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怎么准备浙师大的课程与教学论考研

被衣大说
女人香
专业课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全国统考的,所以你网上随便搜都可以,反正试卷不是浙师大出的,而且这类参考书都很多,连辅导班都有的。因为是去全国统考,所以全国都一样的。可参考的东西也很多的。人文学院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吧

请问浙江师范大学有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学硕)这个专业吗?

虎子
伯夷
历史学研究生(学术型)是没有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属于教育学,教育硕士当中有学科教育(历史)。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哪个好

刘娟
灵府
就两个师范相比,浙江师范大学绝对比杭师范要好,行师范只是地理位置好,师资力量和综合能力还是浙江师范好。宁波大学挺不错的,有历史,有师资,地理位置在宁波也不错。

请问浙江师范大学学硕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分学科方向吗?有数学方向吗

海之歌
有的学校是分方向的,但是分方向是它的二级科目,应该是没有数学的。最好问一下这个学校学长学姐。

英语专业考研 想考课程与教学论 或者学科教育{英语}有人知道全国院校排名吗

桃太
学科教学(英语)不需要考二外。要考“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根据你报考的学校要求,至少要上国家线,国家线不高,但如果学校好的话,会比国家线高才合格。你可以买一本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科辅导书看看。另个,很可能会有一门专业课是要求用全英语回答的。或者至少另有一门专业课是考英语基础的。你要到具体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页上看它们的不同要求。就业的话,一般集中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有极少数进高校的,大部分到中学,看个人机遇而定。

浙江师范大学好还是辽宁师范大学好???急急急,要考学科教育英语研究生。

听心
丹心谱
这个你算是遇到行家了。A.论综合实力,浙江师大在全国师范类院校里排名第十左右,辽宁师大排名十八到二十之间。浙江师大总体水平高于辽宁师大。B.但是,就课程与教学论而言,辽宁师大在师范类院校里排名十二,高于南京师大,陕西师大和华南师大。更高于浙江师大。C.而且,辽宁师大在大连,浙江师大在金华。你更倾向于哪个城市看你自己。D.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想你懂的,浙江师大在南方,辽宁师大在北方,考研阅卷南北差异很大,南方普遍阅卷严,而东北地区则相对松弛,另外报考南方的学生特别多,压力也会更大。相对而言,北方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辽宁师大的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复试的时候完全没必要有太多顾虑,我比较建议你报考辽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些许帮助。就是辽师的 848实践英语的参考书好难买,已经绝版了

小学教育专业考研可以考哪些科目

隔离日
俯而不对
小学教育专业考研方向:小学教育专业考研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考研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扩展资料:考研科目:1、政治一2、英语二3、专业课一教育基础综合333(总分150分)4、教育学专硕专业课二(总分150分,专业课二有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基础等,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的不同,考试科目不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教育专业

考研高等教育学专业介绍,求指点

且方将化
爱下去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范围包括:高等教育与社会因素及高等教育内部之间关系的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中外高教史研究,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国际比较,大学生心理研究等。  2、培养目标  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应掌握高等教育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和研究的一般动态,具有独立担负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领域的管理部门独立从事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等不尽相同,在此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3、研究方向  01高等教育原理  02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  03高等院校治理与发展  04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  05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06比较高等教育  07高校外事管理  08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09高校教师发展  10高等教育社会学  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二、就业方向  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海文专业课教研室梳理了教育学的六大从业方向。  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2、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3、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4、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5、政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  6、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  三、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是随着部分高校改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以及高等教育学硕士持续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学硕士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学硕士就业难而高等教育女硕士就业更难。  四、推荐院校  以下学校本专业实力较强:  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  五、相近专业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六、课程设置(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1、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  2、学位基础课  高等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  3、学位专业课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史、大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经济学;  4、选修课  高等教育评估、教育评论学、中国高等教育专题、外国高等教育专题、高等教育论著选读、领导科学、计算机文化、编辑学。

学科教育考研学校排名

泰也
三代殊继
学科教育有跟多专业的,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一、教育学原理: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南京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东北师范大学 2 华中师范大学 3 山东师范大学 4 辽宁师范大学 5 西南大学 6 西北师范大学 7 上海师范大学 8 华南师范大学 9 武汉大学二、课程与教学论: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华南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西北师范大学 2 首都师范大学 3 华中师范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 5 东北师范大学 6 湖南师范大学 7 陕西师范大学 8 哈尔滨师范大学 9 上海师范大学 10 安徽师范大学 11 广西师范大学 12 山东师范大学 三、教育史: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浙江大学 3 西南大学四、比较教育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西南大学 3 华北师范大学五、学前教育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六、高等教育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厦门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4 华东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大学 2 湖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苏州大学 5 南京师范大学 6 南京大学 7 浙江大学 8 清华大学 9 武汉理工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河海大学 12 长江大学七、成人教育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八、职业技术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天津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九、特殊教育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十、教育技术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华南师范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南京师范大学 2 西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内蒙古师范大学 5 东南大学 6 山东师范大学 7 四川师范大学 8 吉林大学 9 山西师范大学 10 浙江师范大学 11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