合起来为顺序,理解的学习他。政治:全面系统的学习马哲的重点要点,结合马哲史的学习,到毛概,到道德到法律到形势实事,记重点,理解的学习。英语:速成不来,功夫在平时,能提高的只有作文,多背经典开头结尾句式,能提高10分左右。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一点小拙见,希望多提意见。祝明年取得好成绩!^_^

关于哲学考研

相火
大淘金
都可以自学不过提醒下,逻辑学是非常形式化(数学化)的一门学科比一般的数学还要枯燥些考哪科要看兴趣,个人觉得简单些的是数学三参考书一定要用北大的,北大各专业都是自己出书、按自己的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