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云南艺术学院怎么样?我要考那边的研究生,不知道环境,师资等怎么样,有哪位大哥能够告诉我一下?

禁运品
小鞋子
云南艺术学院简称"云艺",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也是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学院坐落于春城--昆明,始建于1959年,建校以来,为国家、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艺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7000多名。毕业生包括了汉、回、白、苗、壮、德昂族等20多个民族的学生。云南艺术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也是教育部确定的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截至2012年3月,学院本专科学生总数为7601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732人,专升本403人,专科生466人,研究生438人(其中在职59)人,成人教育在册学生364 人(其中本科305人,专科59人)。中专学生958人,独立二级学院学生3212人。

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录取黑不黑?有潜规则没?

独往独来
九经
很明确的告诉你 不黑。但是有潜规则

2019年云南艺术学院考研复试线是多少

适来
或谓之死
2019年云南艺术学院考研复试线是280分。1、云南艺术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有以下专业接受调剂:(1)学术学位专业: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2)专业学位领域:音乐、戏剧、美术、艺术设计、舞蹈。2、申请调剂到我院的考生成绩必须符合全国统一划定的B类地区复试最低控制线。3、第一志愿报考学术学位专业的考生可调剂到专业学位领域,报考专业学位领域的不可调剂到学术学位专业。4、我院只接受英语语种的调剂生,其他语种考生报名一律不予受理。5、我院2019年研究生复试差额比例为不低于1:2,不高于1:3。云南艺术学院,简称“云艺”,坐落于春城-昆明,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也是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学院始建于1959年,1963年,撤消云南艺术学院及将该学院转入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1980年,云南艺术学院正式脱离了昆明师范学院,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办学机构。根据2018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校园占地800亩,有11个教学单位,共有本科专业39个,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艺术硕士专业领域学位授予权,以及工业设计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正式教职工69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207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40人、本科生10918人、专科类学生413人)。截至2018年12月,云南艺术学院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考研戏剧MFA是什么意思?难考吗?普通综合类大学的学生去考会不会受限制?349能调剂么?

赋格曲
渐悟
MFA是在职的艺术硕士的简称。难不难考这个实在不好说,看您自己下功夫多深了,我个人看了10个月的书,考的北大,而且超了北大20多分。原则上,注意,原则上,只要您是媒体从业者,跟您在哪儿本科毕业的大学是没有关系的,都可以报考。不可以调剂。

我今年想考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的研究生,可是学校的招生简章非常不详细,就连规定的考试科目也没有参考课

变色巷
何谓坐忘
建议你亲自来学校走一趟,办3件事:1.认识下自己的导师,最好能沟通沟通。如果他对你印象好,帮助你那就事半功倍了。2.找到已经在你要考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请教所有你迷茫的问题。不一定每个人都愿意帮你,但是不要灰心,多问几个,请人家吃个饭,留个电话啥的。会有惊喜,因为还是有很热情的人的。3.即便,没有找到很合适的人,做到以上2点,也能在研究生院那边买到别人用过的资料,能到学校教学办公室打听到考验细节。最后 如果不方便来,至少也打电话咨询,运气好的话老师 可能会给你推荐某个已经在读的研究生帮你解决问题,也大有帮助。

谁知道云南艺术学院民族研究生所艺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一些信息?

凡事亦然
精武魂
直接登门拜访就好。你研究导师有什么用,是导师选你,又不是你挑选导师。呵呵 潘虹老师不去拜访了?

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设计艺术学哪个好

巨人传
可谓畏矣
云南艺术学院这个比较不错,好多落榜的考生也喜欢调剂到那,昆工整体一般,但只要你能过几本线就能上,还是比较容易的,看你的实力了,实力好考云艺,实力一般考昆工。要是考虑以后就业的话,还是云艺吧,大不了多学习学习,也上个好研!还是去昆工吧

云南艺术学院是几本A类还是B类

风骨
京义线
属于二本A类吧、、我是在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毕业的,但是拿的是本院的毕业证!

云南艺术学院

舍是与非
若丧其一
  云南艺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建校43年以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艺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7000多名。毕业生包括了汉、回、白、苗、壮、德昂族等20多个民族的学生。  云南艺术学院建于1959年8月,是全国六所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艺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国务院学位委员特别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院以来,学院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优秀艺术家,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科技卓越人才多名。同时也培养了包括傣、哈尼、纳西、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诺、德昂、独龙、保安、高山、大和、傣、回等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的艺术人才。为世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崛起发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云南艺术学院麻园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麻园艺院巷4号   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雨花路1577号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学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学院一方面承担着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一方面也承担着收集、整理、研究、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任务,学院比较注重办学特色和卓越的教学水平,确立了教学、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既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积淀,又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氛围、同时更不具备现代高度意识锐度的综合性高等高等艺术学府。  建院至今,云南艺术学院汇聚了一大批著国内为知名艺术家。组成了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教学、科研、艺术创作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队伍教授职比为80%。近5年来,学院 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515部,教材633部,发表论文2600多篇,完成省部级课题32项,在国际上获奖360项,获国家级奖275项,省级奖39项。留法归来的油画家、雕塑家廖新学教授,小提琴家于丹教授,声乐家帕瓦罗蒂教授夫妇(《悲惨世界》译者),知名国画家、雕塑、袁晓岑教授、罗丹教授,云南画派代表人物丁绍光和蒋铁锋等优秀专家学者队伍先后在此执教。学院现有教职工655人,其中大学本部有教职工566人,附属学校有教职工97人。大学本部34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298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4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1人荣获“云南教育功勋奖,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   云南艺术学院办学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多样,现有的 2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艺术类的所有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学科,艺术类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艺术硕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专升本教育等各类层次的、面向全国及世界各国招生的办学资格。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现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二级学院)和附属艺术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音乐、美术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戏剧影视文学;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绘画、美术学、音乐表演;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绝版套色木刻》、《视听语言》、《戏剧概论》、《和声》、《图形创意》、《普通艺术学》、《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演唱》、《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音乐美学》;有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有3个云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1个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建设项目;有5部云南省高等院校优秀教材;有1个省级艺术师资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设有专职科研机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有较为齐备的实验实践场所和科研仪器设施,为学院师生在教学、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条件。2008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民族艺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艺术类师资培训基地;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传部挂牌把学院作为全国CCTV电视歌手大赛云南参赛选手的专业培训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创作和表演、舞蹈编导和表演等学科专业创作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在全国各类重大艺术类专业赛事中,学院皆有重大收获。2000年至2009年,学院研究、创作、表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86项;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项目108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活动展览、演出600余场次。   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学术标准、艺术原则办学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2009年,学报正式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学院改革发展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正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地,云南艺术学院学术、研究、创作的一扇窗口,云南艺术学院学术风景的名片。报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  云南艺术学院1984年开设工艺美术专业,1986年设置工艺美术系,1999年更名为艺术设计系,2002年正式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并于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设计学院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培养,树立了“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相当办学规模的专业教育、创作、服务机构。对云南省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拥有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学、摄影4个本科专业;2010年新增建筑学、数字媒体艺术2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下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饰艺术设计、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5个专业方向;摄影专业下设商业摄影与媒体专业方向。截至2010年9月,设计学院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   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另聘请了客座教授10人,特聘教授5人,形成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优良,以中青年为主体,充满生机的专业教师队伍。优秀的师资力量来源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及法国、德国、日本、乌克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院校。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法交织汇合产生巨大的创新动力,积极地推动着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强,设计实践成果、科研成果、设计创作成果丰硕。近十年,荣获国家级设计类大奖30余项、省级大奖100项,有30部专著、教材出版发行,专业论文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0余项。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学术文化交流。与瑞士、泰国、英国等国的专业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有序开展实质性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吸收越南、泰国、瑞士等国的留学生,扩大学术影响力。   二十余年来,设计学院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积累深厚,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2009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称号,取得“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图形创意》、《云南特色民间工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   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设计学院教学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设备配置相对齐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科技要求。现有设计教学专用PC电脑200余台、拥有动画工作站教学实验室、数控工艺实验室、陶艺教学实验室、雕塑教学实验室、编织及染织工艺教学实验室、木制工艺及金属工艺教学实验室、苹果G5教学实验室。2010年8月,我院搬入呈贡雨花新校区,教学空间、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获得极大的改善,将建成云南省设计学科数量最多、设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体系。   面向未来,设计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云南艺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建校43年以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艺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7000多名。毕业生包括了汉、回、白、苗、壮、德昂族等20多个民族的学生。云南艺术学院建于1959年8月,是全国六所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艺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国务院学位委员特别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院以来,学院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优秀艺术家,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科技卓越人才多名。同时也培养了包括傣、哈尼、纳西、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诺、德昂、独龙、保安、高山、大和、傣、回等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的艺术人才。为世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崛起发展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云南艺术学院麻园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麻园艺院巷4号   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雨花路1577号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学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学院一方面承担着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一方面也承担着收集、整理、研究、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任务,学院比较注重办学特色和卓越的教学水平,确立了教学、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既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积淀,又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氛围、同时更不具备现代高度意识锐度的综合性高等高等艺术学府。建院至今,云南艺术学院汇聚了一大批著国内为知名艺术家。组成了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教学、科研、艺术创作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队伍教授职比为80%。近5年来,学院 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515部,教材633部,发表论文2600多篇,完成省部级课题32项,在国际上获奖360项,获国家级奖275项,省级奖39项。留法归来的油画家、雕塑家廖新学教授,小提琴家于丹教授,声乐家帕瓦罗蒂教授夫妇(《悲惨世界》译者),知名国画家、雕塑、袁晓岑教授、罗丹教授,云南画派代表人物丁绍光和蒋铁锋等优秀专家学者队伍先后在此执教。学院现有教职工655人,其中大学本部有教职工566人,附属学校有教职工97人。大学本部34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298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4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1人荣获“云南教育功勋奖,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   云南艺术学院办学专业设置齐全,培养层次多样,现有的 2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艺术类的所有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学科,艺术类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艺术硕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专升本教育等各类层次的、面向全国及世界各国招生的办学资格。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现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继续教育与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二级学院)和附属艺术学校(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音乐、美术2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有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有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戏剧影视文学;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绘画、美术学、音乐表演;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绝版套色木刻》、《视听语言》、《戏剧概论》、《和声》、《图形创意》、《普通艺术学》、《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演唱》、《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音乐美学》;有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有3个云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1个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建设项目;有5部云南省高等院校优秀教材;有1个省级艺术师资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设有专职科研机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有较为齐备的实验实践场所和科研仪器设施,为学院师生在教学、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条件。2008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民族艺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艺术类师资培训基地;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成为云南省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2006年省委宣传部挂牌把学院作为全国CCTV电视歌手大赛云南参赛选手的专业培训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创作和表演、舞蹈编导和表演等学科专业创作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在全国各类重大艺术类专业赛事中,学院皆有重大收获。2000年至2009年,学院研究、创作、表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86项;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截止2009年12月底,全院共有在研项目108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活动展览、演出600余场次。   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学术标准、艺术原则办学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2009年,学报正式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学院改革发展历程中,《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正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高地,云南艺术学院学术、研究、创作的一扇窗口,云南艺术学院学术风景的名片。报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 云南艺术学院1984年开设工艺美术专业,1986年设置工艺美术系,1999年更名为艺术设计系,2002年正式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并于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设计学院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培养,树立了“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相当办学规模的专业教育、创作、服务机构。对云南省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拥有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学、摄影4个本科专业;2010年新增建筑学、数字媒体艺术2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下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饰艺术设计、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5个专业方向;摄影专业下设商业摄影与媒体专业方向。截至2010年9月,设计学院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   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另聘请了客座教授10人,特聘教授5人,形成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优良,以中青年为主体,充满生机的专业教师队伍。优秀的师资力量来源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及法国、德国、日本、乌克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院校。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法交织汇合产生巨大的创新动力,积极地推动着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强,设计实践成果、科研成果、设计创作成果丰硕。近十年,荣获国家级设计类大奖30余项、省级大奖100项,有30部专著、教材出版发行,专业论文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0余项。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学术文化交流。与瑞士、泰国、英国等国的专业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有序开展实质性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吸收越南、泰国、瑞士等国的留学生,扩大学术影响力。   二十余年来,设计学院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积累深厚,形成了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2009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称号,取得“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图形创意》、《云南特色民间工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部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   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设计学院教学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设备配置相对齐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科技要求。现有设计教学专用PC电脑200余台、拥有动画工作站教学实验室、数控工艺实验室、陶艺教学实验室、雕塑教学实验室、编织及染织工艺教学实验室、木制工艺及金属工艺教学实验室、苹果G5教学实验室。2010年8月,我院搬入呈贡雨花新校区,教学空间、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获得极大的改善,将建成云南省设计学科数量最多、设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体系。   面向未来,设计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习民间,注重素质养成,服务社会,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理念,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