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经济学考研选学校问题

鸡鸣狗吠
龙斗士
首先,如果没有强烈的愿望,建议避开金融学,应为太热门,推荐应用经济学下的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浙江大学的排名不是很靠前,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分数也不会很低。复试线大概在360.中国名校经管类实力大比拼【完美终结版】3332633063第一梯队:新世纪的中国“四大名校” 1,北京大学:ccer,经院,光华,汇丰,北大的“四大学院”各具特色,师资在国内基本上无敌,两个MBA项目也是全国的佼佼者。CCER学术已经和世界接轨,明星云集,倘若中国20年后经济学能得诺贝尔,那CCER几率最大;经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极为强劲、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光华管理学院号称生源全国第一,招收了全国最多的状元,就业也是全国第一,最近光华引进了一大批国际顶尖人才加盟,其学术势力已经国内翘楚,院长张维迎的下台极大地提升了光华的品味。毕业生中有一大批人进了国际顶级投行,在业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汇丰商学院最具发展前途,由于和香港大学的合作,他们受的教育绝对是最好的,最具国际化的,就业当然也是国内顶尖。2,清华大学:高盛前全球副总裁曰:“清华经管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生源,全世界最优秀的校友资源”,在前总理担任院长期间建立起了全世界阵容最豪华的顾问团,MBA,EMBA,EDP项目常年国内第一,教育部排名中:清华工商管理全国第一,管理科学第二。经济学虽说赶不上管理学,但也有一定的实力。近年来引进很多顶级海龟如钱颖一,李稻葵等等。清华的就业常年稳居榜首,经管学院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进入各大券商和基金公司,在业界有着较强的影响力。3,上海交大:上海高金,安泰,中欧在上交是三国鼎立之势。国人都知道中欧商学院是亚洲第一,但不知中欧原本就是上交和欧盟合作的学院,原本就是属于上交的直属学院(学校主页上就是将中欧放在院系目录上);上交的高级金融学院开了国内金融高端教育之先河(全国际师资,全国际培养方案);上交的安泰经管学院国际化程度,生源,师资也在国内首屈一指,管理学硕士项目也经常被FT排到全球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上交由于没有历史的包袱(51年后只有工科),学科设置中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的束缚,给学校发展现代经济学很多方便。学生就业常年和清华并列全国第一,由于上交特别的理工人才培养背景和强大的商学教育使得每年世界各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都将上交作为主要人才招募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上交经管类毕业生进入国内的各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资商业银行。4,复旦大学:凭借着江南第一名校的名气和众多杰出校友的光环,复旦在上海滩的实力无人出其右,生源全国第三,就业更是力压北大直逼清华。国际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管理学院和哈佛,MIT,LSE,WUST,UCLA等等顶级大学的合作MBA,和金融工程项目;经济学院和陆家嘴金融城,巴黎一大,等等合作金融学项目如火如荼。但由于复旦还有很大一批原政治经济学的老教师任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给复旦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毕业生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和中间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各大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基金公司。第二梯队:国字号的中国顶尖大学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很强,但没有传说中那么强。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排名包揽了经济学的两个第一,工商管理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实力全国前茅,社科实力有目共睹。生源也是和复旦争夺文科第三,和中科大争夺理科第五。但由于体制问题,其校友在现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够突出,不多说。但人大校友大量活跃在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等核心权力部门。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分数线曾经连续17年全国第一,现在的生源也仅次于复旦、交大,京沪外第一,全国第五。中国科大具有遥遥领先的全奖出国比例、最高的深造例,无论是学校本身还是毕业生都是高校中科研表现最好。大批校友奔赴美国学数理化,然后转学商科,投身华尔街(华尔街华人中,中科大的校友最多),现在的中科大凭借其统计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实力,在金融工程领域开始崭露头角。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各大商学院或是经济学院的华裔正教授中,中科大校友名列第3仅次于复旦和北大。在世界金融领域,科大毕业生身手非凡,华尔街科大血统有500以上高管,四大公子科大毕业生有二,江平以年薪上亿美元成为最贵的打工仔,最近科大物理学出身的金融高手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中投公司的总管家,中金公司的研究部总经理也是科大毕业。北美精算师考试科大毕业生往往占华裔半壁江山。现在的中科大正如其广告所说的:“离上海远,离纽约近” 第三梯队:质量高,规模小的“精英大学”。 1,上海财大:都说上财的实力来自于上海的地理位置,殊不知上财改革的力度和决心是国内高校少有的。校长亲自挂帅“赶走了”以政治经济学自居的各院长,请来诸如王能和田国强等等为代表的海归派,而且请来一大批美国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教学管理全部向美国看齐,而且上财的生源蒸蒸日上,稳居前十,假以时日,上财必将成为中国的LSE或LBS。凭借着上海的地缘优势,和上财本身强大的人才培养,上财就业质量稳居全国前6,培养了上海市最多的基金经理,最多的财政领域的干部,最多的银行行长。2, 中央财大:六大财院之一,名字很牛,有众多国家重点学科,就业优势在于各大国有银行和中央企业。虽然请来了武大的邹教授搞了CEMA(出国很好),现在由于历史的束缚,国际化改革步伐没有上财等一些海派高校快,但依旧在生源和业界影响力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3, 对外经贸:生源虽不如当年可以招文科状元的水平,但生源也算是顶级的,外经贸大学特色十分鲜明,常常被戏称为:“外语类大学中财经最好,财经类大学中外语最好”。由于曾是对外经济贸易部的独子,学校就业非常好,特别是外企(和中国知名外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经常是和北大清华的学生在面试中PK,而且毫不逊色,每年有很多人去中金等国内顶级券商、咨询公司、外企管理培训。北大ccer,光华,五道口的统考第一常年是外经贸的毕业生。4,南方科技大学(筹):中国大学未来的希望,中国高等教育的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目标是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1.5万人左右,面向全国招生。其创新之处在于“高起点”: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为1∶1;师资近半以上引进海外力量;以理、工和管理学为三大支柱学科。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榜样,以深圳市强大的财力为支撑,相信这所中国最年轻的大学必将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中国顶尖大学。第四梯队:综合性大学的商科高手1,南开大学:老牌名校,更是老牌经济学名校,数学全国前三,精算全国第一,没有并过校,学校规模非常小,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大学,但是最近十几年不会炒作和宣传,使得南开在华南地区影响力日衰,生源都跌出了10名开外。但是国家的振兴天津政策势必会大大提高南开今后的发展潜力,南开钱途无量。2,厦门大学:会计全国第一,经济金融也算顶级行列,学校更是大刀阔斧地改革,经济学院更是效仿ccer搞了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请来了世界计量经济学泰斗洪永淼和邹至庄前来任教,厦大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研究实力也国内领先!虽说厦大经管类师资属于国内顶级水平,但是可悲的就是厦大本身一个很精华的学校(没并过校),为了图大,搞了一大批不该搞的工科如:机械工程,计算机,等等(分数极低,研究生290以上就可,而且还招不满);厦大还大幅扩招,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和生源。厦门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厦大是个非常美丽的学校,但是厦门绝不是一个商业城市,也不是金融中心,地理位置又是一大硬伤。3,中山大学:华南老大,更是商学顶级强校,拥有经济管理类的众多国家重点学科,近年来,中大从国外引进了很多人才,大大地提高了中大的商学现代化。岭南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两个MBA项目常年占据商业周刊排行榜前十名。而且和友邦保险合作的精算保险项目,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保险界人才,中大学子常常在ACCA和其他国际财务大赛中获得佳绩。但中大的两个独立学院和庞大的学生规模(学校面积1万1千多亩,本科招8000多人)大大降低了中大生源和声望。4,南京大学:中国顶级名校,学校文理实力超强,没有并过校,学校规模非常小(本科招生不到3000人),是一所精英大学,学风朴实。生源虽不如从前,但还可排在全国排前7,出国排在全国第5,商科算不上顶级,但学校也是有几个经管类的国家重点学科,加上生源和地理优势,今后肯定有更多的发展动力。5,武汉大学:经济学传统名校,和南开一样有过曾经的辉煌,邹恒甫(78年后第一个拿到哈佛博士的大论人)是武大毕业的,武大的经管法结合的WTO学院,还有IAS都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就是武大毕业但现在由于学校规模太大(本科招8000多人),武汉地理位置不行等因素,学校还在走下坡路,令人惋惜。第五梯队:老牌工科类大学的经管高手1,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名校,江学长和钱学长盛名远播,是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教授一手创办!学校在工业工程、物流管理、技术经济管理方面实力极强,在教育部评估中: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常年排第一。学校又合并了实力很强的央行嫡系陕西财经学院,财经实力大增!但毕竟是西北方,商科再好也无用武之地。2,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中国985重点大学,特色鲜明、精英办校,是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学科的6个学校之一,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单位之一。 其管理学院是国内最早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1980)和最早开展MBA教育(1984)的学院。学校拥有中央特批的“一校五院”国家级培训体系中的重要成员----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使得大工在高级经理(国有企业高级管理者)培养方面具有极强的实力,学校拥有管理类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大连市风景优美、景色宜人3,华中科技大学:学校凭借着中国计量经济学泰斗林少宫(和钱学森做同一艘船回国)和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培养了不少国际经济学顶级人才(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等等),被称为“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家群”现象,在世界经济学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第六梯队:巨无霸级的航空母舰1,浙江大学:农学实力超强的合并强校,学校规模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大学中的巨无霸,有6个校区,2个独立学院,杭州人都说:美丽的杭州是坐落在浙江大学校内。充分体现了1+1+1+1>4的理论,博士点数量全国第一,硕士点数量全国第一,论文数量全国第一。但总感觉浙大就像中国的GDP一样,总量很多,但一平均就排在很后面了。而且浙大商科(经济管理)大部分师资来自于杭州大学,比如浙大经济学院院长(社会科学部主任,史晋川)就是杭大政治学本科,复旦经济学硕士,复旦在职博士。师资实在不能和其他强校相提并论。管理学院的农业经济管理全国第一,但很可惜是农科。就业也马马虎虎,主要是浙江的民企和国有银行,113年来没有应届毕业生去高盛,券商也是凤毛麟角。学校没有金融学博士点,其中会计居然没有会计硕士硕士点,而且只有一个政治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山东大学:数学强校,金融学有一个院士坐镇,专门研究金融数学。3,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很强。4,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是国家钦定的重点学校第七梯队:曾经的财院1,西南财大:当年的西南财大就是现在的上海财大,得万千宠爱,但风水轮流转,现在的西财无论从生源还是师资都已掉队,而且规模过于庞大,学术研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东西。但西财最近的海龟引入计划,表现出西财与时俱进的决心。2,东北财大:实力很强,但唯独没有进211的6大财院之一,但在东北影响力很大。3,中南财大:如果不和中南政法合并,绝对进不了211,财经实力和东财差不多,生源一般,区域优势一般。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哪些专业啊?

花烛错
四度
浙江大学是所综合性超强的牛校,专业超丰富!你是学什么的?

浙江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怎么样,请知情的说说吧,谢谢啦~

安危相易
大败越人
  浙江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聚集了一大批在产业经济学和经济理论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和海外归国人才,重点培养从事产业理论与政策、产业结构与投资、流通产业与政策等方向的高级人才。本硕士点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现有教授1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教师22人。近几年来,学院教师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中国农村经济》、《金融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同时,学院骨干教师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项目30多项,获省部级奖10多项。  本硕士点设以下个研究方向:  1、区域发展产业政策:培养从事区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  2、产业发展与金融投资:培养金融投资与产业发展、金融投资与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的高级人才。  3、产业结构与投资流向:培养从事投资流向、产业结构变化规律方面的研究和分析的高级人才。  4、流通产业与政策管理:培养从事流通理论和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物资配送等流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分析的高级人才。  何大安,男,1957年生,安徽省安庆市人。198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1988至2002年曾任教于浙江财经学院,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社区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何大安致力于投资运行机理、产业组织、政府产业规制、商贸流通、理性行为及其决策等方向的研究。曾在中国享有盛誉的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的《当代经济学文库》独立出版专著2部,在较高品味的学术性刊物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独立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3篇,独立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5篇。在学术界提出过"投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共异向"、"投资流向陷阱"、"投资流向与结构调整、结构升级的关联层面"、"投资传导循环"、"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等概念。接受过《光明日报》之《名家访谈》栏目的专访,接受过《学术月刊》中青年经济专家栏目的教授访谈。浙江省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二等奖、一等奖获得者;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共5项;其中,2002年、2003年度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连续获得者。  何大安教授在投资运行机理和理性、非理性决策等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张旭昆,男,汉族,1953年1月生于浙江杭州。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主要论著:  2000——2006主要科研成果  2000  “关于‘入世’对我国企业影响的几点浅见” 《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1期。  萧山日报2000年2月16日全文转载。  “用多层市场模型分析当前粮食购销体制”宋华盛,张旭昆《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2  期。  “股利政策与融资的相互影响”宋华盛,张旭昆《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3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养成—兼论政府在道德养成中的作用”陈福清,张旭昆《浙江  学刊》2000年3期。  转载沈立江 万斌 主编《百名专家话诚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义乌杯’WTO与信用——苏浙沪百名专家华诚信”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多层市场模型:用交易费用解释商人和商业的作用” 张旭昆,郑少贞《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6期。  《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饶远 丛湖平 张云钢 张旭昆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12。  云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02,8)。  2001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浙江学刊》2001年2期。  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1年8期全文转载。  “关于制度演化分析及其方法(节选)”《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2期。  “制度的需求”《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7期。  《思想市场论——分析知识产品演化的一个模式:以经济学为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消费的闲暇时间约束模型与假日经济现象”张旭昆,徐俊《经济评论》2001年第5期。  “制度演化分析的历史回顾”《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9期。  “制度与行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2年2期全文转载。  2002  “劳动价值论:过时的教条还是永恒的公正观——兼论公正观念的重塑” 《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2期。  “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5期。  “制度系统的结构分析”《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6期。  “制度的实施收益、实施成本和维持成本”《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2年10期全文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19卷第5期,2002年,论点摘要。  《国际经济学说史简编》张旭昆 周方晓 姜书竹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  “制度的定义与分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003  “市场化改革中的四大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试析软件产品需求的特殊性” 张昭时,张旭昆《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人类合作的条件”《财经论丛》2003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论点摘要。  “商会的激励机制”张旭昆 秦诗立《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健康经济学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张旭昆 岑丞《经济学动态》2003,2。  “单项制度演化方式浅议”《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1。  《经济思想通史》蒋自强 张旭昆 袁亚春 王如芳 罗卫东 曹旭华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4。200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经济学家的求索精神”《浙江社会科学》200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影响因素、效果及对策” 姜书竹 张旭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6。  “东盟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 姜书竹 张旭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0。  “企业激励机制中的绩效评价与反馈”邵敏 张旭昆《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2。  2004  “论单项制度的特征”《浙江社会科学》2004,1。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姜书竹 张旭昆《浙江学刊》2004,2。  “199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综述”徐少君 张旭昆《城市规划汇刊》2004,3。  “制度系统的关联性特征”《浙江社会科学》2004,3。  “制度系统演化是一个马尔科夫过程”《浙江学刊》2004,4。  “民间自发的制度演化与政府主持的制度演化”《财经论丛》2004,4。  “最低工资制可行性研究”徐慧 张旭昆《经济学消息报》2004,5,7,3版。  “制度演化的突变与渐进——兼论次序比速度更重要”《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四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82-197页。  “组织形成的条件”《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杭州,2004,6,第64-70页。  “制度系统的性质及其对于演化的影响”《经济研究》2004年12期,第114-121页。  2005  “拍卖理论综述”黄瑞刚 张旭昆《经济学动态》,北京,2005年第3期,3月18日。第109-114页。  “专业服务市场的规制分析”郭萍 张旭昆《浙江树人大学 学报》,杭州,2005年第2期,第44-47页。  “厘金制度略论——兼评郑备军的《中国近代厘金制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杭州,2005年第3期,5月15日。第208-212页。  “试析利他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其原因”《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杭州,2005年第4期第13-21页。2005年7月10日出版。  “经济结构、宏观调控与产业升级”《浙江社会科学》,杭州,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15日出版,第10-13页。  “人类形成合作关系的条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上海,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25日出版,第60-64页。  “区位理论分析传统述评”张旭昆,魏伟忠《浙江社会科学》,杭州,2005年第5期,2005年9月15日出版,第184-191页。  “收入悬殊与民营化问题”《民营经济》2005年第1期,2005年8月出版,第96-97页。  “社会经济制度形态演化研究的一个新成果”《当代经济研究》,长春,2005年第7期,第70-72页。  “我国29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基本面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比较研究”张旭昆,徐少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杭州,2005年第3期,第12-16页。  “制度演化分析需要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制度主义的综合”《制度经济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45-56页。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路径探讨”李丽珍,张旭昆《农村经济》,成都,2005,12。第7-10页。  “民营经济的冲锋号 改革开放的过河卒——评单东教授的<民营经济轮>”《当代经济》,武汉,2005,12。第36页。《民营经济》,杭州,2005,2。第115页。  2006  “政区竞争与厂商区位选择”张旭昆,魏伟忠《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2期,第48-54页。  “经济思想的历史——经济思想创新的源泉”蒋自强 张旭昆《经济思想史评论》第一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09-117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经济学中的事实与虚构》张旭昆 校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对于经济人假设批判的一些思考”《南大商学评论》第9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202-219页。  2007  “政府政策、规划与厂商区位决策”魏伟忠 张旭昆《学习与实践》,武汉,2007年第1期,1月20日出版,第51页。  《制度演化分析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2000年以前主要科研成果  《思想市场——分析经济学说演化的一个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获浙江省教委1996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次革命与三次综合—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研究》(蒋自强,张旭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获浙江省教委1998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政府1999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思想市场: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经济学的演化”《社会科学》1993年7期,《新华文摘》1993年9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总论》1993年9期全文转载。  “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根本区别”《社会科学》1994年8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994年10期全文转载,获浙江省经济学会1994-1995年度科研成果二等奖。  “一条可供选择的研究途径—西方经济学演化模式初探”(张旭昆,蒋自强)《经济研究》1992年2期,获浙江省经济学会1994年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政府1994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私有制:产权制度自然演化所趋向的均衡状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春季卷。  “制度的均衡与演化”《经济研究》1993年9期,获浙江省教委1992-199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  “交易费用:交易方式多样化的一个解释” 《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1期。  “试论文化商品市场的政府规制”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1999年4期。  “不良商品,过度竞争与政府规制” 《浙江学刊》1999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999年7期索引。浙江的话,产经是浙江财经学院强,她是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员,王院长是工业经济版学会副会长,该校产业经权济学(工业经济,产业组织)是A级。建议楼主报考产业组织学(有些学校开设),产业组织研究的更深些(东北财经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就开这个专业,如果您是长三角人士,建议努力下,考上海财经大学,同样上个研究生,分量不一样的。

经济类考研选择院校专业

夫春与秋
鬼打墙
:考生对经济学类专业报考需求偏大,而经济学也确实是考研的热门之一,其中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等还是报考人数相对较多的。 金融学是目前经济类考研中最火的一个...就金融学专业,毕业后想在江浙一带工作,建议你在中财、上财之间考虑。今年的校园招聘,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好像只在中财、上财、浙江大学这三所进行,浙商银行除了浙江本省高校,也就中财, AMT GROUP去了清华、浙大、中财、上财、江南大学五所。这些,你可以到校园招聘资讯网亲自查一查,看看银行就会选哪些目标高校。 中财的金融学优势在于它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银行界的影响是难以撼动的。再就是由于招生人数较多。上财的优势在于上海的金融城地理优势,还有就是学校宣传的那一批海龟。 如果选经济学专业,厦大、上财;金融还是考虑中、上财,毕竟将来进入金融界混是要人脉的。

经济学考研哪个方向好

其性过人
北草地
据201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经济学下设10个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和(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税务、(专业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保险、(专业硕士)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审计。部分一级学科下设有二级学科,在各个专业下又有比较多的研究方向。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考研考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好?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需要根据考研的目的而定。若考研的目标为在这个专业深入研究,以后进入高校、科研所或政府等工作,则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将会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这些专业实力比较强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若考研的目标为更好的就业,因而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等是合适的选择。其中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是极其热门的学科,因而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这些专业的人才就业方向也比较多,主要有银行系统、工商企业、上市公司、科研单位、证券公司、外企、咨询机构等。推荐院校有:金融学实力比较强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国际贸易学实力比较强的院校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财政学实力较强的学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学校;产业经济学实力较强的院校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学校;数量经济学实力较强的院校有清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学校;统计学实力较强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

浙大经济学院研究生在哪个校区

全而无非
杏里
浙大经济学院研究生在玉泉校区。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位于西湖西北角,紧邻杭州植物园。校区占地总面积1700多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玉泉校区是原浙江大学所在地。 目前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0个学院党政机关设在该校区。校区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由原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原杭州大学金融与经贸学院等单位组建而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金融学院)、国际经济学系(对外经济贸易 学 院)、财政学系; 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企 业管理(共享)等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金融经济理论”博士学位授予点。

考研择校择专业

有间
炼丹
近几年,考生对经济学类专业报考需求偏大,而经济学也确实是考研的热门之一,其中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等还是报考人数相对较多的。金融学是目前经济类考研中最火的一个专业方向。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财、天津财经大学等;财政学报考人数也是居高不下,竞争激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考虑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数量经济学是新兴专业,许多考生不是很了解,报考难度没有金融专业那么大。不过若想在经济学领域发展,又担心成绩不够理想怕考金融吃力,倒是可以考虑报考数量经济学专业,可以选择的院校中南财经、东北财经大学等;产业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但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可选择复旦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方经济学报考热度一般,一些学校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相差不大,是经济类专业中相对容易考的专业。因此,对经济学感兴趣而对自己实力不是很自信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该专业。院校推荐西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国际贸易学,推荐院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

经济学考研方向

死魂曲
神人无功
  经济学考研方向可分为:金融学、数量经济学 (考虑调剂)、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金融学  一、专业简介  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资金的融通。这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跨时配置稀缺资源的一门学问,时间和不确定是金融经济行为的核心要素。  二、就业前景  金融学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类机构工作,收入相当可观。  三、报考热度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几乎每所高校的金融学录取分数线都是经济类中最高的,是目前报考最火的经济类专业。也正因如此,金融学考研的竞争异常激烈,每年在考试中失利的同学都很多,报考难度相当大,专业实力不是很强的考生最好量力而行。  四、研究方向  中央银行理论与宏观金融调控、商业银行理论与经营管理、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等。  五、主要课程  金融工程、汇率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个人理财研究等。  六、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数量经济学 (考虑调剂)  一、专业简介  数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经济学科。  二、就业前景  在实际经济方面的工作中,经济学多是通过数学模型来验证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像保险、股票、利率这些经济变量的预测就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所以该专业的很多毕业生进入各类金融机构(如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做技术分析工作。  三、报考热度  该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许多考生不是很了解,报考难度没有金融专业那么大。有志于在经济学领域发展的考生,特别是那些想考金融又担心成绩不够理想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  四、研究方向  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金融数量分析。  五、主要课程  经济预测与决策、数理经济学、证券投资分析、抽样理论与方法等。  六、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侨大学。  财政学  一、专业概况  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以及国内外财政和公共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就业前景  与此专业适应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政府的相关部门,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对想当政府公务员的考生来说,报考财政学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了财政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论是在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在政策的研究部门,职业发展空间都很广阔。  三、报考热度  目前财政学在经济类专业中属于中等偏上热度,报考人数也是居高不下。很多重点院校的录取比例达到了十几比一,竞争激烈,考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研究方向  财政理论与制度研究、公共财政管理研究、区域地方财政与地方财政研究。  五、主要课程  税收理论、财政管理研究、财务分析与决策、财税政策与制度研究等。  六、推荐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  一、专业概况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板块,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二、就业前景  现在产业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以及各垄断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后想去大型企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三、报考热度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  四、研究方向  产业结构、组织与政策研究、产业投融资研究、现代工业经济与公司制度研究。  五、主要课程  产业组织学、公司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规制经济学等。  六、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国民经济学  一、专业概况  国际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上的各种经济现象,探究经济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经济概论。  二、就业前景  对想从事国际贸易和打算在跨国公司工作的考生来说,国际经济学是一个可优先考虑的专业。虽然国际经济学只是从经济理论上阐述国际经济中的一些关系,但系统学习之后,在从事对外经济工作时会有一种全局感,也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对职业发展很有好处。同时,国际经济学对英语的要求较高,该专业学生在外语方面具有相当竞争优势,受到很多跨国企业的青睐。  三、报考热度  因为就业方面的优势,国际经济学也是每年报考的热点,想报考该专业的考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研究方向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理论与政策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研究。  五、主要课程  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研究、国际金融与贸易研究、国际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等。  六、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有点远哦,你现在想的问题真的太多了,, 没必要这么快就让自己忙碌起来的,等到了大三你的专业兴趣基本确3238656563定下来了,再确定选择进入哪些领域,那个时候再做出理智的选择……并且你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还修完呢,你又怎么知道外人所说的那些东西你会感兴趣呢?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快要选择的时候,你再给出你自己的看法然后再来吸收外人的建议,那样不是更好吗?现在急着去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你现在关键的是要用心去修完所有的经济学课程,再从你所修的课程中摸索你感兴趣的感念或领域,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那样你才会做出一个理智的选择。经济学的分支确实多,建议你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注意自己所关注和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摸索出自己的一条学习路,那个时候你做出的选择总比现在好很多。等到了大三的时候你基本上就没什么课程了,然后花更多的心思自己所专著的领域的研招院校,理解院校的教授能力或者什么的,因为你在前三年的学习当中基本已经建立了你自己的经济学思想和加深了对经济学的认识。好了,这也只是本人的看法而已,谈不上专业人士的观点。但是我还给出自己知道的一些经济学方面: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等!希望还有四年的学习中,你能有所作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经济学思想!祝愿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加油!~~~

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二者经济类的研究生哪个好考?哪个就业好?大家多给点意见!!!山东本科生

处乎无响
变化齐一
吉林大学好考些。就业的话,浙江大学名气大些,就业相对好些。不过吉林大学也是985高校,就业也不会太差。吉大是综合院校,楼上说吉大是理工科院校不准确。吉大经济类专业实力不弱。浙大是理工科比较强。吉林大学是理工科院校,经济学不会好浙大虽然也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但是因为学校名声大,钱多(汗),所以经济学的发展速度很快,现在在全国影响力很大,就业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