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数学一如何复习

名曰治之
黑蜡烛
考研中,数学和专业课是获得高分的俩大支柱,数一又是数学中最难考的,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3337613765。首先要吃透课本,原则如下:1、但凡定理中的所有前提条件都要熟背,熟知其中可能引申的细节问题。2、但凡定理给予证明过程的,一定要做到可以自己熟练推导得出。掌握以上2点,基本上课本这关就可以了。其次用好数学一复习用书,复习方法如下:1、复习全书好比练武功的木桩,要反复击打,里边的内容要在10月底前做到95%的题目一眼便知其解题思路,准确率保证在90%以上。2、复习指南,强烈推荐老陈的级数还有微分中值定理部分外带不等式证明,做这2章节就OK.复习全书的级数部分适合拿来当练习,不适合当指导,指南在这块做的很好,先做指南再搞复习全书;对微分中值定理这块同样适用。3、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老李),线代这本讲义配合视频可以帮你迅速入门并且掌握到一定程度,请搞完讲义再回头做复习全书的线代部分,保证如鱼得水。顺带提一下,老李复习全书中的线代题目基本上是无人出其左右了,适合练习而不适合指导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定位全书的性质了。4、概率真心没一本辅导书能值得一战的,看了半天还只有复习全书的概率部分最详细最有深度,还是老原则,归纳为纲全书为桩。

考研数学一怎么复习?

剪贴簿
做自己
以下分32623539627个阶段,其实一二是基础阶段,三四是强化阶段,五六是冲刺做题阶段,七是总结疏理阶段。 第一阶段(3月下半月-5月上半月)最晚不能晚到5月底:60天左右,期中英语和数学是紧急重要的任务。 数学: 每天4-6个小时,有基础的可以不看教材,直接看二李的全书(每天4小时);没有基础的配合教材(每天2小时)看第一遍二李的全书(4小时)第一遍大部分看懂就可以,不懂的划记号。实在看不懂可以听XDF的课件,但是自己要把时间往上加。保证完成:三月线代;四月微积分;五月上概率。 【数学每天不少于4个小时】 第三阶段(7月1日-8月31日):60天左右,参考第二阶段。数学: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第二遍做到每一道题都搞清楚做后面的练习。30天微积分15天线性代数;15天概率。【数学每天3-4个小时】 第四阶段(9月1日-9月30):30天 数学: 1、 做真题第二遍(保证100分)独立完成【紧急重要】, 2、 做完真题后用一本硬皮本复习整理前面的数学公式、方法、技巧、例题(并背记)【紧急重要】 【数学每天3-4个小时】 第五阶段(10月1日-11月底):60天 数学: 不断的模拟 1、 400(2天一套20天) 2、 真题第3遍(1天1套10天),力求做到没有难题,每一道都轻易搞定 3、 恩波10套(两天一套20天) 4、 400题10套(-天一套)第二遍 5、 总结的小本子背记(全程) 第六阶段(12月):30天(模拟和查漏补缺,不能有害怕的项目)【重点背西经和政治】 数学: 1、 李永乐的超越135,针对上个阶段做题情况查漏补缺,并对难点专项突破。 2、 再次做400题,总结的小本子背记(全程) 第七阶段(1月到2月3):32天,主要是背记【重点背西经和政治】 数学:隔天一套题目熟手。主要是400题和真题保证140。背记总结的东西。 这是经济类的,不知你是考什么专业的?希望有帮助,祝成功!!

考研数学一如何复习

火童
小杂种
一、夯实基础知识是前提从近十年考研数学试题来看,试卷中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目,3433646462真正需要冥思苦想的偏题、难题只是少数。这就要求同学们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数学最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而不是技巧,很多同学往往不重视基础的学习,反而只是忙着做题,想通过题海战术取得考研数学高分。这就像是不会走路的孩子总想着直接跑步一样,即便是投入再大的精力,当然也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二、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的复习掌握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理解不准确,基本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因此,首轮复习必须在掌握和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重要的数学原理、重要的数学结论等数学基本要素上下足工夫,如果不打牢这个基础,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三、多思考,多做题数学考试的所有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试题千变万化,但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一般存在相应的解题规律。通过大量的训练可以切实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做到面对任何试题都能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自己先思考,不管做到什么程度,最起码你思考了。只有这样,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会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学好数学需要多做题,但并不是让同学们搞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四、开始进行综合试题和应用试题的训练数学考试中有一些应用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试题和应用型试题。这类试题一般比较灵活,难度相对较大。在首轮复习期间,虽然它们不是重点,但也应有目的地进行一些训练,积累解题经验,这也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彻底弄清有关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五、总结归纳是关键每学完一个知识点要进行总结,把知识点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写在笔记本上,对不太懂的知识点以及考试常考的知识点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在以后复习过程中,直接看笔记本即可。对知识点的整理、总结,可帮助考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学数学,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做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对待,将题目从头看一遍,分析该题考查了哪些知识,检查自己在解题中的缺陷,找到简便的解题方法。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做重点标记,并抄到错题本上,总结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出错了,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今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于大题来说,不再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同时考查多个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通过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达到融会贯通。数学一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花费的时间也很大,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通过看网课,跟着老师学习的方法,先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做题很有帮助。多做题,把难点一一攻克,准备错题本,经常查漏补缺,只要坚持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考研数学应该怎么学?才能更高效提高分

考研数学怎么复习

冉求
回归
复习总天数:31(7月1日至31日)+30(8月)+31(9月)+30(10月)+31(11月)+30(12月1日至30日) =183天复习任务:高等数学(上下册)60%,概率论30%,线性代数10%英语单词及词组6178个和阅读24部英文名著80%,语法10%,练习10%政治:10月份以后再说专业课:10月份以后再说复习计划:7,8,9月一,总揽:7月高等数学,8月1日至20日概率论,8月20日至30日线性代数,9月〈〈2000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7,8,9月24篇名著及名著内单词,另外随时复习回顾大纲单词。二,细则:1,数学三。 高等数学 7月 函数,极限,连续 4天 一元函数微分学 6天 一元函数积分学 6天 常微分方程 3天 多元函数微分学 2天 多元函数积分学 6天 无穷级数 4天 31天 截止日期8月5日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 随机事件和概率 4天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天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天 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3天 大数定理与中心极值定理 1天 数理统计初步 4天 20天 截止日期8月30日 ———————————————— 线性代数 8月20日至30日 行列式 1天 矩阵及其运算 2天 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3天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天 二次型 2天 10天 截止日期9月15日 ———————————————— 两千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9月注:考虑到休息时间的使用,上述计划的完成的最后截止日期是10月15日2,英语 阅读 每月8部 4天1部 到9月底共阅读24部 ———————————————— 单词及词组 每天210个单词或词组,并时时反复复习 到九月底共记6178个单词及词组,并能熟练运用。作息安排:上午:8:30至11:30 数学三中午:11:30至2:00 休息 下午:2:00至5:00 英语其它时间 自由支配星期天休息要注意的几点: 一、坚持坚持再坚持,要想今天我一定要做完什么,做不完不睡觉。 二、专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一会干这一会干那,特别是看flash的时候。 三、集中,不要相信什么细水长流,就像背单词,你一天背50个,第二天再背50个,几天下来后边没记住,前边又忘了,你一天背200个,连背五天肯定记住很多。其他复习也一样,不要一天复习一章,而是一天复习一本。 四、不要用太厚的书,天天背着很累,干学习就是不见书变薄是很打击信心的事,非要用厚书可以拆成几本,一天一本有成就感 五、不要怕累,没有任何人是轻轻松松考上研的,不付出努力就是不行 六、别说郁闷,郁闷是偷懒不想干活的代词 七、别相信考研辅导班的什么宣传,说什么押题、猜题都是假的,你怎么说,我就是不去 八、不要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自己按部就班复习,不要被别人影响 九、上网、玩游戏能不玩就不玩,考上再说 [转载] 考研数学规划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时最长。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分数都高,即数学是提分的一门科目。只凭数学一门课,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对于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练武时的扎马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b. 多动手做题(不能只看不动笔, 1 + 1 = 2 这样简单的东西也要写出来)。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六轮: 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的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组合而成,写作目的是:尽我个人的最大努力帮助愿继续深造的人才们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考研数学应该怎么学?才能更高效提高分

我要考研,但是数学很差,要怎么复习数学?

光头党
莫之知避
你好3431343065!作为曾经的考研人,关于考研数学的复习,几点建议: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学习不能速成,这个道理大家心知肚明,但同学们依然在寻找快捷方法的路上不知疲倦。今天就明确告诉大家学习没有速成的方法,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你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数学尤其如此,盘根错节的概念定理,灵活多变的题目都决定了学习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必须配以正确而又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考研这一年既学好数学,又不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学习方法本身分为很多方面:坐姿、书写、草稿纸的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答题、计算、归纳……每一个东西背后都有着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够吃成胖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最大的学习方法是规划和工具,也就是时间安排和教材。同样是做一件事情,时间不对效果就会千差万别,工具不对就会吃力不讨好。时间安排同学们能够在各种地方可以看到类似时间规划:基础(2月-6月)、强化(7月-9月)、冲刺(9月-11月)、押题(12月-考试)。这样时间节点的划分从时间和学习的量上来说是比较合理,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你有各种事情耽误学习时间、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等,如果还是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学习,对于你来说那就是毁灭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个阶段做什么,学的怎么样,花费多少时间,能否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客观评价,从来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划,一切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准。学习工具学习工具是学习效率保证的另一个重要的载体!都说做题,但到底做什么题?有些老师随便拿题目来拼凑,搞了一个题源1000题,还有的老师觉得1000题不够劲爆,又搞了一个接力1800,当然了市面上还有660题、300题……也有的同学是把所有比较知名的书籍全都买了一套,并且坚持刷完的(这类同学最可怕,占用了大量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还不一定能学好),我遇见过很多声称自己把这些都刷完但却没有把数学学好的同学。市面上的书每一个都比较专业全面,但是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难题、偏题混杂在一起。拿做题来说,书籍中绝大部分都是历年考研真题,很多同学在刚刚开始复习的基础阶段,就大量的做题,忘记了基础的铺垫,在大量难题中磨掉学习兴趣,让自己越学越低效,到了强化冲刺阶段,开始大量做题的时候,却因为基础不牢,出现做题速度慢,看不懂题的尴尬局面,于是开始返工学习基础,浪费了时间精力,与周围学霸一比较心态立即崩溃到想放弃考研。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数学并不是这么学好的!一份好的学习工具应该有难度的划分,有重点的学,比如列出个科学的课程表,再根据配套习题册练习,测试卷进行检测,有学习、练习、测评才能算一个合理的搭配。学习评价—最终要的环节妄自菲薄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复习进度;妄自尊大又会是自己飘飘然而不知所以然,白白浪费学习时间,所以正确的认清自己很重要。当然,自己的学习好坏不能由自己评价,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总会说到“老师,我已经把XX刷了X遍了,但是……”。我尤其强调,你学习好坏不应该由自己去评价,而应该通过测试卷、模考卷检测之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然后老师根据对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决定你是否可以学习下一节内容,这样的评价才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稳扎稳打,最终取得高分。结语凡事预则立,考研是个耐力活,希望大家在考研这条道路上一路走下去,预祝大家都能看见风雨后的那个彩虹!

考研数学怎么复习,谢谢!

我们俩
死生同状
按数三来答,我是数三的,今年考了148:1、3-5月份,把教科书看完,例子一定6233要吃透,课后题可以挑着做,全做太费时间了,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教科书一般用同济的高数和线代,浙大的概率统计。浙大的概率统计不看其实也没啥大的关系,我就没怎么多看。注意对照着13年大纲看,大纲变化不会太大。不需要看的就不管。2、6月份一般是期末考试时间,能够复习的时间比较少,所以这期间差不多不复习。3、暑假开始,钻研复习全书,至少完整的两遍,最好三遍以上。第一遍,尽情受虐,十道题七八道不会做很正常,不要灰心丧气。不要看着答案做,自己先想,注意培养思路,做好错题标记,当然会很多。第二遍,继续受虐,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不会做,没关系,大家都一样,继续培养思路,错题多注意,是不是还是错在同一个地方。第二遍开始要总结经验、方法和题型,虽然复习全书上会有一些,但是自己总结的更好,看看你哪些题型不会做。第二遍还是要亲手做。第三遍,重点看的便是你自己整理的方法和题型,再看看你还有哪些题型陌生的、不会的,做好笔记。复习全书三遍完了,大概就要到11月份了,甚至是中旬。4、11月开始就要做真题了,一定要模拟时间,就算是分开做的,也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复习全书里面有真题原题,这时候就能看看你自己的掌握情况到底怎么样了,还会遇到你不熟的或者不会的题型,这个时候你在复习全书里面总结的方法和题型就可以用到了。做真题是你最能感觉到自己数学水平提升的一个阶段,做完下来你心里就有一些底了。5、真题大概一个月就能搞定,到12月中旬左右,还有一些时间,主要练的是你不大会的题型,专门找这些题练,可以练以前做过的,也可以练400题上面的,还有哈工大五套卷上面的,有时间可以全做。6、考研前三天,基本上不要多动笔了,背背基本概念,稍微练练题,会的不会的题型都要练练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心态最重要,不可能再提升水平了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考研应如何准备呢?

何启
爱未移
  考研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考研也是现在大学生的重要选择之一,不仅仅是为3363396466了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还有就是为了探索的知识。无论怎样,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追求趋势。然而,考研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往往因为哪个环节不对就导致功亏一篑。下面爱打听为您介绍一些关于考研注意事项的问题,希望对考研的学生有帮助!  考研动机:考研当然会丰富大家的学习生活,因为要考研,就必须尽力去复习。无论考研动机如何,我认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以“能考上”为原则,切忌贪大,贪虚荣。还没有考就开始给自己找退路。  报考学校:这是首先要选择的问题。一要考虑这个学校的实力。所谓名师出高徒,学校名气大,其弟子好像容易被社会接受。但这要与自己的实力相匹配。二要考虑学校的地域问题。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经济力量。例如,有些同学可能至今连大海还都没有见过,却报考沿海城市的大学,可能该同学就会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内地一些经济较差的同学报考上海,深圳等地的一些大学,其经济状况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报考专业:由于研究生招生不是统一录取。虽然时间上是统一考试,但专业内容考试是各学校决定的。也就是说各学校同一专业考试的考试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同一学校不同专业考试内容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好的专业,再根据专业要求去复习。  录取问题:由于研究生考试专业的限制性,因此录取时分数悬殊很大,录取线也很特别。一般情况下,国家会根据当年参报各学校报考情况划定政治,英语,总分,各专业最低控制线。也就是说它可能有四个分数控制线。这些条件都必须全面达到,才能进入资格复习阶段。在这四个分数控制线合格条件下,总分线越高的同学越有可能被录取。(研究生录取线的划分是按A类B类C类划分的。A类一般都指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B类一般指陕西重庆四川等地区的高校。C类一般指西南和西北其他地区的高校。)例如:以本校为例,07年研究生考试中:法律类B类区:英语51 政治51 总分 340 专业80 。这几个分数线都是相互制约的。如果四个分数线都仅仅合格,在这个专业中排名只可能是靠后的,也就不可能被录取。在这些条件都合格下,各专业按1:1.2的比例确定参加研究生招生复试的人数。  调剂问题:有些同学说我报学校时先报高些,考不上该学校再调剂到其他学校去。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往往不可能按你的想法去实现。如果你所要调剂的学校报考人数已经满了,你分数在高也不会被录取。  报考程序问题:每年研究生报考时间大多是十月份网上报名,十一月现场报名和确认。无论报考哪个学校都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学校报名和考试,只有复试和面试才会去你所要报考的学校考试。  复习问题:了解考研的基本程序后,就要制定复习计划。比如考本校,本专业。可以采取三,三,三制复习法。即考前一年:三月至六月,七月至九月,十月至十二月。前一段时间每天可以把英语放在主要时间复习。专业课复习适当少些;中间阶段英语和专业课复习可以占80%的时间,余下时间去复习政治。后一阶段可以把专业课,政治放主要时间,英语每天巩固即可。报考其他学校就需要了解其他学校所报靠的专业所考试的内容。最好能和所报考专业的导师联系一下。  如果要报考其他专业,就更需要了解该专业所要考的内容。复习要劳逸结合,每天都要合理地安排休息。切忌开始兴致很高,几乎24小时复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坚持不下来了,主要是精力,体力支持不了复习。

考研数学如何复习?

右典
固哉
你好!作为曾经的考研人,关于考研数学的复习3431343065,几点建议: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学习不能速成,这个道理大家心知肚明,但同学们依然在寻找快捷方法的路上不知疲倦。今天就明确告诉大家学习没有速成的方法,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你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数学尤其如此,盘根错节的概念定理,灵活多变的题目都决定了学习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必须配以正确而又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考研这一年既学好数学,又不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学习方法本身分为很多方面:坐姿、书写、草稿纸的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答题、计算、归纳……每一个东西背后都有着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够吃成胖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最大的学习方法是规划和工具,也就是时间安排和教材。同样是做一件事情,时间不对效果就会千差万别,工具不对就会吃力不讨好。时间安排同学们能够在各种地方可以看到类似时间规划:基础(2月-6月)、强化(7月-9月)、冲刺(9月-11月)、押题(12月-考试)。这样时间节点的划分从时间和学习的量上来说是比较合理,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你有各种事情耽误学习时间、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等,如果还是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学习,对于你来说那就是毁灭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个阶段做什么,学的怎么样,花费多少时间,能否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客观评价,从来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划,一切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准。学习工具学习工具是学习效率保证的另一个重要的载体!都说做题,但到底做什么题?有些老师随便拿题目来拼凑,搞了一个题源1000题,还有的老师觉得1000题不够劲爆,又搞了一个接力1800,当然了市面上还有660题、300题……也有的同学是把所有比较知名的书籍全都买了一套,并且坚持刷完的(这类同学最可怕,占用了大量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还不一定能学好),我遇见过很多声称自己把这些都刷完但却没有把数学学好的同学。市面上的书每一个都比较专业全面,但是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难题、偏题混杂在一起。拿做题来说,书籍中绝大部分都是历年考研真题,很多同学在刚刚开始复习的基础阶段,就大量的做题,忘记了基础的铺垫,在大量难题中磨掉学习兴趣,让自己越学越低效,到了强化冲刺阶段,开始大量做题的时候,却因为基础不牢,出现做题速度慢,看不懂题的尴尬局面,于是开始返工学习基础,浪费了时间精力,与周围学霸一比较心态立即崩溃到想放弃考研。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数学并不是这么学好的!一份好的学习工具应该有难度的划分,有重点的学,比如列出个科学的课程表,再根据配套习题册练习,测试卷进行检测,有学习、练习、测评才能算一个合理的搭配。学习评价—最终要的环节妄自菲薄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复习进度;妄自尊大又会是自己飘飘然而不知所以然,白白浪费学习时间,所以正确的认清自己很重要。当然,自己的学习好坏不能由自己评价,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总会说到“老师,我已经把XX刷了X遍了,但是……”。我尤其强调,你学习好坏不应该由自己去评价,而应该通过测试卷、模考卷检测之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然后老师根据对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决定你是否可以学习下一节内容,这样的评价才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稳扎稳打,最终取得高分。结语凡事预则立,考研是个耐力活,希望大家在考研这条道路上一路走下去,预祝大家都能看见风雨后的那个彩虹!

考研数学基础差应该怎么复习

仁义之端
室无空虚
一般来说,对于数学基础差的考研人来说,把握以下要点,对于考研数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一、学习方法解读在考研复习中,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考研数学来讲,选取一本好的资料才是最关键的。同样是学习数学,有人看了8本书却没有考到100分,那是因为他看的8本书没有覆盖所有考研知识点;其实,考研数学有600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平均有3.2种题型,而每种题型训练2-3道题左右就可以掌握该题型所对应的知识点。所以,考生只要做4000道高质量的题,80%以上的同学就可以拿到高分。至于学习时间,现在距离考研还有200多天的时间,其实平均每天拿出6.5小时复习就可以。数学只要保证900小时的复习时间就足够了,平均每天学习3小时左右。至于做题,正常条件下每题8分钟左右,每天练习10道题左右就可以了。现在学校课程比较多的同学要利用周末时间补充平时没有学完的学习内容。二、首轮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定理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理解不准确。因此,首轮复习必须在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数学与原理等基本要素上下足功夫。2、加强练习数学考试的所有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试题千变万化,但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一般存在相应的解题规律。通过大量的训练可以切实提高解题能力,做到对任何试题都能有条不紊的分析和计算。3、复习进度表建议学习时间:每天早上8:30-11:30(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但本时间段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复习一定要和做一定量的习题相结合起来,所以需要在制定计划时留出了比较多的时间来做习题。注意:每天至少应该花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这样才能保证在三个月内把整个数学的基础知识复习完。其中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理解掌握概念、定义等,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做习题加以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