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多少钱一个月

其出不忻
血芙蓉
这个你问的太广泛了,具体多少钱得看你所处学校和你的导师具体情况。先说一下具体情况。1、你刚入学的时候学校会有学业奖学金的,一般都是全覆盖的,最少是3000元2、国家每年会发6000元助学金,一般这个是按月发的3、一般学校里会有一些研究生助研岗位,比如帮忙给实验室设备定期维护,帮助老师给本科生指导实验等等,这个一般每个月300到800不等,主要是看你岗位和学校情况了4、导师给你发的津贴(有的叫工资),有的导师科研项目基金很多或者自己开了公司,这方面会很多,我身边多的可以给到2000一个月,有的人是没有的,就是导师没啥科研资源(但也不一定是导师实力不行),不过我身边的人平均也就500一个月。综上所述研究生每个月最低应该可以拿到1000,多的就不知道了。本人一个月所有钱加起来1500,就读于江苏省苏州大学。

研究生毕业一般工资能拿多少

罪或罚
藤浦
听说最近经济形势不太好,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那可咋整啊?尤其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那可咋整啊?要么,去考个研究生。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7万人,较2015年增长了7%。听说研究僧的工资要比本科高,好歹也是研究僧毕业,通过高学历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听说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在这个盲目崇拜学历的社会中,研究僧的工资真的比本科生高么?如果高的话,具体高多少呢?今天将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本科生和研究僧的薪资差别到底有多大。首先,从城市分布上来看,一线城市研究生薪资更有竞争力根据麦可思公布的薪酬数据显示,从2014年硕士生就业薪资实际起薪来看,处在主流中间段的起薪为2000-4000元(占比25.7%)和4000-6000元(占比为30.6%)。起薪在6000元-8000元之间的占比18.3%,8000元以上的占比在14.8%,起薪10000元以上的占比5.7%。一线城市,本科生的平均薪资在4364元,硕士生平均薪资为6503元;二线城市,本科生平均薪资为3692元,硕士生为5436元;其他城市,本科生平均薪资为3162元,硕士生为4821元。从以上数据大家可以看出,一线城市,研究生的月平均薪资超过本科生月平均薪资2200元左右,而二三线城市,研究生的月平均薪资只超过本科生月平均薪资1800元。这说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的岗位招聘需求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其次,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行业学历越高越占优势在金融行业内,本科和硕士的起薪最高位都超过了万元,硕士毕业生的月薪最高位达到17000元,多半是任职产品开发和行业研究类工作,并且3-5年后就有可能年薪过百万。起薪在5000元以下的企业不到10%,而且低于5000元月薪大多是销售类职位,有高额的提成。在房地产行业内,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起薪最高,硕士生和本科生在土木建筑工程师等技术岗位方面薪资略有区别,但差距不是很大,主要在8000-10000元,但工作强度较大。策划、管理类岗位一般需要本科或以上学历,上市、知名公司给出的月薪多半在5000元上下。在大IT行业内,技术男程序员比较吃香。从事网络运营、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的毕业生们月薪相当不低,做客户服务和销售的起薪不高,业绩好收入也绝不低。在汽车制造行业内,本科毕业生多从事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如市场、财务和人力资源等,也有部分从事基础技术研发和供应链采购等的岗位;而硕士毕业生则是高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工资范围在四千元到一万元之间不等,需要高学历背景的研发岗能拿到最高的月薪。在快消行业内,不同的快消公司,薪资待遇相差近十倍,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在人才吸引力也高人一筹。招聘职位主要是销售和市场类。本科生跟研究生的薪资待遇差的并不多。由于知名快消企业看中的人才往往也是其他行业企业眼里的香饽饽,而近期一些跨国公司在相继中国裁员,显示出这个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后,我们来算一算研究生的成本从上面的薪资水平,大家也看得出来,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的薪资还是稍微有点优势的。但是,大家也知道,研究生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来取得进一步的学习,那也是有一定成本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看看,一个研究生的考研成本有多大。考研成本=书本费+资料费+补习班+报名费+生活费+面试费用。读研成本=(研究生学费+生活费)×读研年数。总成本=考研成本+读研成本。虽然,研究生每年也有些补贴,但是,各种生活开支还是要自己想办法的如果只是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读研,如果只是因为想拿高薪而读研,还是建议大家要慎重考虑。毕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企业,对学历的要求是不同的。当然了,学历是本科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只要选对了行业,选好了公司和职业。踏踏实实的干,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涨工资,也是必然的事情。尤其是在企业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会更加重视员工的技能,更加重视结果。或许,在未来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研究生毕业后一个月多少钱 研究生毕业大概能赚多少钱

被发揄袂
出而见客
赚多赚少,取决于你自己。有的只有34千,有的一出来就6000以上,不包括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楼上的说的能赚那么多,貌似有点....呵呵!我自己就是研究生毕业,不夸张的说学的管理类,在高校当老师,一年7万,没具体算过。同学在银行的,江苏银行,第一年是试用,一个月2800,一年过后,一个月6000.现在差不多一年10-15万之间。有朋友研究生在建工集团工作,第一年 长不多11万的样子。我表弟今年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在华为,一年也差不多是10-15万。所以不要期望的太高,但是只要自己不是很差劲,专业还凑合,把握好了三年的时间,我想出来10万左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研究生工资都多钱?

动荡湾
红掌
研究生没有工资,如果参加一些三助岗位倒是有些补助的,另外就是奖学金,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

研究生有工资拿吗?

理欲
鸽之翼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没有工资,工资是雇主和员工或劳动力之间的契约。研究生没有雇主,也不算劳动力,而是学习者。但是研究生的确有一些收入,这些收入只能说是补助、奖励的方式。拓展资料:研究生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获得一些收入:1.每个月的国家补助按照国家规定,硕士研究生最低标准是每个月600元,博士研究生是1500。这是统一执行的。当然有些学校比较土豪,可能会高一点。2.学校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各个学校可能不一样,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每个人(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是一个学期4000元(硕士一年学费8000),博士一个学期5000(博士一年学费10000)这其实就相当于把学费返还给我们了。但是大部分学校是按照学生成绩划分一二三等奖学金,每年评一次,分为8000、5000、3000等各种分法。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人可能没有奖学金或者很少的情况(这样看来我们学校还是很有人道主义精神滴)。3.国家奖学金国奖是众多人的梦想,因为的确很多。硕士研究生一年2万,博士3万。只有努力学习,发核心期刊就很有机会获得。当然名额比例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拿我们学院来说,总共有四百名硕士研究生,有16个硕士国奖名额,而博士名额就6个了。4.参与课题补助这就要看导师的心意了。如果长期参加课题,一般一个月600-800吧,我是文科类的,可能理工科更高。5.担任助教也就是帮助某个任课教师准备材料之类的,一个月600-800。

硕士毕业生选择去高校当老师的话,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当我昏乎
包剪碴
在这种地方的高校,也就是当地的基本水平,平均水平,基本工资大概也就在3、4千左右,如果是当地有较高的教育投入,才会有比较高的收入。既然前面说到聘任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属于相对差一些的,所以工资待遇不可能很高,每月应收工资差不多在七千到八千,信息爆炸的时代,人脉越广,得到的信息就会越多,做出的决策就会越精准,而收获到的也就会越多。也是教辅初级岗,工资和助教差不多,5500左右。但是辅导员晋升相对比较容易,3年后就能晋升中级,能够拿到6500左右的工资。虽然高校年薪百万可能有点难,我在北京,税后一年15万左右。当然我不属于出类拔萃那拨的。就是很普普通通硕士毕业工作至今的那种,但我很自足,在公立高职院校月工资一般在5000-11000之间,根据地区有差异;在全日制本科高校,做辅导员或者行政岗,初期月工资也差不多5000-10000之间,如果是副教授、教授基本的工资一般在8000---20000元不等,不同的地区,不同层次的院校差别很大,至于拿到手的工资是多少。可能有的人认为收入太少,不太可能这么少。刚才已经交代了,这是穿越到20年前,因为不穿越目前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事。硕士毕业在大学工作,这确实也是非常厉害的。但现在最多只能当辅导员,或者题主现在从事的工作,可能就是学生工作。辅导员的工作,有时候真是两头受气。讲师是最低的,城市不同,工资不同。有一个对所有毕业生有用的参考标准,那就是每月工资收入最低限度是和当地两居室三十年贷款的月供能够持平。

研究生工资一个月5000是不是有点低

慧能
杨时
眼光要适当放远一点。首先你要选择这个工作自己想不想做,然后再看有没有发展。刚开始的工资低一点无所谓了,很多人都是在大企业,国企工作1,2年,甚至3,5年,上升的空间就很大了,而且以后工作选择的机会也非常多了,随便一跳工资就过万了,甚至好几万。

大学老师一个月多少钱的工资?

妙冤家
常绿树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真的只有259美元(约1600元人民币)吗?针对网络热传的情况,记者分别在上海、重庆和西宁对高校教师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美国芝加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统计我国高校教师工资的口径,仅统计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等正式明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资表”上的工资,因此不能真正反映我国高校教师真实的收入情况。  而据记者实地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收入除了“工资表”上的“死工资”外,还有津贴、补贴、课时费以及数目不等的奖金等“活工资”,而后一部分其实占了教师实际收入的“大头”,“259”美元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  上海:大学老师总体收入较高青年老师月收入一般不低于4000元  上海某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年教师告诉记者,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理工科、经济管理科教师的总体收入水平较高,即使刚进校任教的青年老师一般每个月的收入不会低于4000元。而上海市文史哲基础学科的讲师岗位津贴可能只有2、3万一年,有MBA、MPA课程的院系老师则可能十几万一年;此外,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属知名高校的各种补贴又往往要高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有些市属高校专职辅导员的年收入达到10—15万,青年讲师平均收入在12—14万左右。  重庆:大学讲师月工资收入在2800元左右  “岗位工资720元,薪级工资295元,津补贴129元,直辖补贴140元,卫生费2元……”西南大学一位2002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拿出工资条,向记者念到。除了这些工资条上的收入,他还可以每月从学校领取900元的“讲师”职称补贴以及每节课时35元至40元的“课时费”,正常情况下的月工资收入在2800元左右。记者从重庆工商大学获悉,该校统计过2011年全校教职工平均收入,约为5万元。  西宁:助教每月实拿工资2600元  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赵李曼目前教两门课,平均每周5节,专业技术12级。赵李曼告诉记者,现在每月扣除200多元的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后,每月能拿到手的工资是2400多元,此外,还有每节课10元的课时费,加在一起差不多是2600多元。“我和我老公一个月一共就6000元左右,每个月要拿出2200元还房贷,我已经怀孕了,有了孩子压力更大。”参考下吧

一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一个月工资一般是多少?

虽然
钢琴梦
读MBA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1、MBA学位有助于职业发展攻读MBA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对许多人来说,MBA可以引领他们职业生涯的下一步。有时候,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人们会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来获得管理层的职位。MBA可以为你的工具包中添加特定的商业技能,比如领导力或战略思维,这在申请管理层职位或晋升时是很好的武器。2、MBA可以帮助你认识的人据说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认识谁。如果你读MBA,你会遇到很多人:你周围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教师和学生。实习是许多MBA课程的必修内容,是进入你感兴趣的公司和行业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大多数商学院还会赞助一些活动,比如小组讨论会和联谊会。在这些活动中,你可以结识来自商界和其他领域的人士。此外,许多商学院的职业服务部门会举办社交活动,在那里,潜在的雇主会过来向你和你的同学介绍自己。所有这些都将成为你毕业后找工作时无价的资产。3、MBA可以帮助你了解其他职能领域和行业想要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的学生会发现,MBA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新行业可能需要的特定信息。例如,从零售部门转向能源部门可能需要对监管问题或能源政策有专门的了解。同样,从一个功能领域(如信息技术)到另一个功能领域(如营销)的转变,可能需要一种不同的商业思维方式。无论如何,一些学生发现专门的MBA课程可以帮助他们弥补这些差距。4、MBA课程可以帮助你搬到一个新的地方MBA项目可以是搬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的好方法。在一个新地方呆上一两年可以帮助你了解情况,找到你想为之工作的公司,安排与潜在雇主的会面。事实上,许多学生选择MBA课程是基于工作地点——他们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那些想搬到另一个国家的人应该知道签证规定。一些MBA排行榜是根据一种名为“国际流动性”的指标对学校进行排名的,这一指标指的是在不同国家工作的毕业生人数或比例。5、MBA可以帮助你赚的钱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MBA项目可以带来可观的薪水增长。事实上,在大多数值得信赖的MBA排行榜中,MBA毕业后的“加薪”是衡量商学院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实,你也可以选择免联考MBA。免联考MBA适合的是一群有5-10年以上工作经验甚至更长的中层管理人员。免联考MBA的年龄比相对体制内联考MBA的年龄要长。由于所处的位置离不开岗位的学习,工作繁忙,无法适应应试教育的一群职业经理人,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政府和银行等非企业机构的高管;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老板和企业家;外资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读免联考不需要熬夜读书,节省准备时间,很多联考的学生参加考试的两三年也许可以考上,甚至不及格,而免考只要条件符合,就可以入学。免联考MBA学制相对较短,最短至少要毕业12个月。一般的情况下要在18到24个月都可以毕业。而联考MBA的硬性要求很高,达不到就无法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