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只游不学会被叫停吗?

气母
义存
教育部早在2014年7月就在其官网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海外游学市场加以规范,明确规定,境外研学旅行在具体时限上,一般小学生不宜超过3周,中学生不宜超过6周;每次活动安排不宜超过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参访城市不宜超过4个。除非特别需要,不宜组织跨国多地的境外研学旅行活动。行程时间安排上,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二分之一;教学内容要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把素质教育和体验学习贯穿始终,科学搭配“游”与“学”。此外,举办者要根据成本核算,事先向学生和家长详细说明其负担费用的构成,依法订立合同;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境外研学旅行活动中牟取经济利益。

游学、研学、学游有什么区别?

失者
不同其事
游学:学生(或成年人)利用假期,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实现假期自我充电的目的。研学:将课本知识拓展到现实中去,在旅途场景中学习、体验书本上的内容。学游:与游学同义,是少数游学机构为了凸显自身的项目与传统的旅游型游学项目的差异而新造的词语,没有“游学”通用。突尼斯8日游大年三十出发¥14999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11日游¥21999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18日游¥36800热卖爆款土耳其番红花城11日游¥12999山西定制旅游¥20查看更多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研学旅行应该学什么?

日改月化
衽席之上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以及家长,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第二,加强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要动员社会广泛的资源,包括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祖国大好河山、工厂、农村、企业、学校等,都可以作为研学旅行的基地,让学生去看、去体会、去感悟。第三,形成一个研学旅行基地的网络,每个基地的课程资源、特点、接待条件等都上网,让大家一看就明白。首先鼓励就近搞研学旅行,根据年龄的不同特点可以搞跨区域的研学旅行。第四,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文化的内涵、革命的精神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讲解员的培训,要体现这份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要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爱听、听得懂和听得进去。

研学和旅行到底是什么关系?

乔豫
火要镇
研学说白了就是打工去了,只是给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说是去学技术学技能。特别去日本,都是以研学的名义去的。旅行就是另一种方式了, 是去游玩观观景去的。放松心情,开拓视野。这两概念完全是不同的。

山东研学旅行和普通旅行有什么区别

老黄狗
大事情
最大的区别在于研和学,旅行只是一种方式。

学校强制学生参加研学旅行违法吗

梅花巾
使太子先
黑龙江省海伦市实验小学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而且是逼着家长参加,交钱,价格贵的离谱

参加研学旅行的要求是什么?

世蕲乎乱
卢格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民休闲旅游纲要》发布时间:2013年2月2日《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并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时间:2014年8月21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

研学旅行如何才能做到寓教于乐,游学相长?

与父
除君之忧
研学旅行是知与行的结合,是孩子们开阔视野,砥砺心志,进行实践体验的一次难忘的成长契机,让学生在旅行中全面锻炼自己的能力,不断攀升自我挑战的新高度!研学旅行,重在以社会资源为第二课堂,让学生与社会多层次、多维度地接触,拓展他们学习成长的空间。国外的研学旅行,比我国开展早很多年,美国、韩国、日本、英国……每个国家都在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而每个国家的研学旅行的形态都有所区别,那他们的研学旅行是怎样做的呢?英国英国,可以说是最早有研学旅行的。早在17世纪,英国王室就有教师带领王子们周游列国的先例;到了18世纪,这种游学普及到英国上流阶层;到19世纪,倘若当时英国的青年学子,尤其是贵族子弟不曾有过海外研学旅游的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一直以来就有崇尚研学旅游的风气,被称为“大陆游学”的theGrandTour,实际就是研学旅游。今天,很多英国家长会选择在暑假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有些没有家庭出游计划的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出游,在旅途中学习知识。由于欧盟国家间往来不需要签证,所以英国学生的境外研学旅游较之非欧盟国家的学生更为便利。韩国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满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研学旅游的范围也不囿于本国内,如2014年,韩国大学生“东北亚大长征”活动就选择高句丽的开国王城——位于我国辽宁省的五女山城,以及高句丽时代遗址——我国吉林省集安市、敦化市、东京城等地进行考察。日本研学旅游在日本被称为“修学旅行”,是日本学生最具特色的活动。日本的研学旅行起源很早,在1946年就开始了,不仅涉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观国家公园、访问历史古迹等学科相关的修学,也涉及职业选择、自然体验、考察先进企业甚至体验商人活动等等,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施中,学校会依据学生的年龄不同而侧重有别,时间一般为期数天。其中小学生主要就近参观名胜景点或是集体泡温泉;初中生不光去名胜景点,而且把教科书中出现的国会议事堂、东京塔等列为参观景点;高中生则倾向把参观地点定位在自然体验或了解往日战争的悲惨历史,修学旅行常去冲绳、广岛、长崎等地。另外,有不少学校尤其私立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出国修学旅行,并将此作为特色写入招生简章。美国美国与中国的教育观念一直都存在着差异,这是中西方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在美国,家长较少有“望子成龙”的功利念头,孩子参加假期活动主要还是凭借兴趣爱好,所以研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一样,为满足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是假期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美国霍奇基斯高中甚至曾组织10-12年级的学生去南极开展为期3周的探险之旅,让孩子们在考察南极半岛和周边岛屿,观察鲸鱼、磷虾群,拍摄帝王企鹅、海豹、冰山的同时,听取随行的南极科考专家学习生态学和当地历史。此外,不少美国高中生会在假期里参加国内名校游,了解高校特色,为将来升学选择做准备。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研学旅行始于20世纪80年代。堪培拉大学的Brent W. Ritchie教授和英国布莱顿大学的Duane Coughlan教授用了两年时间,研究了807所澳大利亚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初衷和面临的困境。他们发现,澳大利亚的研学旅行主要出发点是学生的教育和校外实践,因而会首先选择有足够系统化、差异化课程的基地。制约研学活动的最大因素是配套资金和交通成本,因而大多数学校会选择近郊型、收费适中的基地。旅游作为手段和载体,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在有关出游动机的在线调查中,被调查的父母最主要的动机是趁着放暑假“让孩子出去增长见识”。虽然“研学旅行”这一概念在2012年低已经提出,2013年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2014年全面实施,但是,从这五年来的研学旅行实施情况看,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归结原因,还是在于市场上类似研学旅行的项目种类繁杂,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在一些机构的逐利冲动之下,研学游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解决研学的本质问题。很多机构或旅行社甚至直接把“学”与“游”的功能错位,一些研学游产品明显“游”大于“学”,部分教育机构打着“游学”的幌子,组织学生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到不同城市或国家的知名学校体验,价格昂贵,硬性收费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异化研学游的真正目的,只会让研学旅行流于表面,难以达成社会学教育的效果。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目前很多学校、企业、机构和旅行社,对于研学旅行并不真正的理解,也没有从事研学指导的专业人才。甚至有人认为,导游就是研学导师。在此,我要严重申明,导游和研学导师有本质的区别,研学导师不一定要有导游证,但一定要懂得研学活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为防止研学游被异化,则需要理顺监管机制,正确认识研学旅行,重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职责!为什么要开展研学指导师培训?第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满足全国1.42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必修课需求,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简称“中教国际”)按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研学导师。第二,让专业化、规范化的“研学导师”带领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中教国际的培训有什么优势?第一,我们不是单纯的培训机构,不仅仅是全国研学指导人员自我提高的培训班,更是交流、合作、共享的资源平台。第二,我们拥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从事心理教育、研学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户外安全与风险控制等专业的授课讲师。第三,颁发具有国家机构认证的能力培训证书。双证书1.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委员会“研学旅行导师”岗位能力证书2.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全国“研学指导师”培训证书2018年7月班培训时间7月21-22日月月开班,每月一期培训地点北京(具体地点另行通知)培训详情培训内容研学旅行政策解读与发展研判研学旅行教育与评价研学旅行创新思维导入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培训对象各教育机构、旅行社、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公益组织、管理咨询公司、旅游文化公司、户外活动俱乐部等单位从事研学旅行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培训收获1、系统化学习研学旅行专业理论;2、了解国家旅游和研学规范要求;3、掌握研学旅行的服务规范标准;4、学习体验式教学基本理论知识;5、具备研学旅行组织和实践技能;6、亲身体验研学旅行的各类项目;7、独立策划创意的研学旅行方案;8、妥善处理研学旅行的风险安全;9、有效配置研学旅行的活动资源;10、两份国家机构认证的培训证书。培训费用市场价:3180元/人优惠价7月9日之前或三人以上同时报名:2780元/人费用包含培训费、证书费、资料费等;食宿及交通费自理。2次免费复训机会(复训如需证书,需缴纳证书费)。联系电话办公室:010-58782966陈老师:18513085576刘老师:15313023698学员反馈往期回顾组织机构:中教国际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简称“中教国际”)隶属于(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以从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主业的独立法人机构,是首批获得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资格认定(资质认定书编号:教外综资认字【2000】3号),可开展跨省市教育服务和出国游学、留学业务的全国性机构之一。中教国际全国研学部依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全国网络以及三十多年来积累的国际教育交流经验、关系和渠道,致力于提供研学资讯、研学资源、研学政策、研学课程、师资培训、研学线路、研学基地建设、媒体推广等研学旅行综合信息资讯与服务解决方案,打造国内外研学影响力品牌。专业团队、质优诚信:中教国际研学部拥有数年的教育培训、教育活动经验和十几年的户外旅游经验,所有工作人员从事教育行业、旅游行业5-10年以上,并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官方机构、师资保障: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机构,我们拥有资质雄厚的师资团队,保障了项目课程专业性处行业内顶尖水平。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我们成功举办了16期“研学指导师”培训班,每年组织三十余次亲子户外体验活动、学校研学实践活动等。

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

好可爱
万物不伤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xiu227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附研学旅游的八大产品体系)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编者按:研学旅行作为专项旅游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工作日淡季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作出规范。当研学旅行被规定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其价值和效果必然将得到极大保证和释放。研学旅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中,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体验性、教育性、娱乐性、休闲性是其主要特性,与传统旅游相比,研学旅行更加关注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满足自我提升需求的高层次旅游。研学旅行在国外发展已久,但在国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研学旅行,学生能够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极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紧急情况应急能力。此外,研学旅行注重学习和观光并重,对于任何景点参观,研学旅行都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察,关注学生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一次好的研学旅行体验最重要的不只是游,也不只是学,而是悟。学生所听到、所看到的都可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对于研学旅行的组织和安全保障,《意见》要求,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但须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