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云南艺术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的舞蹈研究生哪个比较好?哪个更容易?

天道
是无内也
福师大的更好点,师大艺术类是国家基地班,设施很好,学校也很好,实力特强

云南艺术学院考研究生,专业和文化分别要考些什么

根除者
金国民
云南艺术学院是全国七所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云南艺术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文华学院于2002年1月24日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 2004年1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4〕11号文件正式确认为独立学院。文华学院坐落在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春城昆明,位于昆明市西郊(距院本部约4公里),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现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尝学生公寓、餐厅等基础设施齐全。文华学院依托云南艺术学院优质的教学管理和人才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并不断完善教学水平的监测、评估体系,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现有专任教师队伍数量243人,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文华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厚基储宽专业、重能力、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现有音乐系、美术系、艺术设计系、舞蹈系、戏剧系、传媒艺术系、文化产业艺术系7个系,开设了音乐学、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表演、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13个专业。面向云南和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300人。学院至今已有三届学生毕业,在招生录取时,学生群体的文化和专业都相较云南艺术学院其他二级学院低,经过文华学院四年的精心培育,到毕业时,无论是从获毕业证的学生比例来看,还是从授予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人数来看,文华学院均位居云南艺术学院各二级学院前列。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创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艺术实践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06—2008三届毕业生在省博物馆成功地举办了美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作品展,并出版了三届(4本)质量较高的毕业生作品画册。毕业生的作品展览,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也是检验教学质量,促进学院与社会交流的窗口。去年学院在云南美术馆举办了“中韩现代优秀作品交流展”,80多位韩国现代美术协会的艺术家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我院50多名教师和学生也亮出了自己的作品,教师的作品展示着他们的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学生们的作品也较为多样性和开放性,从中可以反映出我们注重特色教学的成果,受到社会的好评。舞蹈系师生参加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学院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一举荣获一、二、三等奖共六项;在2006年首届云南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暨校园歌舞大赛总决赛中,我院获得“贡献奖”荣誉称号。舞蹈系学生许竹吟荣获校园歌舞大赛舞蹈组冠军,王烁在第五届“荷花杯”舞蹈大赛中荣获“荷花之星”金奖,在2006年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中获表演二等奖;音乐系学生张向阳荣获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推新人大赛声乐民族组银奖、第三届中国星流行音乐大赛云南赛区民族组金奖,冀丽娜荣获首届中国56个民族青少年艺术人才大赛总决赛银奖,耿薇荣获首届全国通俗歌手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张玲荣获第三届全国推新人活动器乐组云南省金奖选手称号;音乐系学生在云南省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比赛中,“卷毛组合”一举夺得现场最高分,为高校队夺得团体第一名立下了头功;戏剧系学生也在央视连续剧中显露头角。特别是让社会各界关注的是我院首届“文华之夏”综艺晚会(2007)、“2008文华新年音乐晚会”和2008文华之夏戏剧专场晚会的演出,这些演出反映出了音乐、舞蹈、戏剧及有关部门的凝心聚力,反映了学院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打造出文华学院的品牌,它进一步让社会了解了文华学院、认识了文华学院;也预示着文华学院将不断用自己的精品之作,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文华学院正在按照学院发展目标,逐步建设成一所教学型、高质量、有特色、有地位、有影响的综合艺术类独立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系几本

凤兮凤兮
熊田
云南艺术学院属于二本。云南艺术学院在云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说云南艺术学院是二本大学。(如果你不是云南考生,云南艺术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云南艺术学院是一本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学校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雨花片区西南。现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学院、与企业合办)和附属艺术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门。

哪些院校研究生部有舞蹈学专业?

千乘之君
惩戒者
开设研究生部舞蹈学专业的中国高校有以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西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延边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

哪些大学招收舞蹈研究生 要最全面的!

驚魂島
费直
050408舞蹈学目前招生单位不多主要有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延边大学吉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具体报考要看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延边大学吉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师范大学

云南艺术学院怎么样

暖然似春
皆坐
云南艺术学院不错,是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学校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雨花片区西南,占地800亩。云南艺术学院办学专业设置齐全,现有的3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艺术类的所有专业,涉及艺术学、文学、管理学和工学等学科门类。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教育、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专升本教育及中等艺术类专业等各类层次的、面向全国及世界各国招生的办学资格。扩展资料:云南艺术学院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学院、与企业合办)和附属艺术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门。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省级立项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已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下设的全部领域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参考资料来源:云南艺术学院——学院简介

我是云南艺术学院大三的学生,想考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研究生,是不是很难考呢?

殆乎
祥林嫂
一般都是每年的九月中旬出招生简章,但它不指定参考书目,所以得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的。记得我一个师姐去年考试,因为是跨专业的,所以她的压力很大,但是她很明智的报了中戏凯程教育,每天学习效率极高,好像学习的内容还很有针对性,她报的是1对1的面授辅导。她最后很幸运的考上了。呵呵,加油吧!!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属于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

将甲者进
礼义
今年9月份学校刚出了文件,艺术教育类包括音乐教育美术学院的美术类都是师范类,拿的都是师范类学位证。这个文件,估计从12级开始实行,你们来了也肯定是要走着个政策。我是10级。给分吧。希望帮助到你。

云南艺术学院

慢半拍
夫天地者
  云南艺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建校43年以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艺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7000多名。毕业生包括了汉、回、白、苗、壮、德昂族等20多个民族的学生。  云南艺术学院建于1959年8月,是全国六所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艺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国务院学位委员特别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院以来,学院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优秀艺术家,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科技卓越人才多名。同时也培养了包括傣、哈尼、纳西、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诺、德昂、独龙、保安、高山、大和、傣、回等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的艺术人才。为世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崛起发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云南艺术学院麻园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麻园艺院巷4号   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雨花路1577号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学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学院一方面承担着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一方面也承担着收集、整理、研究、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任务,学院比较注重办学特色和卓越的教学水平,确立了教学、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既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积淀,又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氛围、同时更不具备现代高度意识锐度的综合性高等高等艺术学府。  建院至今,云南艺术学院汇聚了一大批著国内为知名艺术家。组成了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教学、科研、艺术创作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队伍教授职比为80%。近5年来,学院 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515部,教材633部,发表论文2600多篇,完成省部级课题32项,在国际上获奖360项,获国家级奖275项,省级奖39项。留法归来的油画家、雕塑家廖新学教授,小提琴家于丹教授,声乐家帕瓦罗蒂教授夫妇(《悲惨世界》译者),知名国画家、雕塑、袁晓岑教授、罗丹教授,云南画派代表人物丁绍光和蒋铁锋等优秀专家学者队伍先后在此执教。学院现有教职工655人,其中大学本部有教职工566人,附属学校有教职工97人。大学本部34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298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4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1人荣获“云南教育功勋奖,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   云南艺术学院办学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多样,现有的 2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艺术类的所有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学科,艺术类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艺术硕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专升本教育等各类层次的、面向全国及世界各国招生的办学资格。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现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二级学院)和附属艺术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音乐、美术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戏剧影视文学;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绘画、美术学、音乐表演;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绝版套色木刻》、《视听语言》、《戏剧概论》、《和声》、《图形创意》、《普通艺术学》、《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演唱》、《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音乐美学》;有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有3个云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1个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建设项目;有5部云南省高等院校优秀教材;有1个省级艺术师资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设有专职科研机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有较为齐备的实验实践场所和科研仪器设施,为学院师生在教学、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条件。2008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民族艺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艺术类师资培训基地;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传部挂牌把学院作为全国CCTV电视歌手大赛云南参赛选手的专业培训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创作和表演、舞蹈编导和表演等学科专业创作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在全国各类重大艺术类专业赛事中,学院皆有重大收获。2000年至2009年,学院研究、创作、表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86项;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项目108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活动展览、演出600余场次。   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学术标准、艺术原则办学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2009年,学报正式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学院改革发展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正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地,云南艺术学院学术、研究、创作的一扇窗口,云南艺术学院学术风景的名片。报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  云南艺术学院1984年开设工艺美术专业,1986年设置工艺美术系,1999年更名为艺术设计系,2002年正式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并于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设计学院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培养,树立了“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相当办学规模的专业教育、创作、服务机构。对云南省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拥有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学、摄影4个本科专业;2010年新增建筑学、数字媒体艺术2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下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饰艺术设计、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5个专业方向;摄影专业下设商业摄影与媒体专业方向。截至2010年9月,设计学院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   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另聘请了客座教授10人,特聘教授5人,形成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优良,以中青年为主体,充满生机的专业教师队伍。优秀的师资力量来源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及法国、德国、日本、乌克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院校。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法交织汇合产生巨大的创新动力,积极地推动着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强,设计实践成果、科研成果、设计创作成果丰硕。近十年,荣获国家级设计类大奖30余项、省级大奖100项,有30部专著、教材出版发行,专业论文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0余项。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学术文化交流。与瑞士、泰国、英国等国的专业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有序开展实质性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吸收越南、泰国、瑞士等国的留学生,扩大学术影响力。   二十余年来,设计学院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积累深厚,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2009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称号,取得“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图形创意》、《云南特色民间工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   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设计学院教学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设备配置相对齐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科技要求。现有设计教学专用PC电脑200余台、拥有动画工作站教学实验室、数控工艺实验室、陶艺教学实验室、雕塑教学实验室、编织及染织工艺教学实验室、木制工艺及金属工艺教学实验室、苹果G5教学实验室。2010年8月,我院搬入呈贡雨花新校区,教学空间、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获得极大的改善,将建成云南省设计学科数量最多、设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体系。   面向未来,设计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云南艺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建校43年以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艺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7000多名。毕业生包括了汉、回、白、苗、壮、德昂族等20多个民族的学生。云南艺术学院建于1959年8月,是全国六所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艺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国务院学位委员特别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院以来,学院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优秀艺术家,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科技卓越人才多名。同时也培养了包括傣、哈尼、纳西、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诺、德昂、独龙、保安、高山、大和、傣、回等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的艺术人才。为世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崛起发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云南艺术学院麻园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麻园艺院巷4号   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雨花路1577号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学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学院一方面承担着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一方面也承担着收集、整理、研究、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任务,学院比较注重办学特色和卓越的教学水平,确立了教学、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既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积淀,又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氛围、同时更不具备现代高度意识锐度的综合性高等高等艺术学府。建院至今,云南艺术学院汇聚了一大批著国内为知名艺术家。组成了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教学、科研、艺术创作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队伍教授职比为80%。近5年来,学院 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515部,教材633部,发表论文2600多篇,完成省部级课题32项,在国际上获奖360项,获国家级奖275项,省级奖39项。留法归来的油画家、雕塑家廖新学教授,小提琴家于丹教授,声乐家帕瓦罗蒂教授夫妇(《悲惨世界》译者),知名国画家、雕塑、袁晓岑教授、罗丹教授,云南画派代表人物丁绍光和蒋铁锋等优秀专家学者队伍先后在此执教。学院现有教职工655人,其中大学本部有教职工566人,附属学校有教职工97人。大学本部34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298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4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1人荣获“云南教育功勋奖,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   云南艺术学院办学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多样,现有的 2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艺术类的所有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学科,艺术类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艺术硕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专升本教育等各类层次的、面向全国及世界各国招生的办学资格。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现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二级学院)和附属艺术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音乐、美术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戏剧影视文学;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绘画、美术学、音乐表演;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绝版套色木刻》、《视听语言》、《戏剧概论》、《和声》、《图形创意》、《普通艺术学》、《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演唱》、《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音乐美学》;有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有3个云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1个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建设项目;有5部云南省高等院校优秀教材;有1个省级艺术师资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设有专职科研机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有较为齐备的实验实践场所和科研仪器设施,为学院师生在教学、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条件。2008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民族艺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艺术类师资培训基地;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传部挂牌把学院作为全国CCTV电视歌手大赛云南参赛选手的专业培训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创作和表演、舞蹈编导和表演等学科专业创作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在全国各类重大艺术类专业赛事中,学院皆有重大收获。2000年至2009年,学院研究、创作、表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86项;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项目108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活动展览、演出600余场次。   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学术标准、艺术原则办学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2009年,学报正式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学院改革发展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正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地,云南艺术学院学术、研究、创作的一扇窗口,云南艺术学院学术风景的名片。报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 云南艺术学院1984年开设工艺美术专业,1986年设置工艺美术系,1999年更名为艺术设计系,2002年正式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并于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设计学院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培养,树立了“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相当办学规模的专业教育、创作、服务机构。对云南省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拥有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学、摄影4个本科专业;2010年新增建筑学、数字媒体艺术2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下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饰艺术设计、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5个专业方向;摄影专业下设商业摄影与媒体专业方向。截至2010年9月,设计学院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   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另聘请了客座教授10人,特聘教授5人,形成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优良,以中青年为主体,充满生机的专业教师队伍。优秀的师资力量来源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及法国、德国、日本、乌克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院校。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法交织汇合产生巨大的创新动力,积极地推动着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强,设计实践成果、科研成果、设计创作成果丰硕。近十年,荣获国家级设计类大奖30余项、省级大奖100项,有30部专著、教材出版发行,专业论文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0余项。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学术文化交流。与瑞士、泰国、英国等国的专业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有序开展实质性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吸收越南、泰国、瑞士等国的留学生,扩大学术影响力。   二十余年来,设计学院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积累深厚,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2009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称号,取得“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图形创意》、《云南特色民间工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   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设计学院教学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设备配置相对齐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科技要求。现有设计教学专用PC电脑200余台、拥有动画工作站教学实验室、数控工艺实验室、陶艺教学实验室、雕塑教学实验室、编织及染织工艺教学实验室、木制工艺及金属工艺教学实验室、苹果G5教学实验室。2010年8月,我院搬入呈贡雨花新校区,教学空间、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获得极大的改善,将建成云南省设计学科数量最多、设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体系。   面向未来,设计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