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是英语专业的,想考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生,难度大吗?

法式
牟子
如果英语好的话(以考研英语为衡量),考汉语言文学难度还是比较小的,毕竟这个专业招的学校多人数也多。但是要做好选择,一些一流学校的热门专业即使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但是一些排名相对靠后的学校的专业(包括热门)其实机会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一些对外语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如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中的西方文论方向等),英语专业的同学反而更有竞争力。

汉语言文学考研有哪些方向,怎么考

凯旋门
京房
大部分人都比较喜欢报考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这两个方向,可能是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典型性更强一些,出来之后如果要当老师也比较容易,毕竟现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主要也就是围绕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方向展开的。

安徽省一普通一本,考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有希望吗

冲击波
姜饼人
1、厦大有汉语言文学研究生。 2、厦门大学中文系招收(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具体可以查看专业目录。

我是汉语言文学的大一学生,能不能告诉我在考研方面要怎么做准备?比如考试方向和科目。谢谢!

级大片
中矣
汉语言文学的主要方向有: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古文字学、文献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民间文学等。一般来说像古文字学、文献学、民间文学要好考些,只要你喜欢。中文的各个方向现在没有很明显的好坏之分,你要是阅读量大也爱看书建议你考文学,考上了天天在图书馆看小说就是学习了。但文学的学问是比较虚的,也就是说很容易在社会上混,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差没有明显之分,需要广泛的认同。语言学的学问是实在的,你学的好赖大伙一眼就看出来。一般对外语要求较高,好学校甚至要求二外,当然这是考上以后。应用语言学是要学习高数的,这你要注意。考中文研究生要提防英语,文学的英语分数线是全国最高的。你现在大二还不用着急,主要先确定目标院校,然后搜集下历年真题,这非常重要。上好学校需要多高水平?像北大北师大复旦南大这样的学校,就不用考虑什么方向了,上述这些都会考到的。回答了这么多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祝你一切顺利~

汉语言文学的考研方向有哪些

独眼侠
楚王觞之
可以考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也可以考文艺学,美学,文献学还可以考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音韵学等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等或者,考教育学,比如语文教育还可以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至于新闻传播学等,考起来难度都差不多的,若是对传媒感兴趣,也可以考。 另外,现代汉语考研,即是考汉语言文字这个专业。一般来说,需要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这是三门必备的科目。有些学校会考写作。有些会考大综合,即现汉啊古汉啊语言学啊,以及文学史,注意,有些学校是不考文学的,有些则考。 现汉一般是看黄伯荣廖旭东版本,邵静敏的现汉。古汉一般是王力版本,郭熙良版本。语言学纲要一般是徐通锵。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好还是就业好

所谓圣者
刘峻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其中前四个属于语言类,后三个属于文学类。文学类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但是考的人多,竞争压力会很大。而且往往是考文学类的会被调剂到语言类。语言类中对外汉语比较热门,但实际上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古代汉语算是冷门,但冷门往往更佳,少了竞争,如果是少数民族考的话更有优势。拓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考研的时候叫做“中国语言文学”,属于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 1、文艺学(研究方向有: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有: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3、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有: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4、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 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6、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我今年本三,学汉语言文学的,是蒙授,想要考研,但不知道要报什么专业,

多怨
翅膀花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很严峻,万金油专业=没专业。 但汉语言文学女孩子比男孩子找工作要简单点,一般沿海发达城市,大部分公司招聘文秘和客服,都是女性优先,并且如果你附带着懂一门外语的话,会更有优势。但个人认为女性还是做老师比较稳妥。并且文学类专业女性性格上更适合当老师。如果是男孩的话,建议深入基层先吃苦去吧,建筑单位很多都招驻外资料员,或者工厂招聘车间储备干部,混个一两年再去大公司搞人力搞管理,当然文学类男生打工的出路在于,笔杆子硬or嘴痞子硬。毕竟文学类专业人才本身就不是实干型的。因为你没有一项令人折服的技术。文学类学生大都受古人化和西方文化的熏陶,懂得浪漫,懂得什么叫诗情画意,懂得分析,更懂得人的心理,但并不清楚赚钱的手段。所以文学类男生大都是情圣。但找工作嘛,的确好难。最好是学对外汉语,最起码工作比较保险

汉语言文学考研有几个方向

茫焉异之
人惑则死
具体包括8个方向050101文艺学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050101 文艺学 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化研究、西马文论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世纪西方美学》周宪,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推荐院校: 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点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暨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推荐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报考人数达到891人,创历年新高,录取比例一般低于10%。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词汇学专题研究等。 参考书目:《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报考热度:★★★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学科,其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就业和深造的出路较好,研究生毕业进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历年来报考人数也十分稳定。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参考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就业前景: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报考热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所学课程: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业前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博士点: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博士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黑龙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报考热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报考热度:★★★  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你好,我也是一名大三的学生,目前正在准备考研,所以对这个了解的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方向有如下几种:1.文学类: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在很多学校在考试的时候,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当代都是考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要求英语通过专业八级),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2、语言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3、文献类:中国古典文献学,训诂学,考据学,还有部分学校有历史和考据合在一起的一个专业,具体名字我忘了。4、文艺学:美学、西方文论、西方文艺批评、中国古代文论、女性文学研究,电影理论。5、新闻类:新闻学、传播学、广告策划等。前面两个是正宗的新闻学科,后面属于衍生学科,很多学校把它们放在经管类里面了。另外,我了解的有很多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考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等,这些专业呢,虽然不是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但是和我们的专业有关系,所以也比较适合考。大概就是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问汉语言文学考研有哪些好的学校?

天忘朕邪
吵闹鬼
答:大三的时候,身边很多同学都有计划要考研,但是却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比如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觉得汉语言文学范围很广,也不知道哪一个专业对以后发展会好些?我是师范学校的,考研考什么专业将来就业最好呢?一般中文方向考研可分为本专业延伸考研和跨专业考研中文专业考研方向。中文考研方向一般可分为本专业延伸考研和跨专业考研中文专业考研方向(具体包括8个方向)。1、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冷僻,就业受限制。2、文艺学: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语的要求很高当然是新闻,如果你实在太喜欢研究语言,考本专业也可以。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5、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7、中国古代文学:越来越火。8、中国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既然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可以选择现当代文学或者外国文学。古代文学实际上各个学校来看并不简单。尤其是写好的学校,古代文学就是拳头学科。如果项考名校又想比较容易的考上,要不就只能选择比较偏僻的专业了,比如古代文献,北大有一年才要5个人,报名的也就不超过20个,我个人推荐的比较容易一点的,而且名牌学校是南师大的现当代专业,比较不错,而且在名校中也算容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