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英国的研究生是不是国内认可度不高,因为就一年?

巴河镇
佐鸣
第一、从政府层面上来说中国和英国政府签订过两国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也就是,我国对英国的高等学历认可,英国对我国的高等学历认可,这是两国相互间的认可,不是单方认可,如果中方一方面不予认可,我国政府岂不是有违约嫌疑?即便是中国政府迫于国内压力不愿意再认可一年制硕士,这个也需要两国政府漫长的协商。英国现在是教育产业化,中国留学生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从两国政府的外交关系,经济关系来讲,也不可能做出可能会影响中英两国关系的举动。第二、从经济利益来说就拿国内HND还有各种合作办学,很多学生本科是不能被认证的,都指望硕士阶段被认证,回国就业,HND是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联合中国大学牵头搞得项目,合作办学也是各大学搞得,教育部要审批的项目,这些部门不会允许这个认证问题影响他们一年上亿的收入的。第三、和其它国家的横向比较澳洲,美国也有一些专业的硕士是一年的,如果不认证一年制的硕士,那这两个国家也会有意见,新加坡,香港等英联邦国家也是一年制,这两个国和地区又是中国的嫡系,不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四、关于网上说的2000年以后的一年制硕士都不将不被认可的问题这个更是无稽之谈,那么多留学生包括各大政府领导高官,大企业家的子女还有国家公派留学生很多都是拿着一年制的硕士进到各大政府机关企业工作,难不成现在突然告诉人家,你学历不合格,现在下岗?这些人也不会同意的,因为触动了既得利益。第五、关于哪里些国家的哪里些学校的学历被认可国际上有一个专门的学制学分评估系统曾经对比各国的教育体制评分,证实英国的一年硕士的所修学分完全等同甚至高于其它国家的硕士学分。到目前为止,只要是在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公布的国外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无论学习的年限,都是教育部认可的。留学以自己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大学,可关注公.众.号「留学选校系统」进行院校定位,输入GPA,专业,语言成绩等,系统会自动匹配数据库中情况与你类似的同学案例,看系统中有多少与你情况相似的学生成功申请了哪个学校或者那些专业,为自己的留学方案提供参考。

英国留学生的含金量还有多少

穿刺者
大杂烩
英国一年制硕士含金量有多少:要说英国大学的教育水平,首先,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权威的QS世界大学排名里,拥有全球前100院校最多的国家除了美国就是英国了(顺便说一句,英国全国只有百余所院校,而美国有千所哦)。既然大家都喜欢看排名,那我们就拿排名说事,由排名也可以看出英国学术水平很高的。其次从历史长河来看,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经济学也发源于此,现在英国又是金融大国。所以就英国留学的热点科目——工科和商科来说,英国的学术研究传统是很正统很深厚的。再次,就时间安排来说,相对于澳洲等国,英国硕士留学的一年制只是减去了学生在校实习和做研究的半年或一年时间,而这些活动学生在毕业后也可以以毕业生的身份来进行。而授课时期的课程内容以及教授水平并没有“偷工减料”。而且英国教育强调严谨严肃,考核严格,不仅重视期末考试也重视学生日常学术表现,还强调自主学习,不会强制学生必须关在教室里学习。接受过课堂知识和作业任务后,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完成之后可以进行课余活动。因此,大家看到的读研才一年,其实是把学制压短,质量也从来没有打过折扣。从时间上来说,英国的硕士生课程是一年,看起来它的学时比国内少,但那一年的课程是满满当当的。有的专业晚上9点还在上课。在英国读硕士的中国学生,大概没有几个夜里二三点以前睡觉的,周末都在读书。从学习内容上来说,课程设计得非常实用,包括选修课在内,全部是专业课,每学期少则3门,多则5-6门课,每门课都要阅读若干指定参考书、写小论文和完成小组合作的课题,结束时通过考试。从英国研究生学制管理上来说,英国大学的要求很严,考试通不过就要淘汰。一门课有30%考试不及格是常有的事,有些学校的淘汰率高达20%-30%。

英国留学读研究生一般要几年

皮弁鹬冠
不过此矣
讲授式硕士课程的学制通常为12个月。研究生文凭或者证书课程学制一般为9个月。英国硕士课程主要分为讲授式课程(TaughtCourse)和研究式课程(ResearchDegrees)两种。授课式的硕士课程,每学期系上开课,由教授讲课,课上小组讨论的机会很多。学季内要交作业 (course work) 与专题报告 (essay),年末要学科考试。每年大约十月初或九月底开学,隔年五六月会有学科考试,九月要缴交硕士论文。一年三学季里,第一、二学季开课较多,第三学季较少。硕士课程非常紧凑,由于时间较短,每周上课的主题较大,教授会有指定的参考书单,但是单是一周的主题所列出的清单就常在五至三十本书之间。一门课一般是一周二或三小时,比起中国一般念两年或三年的硕士,英国这种一年的硕士课程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扩展资料:英国的Postgraate certificate courses (PgCert) 和Postgraate diploma courses(PgDip),前者就是大家所知的研究生,归国后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获得硕士学位。后者是研究生文凭,通常为期为9个月,包括硕士课程的授课内容,但不包括期末论文,中国教育部不予进行学历认证,但有些文凭课程结束后可转为硕士学位课程,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完成论文)。参考资料:英国一年制硕士-百度百科

英国研究生留学一年大概多少费用?

不多仁恩
杜弼
留学定位系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0089539/

中国国内认可留学英国的一年制硕士吗?

梦巴士
绚香
良心话,不黑不吹。回国认可度总比一般本科高很多。一年时间只是压缩学制,并没有压缩课程。等于你要用一年时间完成要求课程。并不容易。哪些拿时间来衡量认可度的真是可笑

英国一年的硕士中国承认吗?

飞升
皇侃
曾有网传消息称,“因为我国的硕士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美国为2年硕士,4年本科;教育部将规定国外学位修业年限不能少于2年(硕士),本科学士学位不能少于3年,博士3年;否则不予承认相应学历,此规定已通过初议,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实行”。其中还指出:“此规定将提高我国海外学历的认证水平,承认那些和我国学历修业年限相近的文凭,如相差太远,例如,一年硕士和半年硕士将不予承认。”“在此之前国家教育部已和英国教育部进行咨询和商讨,对在英联邦国家获得的硕士学位,最低修业年限限制在1年半(不包含寒暑假小学期),1年制的硕士学位将不予承认。”消息还强调:“此规定具有追溯能力,适合评估2000年以后取得的所有海外学历。”该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一大波留学生的关注,尤其是一年制硕士留学生。不过教育部很快回应了该消息:教育部从未传达过该项规定,该消息确认为假消息,纯属谣传!

英国一年制硕士留学生回国学历认证怎么办理?

梵高
上有曾史
同学你好,因挂科或论文没过而拿到diploma或certificate也算是英国留学生比较普遍的现象,英国学历学位认证中,在证书上以”PostgraateDiploma”或“PostgraateCertificate”这样阐述的高等教育文凭,简称“Diploma”或“Certificate”。在英国留学不论本科或硕士最终取得certificate证书回国后都不认可,也不能直接认证,属于一个结业证书相当于国外学校只承认在该校读过而已。diploma比certificate高一个等级,不过本科diploma也是不能认证的,硕士的diploma能认证,但是认证后是没有的学位的,相当于这几年硕士白读了,正常情况下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资料齐全并满足一些条件的情况,才有可能certificate与diploma认证为degree,这个需要具体了解你的情况才能做出判断。

英国留学研究生费用一览表 每年的学费是多少

恶可而言
现量
英国留学不同专业硕士费用不同,英国绝大多数讲授式硕士和研究式硕士课程的学制为一年,研究生课程的学费大致为:文科:6750英镑至8200英镑理科:6500英镑至9950英镑医科:6200英镑至17400英镑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平均学费为7500至11500英镑。如果在英国着名商校学习,学费可能高达20000英镑。只需在教室授课的本科课程相对来说比较便宜,每年的学费在8500英镑至11700英镑之间,平均费用为到9300英镑。英国的授课式研究生课程通常只有一年。如不需要实验室,这类课程的学费在9,000英镑至13,200英镑之间(涨幅为4.3%,均费为9,700英镑)。如需要实验室,授课类研究生的学费则为10,300至16,000英镑,平均费用为11,700英镑,比去年增长6.4%。研究式研究生课程的学费在9,200英镑和12,100英镑之间。实验室课程的学费在10,400英镑至14,300英镑之间,平均达到11,900英镑,增长了5.3个百分点。英国研究生留学生活费而英国研究生留学费用中的生活费这块这是完全由个人掌握的。根据个人的经济情况和生活方式,出入也会很大。一般而言,苏格兰地区比英格兰地区消费低,伦敦地区为。但是总体来讲英国的消费还是很高的。一般的学生的花费情况如下:房租是学费以外最大的支出项目。多数学生是住在学校提供的学生宿舍。每周的租金一般应当考虑在50-60英镑左右(伦敦在60-80镑左右)。也有些学生是在当地人家里租一个房间,合用洗手间和厨房。如果同学合住,还会便宜一些。食品平均每月100英镑(约1250元人民币)是普遍的水平。其他诸如交通和零用,每月100英镑是平均的开销。更准确的费用情况还要看您申请的学校所在位置以及学校的学费情况。根据地区消费水平不同,其留学费用也会有所差异。伦敦地区(约1-1.2万英镑/年)伦敦地区生活费用每月1000镑左右,伦敦地区大学住宿费用最便宜100-150英镑/周。伦敦有着G5高校中的三所,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伦敦大学学院UCL,是所有学子的朝圣之地,它赋予了很多人对英伦风情的最初的向往。学校代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UCL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伯明翰伯明翰是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地区的生活费用每月800镑左右;校内住宿一般在154英镑左右;校外住宿一般80英镑左右。学校代表:伯明翰大学,阿斯顿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等曼彻斯特曼彻斯特是一个工业之城,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英国前列。曼彻斯特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伦敦),是城市重建的一个典范,人们可以从这里看到英国工业的发展历史。曼彻斯特地区的生活费用每月800镑左右。学校代表: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等。

英国一年制硕士学生毕业后要回国吗

永濑
就是我
英国一年制硕士学生毕业后要回国吗?中国赴英国接受高等教育(本科及其以上)的人数十年来始终保持稳步攀升,2012年起便超过了欧盟国家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之和,高居各国之首,这一表现在历经脱欧、英镑震荡以及移民政策紧缩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特别。对此,UKCISA(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主管Dominic Scott总结道:“来英国学习的印度学生锐减,其他非欧盟国家也出现了明显的停滞,庆幸的是只有中国一如既往的保持了高增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输出国。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镀金深造。海外留学耗时耗力,生活成本以及教育成本日趋高昂,相比之下,英国授课型研究生学制短(一年),选择多,教学质量可靠,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据英国大使馆调查显示:2016年持有Tier4学生签证赴英留学人数为73000人,其中授课型研究生(一年制)人数上涨最为迅速,相比去年涨幅高达82%,如此火爆的一年制硕士留学,在具备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短板与压力。一、回国工作是首选,情感因素是主因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多,学成归国的人数也愈发壮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表的《2016年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蓝皮书》指出,近八成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发展,这一点在本次采访中也得到了印证。就读于卡迪夫大学传媒专业的Yoonie表示,曾经有过留在英国的想法,但只是一闪而过,很快便放弃了,当被问及原因时,她回答到:“我喜欢英国这个地方,但情感上不想留在这里,饮食,语言、文化以及打交道的方式都有差异,这让我觉得孤独,回国工作至少心理压力会小一些。”持有相同看法的采访者占绝对多数,大部分受访留学生都表示,主观情感上的孤独寂寞,对非母语国家生活方式的不认同与不熟悉,是影响自己留在英国的重要因素。二、政策与机会大考量,客观因素促回国来自利兹大学商学院的Vicky曾经投递过几次简历,均不了了之。她表示英国就业形势严峻,回国发展的机会会比留下来多一些:“对于英国本地公司而言,他们更倾向于招收本国人。”Vicky计划先短暂留在英国,参加完年底毕业典礼再回国工作。在此期间,她准备一边旅行一边收集国内求职招聘的信息,九月份交完毕业论文再开始投简历。同样来自利兹大学的另外两位中国毕业生则有的看法。大宝读国际新闻,留学前在一间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之后回国准备继续干。她表示从事这个工作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机遇”问题:“我一直是走一步看一步,没什么计划,但我本科就在这间工作室工作,留学期间工作也没断,回国的话,工作环境熟悉,发展空间更好,而在英国做类似行业,主要一是语言问题,二是一年的时间真的不够融入。”Tony来自北京,就读传媒专业,对于回国后的工作,不想坐办公室的他给自己从上到下列出了三个选择:旅行定制,跨文化策展,汽车媒体。他说:“服务业属于朝阳产业,国家扶持力度大,目前国内已经有成型的高级旅行定制企业,形势非常好,回国会首要考虑与业内朋友一起创业。”除此之外,国内更广的人脉以及顾家的考虑也是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对于回国可能面临的困难,除去与国内相同的北上广大城市竞争激烈,未来落脚点不确定,实习经验不足,以及父母对稳定工作的要求与自身兴趣相悖的压力,的还是集中在信息的断层上。三、读博需要坚持和机遇,兴趣与金钱都要考虑李天来自爱丁堡大学的语言学与认知学专业,今年10月她将离开英国,奔赴德国读博,专业是更加艰深的方向历史句法学。成功申博的人并不多,对此李天直言幸运:“语言学工作在国内的商业价值并不高,行业发展机会也不多。最初来英国的时候就打算读博,但是具体方向与学校并不确定。德国不交学费,性价比很高,并且德国语言学和历史积淀非常浓厚。”李天告诉记者,她其实最早有两手准备。除了申博之外,她也把参加工作纳入考虑范围。不过,中途她收到了博士的录取通知:“国内外工作都找过,不过由于工签的原因,重点没有放在英国。英国全职并不好找,一般年薪在22,500-34,500英镑,进大学会高一些,兼职倒是很容易。国内的话,英国这边毕业的时间不理想,我只能参加第二年春招,语言学工作岗位少压力大,在北京工作的话一个月税前六七千就不错,税后再交各种租,可能还要倒贴。”四、准备留英要提早,切勿好高骛远据观察,赴英攻读授课型硕士的留学生中,鲜少有人选择留英工作,一来工签难拿,二来许多人根本不准备找。正如Derby所说:“许多人来英国其实并不是为了在这里找工作,只是为了回去的工作铺路而已。”Shirline是一位留在英国全职工作的毕业生。Shirline前年本科毕业后来到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商业项目管理专业,目前在英国Mott MacDonald工作。“当时我找工作,是想深入了解这边的生活文化,同时也是觉得英国的收入和居住环境相对比较舒适。”英国读研究生时间段,工作签证政策苛刻,相应的留英找工作的时间点也要卡很紧。关于如何找到工作,Shirline的经验是要提早。Shirline很早便决定在英国找工作,一来英国就参加了就业讲座,学习之余关注着面试与工作的相关信息,同时多加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资源。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相对封闭和狭小的社交圈放大了同辈压力。当并肩作战的大部队撤退时,坚持到最后的孤军更容易产生不安感,英国就业市场的陌生,还有国内外信息与活动不同步造成的断层,都会增加求职者的压力。然而,对求职者来说,能够通过练习战胜的困难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提前注定的失败。“虽然有些公司写明招聘国际学生,但实际上门槛很高,甚至是不招的,拒绝留学生的理由很多都不合情理。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岗位不合适,那么你要要调整求职方向,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公司真的不招人,这时候就只能调整心态。”Shirline说道。有难点就会有市场,对于国际学生十分难就业的英国市场,许多中介破土而出,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而言,陌生的环境和对未知的不安很容易让他们屈服于这些中介莫名其妙的“饥饿+恐吓营销”的套路中,Shirline的经验是大多中介不靠谱。如今又是学年交替之际,大批留学生即将毕业,又有大批留学生即将赴英,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憧憬,Shirline说:“建议大家不要太过纠结找诸如四大一类的名企,名企国内也有,想留在英国的话主要是看喜不喜欢这边的生活。找工作要有恒心,不要怕失败,另外多些社会经历对找工作也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