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江科技学院的哪一些专业可以考研

必需品
千乘之君
机械设计 土木工程 还有一个不清楚 一共三个目前浙江科技学院还只设置了一个考研点,是土木,另一个还在申请中,是计算机的,还没批下来

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出来待遇怎么样,在学校里学到东西多不多

天文
鸿雁
研究生待遇很好的!在学校学的是专业。到单位主要是实践!工资高

浙江科技学院怎么样?该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好吗?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哪些?考研好还是就业好?求各位大神答

不削于人
鬼吃鬼
这一级别也没什么好选的,喜欢热闹来杭州,但是科院在郊区,不爱凑热闹可以选温大,经济专业分数蛮高的。如果要考虑未来就业的话,科院名气真不大,所以没什么优势,考研就不一样了,只要考到好学校,你在哪儿不一样?

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可以考研么

囧态郎
大赌豪
在本校不能考,可以报考别的学校。

浙江科技学院的介绍

仁声
后悔者
浙江科技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浙科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为一体的多学科全日制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浙江科技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80年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1983年,更名为杭州工业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等专科学校;1987年,更名为杭州高等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截至2015年9月,浙江科技学院共有小和山、安吉两个校区,小和山校区位于浙江杭州,规划土地面积169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安吉校区位于浙江安吉,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7亿元;设有11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6000余名,留学生1600余名,教职工1200余名。

浙江科技学院考研率

地道
对争
建议不要考虑某学校的上线率,而是考虑自己的上线率,如果学校没上211,在校未拿奖,学校影响不大,反而是自己的贪玩及不自信带来的内耗会让你失败。正常来说,一天10个小时,国家线是问题不大的。

浙江科技学院考研率

鸿雁
天聪
为了学生将来事业考虑,希望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提升专业竞争力。很多工作过的人也考研,可见,平台越高,选择就越多,工作就有上升空间。

考研去哪个学校??

明见无值
夺命金
开设该专业的所有学校 开设该专业的排名靠前学校 - 华北地区(22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中北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河北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包头医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 东北地区(19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 沈阳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辽宁工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黑龙江科技学院 佳木斯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华东地区(45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台州学院 九江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南昌工程学院 合肥学院 南昌大学 江苏大学 铜陵学院 华侨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扬州大学 淮阴工学院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常州工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苏州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苏工业学院 - 华中地区(34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中原工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茂名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长江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三峡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广西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湖南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郑州大学 广西大学 江汉大学 株洲工学院 湘潭大学 中南林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 西南地区(10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重庆工学院 攀枝花学院 贵州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四川大学 西华大学 贵州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 西北地区(14所学校开设该专业) 青海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新疆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给你排名前5的高校,1.上海交通大学2.吉林大学3.浙江大学4.哈尔滨工业大学5.天津大学都不错了!!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孔子之楚
恶能正之
截止到2011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9人,副教授职称24人,博士38人(含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具备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外留学背景并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6名。学院还聘请了50余位国内外相关专业或行业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作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曹旭华: 现任经管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和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不动产投资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经济学会理事,浙江循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曲昭仲:经管学院教授。1969年参加工作,国家三线企业工人;1978年考入山西财经学院计划统计专业学习,学业优良,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99年评聘为教授,2002年任浙江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公共产品公共财政方向。自1982年至今,在核心期刊、二级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在中央级和地方级出版社出版教材11部、著作3部;承担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3项。同时完成横向课题3项。冯军:研究员,现任浙江科技学院副校长。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年调入我校工作。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高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理事或常务理事,同时受聘其他一些高校的学术组织或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多次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教学检查和评估。曹敏:经管学院教授、副院长,浙江科技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7至2000年在浙江科技学院机电系任教。期间,1994年至1995年赴联邦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 Hannover)、贝斯多夫机械制造公司(Berstoff Gmbh)进修学习,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和机械制造系统。2003年至2004年在德国富朗霍夫研究院物流所(Fraunhofer ATL)和爱尔兰根大学(University Erlangen-Nuernberg)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标杆管理、中外物流比较等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和讲学。任志宇:经管学院教授、现任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机电工程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工业工程会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会展研究会筹备会员。王克春:经管学院教授。浙江省经济学会会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员,浙江省卫生经济学会会员。目前,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和外贸实验等课程。科研的领域集中在医疗卫生改革、健康保障理论与实践。在医疗改革的研究中,提出复合型健康保障概念和基本框架,并将该理论应用于浙江省的改革实践。董敏:经管学院副教授,现任体育休闲产业研究所所长。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MBA学位。先后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省直房改办、住房基金管理中心、绍兴市建设委员会、市城建投资公司、浙江省机关后勤经济发展中心行政管理和研究工作。主持、承担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若干。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学、体育休闲产业。惠丰廷:经管学院副教授。1990年7月-1997年7月,在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1995年11月-2002年7月,在企业工作;2002年7月-2003年1月,任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教材二部;发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若干;主持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一个,主持和参与横向项目以及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若干。还承担主要着全英语授课专业的教学工作。李长安:经管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系系主任。1986年毕业于大连轻工学院,制浆造纸专业本科。1996年杭州电子工学院会计专业研究生班结业。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主讲过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等多门课程。长期从事环境经济方面和教学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三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主要参与两家造纸厂建设。李於洪,博士、经管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产业、信息资源建设。198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至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技术室工作,任室主任。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至今,任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毛禹忠:经管学院副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生研究员、全国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浙江省专家团专家 、北京《发现》杂志副理事长、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信息及决策支持系统、管理现代化。 先后在铁道部石家庄铁道学院、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冶金部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工业大学、中外合资深圳鸿华纺织印染实业公司,中外合资深圳克瑞特制衣有限公司,香港美加设计(深圳)有限公司、中加合资顶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工作过,有多年工作经历。邵雷:经管学院副教授。曾在德国Dresden应用技术大学和德国公司进修、工作。 1990年来一直在浙江科技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曾讲授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和物流技术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产品信息建模、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和CAD/CAM及集成技术。陈伟民:经管学院副教授、系主任。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1988年-1993年在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工作,任训练部参谋,正营职,少校军衔;1993年从部队转业后在长兴县税务局工作,任信息中心主任;1996年调浙江教育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过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社科部副主任等职。2005年调入浙江科技学院任教,目前任国际经济系主任。研究方向是制度经济学,科研成果主要有: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厅级及以下课题三项,在《中国经济问题》、《财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教学上,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运筹学和统计学等课程,讲课形成自己的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闫换新:博士,经管学院副教授。2004年以来主持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哲学规划等科研项目,参加浙江省科技攻关等项目工作,主编《电子商务》教材一部,发表论文若干篇。杭雷鸣:管理学博士、副教授。1988年9月进入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于1992年7月毕业并进入中国一汽集团柴油机厂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后于2002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攻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5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2004年7月提前攻读交大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于2007年1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Energy policy,《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问题》、《情报科学》、《企业管理》等。所参与课题的课题有:1、上海“十一五”时期若干重要资源供需趋势预测研究(上海社科基金项目系列课题),撰写了总报告,该课题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三等奖;2、中国城市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富忠:博士、副教授。2000年7月获湘潭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获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获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同月,进入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敏捷物流、敏捷供应链。已在《中国机械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ISTP国际会议两篇、EI国际会议一篇。曾讲授过《现代物流采购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袁云峰:博士、经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以及《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或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获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目前正在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07CGLJ014YBX)”,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区域经济与金融,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以及体育休闲产业。张纯:博士、副教授。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贸易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同年10月获日本文部省国费留学生奖学金赴日留学,2006年3月获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开始任教于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已在《开発学研究》、《农业市场研究》、《Bee World》、《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出版专著一部。 葛晓巍:男,1974年生,汉族,河北滦县人,讲师。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参加科研项目: 1、2006.6-,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阶层分化及其市民化态势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5JJD810004); 2、2005.7-2006.1,浙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与农作制度创新模式研究,省政府委托项目。发表论文: 1、非农化进程中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从业时间浅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2,第二作者。 2、我国农民的职业流动及择业期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第二作者。 3、我国青年农民的非农职业选择——初职、现职及期望.《青年研究》2006.10,第一作者。 4、“入世”后西部特色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农村经济》.2003.6,第二作者。 5、非洲农村的养鸡业.《世界农业》.2000.8,独著。研究方向:农村劳动力流动及社会分层。郭俊辉:男,黑龙江省人氏。1997年至2006年就读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后获得该校学士和硕士学位,并获该校博士毕业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科学和消费者行为学。先后为公共关系学和管理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的任课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