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医学类院校排名

狂想曲
而大备矣
1.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  2.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积水潭医院)  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妇产科医院、华山医院)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上海六院、上海九院)  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梨园医院)  6.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肿瘤医院)  7.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华西口腔医院)  8.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长海医院、东方肝胆医院)  9.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京医院、口腔医院)  10.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  1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雅一院、湘雅二院)  1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护国寺中医医院)  13.浙江大学医学院(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  14.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中国医大一院、中国医大四院)  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翳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6.首都医科大学(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安贞医院、佑安医院)  17.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肿瘤医院)  1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19.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白求恩第一医院、白求恩第二医院、白求恩第三医院)  20.山东大学医学院(齐鲁医院、山大二院、省立医院)  2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日联谊医院)  22.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儿童医院)  2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大二附属医院、肿瘤医院)  24.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  25.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龙华医院、中医医院)  26.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  27.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第二附属医院)  28.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第二附属,附属肿瘤医院)  29.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第二附属医院)  30.青岛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疗集团)  3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  32.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33.苏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3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省立医院)  3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协和医院)  36.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  3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翳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8.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39.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  4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生各个专业的排名及就业率

漫才帮
好专业很多 得看你自己原来的专业是什么 基础是什么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马史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宗教学 科学技术哲学 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统计学 数量经济学 国防经济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军事法学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共党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外交学 社会学 人口学 人类学 民俗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史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法语语言文学 德语语言文学 日语语言文学 印度语言文学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欧洲语言文学 亚非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新闻学 传播学 艺术学 音乐学 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戏剧戏曲学 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舞蹈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历史地理学 历史文献学 专门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 声学 光学 无线电物理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天体物理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气象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物理海洋学 海洋化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地质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地球化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构造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植物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系统理论 系统分析与集成 科学技术史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光学工程 精密仪器及机械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冶金物理化学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岩土工程 结构工程 市政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地质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油气井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制浆造纸工程 制糖工程 发酵工程 皮革化学与工程 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轮机工程 水声工程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技术及应用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农业机械化工程 农业水土工程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森林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 果树学 蔬菜学 茶学 土壤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药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草业科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林木遗传育种 森林培育 森林保护学 森林经理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产养殖 捕捞学 渔业资源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法医学 放射医学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护理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运动医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与卫生环境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军事预防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医史文献 方剂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五官科学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药理学 中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农业经济及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 行政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求助,考研中医药大学难度排名

散则成始
越冢
2017-2018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教育部】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25所开设了中医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是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具体榜单:

中国中医药大学排名

樱井
大赌局
中医药大学排名如下:1、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均为全国第一获A+评级。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作为中医药学的老大哥,学校在国际上也是享又盛誉,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非常高。2、上海中医药大学简称“上中医”,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校长,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中医学、中药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排名全国第一,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此外还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在中医药领域,学校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享有“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的美誉。学校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中药学更是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位于南京,虽然在省内高校众多,但学校依旧以其特色获得行业认证。4、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先后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中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中医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在学科评估中中西医结合为A-,其他相关专业也不差。学校位于广州,事业我国对外发展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窗口。5、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入选国家“双一流”。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学院。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药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均为B级,也是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药人才,多个第一诞生于此,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5、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并列第五,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中医高等院校之一,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校现有16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学校中药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还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在学科评估中,学校的中药学也是被评为A-、中医学评为B+,实力非常厉害。扩展资料中医学毕业生六大就业方向:1、中医临床医疗工作。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如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由于竞争激烈,目前本科毕业生留在大城市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机会较少,主要去向为县级、乡镇级医院。2、科研教育工作。毕业生可选择在中医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教育等工作。3、中药研制、开发或药物销售工作。毕业生可选择在药厂或医药公司从事中药研制、开发或药物销售工作。4、国内升学或出国留学深造。提升综合能力与学历层次,增加择业资本,提升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毕业再就业,相对会容易许多。5、中医养生等预防保健机构。近年来,中医养生大受青睐,擅长针灸的学生可以考虑这个就业渠道。6、转向全科医生。随着农村、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选择在社区、街道医院或基层医疗工作单位做全科医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在偏远的中小城市、县城或乡村,这方面的人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药资源学 考研学校排名

好夫妻
别名
排名第一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二的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以下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学排名列表:1 南京中医药大学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 成都中医药大学4 河南中医学院5 广州中医药大学6 吉林农业大学7 天津中医药大学8 云南中医学院9 山东农业大学10 中国药科大学11 沈阳药科大学12 广西中医药大学13 湖南农业大学

招收中药学研究生的院校排名是什么

百慕大
共青城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 91 100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84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7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77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76 10559 暨南大学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73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72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10471 河南中医学院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70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69 10697 西北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66 10136 内蒙古民族大学 65 10475 河南大学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716 陕西中医学院 10735 甘肃中医学院 11117 扬州大学 这是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的排名,可参考。

中医考研有哪些好的大学?排名如何

天时
善夫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A4 成都中医药大学 A5 上海中医药大学 A6 天津中医药大学 A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A8 湖南中医药大学 A9 山东中医药大学 A 以上是国内中医方面最好的几所及排名!

全国最好的医学专业在哪里?

导梦园
中国最有名的中医院校有六所,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1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 学校建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2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现有本科以上在校生9000余人,其中留学生1100余人。 学校目前拥有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建有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和意大利卫生部共建的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方剂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实验中心,天津市组分中药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科研和教育机构。 学校出版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天津中医药》、《中医脑病杂志》等学术刊物。 学校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以重点学科建设和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以科学研究为优势,以中医药学为主,医、理、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方针,建设高层次、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 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 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高职部、体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 9 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中医科研方向、中医临床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药方向、针灸推拿方向、针推康复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医院管理方向等 9 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计10581人,其中本科生6614人(大陆学生4956人,台港澳学生317人,留学生1341人),专科生1406人(高职1138人,护理专业268人),硕士生1992人,博士生569人。 我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 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均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部局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最高级)实验室 9 个。学校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创办于 1958 年的附属东直门医院是学校临床教学及医疗、科研基地。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一所医教研力量雄厚、科室齐全、设备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并具有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东方医院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国家级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06年,北京冶金医院正式划转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建于 1958 年的药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现已通过小容量注射液 GMP 认证。其拳头产品“清开灵注射液”连续三次被审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选必备中成药。 建校50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为己任,已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近年来,先后与 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43个合作项目,与境外45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 学校主办有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3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原直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5年获博士生导师自审权;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0年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优秀;200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广东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整体验收,同年启动广州大学城新校区建设;2004年通过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成为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2004年在全国的一级学科评估工作中,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第三;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六。2005年主体搬迁进驻大学城,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为全国唯一一个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均以“优秀”成绩通过整体验收,同时,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部局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总数在全国地方中医药院校和广东省属高校中均居首位;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全面覆盖了中医学、中药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项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 硕士点24个;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5个,开设本科专业16个,横跨医、工、管、理、经、文、教7个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医疗实力雄厚,有附属医院(含非直属)12所,拥有全国一流的专科专病医疗中心、研究实验室。 学校设施齐全,占地1450亩,仪器设备总值3.09亿元;已建成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测试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藏书77万册;有综合教学实验室5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1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功能处于国内医药院校领先水平;有教学医院20间,实习医院26间,药学类实习基地24间,其它类教学基地4间,实践教学条件良好。 学校的科研及技术开发颇具实力,是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已建成5个国家科技部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和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中心、基地)。

中医有些什么好专业 中医研究生

服食
张廷秀
如果想在中医上发展,不如学中医骨科.针炙和中医外科也行或是中医皮肤科,都是西医无法比的.各有所长吧.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