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亚洲农业研究》是什么性质,合法吗?影响如何?

剧场灵
金三角
  《亚洲农业研究》(Asian AgriculturalResearch, ASAR)是一份由普罗维登斯美中文化出版的学术杂志,于2009年6月创办。杂志的编委和编辑来自于北美、亚洲、和欧洲等多国的专家和学者。ASAR严格按照国际期刊的运作模式进行运行,实行双向匿名评审。杂志的内容十分具有特色,注重于亚洲地区农业各个方面的研究,尽量用较少的篇幅向读者传递最大的信息。国际刊号:ISSN 1943-9903,是合法的出版刊物。  《亚洲农业研究》创办的目的是"推动人类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肃清阻碍人类进步的落后方式"(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griculturalproctivity and root up stale modes hindering humanprogress)。这句话一直被当作刊物的灵魂。21世纪以来,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以及人们对农业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普遍关注,《亚洲农业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农业研究和专业群体的人士。迄今,许多国家图书馆,各类机构及公司在订阅该刊。  致力于为农业专家和政府决策者提供有关新近农业研究成果的论文,评价农业政策,以及为涉农研究者、教育者提供具有洞察力的读本。ASAR编辑们期望其杂志可以把当前农业研究课题传播到学术圈之外的公共部门和农业学术界。

问下,你在《亚洲农业研究》发过论文吗?这个刊物怎么样?版面费贵吗?

绿河
明故
《亚洲农业研究》是国外的农业期刊,以前我发表过。在外文期刊中,版面费不怎么贵。好像对文章的英文表达要求蛮高的。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clinical research》是哪一类期刊

告亲夫
洁厕工
期刊名:亚洲药物临床研究杂志就是 药物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亚洲研究 美国的哪个大学最好?

三物
尝又与来
哈弗大学

《亚洲农业研究》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无求
神嚣
在中文核心之上,具体要看贵校人事处认定。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clinical research》是哪一类期刊

劳而无功
期刊名:亚洲药物临床研究杂志就是 药物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有谁知道有关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些文献啊(最好是像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这样的大的经济研究期刊上的)

彼出于是
水银人
不知道

请问国外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历史学术期刊?多谢了

李丹
叔齐
1, 期刊名:The Anatomical Recorda. 简介:The Anatomical Record是美国解剖学会的官方期刊,刊登形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工作。其亚洲副主编是浙江大学的李继承教授。他欢迎意诺的客户选择The Anatomical Record发表学术论文。b. 特点:该杂志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比较友好。其最新一期20篇论文里有2篇来自中国大陆。意诺的客户在该杂志的成功发表率是75%。c. 影响因子:1.5 (2009)d. 网站: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002/(ISSN)1932-8494e. 投稿方式 (网上投稿):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002/(ISSN)1932-8494/homepage/ForAuthors.html2, 期刊名:Leukemia Researcha. 简介: Leukemia Research是由 Elsevier 出版,刊登与白血病研究和治疗有关的论文(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都可以)。b. 特点:该杂志很器重中国学者的科研工作。最新一期21篇论文里,有4篇来自于中国大陆(20%的比例),其中有1篇是意诺的客户。c. 影响因子: 2.37 (2009)d. 网站: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583/authorinstructionse. 投稿方式(网上投稿): http://ees.elsevier.com/lr/3, 期刊名:Cancer Lettersa. 简介: Cancer Letters是由 Elsevier 出版,刊登与癌症有关的基础或临床研究。论文被录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该论文能吸引跨学科的科研工作者。Cancer Letters的副主编有6位来自中国大陆。b. 特点:如果您从事癌症方面的工作,这个杂志是您最佳的选择。最新一期11篇论文里,有5篇来自于中国大陆(50%的比例)。意诺的客户2010里在该杂志累计发表6篇论文。c. 影响因子:3.74 (2009)d. 网站: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506050/authorinstructionse. 投稿方式(网上投稿): http://www.ees.elsevier.com/can4, 期刊名: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a. 简介: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是由 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主办,主要发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副主编里有一位中国学者。b. 特点:最新一期有3篇论文来自于中国大陆,其中一篇是意诺的客户。c. 影响因子:5.33 (2009)d. 网站: http://www.jbc.org/site/misc/itoa.xhtmle. 投稿方式(网上投稿): http://submit.jbc.org/index.dtl/?ctst=y5, 期刊名: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a. 简介: 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是由 巴西科学会主办,主要发表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b. 特点:推荐这个杂志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中国学者比较友好。最新一期8篇文章有3篇来自中国大陆;二是因为巴西的官方语言不是英语,该杂志对英语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意诺客户在此杂志上的成功发表率是95%。c. 影响因子:1.08 (2009)d. 网站: http://www.scielo.br/revistas/bjmbr/iinstruc.htme. 投稿方式(电子邮件): bjournal@fmrp.usp.br6, 期刊名:PLoS ONE a. 简介: PLoS ONE是全球最大,最好,影响因子最高的开放杂志,接受任何自然科学有关的论文。b. 特点:因为是开放杂志,在上面发表的论文能被的学者读到,从而大大提高您论文被引用的机会。此外,它有20多位编委来自中国。过去12个月里,意诺帮客户往此杂志上发表了13份篇论文。c. 影响因子:4.35 (2009)d. 网站: http://www.plosone.org/static/checklist.actione. 投稿方式(网络投稿): http://www.editorialmanager.com/pone/7, 期刊名: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a. 简介: The Journal Immunology是美国免疫学协会的旗舰杂志,接收免疫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政策法规方面的论文。b. 特点:接收率高(41%的接受率)。从接收到发表的时间少于2个月。此外对中国学者比较友好,最新一期有5篇论文来自中国大陆,2篇是意诺的客户。c. 影响因子:5.64 (2009)d. 网站: http://www.jimmunol.org/site/misc/authorinstructions.xhtmle. 投稿方式(网络投稿): http://ji.msubmit.net/cgi-bin/main.plex8, 期刊名:The FASEB Journal a. 简介: The FASEB Journal 是美国实验生物学会的旗舰杂志。b. 特点:对中国学者友好,最新一期有2篇论文来自中国大陆。意诺的客户在过去12个月里也在此期刊上发表过4篇论文。c. 影响因子:6.40 (2009)d. 网站: http://www.fasebj.org/site/misc/ifora.xhtmle. 投稿方式(网络投稿): http://submit.fasebj.org/index.dtl/?ctst=y9, 期刊名: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a. 简介: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学期刊,发表生物学各方面的论文。b. 特点:中国区的编委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教授。意诺客户帮客户在此期刊上发表过5篇论文c. 影响因子:3.52 (2009)d. 网站: http://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site/misc/information.xhtmle. 投稿方式(网络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prsb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中心是保守还是开放

爱很大
不庄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有些学者正对发生在印度支那半岛的这场战争,进行反省和总结,而今年一月十日至十二日,以亚洲地区学者为主、议题是《关於中国、东南亚与印度支那战争的新证据》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也在香港大学举行。会议由港大历史系、亚洲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和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联合组织,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越南、美国、俄国、挪威的二十六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