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谢练高的个人履历

能攸然乎
零距离
学习简历1977年336130356307月,在华南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肇庆师专任教,1991年3月至1992年9月华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法硕士研究生课程函授进修班结业,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1997年参加广东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1年参加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第十九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2002年11月至2004年7月参加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举办的国际管理硕士(MIM)班学习,取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管理硕士学位。任职简历1977年07月,在华南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肇庆师专任教,1987年01月,任肇庆师专数学系副主任、讲师,1989年06月,任肇庆师专(西江大学)科研处处长,1990年07月,任西江大学总务处处长,1994年03月,任西江大学校长助理,1995年08月,任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97年09月,任西江大学党委书记,2000年09月,任肇庆学院党委书记,2002年06月至2009年01月,任汕头大学党委书记,2009年02至今,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主持完成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一项,正参与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一项,公开发表论著近20篇(部),现为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谢练高的个人履历

刘歆
能体纯素
学习简历1977年07月,在华南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肇庆师专3361303563任教,1991年3月至1992年9月华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法硕士研究生课程函授进修班结业,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1997年参加广东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1年参加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第十九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2002年11月至2004年7月参加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举办的国际管理硕士(MIM)班学习,取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管理硕士学位。任职简历1977年07月,在华南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肇庆师专任教,1987年01月,任肇庆师专数学系副主任、讲师,1989年06月,任肇庆师专(西江大学)科研处处长,1990年07月,任西江大学总务处处长,1994年03月,任西江大学校长助理,1995年08月,任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97年09月,任西江大学党委书记,2000年09月,任肇庆学院党委书记,2002年06月至2009年01月,任汕头大学党委书记,2009年02至今,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主持完成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一项,正参与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一项,公开发表论著近20篇(部),现为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通过一件是明白一个道理的演讲稿

京义线
严严实实
  教 书 育 人  ――――我的平凡人生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从教十余年的感受。我叫朱颖俐,是法律学系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法学教育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里,我从一名充满稚气、懵懂无知、学生味十足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我。让我惭愧的是,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我是如此的平凡,这十余年,我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就,也没有什么令人感动的事迹,我所做一切只是一名教师应尽的本份。  回想十余年的教师生涯,应该说我各方面都比较顺利,也没有经过多少挫折。但是,即使如此,我仍然觉得这一路挺不容易。  我是江西人,大学毕业来这里工作时并没有打算久留,而是为了方便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可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学校要求工作3年以后才能报考,且当时系里法学师资极其紧张,即使工作满3年系里也未必能同意我报考。几经考虑,最后我放弃了考研的计划。但是,攻读研究生的梦想始终挥之不去。当在职研究生办学形式刚刚兴起时,我就向系里提出了进修申请,但没有获得批准。1996年初,我在休产假时获悉厦门大学在南昌办了一个在职研究生班,7月份开始上课,且所有授课时间都是利用寒暑假或黄金周,不会影响工作,于是,我再次向系里提出申请,这次申请也是几经坎坷才获得批准。正因为如此,我格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7月5日,在孩子刚满四个月时,我带着他到南昌进修,寄居在亲戚家中,白天由我先生照看孩子,我则每天早上6点多钟离开家,晚上近7点钟才回家,一个月下来,由于吃奶不正常,孩子体重不但没有长,反而轻了1斤。就这样,我在孩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攻读着研究生课程。当时,系里的法学师资紧张,工作量非常大,在97年下半年的这个学期,我承担了3门课程,其中有2门是新课,一周13节课中有8节课是全新的内容,接到教学任务后我真的哭了。那个学期我还要参加申请硕士学位必需的4门专业课抽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98年完成了全部研究生课程,并通过了专业抽考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英语统考。  然而,99年6月,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却意外地出了问题。尽管答辩委员会非常肯定文章的逻辑性,从事答辩记录的研究生认为我答辩的表现非常好,导师认为我是他指导的5个学生中最好的一个,我却仍然因文章格式等形式方面的问题而没有通过,导师的其他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这一年正好是国家对在职研究生管理进行改革转型期,我的答辩没有通过将意味着我不能像往届学生那样在当年年底直接参加第二次答辩,而必须于第二年6月参加全国统一的专业综合水平考试,只有考试通过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答辩,以前参加的专业抽考成绩已经没有用了。偏偏99年9月-00年7月,我先生要到清华大学从事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当时孩子只有3岁多,我要一个人照顾孩子、准备考试,工作也不能有半点马虎,这其中的压力难以言表,那是我最艰难的一年。00年6月的专业统考,我考了厦门大学第一名,对于论文,我也进行了近乎是重写般的大量修改,论文字数增加了一万多,参考文献也增加了几十篇,答辩时,我在上午那一组是最顺利的。这年年底我拿到了硕士学位证,学位论文为良好等级。但始料不及的是,导师组的一位导师在给几位98级向他请教论文写作的南昌班同学强调写硕士论文的态度问题时,竟然以我为范例来教育同学,说我第二次参加答辩时的论文几乎没有做过修改等,态度极不认真,本不想让我通过,只是因为考虑到在职研究生读书很不容易才让我通过的,要这些同学不要像我这样等等。这个消息让我愕然,我也由此低沉了几年。我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究竟要怎样做才是认真的态度。当时只是觉得人生真的很无奈。我要感谢我周围的朋友,她(他)们中间有我的家人、同事、更有我的领导,是她们的开解,让我终于走出了这个阴影。今天,我在这样一种场合,将这么一段容易引起各种猜想的经历讲给大家听,是因为我在这件事中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也很愿意与大家分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自己不息的努力,其结果如何非我们的能力所能及,也就不要为此而大悲大喜;要学会宠辱不惊,无论何时何地,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其他都不重要。  由此,我对自己的职业更添了一份执着。我在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95年我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这些年很多学生劝我做律师。我大学同学中做教师的也寥寥无几。可自从我从事了这个职业,我就喜欢上它,这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热爱,是一种难以说清的热爱,它让我感觉到生活的充实,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甚至于将我的人生与学生的一切溶为一体。  工作这些年,我习惯于凡事首先考虑学生的利益,唯恐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任何不利影响。2002年6月,我因下一学年没有课,计划去浙江大学法学院进修。当时,我担任班主任的00级法学1班开学后将成为毕业班了。由于毕业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缺乏动力,生活没有目标的涣散状态,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时,通常都会开展一定的“预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尽量减少和避免因工作原因而产生的消极厌学状态,在98级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这个班的学生,我也早已做好了计划,当时却因我进修不能如期实施。几经考虑,我决定将这方面的指导工作提前到他们二年级的期末。我专门邀请了浈江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和韶关市的知名律师与该班学生进行座谈,邀请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的96届毕业生给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在校学习机会的宝贵、学习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好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两次活动在学生中激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我进修时,该班的班长特意打电话到杭州,告诉我开学以来班上的学风比以前更好,让我放心,虽然他知道我已经不是他们班的班主任了。  这两年,我一直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这源于一个偶然,也源于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注。  去年3月,市司法局批准了我系申请成立韶关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批复,系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来负责工作站成立的筹备等各项工作,由于当时系里也没有其他老师愿意干,我同意了。可是,当时工作站的工作模式,运作方式等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现成的模式,甚至于工作站的经费都没有解决。就好象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主题虽已明确,其他一切都需要构思。于是,我尽我所能,利用一切可能获取的信息,一次次提出方案,一次次进行修改,最终确立了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的工作模式,确立了以设立热线电话,学生分小组值班,提供电话咨询为主的运行方式,建立了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职责和值班制度等基本工作制度,就连电话号码也是按照我国法律援助热线号码的特点申请的。工作站的学生也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所有的选拔方案、面试方式及组织也都是我几经调查了解后最终设计实施的。工作站的起步非常艰难,除了一部电脑、一部只能打进不能打出的电话,没有任何经费。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法律援助组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外宣传,可我们没有宣传经费。为此,我和学生们多次开会研究对策,学生们顶着炎炎烈日,先后到韶关市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客运站、联通分公司等单位寻求宣传赞助,最终也只得到了联通公司提供的500张宣传单和一些宣传卡片。为了有效利用这有限的宣传资源,我又组织学生走访了市公安局、民政局,掌握了全市居民委员会的分布情况和相关数据,有选择地对全市83个居委会派发传单,尽最大可能地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扩大宣传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产生了一定的宣传效果,在法律援助热线开通时具有了一定的业务量。为了确保咨询工作的质量,我对学生咨询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站正式挂牌运作后,我和曾洁雯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对于学生接待的每一个案件,严格把关,悉心指导。对于一些问题较为典型的案件,我们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召集工作站的全体学生进行讨论,并逐一分析每位学生观点中存在的问题,推导出案件的解决方案。讨论会通常一开就是两个钟头,直到下午上课时才结束。工作站一年来记录在案的会议共有16次,接待案件32件次。对于这一切,曾老师曾经感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一般人很难想象我对工作站的工作有多投入,更想象不出我的付出有多少。今年7月,来我系调研的肇庆学院政法系法学教研室的老师得知我们的工作背景时,慨叹我系工作站的指导老师“纯粹是做贡献了”。可我至今都不曾后悔。因为我深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今年5月,在联系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与韶关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合作,通过承办具体个案的方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念头。征得系主任杨教授的同意后,我与该所主任交换了意见,并起草了合作协议,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目前双方已经签署了合约,并合作完成了2个案件,学生反映良好。整个合作过程,从合同起草到合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细节,学生的组织、工作的交接等,我都精心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在确保合作顺利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律师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在国内各普通高等院校中尚属罕见。  从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到与律师事务所的合作,所有这一切,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同时也牺牲了很多个人的时间。然而,在今年年度考核时,我所做的这些工作都难以量化,最为重要的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这些工作中得到些什么,也就没有与系领导约定过工作量的计算问题。就这样,原本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为系里、为学生贡献最多的一年,在考核时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了无成绩。可是,我不后悔,而且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暑假加班结束后,我又开始思考“诊所法律教育”这一新兴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在我系的开设问题。虽然,我知道这个工作的尝试又将面临许多新的困难、新的问题,但是,只要对学生有益,对我系的长远发展有益,我都将竭尽全力。因为我热爱学生,热爱我的职业,教书育人,这是我一生的目标。  谢谢大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021在职考研mba,有什么在广东开班的高校呢?

近年来报考mba的考生越来越多,为了不耽误工作,很多人选择广东省内高校。回但是据我答了解,广东省内的高校mba学费很高,中大的mba学费就25.5万了。但也有一些省外高校在广东开班,例如湘潭大学在肇庆就开了班,可以在肇庆学院官网上查看;还有西安科技大学广东班等,这些在网上都能查得到。不过具体的你可以打电话去学校招生办问一问。

在职研究生

猖狂妄行
请行
你们教师应该有专门的教师硕士的学习如果没有需要自己报读,你就选择你们当地最好的专大属学就读,最好是你们省市最好的大学哟!专业你报读教育硕士或者教育管理硕士一般是参报同等学力,免试入学,2年时间毕业后申请硕士学位这个是目前最好的途径但是还是建议你先咨询下你们学校意见我有个朋友就是读的在职研究生,你可以加一下他132 512 8775聊聊.希望可以帮到你!

通过一件是明白一个道理的演讲稿

奔梦路
山歌恋
  教 书 育 人  ――――我的平凡人生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从教十余年的感受。我叫朱颖俐,是法律学系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法学教育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里,我从一名充满稚气、懵懂无知、学生味十足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我。让我惭愧的是,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我是如此的平凡,这十余年,我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就,也没有什么令人感动的事迹,我所做一切只是一名教师应尽的本份。  回想十余年的教师生涯,应该说我各方面都比较顺利,也没有经过多少挫折。但是,即使如此,我仍然觉得这一路挺不容易。  我是江西人,大学毕业来这里工作时并没有打算久留,而是为了方便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可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学校要求工作3年以后才能报考,且当时系里法学师资极其紧张,即使工作满3年系里也未必能同意我报考。几经考虑,最后我放弃了考研的计划。但是,攻读研究生的梦想始终挥之不去。当在职研究生办学形式刚刚兴起时,我就向系里提出了进修申请,但没有获得批准。1996年初,我在休产假时获悉厦门大学在南昌办了一个在职研究生班,7月份开始上课,且所有授课时间都是利用寒暑假或黄金周,不会影响工作,于是,我再次向系里提出申请,这次申请也是几经坎坷才获得批准。正因为如此,我格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7月5日,在孩子刚满四个月时,我带着他到南昌进修,寄居在亲戚家中,白天由我先生照看孩子,我则每天早上6点多钟离开家,晚上近7点钟才回家,一个月下来,由于吃奶不正常,孩子体重不但没有长,反而轻了1斤。就这样,我在孩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攻读着研究生课程。当时,系里的法学师资紧张,工作量非常大,在97年下半年的这个学期,我承担了3门课程,其中有2门是新课,一周13节课中有8节课是全新的内容,接到教学任务后我真的哭了。那个学期我还要参加申请硕士学位必需的4门专业课抽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98年完成了全部研究生课程,并通过了专业抽考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英语统考。  然而,99年6月,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却意外地出了问题。尽管答辩委员会非常肯定文章的逻辑性,从事答辩记录的研究生认为我答辩的表现非常好,导师认为我是他指导的5个学生中最好的一个,我却仍然因文章格式等形式方面的问题而没有通过,导师的其他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这一年正好是国家对在职研究生管理进行改革转型期,我的答辩没有通过将意味着我不能像往届学生那样在当年年底直接参加第二次答辩,而必须于第二年6月参加全国统一的专业综合水平考试,只有考试通过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答辩,以前参加的专业抽考成绩已经没有用了。偏偏99年9月-00年7月,我先生要到清华大学从事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当时孩子只有3岁多,我要一个人照顾孩子、准备考试,工作也不能有半点马虎,这其中的压力难以言表,那是我最艰难的一年。00年6月的专业统考,我考了厦门大学第一名,对于论文,我也进行了近乎是重写般的大量修改,论文字数增加了一万多,参考文献也增加了几十篇,答辩时,我在上午那一组是最顺利的。这年年底我拿到了硕士学位证,学位论文为良好等级。但始料不及的是,导师组的一位导师在给几位98级向他请教论文写作的南昌班同学强调写硕士论文的态度问题时,竟然以我为范例来教育同学,说我第二次参加答辩时的论文几乎没有做过修改等,态度极不认真,本不想让我通过,只是因为考虑到在职研究生读书很不容易才让我通过的,要这些同学不要像我这样等等。这个消息让我愕然,我也由此低沉了几年。我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究竟要怎样做才是认真的态度。当时只是觉得人生真的很无奈。我要感谢我周围的朋友,她(他)们中间有我的家人、同事、更有我的领导,是她们的开解,让我终于走出了这个阴影。今天,我在这样一种场合,将这么一段容易引起各种猜想的经历讲给大家听,是因为我在这件事中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也很愿意与大家分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自己不息的努力,其结果如何非我们的能力所能及,也就不要为此而大悲大喜;要学会宠辱不惊,无论何时何地,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其他都不重要。  由此,我对自己的职业更添了一份执着。我在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95年我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这些年很多学生劝我做律师。我大学同学中做教师的也寥寥无几。可自从我从事了这个职业,我就喜欢上它,这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热爱,是一种难以说清的热爱,它让我感觉到生活的充实,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甚至于将我的人生与学生的一切溶为一体。  工作这些年,我习惯于凡事首先考虑学生的利益,唯恐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任何不利影响。2002年6月,我因下一学年没有课,计划去浙江大学法学院进修。当时,我担任班主任的00级法学1班开学后将成为毕业班了。由于毕业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缺乏动力,生活没有目标的涣散状态,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时,通常都会开展一定的“预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尽量减少和避免因工作原因而产生的消极厌学状态,在98级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这个班的学生,我也早已做好了计划,当时却因我进修不能如期实施。几经考虑,我决定将这方面的指导工作提前到他们二年级的期末。我专门邀请了浈江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和韶关市的知名律师与该班学生进行座谈,邀请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的96届毕业生给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在校学习机会的宝贵、学习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好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两次活动在学生中激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我进修时,该班的班长特意打电话到杭州,告诉我开学以来班上的学风比以前更好,让我放心,虽然他知道我已经不是他们班的班主任了。  这两年,我一直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这源于一个偶然,也源于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注。  去年3月,市司法局批准了我系申请成立韶关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批复,系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来负责工作站成立的筹备等各项工作,由于当时系里也没有其他老师愿意干,我同意了。可是,当时工作站的工作模式,运作方式等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现成的模式,甚至于工作站的经费都没有解决。就好象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主题虽已明确,其他一切都需要构思。于是,我尽我所能,利用一切可能获取的信息,一次次提出方案,一次次进行修改,最终确立了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的工作模式,确立了以设立热线电话,学生分小组值班,提供电话咨询为主的运行方式,建立了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职责和值班制度等基本工作制度,就连电话号码也是按照我国法律援助热线号码的特点申请的。工作站的学生也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所有的选拔方案、面试方式及组织也都是我几经调查了解后最终设计实施的。工作站的起步非常艰难,除了一部电脑、一部只能打进不能打出的电话,没有任何经费。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法律援助组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外宣传,可我们没有宣传经费。为此,我和学生们多次开会研究对策,学生们顶着炎炎烈日,先后到韶关市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客运站、联通分公司等单位寻求宣传赞助,最终也只得到了联通公司提供的500张宣传单和一些宣传卡片。为了有效利用这有限的宣传资源,我又组织学生走访了市公安局、民政局,掌握了全市居民委员会的分布情况和相关数据,有选择地对全市83个居委会派发传单,尽最大可能地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扩大宣传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产生了一定的宣传效果,在法律援助热线开通时具有了一定的业务量。为了确保咨询工作的质量,我对学生咨询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站正式挂牌运作后,我和曾洁雯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对于学生接待的每一个案件,严格把关,悉心指导。对于一些问题较为典型的案件,我们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召集工作站的全体学生进行讨论,并逐一分析每位学生观点中存在的问题,推导出案件的解决方案。讨论会通常一开就是两个钟头,直到下午上课时才结束。工作站一年来记录在案的会议共有16次,接待案件32件次。对于这一切,曾老师曾经感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一般人很难想象我对工作站的工作有多投入,更想象不出我的付出有多少。今年7月,来我系调研的肇庆学院政法系法学教研室的老师得知我们的工作背景时,慨叹我系工作站的指导老师“纯粹是做贡献了”。可我至今都不曾后悔。因为我深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今年5月,在联系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与韶关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合作,通过承办具体个案的方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念头。征得系主任杨教授的同意后,我与该所主任交换了意见,并起草了合作协议,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目前双方已经签署了合约,并合作完成了2个案件,学生反映良好。整个合作过程,从合同起草到合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细节,学生的组织、工作的交接等,我都精心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在确保合作顺利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律师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在国内各普通高等院校中尚属罕见。  从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到与律师事务所的合作,所有这一切,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同时也牺牲了很多个人的时间。然而,在今年年度考核时,我所做的这些工作都难以量化,最为重要的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这些工作中得到些什么,也就没有与系领导约定过工作量的计算问题。就这样,原本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为系里、为学生贡献最多的一年,在考核时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了无成绩。可是,我不后悔,而且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暑假加班结束后,我又开始思考“诊所法律教育”这一新兴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在我系的开设问题。虽然,我知道这个工作的尝试又将面临许多新的困难、新的问题,但是,只要对学生有益,对我系的长远发展有益,我都将竭尽全力。因为我热爱学生,热爱我的职业,教书育人,这是我一生的目标。  谢谢大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通过一件是明白一个道理的演讲稿

公德
安妮塔
  教 书 育 人  ――――我的平凡人生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从教十余年的感受。我叫朱颖俐,是法律学系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事法学教育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里,我从一名充满稚气、懵懂无知、学生味十足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我。让我惭愧的是,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我是如此的平凡,这十余年,我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的成就,也没有什么令人感动的事迹,我所做一切只是一名教师应尽的本份。  回想十余年的教师生涯,应该说我各方面都比较顺利,也没有经过多少挫折。但是,即使如此,我仍然觉得这一路挺不容易。  我是江西人,大学毕业来这里工作时并没有打算久留,而是为了方便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可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学校要求工作3年以后才能报考,且当时系里法学师资极其紧张,即使工作满3年系里也未必能同意我报考。几经考虑,最后我放弃了考研的计划。但是,攻读研究生的梦想始终挥之不去。当在职研究生办学形式刚刚兴起时,我就向系里提出了进修申请,但没有获得批准。1996年初,我在休产假时获悉厦门大学在南昌办了一个在职研究生班,7月份开始上课,且所有授课时间都是利用寒暑假或黄金周,不会影响工作,于是,我再次向系里提出申请,这次申请也是几经坎坷才获得批准。正因为如此,我格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7月5日,在孩子刚满四个月时,我带着他到南昌进修,寄居在亲戚家中,白天由我先生照看孩子,我则每天早上6点多钟离开家,晚上近7点钟才回家,一个月下来,由于吃奶不正常,孩子体重不但没有长,反而轻了1斤。就这样,我在孩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攻读着研究生课程。当时,系里的法学师资紧张,工作量非常大,在97年下半年的这个学期,我承担了3门课程,其中有2门是新课,一周13节课中有8节课是全新的内容,接到教学任务后我真的哭了。那个学期我还要参加申请硕士学位必需的4门专业课抽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98年完成了全部研究生课程,并通过了专业抽考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英语统考。  然而,99年6月,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却意外地出了问题。尽管答辩委员会非常肯定文章的逻辑性,从事答辩记录的研究生认为我答辩的表现非常好,导师认为我是他指导的5个学生中最好的一个,我却仍然因文章格式等形式方面的问题而没有通过,导师的其他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这一年正好是国家对在职研究生管理进行改革转型期,我的答辩没有通过将意味着我不能像往届学生那样在当年年底直接参加第二次答辩,而必须于第二年6月参加全国统一的专业综合水平考试,只有考试通过才有资格参加第二次答辩,以前参加的专业抽考成绩已经没有用了。偏偏99年9月-00年7月,我先生要到清华大学从事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当时孩子只有3岁多,我要一个人照顾孩子、准备考试,工作也不能有半点马虎,这其中的压力难以言表,那是我最艰难的一年。00年6月的专业统考,我考了厦门大学第一名,对于论文,我也进行了近乎是重写般的大量修改,论文字数增加了一万多,参考文献也增加了几十篇,答辩时,我在上午那一组是最顺利的。这年年底我拿到了硕士学位证,学位论文为良好等级。但始料不及的是,导师组的一位导师在给几位98级向他请教论文写作的南昌班同学强调写硕士论文的态度问题时,竟然以我为范例来教育同学,说我第二次参加答辩时的论文几乎没有做过修改等,态度极不认真,本不想让我通过,只是因为考虑到在职研究生读书很不容易才让我通过的,要这些同学不要像我这样等等。这个消息让我愕然,我也由此低沉了几年。我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究竟要怎样做才是认真的态度。当时只是觉得人生真的很无奈。我要感谢我周围的朋友,她(他)们中间有我的家人、同事、更有我的领导,是她们的开解,让我终于走出了这个阴影。今天,我在这样一种场合,将这么一段容易引起各种猜想的经历讲给大家听,是因为我在这件事中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也很愿意与大家分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自己不息的努力,其结果如何非我们的能力所能及,也就不要为此而大悲大喜;要学会宠辱不惊,无论何时何地,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其他都不重要。  由此,我对自己的职业更添了一份执着。我在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95年我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这些年很多学生劝我做律师。我大学同学中做教师的也寥寥无几。可自从我从事了这个职业,我就喜欢上它,这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热爱,是一种难以说清的热爱,它让我感觉到生活的充实,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甚至于将我的人生与学生的一切溶为一体。  工作这些年,我习惯于凡事首先考虑学生的利益,唯恐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任何不利影响。2002年6月,我因下一学年没有课,计划去浙江大学法学院进修。当时,我担任班主任的00级法学1班开学后将成为毕业班了。由于毕业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缺乏动力,生活没有目标的涣散状态,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时,通常都会开展一定的“预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尽量减少和避免因工作原因而产生的消极厌学状态,在98级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这个班的学生,我也早已做好了计划,当时却因我进修不能如期实施。几经考虑,我决定将这方面的指导工作提前到他们二年级的期末。我专门邀请了浈江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和韶关市的知名律师与该班学生进行座谈,邀请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的96届毕业生给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在校学习机会的宝贵、学习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好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两次活动在学生中激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我进修时,该班的班长特意打电话到杭州,告诉我开学以来班上的学风比以前更好,让我放心,虽然他知道我已经不是他们班的班主任了。  这两年,我一直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这源于一个偶然,也源于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注。  去年3月,市司法局批准了我系申请成立韶关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批复,系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来负责工作站成立的筹备等各项工作,由于当时系里也没有其他老师愿意干,我同意了。可是,当时工作站的工作模式,运作方式等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现成的模式,甚至于工作站的经费都没有解决。就好象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主题虽已明确,其他一切都需要构思。于是,我尽我所能,利用一切可能获取的信息,一次次提出方案,一次次进行修改,最终确立了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的工作模式,确立了以设立热线电话,学生分小组值班,提供电话咨询为主的运行方式,建立了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职责和值班制度等基本工作制度,就连电话号码也是按照我国法律援助热线号码的特点申请的。工作站的学生也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所有的选拔方案、面试方式及组织也都是我几经调查了解后最终设计实施的。工作站的起步非常艰难,除了一部电脑、一部只能打进不能打出的电话,没有任何经费。作为一个新成立的法律援助组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外宣传,可我们没有宣传经费。为此,我和学生们多次开会研究对策,学生们顶着炎炎烈日,先后到韶关市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客运站、联通分公司等单位寻求宣传赞助,最终也只得到了联通公司提供的500张宣传单和一些宣传卡片。为了有效利用这有限的宣传资源,我又组织学生走访了市公安局、民政局,掌握了全市居民委员会的分布情况和相关数据,有选择地对全市83个居委会派发传单,尽最大可能地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扩大宣传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产生了一定的宣传效果,在法律援助热线开通时具有了一定的业务量。为了确保咨询工作的质量,我对学生咨询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站正式挂牌运作后,我和曾洁雯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对于学生接待的每一个案件,严格把关,悉心指导。对于一些问题较为典型的案件,我们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召集工作站的全体学生进行讨论,并逐一分析每位学生观点中存在的问题,推导出案件的解决方案。讨论会通常一开就是两个钟头,直到下午上课时才结束。工作站一年来记录在案的会议共有16次,接待案件32件次。对于这一切,曾老师曾经感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一般人很难想象我对工作站的工作有多投入,更想象不出我的付出有多少。今年7月,来我系调研的肇庆学院政法系法学教研室的老师得知我们的工作背景时,慨叹我系工作站的指导老师“纯粹是做贡献了”。可我至今都不曾后悔。因为我深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今年5月,在联系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与韶关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合作,通过承办具体个案的方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念头。征得系主任杨教授的同意后,我与该所主任交换了意见,并起草了合作协议,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目前双方已经签署了合约,并合作完成了2个案件,学生反映良好。整个合作过程,从合同起草到合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细节,学生的组织、工作的交接等,我都精心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在确保合作顺利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律师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在国内各普通高等院校中尚属罕见。  从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到与律师事务所的合作,所有这一切,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同时也牺牲了很多个人的时间。然而,在今年年度考核时,我所做的这些工作都难以量化,最为重要的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这些工作中得到些什么,也就没有与系领导约定过工作量的计算问题。就这样,原本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为系里、为学生贡献最多的一年,在考核时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了无成绩。可是,我不后悔,而且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暑假加班结束后,我又开始思考“诊所法律教育”这一新兴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在我系的开设问题。虽然,我知道这个工作的尝试又将面临许多新的困难、新的问题,但是,只要对学生有益,对我系的长远发展有益,我都将竭尽全力。因为我热爱学生,热爱我的职业,教书育人,这是我一生的目标。  谢谢大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在职研究生

八千代
可谓乱矣
你们教师应该有专门的教师硕士的学习如果没有需要自己报读,你就选择你们当版地最好的大学就读权,最好是你们省市最好的大学哟!专业你报读教育硕士或者教育管理硕士一般是参报同等学力,免试入学,2年时间毕业后申请硕士学位这个是目前最好的途径但是还是建议你先咨询下你们学校意见我有个朋友就是读的在职研究生,你可以加一下他132 512 8775聊聊.希望可以帮到你!

肇庆学院有在职研究生报读吗?

三浦
放手爱
只说重点:肇庆学院,当然有在职研究生报读。可上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查看。有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