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推免浙大硕士研究生 专业型硕士 值得读吗? 在浙江认可度高吗?谢谢~~ 这是我全部的财富了~~麻烦了

不师知虑
周苛
我觉得除了学位证是专业硕士,其他真没区别,只不过是新事物而已。下面是浙大CC98上一些同学对专硕的说法:专业硕士没什么不好的。1,10级的奖学金待遇,科学硕士和专业硕士一样2,目前来看,导师对待这两种硕士的态度也看不出区别来,给一样多的钱3,将来不想读博士,想直接工作的,读专硕没什么不好的。4,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学院会优先给专硕提供机会。5,平常不用被小论文搞的心烦意乱的我是06级保的专硕,我说点看法1.经济上 保送的专硕跟科硕一样是一等非定向助学金,即没学费,每月工资一样2.学制上 我们专业专硕是2年,科硕是2.5年,2.5年的本质是3月毕业,跟六月毕业也差不离了,具体时间差自己算3.读博 2年毕业后需要考博,考上了,理想状态的话,譬如博士学制3年,准时毕业等于5年读出博士,约等于直博,除了硕士期间工资比直博少点。总之,科硕毕业再读博,在学制上是比直博和专硕读博都亏的,所以据师兄说浙大科学硕士毕业90%都不会继续读博了。当然,需要考虑的是博士是否能准时毕业,不延期,要看自己或者看导师的。4.出国 没试过,也不知道有没有前例5.经验 专硕毕业据说可以算1年的工作经历。当然要论实际上第二年会不会放我们出去企业里,我们还没有到第二年,所以不知道学校准备怎么做。相关的文件上是有看到要到企业里实习一年的。就老师的态度而言,他们更希望留在学校里干活,所以到时候最终结果是挂名到企业实习还是真的出去实习,尚不清楚。不过有些老师比较绝,自己有公司,去他的公司跟在学校里干活没两样。6.毕业要求 据说非常松,提到的要求也就是一篇核心期刊,我本科毕业就能发了,等级很低的。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三名教授及一名研究生申请defineProperty专利

是以叹也
大坝头
简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含的: 1.个人信息 这块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籍贯、通信方式、学历、婚姻状况、教育背景等。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部分的内容是可以描述清楚的。 2. 成果情况 研究生比较是研究生,要对本专业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学习、研究技能。这块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论文、专利、专著、奖学金、竞赛等等方面。突出显著的成果会给招聘人员一个深刻的印象。这点上很多人也无法做到清晰的描述,不知道去突出自己的成果,东放一块、西放一块,零散而不清晰。 3.实践经历 你做过什么,你对哪方面具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些都是在你的实践经历上有所体现的,而不是体现在考试成绩上,比如你的兼职、参加的横向项目、纵向项目等。可以一条条的把有价值的列出来,描述清楚项目的背景、采用的开发、你在项目中的职责等等是十分必要的。这点学生们很多写的欠缺,无法或者无意识去更清晰的描述自己。不清楚该突出什么,甚至部分人连自己的实践经历也写得残缺不全。 4.技能 实践经历并不是你全部深度的反映,很多时候英雄无用武之地那,学能所用的内容应该不是你所掌握的内容的全部,就需要另列一部分“技能”篇来表述自己。 这一块的内容是很多人最欠缺的地方,明显自己学历很多的课程、自学了很多的东西。却不知道去写上去、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写上去,归根到底是学校的教育模式的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没有一点工业界的经历,自己都不知道所教授的东西在实践中是该如何用的,只懂得机械的教书而已。纸上谈兵!让学生何来心得那。 5.自我评价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情商上的优点,这是体现你情商的部分,千万不要照抄别人的描述,毕竟这是自我的评价。 6.其他 比如写写自己的爱好、特长啦,或者其他觉得有助于你获得offer的地方,都可以列出来。

询问在浙江大学读完研究生之后想去国外读博的难度

赛末点
田子无让
浙大的硕士学历那边绝对承认的,你先考托福和GRE之类的,考过之后和国外的导师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就可以录取了,国外的博士是不需要考试的,只要申请,申请通过就可以了,我一个浙大的学姐就申请到了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另一个学姐申请到了澳洲,也是全额奖学金。在浙大期间多和导师沟通(申请时要几位教授写推荐信的,浙大的老师都很好,一般很愿意写的),多发有质量的文章,把专业基础打扎实(老外很看重专业实力),申请一般没问题的。另外,在浙大平时的课程成绩最好都在85以上或者优秀,申请时要看成绩的。只要有心,踏踏实实的用功,一定可以的。而且,浙大每年都有国家留学读博的奖学金名额,好好努力,申请到了就不愁学费之类的,再加上国外的奖学金,比国内工作收入多的多。总之,自己好好努力,一切就水到渠成。祝你理想顺利实现!

浙大教授名单吕红兵

第八个
黄缭
吕红兵,1966年12月出生,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科技大学在读管理学博士。中文名吕红兵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日期1966年12月出生职 业高级顾问目录1 担任职务2 成就荣誉3 个人作品担任职务编辑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金融证券业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证监会第六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上海市律师协会第七届会长,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金融仲裁院仲裁员 ,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现兼任香港基本法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上海市法制讲师团高级讲师、上海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兼职教授。[1]

浙江大学车辆工程的导师简介

捕蝇人
若骤若驰
冯培恩,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机械专业本科,1985年获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在国内率先开始工程机械CAD的研究。从事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优化方法学的新方向。首先提出以全系统、全性能和全寿命周期优化为目标的广义优化设计理论,方案智能生成和柔性优化方法、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协同优化技术、基于区间分析的系列化设计方法等;建立原理解特征模型和智能概念设计目录,提出基于基因工程的概念设计策略。开展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技术的研究,首创集工况监测与故障查找、节能控制、远程无线遥控和局部自主智能操纵于一体的液压挖掘机器人。在国内外正式发表200余篇论文,出版一本德文专著、多本中文著作及译著。研究成果先后荣获10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或荣誉。现兼任联邦德国工程师协会会员,英国《Engineering Design》编委,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挖掘机械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CAD学会副理事长,中德合作《工程设计》主编,《中国机械工程》编委会副主任等职。还兼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和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俞小莉,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与浙江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08留校任教。1995.07-1996.01日本北海道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6.04-1997.03香港理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车辆工程中的热、机疲劳可靠性、车辆热管理、车用动力能源多元化等。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军工项目、省部级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等近4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第2)、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在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军品配套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重大横向项目)等。 现任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机学会常务理事、能源与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科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高级会员、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郝志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博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后(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资助),德国汉诺威大学访问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天津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与发动机NVH和CAE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7年最早在国内开设了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生课程,1996年在国内最早开创了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及热力发动机噪声控制研究博士生培养方向,已培养研究生70多人,多年一致致力于打造我国发动机自主开发品牌(ANVL)。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先后完成了数十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10多项,有七项研究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作为负责人完成的科研项目“内燃机气缸压力无孔测量系统”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动力机械装置振动主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先后获得天津市发明金奖、国际发明展银奖以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动力轴系扭振实验台”获得天津市优秀发明奖和全国发明展金奖以及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内燃机声振信号测量及其对工作过程识别的研究”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03),“阶梯轴系扭振弹性波主动控制的研究”和“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危害及其控制的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热机结构动力学系统与热力学系统的耦合性能影响研究”,“柴油机等强度轻型化设计开发”,“汽车低噪声轻量化设计研究”以及“镁质车体前端NVH性能设计与开发”等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EI、SCI检索70多篇。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参加完成的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曾荣获光华科技奖、容闳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青年科技奖、通用汽车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和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研究方向:汽车与发动机振动噪声控制、汽车与发动机轻量化设计、发动机现代设计方法、发动机整机设计开发、汽车与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设计、发动机橡胶液压悬置设计等;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消息来源:浙江大学汽车与发动机振动噪声实验室网站)。周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从事车辆工程、振冲噪控制与信号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无损检测、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测试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机器视觉及可视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系统开发工作。承担或完成了与此相关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应用项目。其间取得了包括基本理论与方法,新技术与软、硬件应用系统在内的较为系统的成果;据国际联机查新检索鉴定认为部分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所开发的一些具有先进水平或填补空白的应用系统,已服务于国防、航空、汽车等工业领域。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无损检测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制造自动化与光机电一体化、检测、信息处理与质量保证、车辆检测、试验与控制、车辆制造过程自动化、车辆虚拟仪器、虚拟测试与仿真。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消息来源:浙江大学机能学院网站)宋小文,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车辆工程专业)。1989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计算几何与图形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留校任教于浙江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1.11~2003.2 美国 Brigham Yang University 计算机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讲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双语)”、“机械产品数字化建模”。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市级项目、企业横向合作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1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曾荣获浙江大学奖教金、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担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2010-201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计分会全国模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与模具分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工作研究领域——设计理论与方法: --产品建模及设计规划; --创新设计理论; --基于模拟的分析及优化设计技术; --图形图像信息处理与分析。 车辆工程: --车身数字化设计与空气动力学分析优化; --底盘系统数字化设计与性能分析优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模具现代设计方法; --模具性能仿真及分析优化。  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胡树根,男,教授,毕业与浙江大学。先后从事与制造业信息化项目、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计算机辅助测控技术、基于数值模拟的成型工艺参数智能设计、计算机辅助排样优化系统、计算机辅助模具报价分析、汽车零部件设计、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车轮随即侧滑仿真分析及悬架参数优化、EPS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汽车转向技术。车辆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汽车模具设计分析与制造、汽车现代制造技术。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许沧粟,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内容:柴油机喷雾雾化、激光点火机理研究、汽车电子等。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212室,现带的研究生有周旋、胡洋洋、王洪涛、刘阳训、钟安昊。熊树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注册机动车鉴定评估师,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199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97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研究方向为新能源的车用及多元化利用。现为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国沼气学会会员,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杭州市汽车仲裁院仲裁员,江西省涡旋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曾到阿根廷、墨西哥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国防军工项目以及企业的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氢燃料发动机、CNG、LPG、沼气、煤气等气体燃料发动机及汽车、柴油车的颗粒捕集再生装置、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涡旋机械、新型发动机等,还开发了机动车检测测试系统。在国家一级刊物或国际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十多篇,申请专利近40项,其中发明专利三十多项,获省部级和教育厅科技进步奖各一项。先后担任《汽车构造》、《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电子应用》、《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性能与评价》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指导《汽车认知实习》和《汽车驾驶实习》,是劳动部“二手车鉴定估价师”、“汽车碰撞估损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培训讲师,现为《内燃机学报》特邀编委,国际氢能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兵工学报》评委,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获浙江省高校第五届教学大赛优秀奖,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第三届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08年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10年能源系教学竞赛二等奖,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曾任台州市科技局局长助理,丽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现挂职浙江省龙泉市,任龙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研究领域: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消息来源:浙江大学个人主页)办公地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朱绍鹏,女,副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系,2006年3月在日本千叶大学电子机械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3月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系统设计与管理专业获系统工程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研究方向: 1.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匹配及控制。 2.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创新。 3.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模型驱动开发与控制系统设计》、《系统论》、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奖励荣誉:1.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2. 浙江大学2011-2012学年优秀班主任,2012。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李道飞,男,副教授。1999年9月-2003年7月:于 吉林工业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攻读 车辆工程专业 本科学位;2003年9月-2008年6月:于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攻读 车辆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2010年7月:助理研究员,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7月-2015年12月:助理研究员;2016年1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期间:2011年8月-2011年11月:访问学者,University of Missouri;2014年-2016年:Visiting Schola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研究方向:1、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2、智能车辆、自主/半自主驾驶 3、新能源汽车及其控制系统 - 气动-内燃混合动力 - 电动车辆。办公地点: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金帆的浙江大学教授

孤恋花
忍空
金帆,男,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二系教授。1978.3-1982.12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学生,获学士学位。1985.9-1988.7苏州医学院医学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0.9-1991.6 CMB-HKU奖学金获得者,香港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系进修学习。1997.10.-1998.11 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妇产科系访问学者,从事比较基因组杂交着床前胚胎遗传学研究。2002.11- 2003.11 国家公派美国MAYO医学中心内分泌研究所访问学者(博士后),从事生殖内分泌研究。2004.9-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职博士研究生。2005.1.-2005.8 美国MAYO医学中心内分泌研究所访问学者(博士后),从事生殖内分泌研究。自1983.1本科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遗传学(产前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生殖内分泌(辅助生殖、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室工作。

浙大教授陈劲出过哪些书

一心一德
掊斗折衡
陈劲的专著有《国家技术发展系统初探》(科学出版社)、《永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透视》(科学出版社), 《芬兰国家创新系统——科教兴国的典范》(浙江大学出版社),《最佳创新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解读研发》、《研发项目管理》、 《创新全球化》,《赢在服务创新》。合著有《管理学》、《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企业经营战略》、《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 《可持续发展管理》,译著有《知识经济中的创新战略》、《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信息悖论》、《数字经济的蓝图》、《范式的转变》、 《创新管理》、《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出国好多书。

请问浙大郑强教授现在招研究生吗

红杏劫
末班车
这个问题你可以登录浙江大学主页看看 他们学校的动态

35岁就是硕士导师兼副教授,这样的老师属于什么水平?

谨奉千金
高论怨诽
我觉得水平很高了。这个年纪并不大,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很多老师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