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浙大的出国率如何?

气化
草木怒生
只要专业对了,成绩中等偏上,然后把GRE和TOEFL成绩做好一点,基本都能出去,而且出去也不用为奖学金的事情发愁,只要是研究生出国,一般可以去申请助教,工资平均在1200+ dollar,平均每年还能存个上万RMB。 理科类(数理等,应该是出国率最高的),工科类比较好的专业(电信),文科类相对出国率较低(浙大文科一般)。

在浙大读硕士,想出国读博,该什么时候申请呢?另外,想问下,浙大硕士出国的几率大不大?

不离于精
独乐其志
关于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不少,建议你先去看下我之前的一些回答,看过后应该会对申请国外博士有个大概的了解:http://..com/question/810114264572874972;http://..com/question/220193439234068;http://..com/question/150955664273347;http://..com/question/360996150234058812。对于你问的这三个问题:何时申请?像我前面几个回答里提到过的,越早越好,只要你准备好CV就可以联系导师了,我基本在所有的回答里都强调了,不要抱着像申请国外硕士的思路去申请博士,对于读博来说,老板最重要,学校的限制和要求并不多,欧洲大陆很多国家的学校对于博士都没限制,只要导师说要人就可以了。所以越早的准备好CV,越早的跟导师联系越好,导师要你之后,你再去查学校是否要求统一去官网走流程,需要走流程就去网上申请下就可以了,只要老板要人了,一般学校不会拒的。不要想着只要在学校官网提交申请,然后等offer就好了,这样基本是没戏的。几率?这个我真是一头雾水,想不出来该怎么回答。出国读博跟申请硕士和本科是不一样的,不是你的条件达到什么水平就能被什么样的学校接受,申请国外博士是一种点对点的交流,因为是导师个人意见起主要决定作用,所以博士申请是比较主观的,导师看中你就行了。而且国外的导师也不太在乎你之前的学校厉不厉害,他更看重你个人的能力,所以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但是,总之只要你认真准备,offer总会有的,可以说拿到offer的几率几乎是100%,但拿到你喜欢的学校,喜欢的导师,有奖学金的offer这就不好说了,看个人能力,不看学校好不好。研一研二出国?这个我出国前以为不行的,后来来了后才发现有些同学就是研究生期间出来的,在国内读研的期间申请博士,申请到满意的后在国内退学,然后直接出国读博,所以这个是完全可行的,但最关键的就是要跟国内的学校和导师调解好,最好不要跟国内闹僵,毕竟有些材料还要他们提供,有些关系还需要通过他们转,所以只要你跟国内的导师和学校商量好,他们同意你中间退学就可以。出国后并不会因为你是硕士中途退学或者说没有硕士学位而有什么区别对待,起码英国没有,所以只要处理好国内的关系,这个完全可以。

浙江大学的学生出国留学容易吗

催眠师
地狱变
看是否满足条件吧,中青办理浙大学生留学的还挺多的。

浙江大学出国留学比例

姘居
万川归之
挺高的、学校有自己的出国项目、学生很多大一大二就有明确的出国意向了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和浙江大学学生出国留学,哪个容易

没有爱
臭恶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多的就是出国留学项目和国外合作办学项目,那也是强项,想想那么多的有钱人就知道了,明显这方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强项啊,虽然其他方面跟浙江大学有明显的差距

毕业后考研和出国有什么区别

慧皎
日夜不休
  当下国内考研竞争激烈,但与之相对的则是研究生含金量的下降以及研究生就业越来越多地遇到困难,国内的这种情况不禁让我们思考另外一种出路:出国读研会不会更划算?  如果真的有一个能进入国外优秀大学读研的机会,建议不妨优先考虑出国的可能。未来是否在国内工作都不是重点,关键是出国比考研更能够帮助你学习技术、开拓视野,当然前提是挑一个不太差的学校,同时在学业、经济上有足够的能力。  虽然据《2015年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留学回国人员中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和88.6%的专科生月薪低于1万元。但有一个事实却不可否认:目前的中国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但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毕竟还只是少数,因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的是本科生教育的翻版。而选择国外读研的学生拥有了进入比国内一流大学排名更加靠前的世界名校、享受更加高水准教育的机会。同时,就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来讲,国外研究生课程也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启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和职业规划相关联。  从某些层面来讲,出国读研也是长线教育投资。除了可以扎扎实实地掌握国际通用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和海外生活经历等方面取得了在国内所无法获得的收获。出国读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视角的改变,视野的拓宽、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适应不同社会、不同环境,培养包容能力等方面都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些能力和知识的获得是意味着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  外语能力的提高是出国读研收获中的一个天然附属品。我们不想太夸大外语能力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外语是交流和沟通,甚至获得新的信息的必备工具。此外,欧美等国家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也将是出国留学读研的最大收获,而不仅仅是花钱开眼界。  与国内千军万马闯考研独木桥的景象不同,国外硕士学位采用申请制,而非残酷的一考定前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提供了机会。申请外国研究生,院校专业多,选择空间也较大,各国每个院校对学生要求不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留学方案,因此申请难度相对较小。当然,国外名校对学生要求也是极高的,申请并不是非常容易。除了对学习成绩语言等有要求,还十分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运用及社交能力等综合因素。  从时间成本来说,性价或许也更高。目前国内硕士3年,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硕士只需1年半,部分专业需要2年;英国、爱尔兰研究生只需要1年;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研究生只需要2年。这就大大降低了留学成本,因为你可以比国内的同龄人早1-2年硕士毕业开始职业生涯!  当然了,出国读研也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没有任何一种选择是完美的,但是出国读研的选择绝不会太差。

浙江省有哪些大学是可以先读两年再出国留学的???

贾谊
静居则溺
宁波大红鹰浙大城市学院

浙大小语种研究生公费出国机率高吗

圣人已死
禅机
不高,自己掏钱还行。

在国内读研究生好,还是在国外读研究生好?

孰恶孰美
性空
文|陈希 毛雨佳(实习)·图|步恩撒 在毕业等于失业的今天,越来越多高校应届生考虑继续读研,躲避金融海啸造成的就业难影响。 但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眼前。考国内的研,还是考国外的研?留在国内,考研大军的规模之大,堪比高考;而出国,和那些高中毕业就跨出国门的人相比,会不会已经太老,难以适应? 在讨论课的嘉宾看来,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关键。在选择考研之前,在选择是国外读研还是国内读研之前,请先思考一个终极问题——你有没有从青春和金钱方面考虑过读研后的投入回报率? Round 1 动机 李育新:其实,单就读研究生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综合很多方面来考虑。对于个人来说,你今后的人生规划、职业取向是什么;对于家庭来说,家庭收入状况怎么样;对于所学的专业来说,这个专业的现状以及前景怎么样。这些都应该作为选择哪一种升学方式的参照。 张娓:我从我身边的朋友同学中了解到这样一种现象:越是差的学校,学生花越多的时间在准备考研上面。这和就业脱不了干系。一旦有了比较好的就业出路,考研的优先级自然也就下降了。 李育新:没错。像浙大、清华这一类的重点大学,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选择的余地必然大一些。但是要看到,我们国内排名第一的清华,在国际上的排名,只有第300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优秀的学生,愿意选择出国深造的原因。 张娓:因为我是商科出身,在考虑是否出国读研的问题上,会比较关注成本和概率两方面。一是成本,考研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出国读研能不能拿到奖学金;还有就是成功的概率,我能不能顺利地申请到国外留学。 我身边出国的同学大都是在大三开始准备出国读研。大四的时候再考虑就有些晚了。正好我拿到了学校里保研的机会,又觉得准备出国可能要花费比在国内的成本。考虑了一下这个回报率,我还是决定,在国内读研啦。 李育新:国内和国外的读研有点不同。就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供求关系。在国内,常常是学生找不到导师;国外,是导师招不够学生。 Round 2 成本 朱捷强:在费用这块,国内以前研究生都是公费的。近年才开始逐步改革,用奖学金或者补贴的方式,将学费返还给学生。保研的学生一般都能够拿到奖学金,像全奖,一年有一万元左右。所以在国内读研究生,相比国外可能花去的费用,应该还是很少的。尹佳瑞:不过也有很多在国外读研的学生,通过获取奖学金或者打工的方式,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我认识不少在国外的学生,拿全额的奖学金,完全可以cover他的生活费,还能多出一部分的节余,假期里出去旅游用。 朱捷强:国外大学的奖学金,理工科相对商科或者文科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申请的。 我觉得,一个人选择去国外的大学读研究生,他的申请定位很重要。研究生,可以专注的领域无外是research(研究)或者professional(职业)。如果一个人的定位只是professional,那么我认为,国内的研究生培养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想在research方面有所建树,在很多领域,国内的研究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国际的水准。像我就读的药物分析专业、生命科学这一块,国内的研究水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尹佳瑞:可能很多读完了本科的同学觉得,要想出国读研,还得花费大把的时间学语言,实在是让人有些吃不消。但是我觉得,花费这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掌握一门实用一生的外语,是非常值得的事情。而且,当你去一家外企面试的时候,真正有用的是一张GRE的成绩单,而不会是CET的成绩。 还有一点,在国内,一旦考上了研究生,只要不挂科,是可以顺利完成学业的。而国外的研究生制度,读完第一年以后,是不可以直接升到第二年的。中间需要再一次的申请。需要写所谓的“动机信”。就是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对自己的学科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期待。 戚宇:国外的硕士学习,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身为leader(领袖)的自觉。在课堂上,常常是由学生自己来做presentation(报告)。 Round 3 回报率 戚宇:我没在国外读过研,不过在日本工作过,对在国外学习体会也蛮深的。我有同事在国外读过书,和他交流一些学术问题的时候,每当我引用一个国内导师教授给我的观点、数据,他则可以很清楚地告诉我,这个观点、数据最原始的出处。其实我们说的都是同一个观点或论题,但是他在国外,能接触到往往是第一手的、原版的研究资料,而我所接触到的,是通过导师,或者其他的途径翻译过来的二手资料。这个差距还是蛮大的。张娓:国内近几年的学术氛围也有了提升。我们的导师就鼓励我们尽可能地多看原版资料。朱捷强:除了要关注自己的学科与国际之间的接轨程度,还要选择一个好的导师。这一点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重要。戚宇: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进修,对个人的能力绝对是一种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