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南大怎么样?

寒武纪
田骈
如果,你在江苏地区来,那南京自大学的法律硕士(非法学)无疑是最好的。无论从学校的实力和发展还是品牌来说。都是最好的。但是,离开江苏地区,当然还有比南京大学更强的学校。但是对于你来说其实意义不大。理由如下:1、法律硕士(非法学),是你进入司法领域的敲门砖。考公务员,公检法比较难,因为大多数公检法系统更亲睐本科就是法学专业的考生。非公检法公务员系统可以考虑,但是你得有考上公务员的能力。2、做律师。关键还是看你有没有通过司法考试,有没有胜任律师岗位的能力。名校的光环也仅限于你刚刚找律所就业那会儿才有些用处。没工作能力的,别说是南大了,即便你是北大甚至哈佛耶鲁斯坦福法学院毕业的也没用。3、关于法律硕士。还是建议你好好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很多人因为法律硕士报考的门槛低,不考数学等等因素,就报考了。殊不知,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就是冲着就业培养的。如果你没有决定今后走法律道路,你还是别考了。先就业,别逃避。总之,你去看看全国有多少大学招收法律硕士,然后再乘以50。基本就是你毕业的时候与你竞争就业岗位的人数。唤作我是你,我就不考虑考研,先就业。好好斟酌吧。

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招生比率大概多少啊

伊戚
大追求
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招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86666生比率大概在11比1。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招生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初试成绩合格后,须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前通知)。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均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须满足以下条件:不得跨专业报考;提供大学教务部门开具的相应专业本科的8门专业课程成绩单;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及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初试成绩合格后,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前通知。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5、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除满足以上条件外,前置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6、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的考生,除满足以上条件外,前置专业应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7、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除满足条件1、2、3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8、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除满足条件1、2、3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 年以上,思想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同时经所在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原工作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一般只招收与浙江大学签有协议的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委托培养考生。凡要报考工学、农学、临床医学的考生,只能报考相应的专业学位。  9、报考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需参加全国统考,主要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其中汉族考生不超过10%)”招收学生。考生除满足条件1、2、3、4外,须提交各生源所在省教育厅盖章的“少民骨干登记表”,详情请查阅教育部网站。

华东政法大学的法硕和浙大的新闻学研究生哪个好就业啊

新小子
小体
法硕吧 我就是华政的 感觉法律就业面更广 而且适应性更强 你可以优先考虑华政内的法硕 新闻学嘛 虽然浙大容名字很响,但是进政府要考公务员 公务员优先看学历而不看学校 所以浙大的牌子就不是那么突出了 既然都是硕士学历 那么还是法律较好

法律硕士还选择什么考研学校?不用太好的学校,能考上最好!

测谎仪
辩说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教育市场只存在法学硕士一种商品的情况下,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只有一种选择,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立打破了这种独家垄断的局面。老子有云:少则得,多则惑。我们的考生会不会也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呢?经过论证,我得出的答案是不会,但是有一个前提--每个考生都是理智的,并且知道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法学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专业的限制;法律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法律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国家对法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限制是明智的,既避免了法律硕士入学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又提高了法律硕士的整体素质,同时国家设置法律硕士专业的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法学硕士而不是法律硕士的现象,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理由不外以下这两种:第一,为了从事理论研究;第二,法学硕士不收高昂的学费,经济上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开支。表面上看来,这两条是足够充分的,但是稍加分析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一条站的住脚。第一条的成立需要两个限制条件:1 读法律硕士将不会从事任何的理论研究;2 研究做到法学硕士的水平就已经足够。第一个限制条件没有必要讨论,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法律硕士不做也做不了理论研究。第二个限制条件如果成立,那些报考法学硕士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将来是不应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因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具有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任一学位即可,他们没有必要在开始起步时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而且在理论上,法学博士应该是按照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来录取的。对于想继续深造的法律硕士,非法律专业背景对于学术中的创新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法学理论的进步与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关于这一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已经有了定论。可能有人会坚持说:做学问,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也够了。我不否认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不够,因为博士的头衔对于认真做学问的人而言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我们不妨考察一下究竟有多少法学硕士毕业后一心一意的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年毕业的101名法学硕士中,只有12人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比例不到8%,65%的毕业生都从事了实务工作。在12名进入教学科研机构的人员当中,大约又有一半左右可能是从事学校的行政工作。所以,真正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法学硕士非常的少,想继续深造或做研究的都选择了读博或出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没有法律硕士专业以前,法学硕士的最主要作用是为社会输送实务人才。可见,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立志从事理论研究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第二条理由只会在不能用经济分析眼光看待问题的人的脑海中成立,因为他们没有区分财富的现值和未来值。打个比喻,你现在有100元,这是现值;10年后,这100元可能会变成150元,这是当初100元的未来值,在理论上现在的100元和10年后的150元是完全等价的。反过来说,10年后你将拥有150元的财富,意味着现在你已经拥有了100元的财富了。现值和未来值之间是可以通过计算方法相互折算的。现在假设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打算报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是考法律硕士还是考法学硕士合算呢?这里仍然以北大法学院为例。如果这个考生的学习能力相当的不错,那么认真努力半年,他可能就会被录取为法律硕士。但是,如果他想考取法学硕士,他就得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因为他首先必须得自学完法律本科的主干课程,按照北大法学院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这一阶段大约需要两年。所以,粗略的算来,考法学硕士仅仅在时间值上就至少比考法律硕士要多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仅仅是个保守的数字,我的身边充斥着这样的赞扬之声:我的朋友,某某某,在北大蛰伏了三年,除了读书听课之外什么都不做,一心要考上北大法学院,在前两(或一或三甚至)次失利的情况下,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真让人感动,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在为他感到这里的骄傲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这样做到底值得与否。同样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考取法律硕士可以节省将近两年的时间,而考取法学硕士可以节省大约50000元。用两年时间换取50000元,这个买卖表面上显得并不赖,实质上吃的亏很大。假设有两个考生,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时考取了北大法律硕士,另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后额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考取了北大法学硕士。短期的结果是第一个考生将会比第二个考生提前两年工作,长期的结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给定平均寿命和工作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第一个考生将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两年,没理由认为谁比谁一定长寿或者工作寿命更长。假定两人都工作到65岁,第一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8,39;第二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6,37。两者一比较你会发现第二个考生比第一个考生少工作了最后的第38和第39两年。参照世界上任何一个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律师收入水平,年长的资深大律师收入都是很高的,这同律师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有关。第一个考生在开始时多支付的50000元是用来换取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最后两年所获得的收入。现值50000元在42(读书的3年加上工作的39年)年后的价值是多大呢,经济学家用实证的方法测算出在一个发展比较稳定的社会里,年均实际利率大约是2%,根据2%实际利率计算出50000元的未来值大约是114862元。但是40年后一个已工作了37年的资深律师的最后两年的实际收入可能会是多少呢,具体数字可能不好枉加猜测,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今天的一个已工作了20年的从名牌法学院毕业的律师的收入水平,我相信绝大多数都远远高于114862元,这仅仅是现值。所以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弃法律硕士而取法学硕士是极不明智的举措。既然以上两点理由都不能成立,又如何来解释非法律专业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的现象呢?真实的原因是:第一,法学硕士教育开展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而法律硕士是近几年才开始正规招生的。也就是说在法律硕士开办之前,一个考生如果想获得一张较高层次的法律专业的文凭,他除了法学硕士之外别无选择。但是当法律硕士出现之后,他为什么还执迷不悟呢?因为他是欲罢不能,他的沉没成本太大。所谓沉没成本就是一旦投入就没有办法收回的投资。只要该考生自信下一年肯定能够被录取,他就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理由,毕竟先前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再说我们也不能先验的认为每个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在其转考法律硕士的时候都能考上,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现实情况中就是有学习能力的高低之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北大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相对法律硕士较高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法学硕士教育开展了20多年,而招生人数的相对较少必然使考生一年比一年为多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考生积压,由于沉没成本的缘故使得考生不舍得放弃。分子没有多大变动,而分母以加速度增长,录取比例不低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只要法学院在今后的法律硕士招生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负责任的态度,20年后的法律硕士的招生比例就决不会比现在的法学硕士低。第二,法学界充斥的关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孰优孰劣的争论使得一些考生误入歧途。如果不是真诚的想仅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那么某些考生的选择恰恰反映了他们在分析自身前途问题上的短视。既然是推行市场经济,就应该对市场的发现和纠错功能有信心,偏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灰飞湮灭。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被偏见所迷惑从而不能正确的把握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考生实在算不得精英。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报考法律硕士绝对是非法律专业又喜欢法律的考生的明知之举。当然,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也可能存在特殊情况。但我相信上面那些分析还是具有普遍性的。希望考生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实现自己考研利益的最大化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浙江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多少名能进复试

告子
梦工厂
这个要看分数,不是看名次的。一般浙江大学的复试线在320-330之间,也就是说330以上就可以进复试,但是在浙大,这并不能保证复试稳过,所以一旦进了复试还是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复试。今年分数高太多了,我343,学长查了排名说是87名,您分析下今年分数高太多了,我343,学长查了排名说是87名,您分析下这个名次正确性有待考证。如果是真的,也是分数并列造成的结果。浙江大学今年计划招收70人,约20名推免。

浙大的法学法硕每年招多少人啊,好考吗

恭俭推让
1、浙copy大的法学法硕每年招100人,其中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具体查看专业目录。2、相对来说非全日制要好考一些,因为没有推免生,而全日制有招收推免生。3、一般来说985大学的研究生肯定不能说好考,关键看各人的基础和备考情况。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法硕哪个比较好

蚂蚁村
金钱梦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法硕,综合比较来看,还是复旦的好!综合实力来看,也是复旦强。

我想考浙江大学的国际法研究生

茉莉花
飞蝇钓
本科非法学也可以报考法学硕士的,但是本科法学是不能报考法律硕士的。但是不得不说专你实在属没有优势。现在离考研也就半年时间了,你没有一点法学基础,甚至现在看民法之类的很多不懂,怎么去考。你本科非浙大,去跟本校的学生竞争,又是个劣势。国际法本身并不是一个很有钱途的专业,而浙大的国际法在同类院校中又不突出。何必呢。就你的实际情况,建议从现在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考上北大的法律硕士,对你来说更实际一点。北大法律硕士在研二的时候是分方向的,有金融法、国际商法、知识产权法、财税法、房地产法、商法等等。你不妨考虑一下。法硕考试全国都是统一的,不存在本校的优势问题;法本又不能参加法硕考试,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所以还是建议不要报考浙大的国际法,因为那是用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你如果本科不是法学专业的话,考不了的。只能考法律硕士,也就是通常说的法硕。而法硕是不分法的方向的。

法硕考研名校排名

舒舒服服
神将来舍
1 北京大学(A++) 无公费,难度极大,学费贵的惊人 2 人民大学(A++) 无公费,难度极大,学费适宜 3 中国政法大学(A++) 有公费,难度比较大,学费适宜 4 西南政法大学(A++) 有公费,难度适宜(地理因素),学费适宜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 公费情况不明,难度一般 6 清华大学(A+) 无公费,难度较大,初试线较低,但复试刷人极其恐怖 7 华东政法大学(A+) 有公费,难度适宜 8 对外经贸大学(A) 无公费,难度较大 9 湘潭大学(A) 无公费 难度适宜 10 山东大学(A) 无公费 难度较小 11 吉林大学(A) 无公费 难度适宜. 12 湖南师范大学(A) 无公费 难度适宜 13 四川大学(A) 无公费 难度适宜 14 浙江大学(B+) 无公费 难度较大 16 中山大学(B+) 无公费 难度较大 17 复旦大学(B) 无公费 难度极大(地理因素) 18 厦门大学(B) 无公费 难度较大 19 南京大学(B) 无公费 难度极大 20 西北政法大学(B) 有公费 难度适宜到法硕联盟。。看看各个学校的批次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