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怎样才可以读研究生?

羔羊
静力场
一、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怎样读研究生?

哀悼人
天子之剑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国家承认学历(注: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没有学士学位就不能考研。这是极端错误的!)的应届或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可以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一般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注:含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俗称五大生)后经过二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的学习后。达到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才能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对同等学历考生有些高校还要求提交在公共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论文。不允许跨学科报考:且复试时至少要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研究生,但一般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研究生怎么考?

柊镜
寿则多辱
下面是给到解答,考生可以参考一下:考研是大四才可以考,考研条件: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一:考研的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二:学历要求。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这其中包含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成教、自考毕业生;3.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这类考生网上报名时“最后学历”只能填写为“同等学力”或“本科以下”;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但这类学生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6.一般来说,有的学校还规定,不接收学制为四年制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和学制为五年制的大学四年级学生报考,也不接收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或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报考。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三:年龄不超过40周岁。超过40周岁者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一般报名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对于大四学生来说,有一个预报名,不是应届毕业生不能参加预报名 ,预报名过后在10月份还一次报名时间,考生可以关注一下,至于考试地点,要根据考生报名情况来决定。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实务、外国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国际运输与物流。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15经济学综合。备注:815科目所含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至于是公费还是自费,这个要根据考生自己来看,一般是自费,所谓的公费应该是全额奖学金吧,不过国家一般都会给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在职研究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可以跨专业,但是跨专业比较难考

怎样才能读研究生?

其孰是邪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国家承认学历(注: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没有学士学位就不能考研。这是极端错误的!)的应届或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可以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一般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注:含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俗称五大生)后经过二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的学习后。达到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才能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对同等学历考生有些高校还要求提交在公共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论文。不允许跨学科报考:且复试时至少要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研究生,但一般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研究生是怎样分类的?

命题
骈拇第八
研究生分类:1、按学籍管理按学籍管理的不同,分为学历教育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研究生。前者指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含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推荐免试和部分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自行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硕士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后者指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没有学籍。学生参加研究生课程研修班学习,按教学计划修完课程,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学位证书,但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2、按培养单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包括三类:(1)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3)转制科研院所,如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培养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3、按专业用途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13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09年初,又新增了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毕业后学历依然是“本科”,但是有专业学位证,也就是“单证”;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硕士在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中举行,毕业后学历是“研究生”,领取专业学位证,也就是“双证”,全日制专业硕士是学历教育,GCT在职硕士不是学历教育,两者不能混为一谈。4、按学习方法按学习方法不同,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研究生的学习是怎么样的

必入而叹
打工梦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研究生是怎么培养自己的?

同类相从
侍铳
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的质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的研究水平和实力,也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基本上可以说是导师负责制,所以很多人就理所当然把目光放在导师身上,比如朱猛进在《研究生培养的几种模式》一文中所提到的。朱老师说得很好,但是实际上,导师是不靠谱的。当一个导师带了47个研究生,你还想他给你什么培养呢?完全靠导师来培养研究生那是不大实际的,是抱着幻想成分的。诸葛亮再有才,也扶不起阿斗来;长孙无忌虽无孔明大才,却能助李治成事,为什么?所以说,在目前社会大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在的高等教育如此“倾颓”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呢?只能靠学生自己,这才是最有效的。我所说的“恶劣”也好,“倾颓”也罢不是抱怨我们现在怎么怎么不好,精英化也不一定都好,大众化也不一定都不好,而是想说明一个基本的道理,现实情况已经这样了,作为一名普通的研究生,你能怎么样呢?这种无奈与辛酸更与何人说!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培养自己,事先申明,我并不是说导师不重要,请诸君明鉴。首先我不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什么所谓“个性化教育”,这简直在侮辱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应该贯彻整个教育中,从小到大,而不是我们先把学生按零件一样批量化生产,然后我们再细细雕琢,这不是正常培养人的思路。研究生应该成为“专门化”或者“专业化”教育更妥帖一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论证,以后再和朱老师和王老师探讨和商榷这个问题,下面我想分类谈谈研究生自己培养自己的几种模式:老黄牛模式特点:认真勤快,任劳任怨这种学生不管导师对自己是nice还是周扒皮,他都做事认认真真,课选的是同学中最多的,学分拿得最多,分数考得最高,有一种机器人的态度。在实验室最勤快,一天恨不得工作25个小时,其实仔细观察这一类同学,他们大部分心里都很苦很累,他们也许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但是他们的心一直想上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有些人还坚持着,有些人蜕变为混毕业模式了,个中缘由,不由分说。老黄牛的学生,并不是最聪明的,取得的成果也不是最耀人,但是这种学生理应该受到导师和同学的关爱。希望导师们注意一下。老黄牛般的学生也分两类,一类是基础和天赋都一般的,只要方法得当,导师要是耐心地稍加引他进门,就会有所出息;一类是基础和天赋特别差的,智商和情商都平平的,这是极少数的,如果这个学生还认死理,桀骜不驯,顽固不化,那麻烦了,这时候导师光教是不行的,还得敲打敲打,选题上也要有所考虑。天马行空模式特点:不走寻常路,不做一般人这类学生是最聪明的,他们特立独行,导师规定8点来,晚上9点走,这对他们有点为难,他们可能是“九三学社”,也可能一夜不睡觉,通宵做实验。他们有兴趣时,会大干特干,没兴趣时,就要冬眠,什么也不会做。导师显然是管不住的,但是导师心里又特别喜欢这种学生,他们能做出一些比较特别的成果出来,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学生,导师只要给他提供足够的钱就行了,不需要刻意去培养他。导师要注意的是,这类学生,智商也许很高,但是情商上有可能有点点欠缺,这需要导师来引导,激发他的兴趣,不然也会搞得不欢而散。按部就班模式特点:战战兢兢,坦坦荡荡这类学生介于老黄牛和天马行空中间,是实验室的中坚力量,作息时间规律,为人老实,导师说什么做什么,不说就不知道做什么,要是一天不做点事情,心里就慌。没有论文也不着急,有了论文也不骄傲,持续奋战到毕业,这种学生往往做事不是做优秀的,但是绝对是最可靠的,不管是实验数据,还是方案设计,都是有据可查,严谨求实。如果导师加以精心指导,这些学生,三年便有小成,五年会有大成。打酱油模式特点:碌碌无为,自以为是这主要存在于研究生的初期,后期也会沦为混毕业模式。这种学生原来也许也有梦想,也曾想大干一场,但是冰冷的现实,让他们幡然醒悟,辛辛苦苦,累死累活也是这么多钱一个月,拈轻怕重,避重就轻也是这么多钱一个月,何苦呢?导师要求的事情他们也会去做,只不过速度和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学业进步缓慢,思维逐步变得呆滞,反而在其他事情上到很上心。比如,他们晚上一般要么在打游戏,要么在看电影。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标准,就是研究生晚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基本可以定一个研究生的性。让我们假设一下,呵呵,当然只是假设,不涉及法律和道德因素,如果我们有一个追踪器,连续追踪一周,就观察一个研究生这段时间在干什么,说实话,什么都一清二楚,比检查什么都管用。混毕业模式特点:虚度年华,想入非非当一个学生满足了学校里的,或者导师规定的毕业要求的时候,有的人就开始瞎混了,实验不好好做,论文不好好写,翘尾巴的翘尾巴,找工作的找工作,这种学生其实让导师很难堪,说他们吧,他们毕竟要毕业了,弄不好就来一个“跳楼门”什么的,不说吧,却是影响课题组整个的风气,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也会被带坏。这种学生,骨子里对导师是有意见的,行为上对老师却极其谦恭,毕竟有所求嘛。混毕业的学生,处在一个思想有点混乱的时期,逻辑不能严密,思维很难集中。幸运的研究生的都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好导师;不幸的研究生却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对于学生,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的培养不可小视。从动机上来说,有些人一心混毕业,拿着证书作敲门砖,离开伤心地,到外面混口饭吃,理想泯灭信念陨落,那自然会走打酱油、混毕业的路子,相反,那些一心想上进的同学,求知似渴,不断进取,自然走上了按部就班、老黄牛的模式。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不该荒废才是;对于国家而言,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能够撑得起科技强国重任的年轻人。年轻的学弟学妹们,你想以哪一种模式培养自己呢?可以留言哦

研究生阶段该怎么学习

亦可
德自此衰
这个要根据你研究生方向以及将来的就业意向来制定。首先给自己定个目标。然后开始看书学习。必须要能静下心来看的。把专业的东西弄会了。如果你对专业不感兴趣。建议你在研究生期间多学点别的。因为毕竟在学校有很多资源可以用。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首先,弄清楚目标专业目标院校的新一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看看有没有更改,看看是否新增或删减了某些科目、参考书籍,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进行基础复习。这个阶段要做的是对学校制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海文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这期间,考生要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目标是对所考核科目建立一个宏观知识逻辑框架,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认识、理解即可。不要怕时间长,关键在于全面。第二阶段:强化复习阶段首先,先勾勒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可以根据三到五年的历年真题,采用从题目推到知识点的倒推法,在所用的参考书目上把所有曾经靠到的知识点全部标注一遍。就不难发现,有一部份一次也没有被标注到,这就是非重点,可以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大压缩花在它们上的时间,甚至不看;有的知识点被标注了很多遍,这就是重点,要强化记忆。这样一来,就缩小了复习范围,掌握了考核要点,就勾勒出了一份属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在这个基础上,要结合该大纲进行长达三个月左右的强化复习。目标是将重要的知识点理解、记忆、掌握、应用。在这个阶段,还得密切联系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老师,尽一切可能掌握各种考试相关信息,以利于全面复习。最后祝你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愉快。

研究生应该怎样读

穷桎不行
返祖
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howtolearn,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个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非一流大学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Research  我常说英文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地念书、不停地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