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是研究生学历的有什么优惠的政策

江湖
载芟
你好第一,研究生肯定是比研究生一下学历的更好找工作,选择机会大第二,薪酬问题。本科毕业,起薪太低了,研究生高个等次工资就相对高很多。第三,户口问题。如果你在北上广,这些地方,你就需要涉及到落户的问题,研究生就比本科更容易落户。第四,考公务员的问题。如果您是研究生学历,您考公务员的时候是会加分的。

关于最新的研究生的相关政策

隔离区
新的研究生政策出台了,2014年新入学的全部自费。专业硕士的录取比例会有明显的上升,预计到2015年达到50%希望我的回答是您想了解的最新研究生相关政策。

专业硕士的最新改革政策

德合一君
非知失也
从2014年起,全日制专业硕士正式结束了“自筹经费”的历史,与学术硕士一起纳入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与奖助学金机制。这一变化对专业学位教育有何影响?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难点、突破点,专业硕士又该如何实现“一流标准、特色突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等待遇”终于成为现实“这次取消了‘双轨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等待遇’,这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发展肯定是好事。”说起2014年专业硕士招生的变化,不少高校的研究生工作负责人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近年来,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自2009年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国家每年将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并将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学位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学位计划。预计到2015年,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将达到1︰1的比例。我国原有研究生招生按经费来源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直属于“自筹经费”之列。相应的,一些学校按照考试分数高低分配免费的学术硕士和自费的专业硕士名额。因而,“自费”、“分低”、“无奖学金”似乎成了专业硕士“低人一等”的标签。今年,三部委相继出台《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等政策,取消了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双轨制”,仅按照就业办法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所有学生同样交纳学费,并同时享受奖助学金。事实上,专业硕士近年来不断发展,已日益被考生及用人单位所认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报告》显示,各专业学位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此次将专业硕士纳入国家研究生经费投入与奖助学金机制,无疑消除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之间最重要的一道身份屏障,真正实现了“平起平坐”。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成新方向“同等待遇”的实现,也给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在哪里?“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必要单独设一个专业学位了。”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日前召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会上开门见山。“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推进产学结合为途径”,被认为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出路所在。方向已经明晰,但如何在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体现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突出特征。为了解决学生到企业一线实习难的问题,一些省份由政府牵线、企业出资,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满足行业企业人才培育规格方面,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被业内视为一个新的方向。目前,工程硕士已经与项目管理、物流、设备监理等职业资格进行对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贺克斌表示:“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反作用于学校,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与岗位对应。”改革需要推动力也需要牵引力尽管越来越多的专业学位认识到职业资格认证这条“捷径”,但要打通这条途径并不容易。一些行业尚未建立明确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例如,教练员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之一,但是对教练员资格准入没有统一的要求。贺克斌说,他所在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曾经联系几个行业学会,希望探讨人才培养规格,但发现这些学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考虑很少,大多只停留在业内联谊的层面。而已有的职业资格认证,由于其考试和颁发证书的权力并不在教育部门,实现与专业学位的对接,需要部门之间的合作。“在这方面,仅靠一所大学或一个地区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有更高层面的支持,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贺克斌说。在贺克斌看来,在机制方面明显需要做出改变的还有“对教师贡献的评价机制”。“中国高校最近十几年评价教师的趋势是论文导向,教师的工程背景不受重视,所以就出现了‘科学家培养工程师’的现象。建议通过评价机制的改革,更好地调动教师培养专业硕士的积极性。”目前,国家和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对专业学位发展构成很强的推动力,未来更重要的是制造牵引力,如通过税收的优惠加强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责任,让人才市场向招生和培养环节反馈更强信号。如果只有推动力,而不形成牵引力,那么推动就会遇到阻力。

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都有哪些优惠政策?

戴望
君吻
这个不一定,有经验的本科生收入比刚出来的研究生高也是很正常的,这个得看是什么单位,以及自身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到底如何,总的来讲,研究生的待遇还是会略好于本科生的

2020年考研新政策

火枪手
恶乎介也
2020届什么时候考研,是2020年12月下旬或2021年1月上旬考。具体时间未定。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

硕士研究生考公务员有什么政策?

良价
没有什么优惠,只是有些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另外就是考上以后,起点会高一些,待遇会好一些。http://bbs.yuloo.com/readtopic.php?forumid=0&newsid=127&topicid=272226这个可以问问题,盟友会给您建议。www.cer.net这里可以看到详细的职位资料以及对其他方面比如英语等的要求。这两个网站可以提供给您需要的信息,另外,把一些必要事项贴出来给您。为满足中央、国家机关补充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将组织实施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112个部门)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约7900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考对象和报考条件(一)招考对象主要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4年优秀应届毕业生(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生除外)。2002年、2003年毕业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未落实工作单位、户口仍保留在原就读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以及符合职位要求的其他人员。(二)报考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4、基础理论扎实,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身体健康,年龄为35周岁以下(1967年10月18日以后出生);7、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资格条件;8、录用主管机关规定的其它条件。二、报名办法(一)招考职位查询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的招考职位分A、B两类。各招考部门具体的招考人数、职位、类别、资格条件等详见《中央、国家机关2004年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招考简章》将刊登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2003年第11期,同时从10月15日开始可通过以下网站查询:新华网政府在线频道(www.xinhuanet.com)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www.china.com.cn)百度网教育首页(e.sina.com.cn)中华网教育频道(e.china.com)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www.e.cn)中国教育在线(www.cer.net)中国公务员网(www.gwy.cn)(二)报名方式本次考试报名全部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报考人员可选择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参加考试。1、网上提交材料及查询(1)提交材料时间:2003年10月18日-28日网址: www.mop.gov.cn(人事部网站) 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可快速登录以下网址: 网络报名:www.mop.gov.cn/ksly1.asp 报名资料更改:www.mop.gov.cn/ksly2.asp 报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和中央垂直管理系统可快速登录以下网址: 网络报名:www.mop.gov.cn/cksly1.asp 报名资料更改:www.mop.gov.cn/cksly2.asp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时间:2003年10月20日-30日网址: www.mop.gov.cn(人事部网站) 报考中央、国家机关的可快速登录以下网址: www.mop.gov.cn/ksly3.asp 报考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和中央垂直管理系统的可快速登录以下网址: www.mop.gov.cn/cksly3.asp (3)查询报名序号时间:2003年11月1日8:00后网址: www.mop.gov.cn(人事部网站)报考海关系统(不含海关总署机关)的考生,请登录kaolu.customs.gov.cn网址报名和查询。(4)注意事项①报名政策、技术和考务方面的咨询可查询人事部网站。②报考所需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人事部网站下载、打印。③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或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④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同时报名;报名与考场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在招考部门进行资格审查的过程中,报考人员不能再报考其他部门。⑤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领取准考证主证、考生上网打印准考证副证和后期成绩查询等的关键字,务必牢记。2、报名确认与领取准考证主证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须按规定的时间到所选择的考试地点进行确认,同时办理有关手续。时间:2003年11月7日-8日9:00- 16:00地点:如下北京市,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3号,010-64150115上海市,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中山路2271号二楼,021-64171638天津市,天津人才考评中心,天津市和平区唐山道54号,022-23131436重庆市,重庆人才考评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区府路1号,农垦大厦4楼,023-67765280河北省,河北省人才市场,石家庄市中山东路168号,0311-7909282山西省,山西省人事考试中心,太原市东华门7号,0351-3173021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事考试中心一楼报名大厅,呼和浩特市中山东路团结巷8号,0471-6601701辽宁省,辽宁省人才中心,沈阳市和平区哈尔滨路50号,024-22503873吉林省,吉林省人才大市场,长春市建设街2650号,0431-5611100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人才大市场,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130号,0451-82622383江苏省,江苏省转业军官培训中心,南京市小市街156号,025-3309057浙江省,浙江省人事考试中心,杭州市莫千山路73号金汇大厦一楼大厅,0571-87053061安徽省,安徽省人事考试中心,合肥市桐城路148号(桐城路与庐江路交叉口),0551-2649039福建省,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福州市东大路36号福建人才大厦,0591-7676411江西省,江西人才市场,南昌市二七北路96号A座四楼,0791-6371585山东省,山东省人事考试中心,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0531-6321982河南省,河南人才市场大楼,郑州市金水区经二路十一号,0371-6321982湖北省,武昌洪山体育馆训练馆,武汉市武昌区新民主路541号,027-87236979湖南省,湖南省展览馆,长沙市展览馆路50号,0731-4429351广东省,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市广州大道北458号,020-37605265广西,广西区人事考试中心,南宁市新竹路20号,0771-5852125海南省,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公务员管理处,海口市海府大道59号省政府大楼612室,0898-65332565四川省,四川省转业军官培训中心,成都市新华大道三槐树路2号,028-86531586贵州省,贵州省人事厅考试指导中心,贵阳市延安东路33号四楼(外文书店大楼),0851-5254771云南省,云南省人事厅二楼,昆明市潘家湾44号,0871-5399724西藏,自治区人事厅人才流动开发处,拉萨市娘热路5号,0891-6822095陕西省,陕西国际展览中心,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029-5268411甘肃省,兰州海关院内,兰州市城关区滨河东路527号,0931-8960197宁厦,宁夏人事考试中心,银川市湖滨东街83号四楼,0951-6198259青海省,青海省人事考试中心,西宁市昆仑路西山一巷5号,0971-6305823新疆,新疆人才大厦四楼台,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东路34号,0991-4650800报名确认时务必做到:①交1寸免冠照片2张(照片背面写清报名序号);②缴纳有关费用;③领取准考证主证;④填写笔试成绩通知邮寄信封。未按期参加报名确认者视为放弃考试报名。3、自助打印准考证副证准考证副证由考生按规定时间自行上网下载并打印。时间:2003年11月22日8:00-11月29日8:00 网址: www.mop.gov.cn(人事部网站) 快速登录网址:www.cpta.com.cn(中国人事考试网) 打印中如遇问题请与当地公务员考试主管机构联系解决或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查询。4、其他注意事项(1)考生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主证、副证和身份证。(2)笔试合格的人员进入面试时,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原件、准考证主证、所在学校开具的报名推荐表或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报名登记表一份,缺少上述证件者,不得参加面试。三、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公共科目考试范围以《中央、国家机关2004年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可通过与《招考简章》相同的网站查询。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2003年11月29日(具体地点及时间安排,详见准考证副证)。考生应按照准考证副证上确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的成绩可通过人事部网站查询。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研究确定A、B两类笔试合格分数线,各招考部门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按照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原则按不低于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参加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的人选。对A类职位中笔试合格人数与拟录用人数不足3:1的,可从报考本类职位且专业相近的笔试合格人员中调剂;对B类职位中笔试合格人数与拟录用人数不足3:1的,可从报考本类职位或A类职位且专业相近的笔试合格人员中调剂。http://bbs.yuloo.com/readtopic.php?forumid=0&newsid=127&topicid=272226www.cer.net

我想了解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政策

观鸟者
雨中花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2007年1月20日至1月21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22日进行(8:30至14:30)。 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三)初试科目: 1月20日上午 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 报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者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 1月20日下午 外国语(满分为100分)。 1月21日上午 统考数学或一门业务课(满分各为150分); 报考教育学、历史学、医学者,考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 1月21日下午 业务课(满分为150分)。 以上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考试方式均为笔试(含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1月22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满分150分)。 (四)考试大纲及命题 1.全国统考初试的政治理论及数学,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俄语、日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等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 2.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3.“MBA联考”的初试科目为两门:外国语和综合能力。英语和综合能力命题工作均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承办。选考日语或俄语的考生,用全国统考的试卷,其他语种的试题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政治理论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在复试中进行)。 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全国工商管理(MBA)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并已下发至招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校。 4.“法律硕士联考”的初试科目共四四门:政治、外国语、专业基础课(含刑法、民法)、综合课(含法理、宪法和中国法制史)。其中政治、外语使用全国统考试卷,两门业务课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承办。 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写,并已下发至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校。 (五)初试地点:参加全国统考、“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应试;参加单独考试和参加“MBA联考”的考生到报考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应试。 考生初试成绩通知单由考生报考的招生单位负责发出。 (六)复试 1.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结束。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2.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不含“MBA”和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一律加试。招生单位要全面、严格复试。复试时,要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3.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考生的复试: 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 考生的少数民族成份网报时应如实填写,虚假成份及复试时更改无效。 4.为西部地区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在职考生,户籍和人事档案须在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所在地,方可享受优惠政策。 (七)教育部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的生源情况,以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对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提出确定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参加复试最低分数线。 对单考生参加复试的要求由招生单位参考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自定。 经教育部批准的北京大学等高校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 各招生单位原则上进行120%左右的差额复试。

非定向研究生的政策

高拱
穿墙术
定向研究生就是毕业后提供工作单位,而非定向研究生则是毕业后没有提供工作单位。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非定向研究生是指:研究生培养类别分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四种。非定向研究生是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双少”考生国家规定,工作单位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成分和填写毕业后回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生时,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具体要求是:(1)必须是少数民族,并且工作单位、人事档案、户口均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2)必须是在职人员。就读学校地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来自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都不属于在职人员,不能享受“双少”政策; (3)必须与原工作单位签署定向培养或者委托培养协议书,并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 (4)“双少”考生如被录取,不办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转出手续;(5)“双少”考生可按全国单独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录取。(6)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成分和填写毕业后回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生时,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也就是说,在选择“报考类别”时,只能选择“定向培养”或者“委托培养”,录取时才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如果选择“非定向”或者“自筹经费”,录取时就不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研究生需要念几年?然后可以当兵吗?麻烦说一说国家政策

天作
春潮急
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性三年,专业性二年。学生型是为高校培养研究人才,专业型是面向就业的。可以当兵一、接收的时间及程序 接收工作一般从当年的11月份开始,次年5 月份结束。主要采取毕业生个人或组织报名、组织毕业生到指定医院参加体检、部队派人入校考核、经审核后签订就业协议书、军区审批并签发参军入伍函等程序考核接收应届毕业生。 二、接收范围 接收对象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高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统一考试录取的,省、直辖市、部(委)所属高校的应届本科以上男性毕业生。不接收民办高校、军校和电大、夜大、职大、函大等非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及定向、委培、自费、自考、成教、职教、预科、专升本和远程网络教育毕业生。重点接收电子、通信、工程、雷达(大气科学)、机械、计算机等理工类及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 三、基本条件 (一)政治思想表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祖国,热爱军队,现实表现优秀,符合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先接收。 (二)学习成绩及毕业资格:各科总评良好以上,综合测评成绩排名进入全班前1/2,在校学习期间补考的主干科目不超过3门,累积补考次数不超过5次。毕业时必须获得相关毕业、学位证书。其中,外语专业的要达到国家专业4级(补充特殊岗位的要达专业8级)、第二外语要通过国家公共4级;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外语要通过国家公共4级。国家重点高校或在学术、科研上表现突出的毕业生优先接收。 (三)身体、年龄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年龄分别不超过25岁、30岁、35岁。 四、补充方向 按照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将受训结业的毕业生安排担任初级指挥军官或到医疗、教学、科研、工程等岗位担任专业技术干部。除医学类毕业生和研究生根据本人意愿确定岗位性质外,其余毕业生由军区根据部队需要及本人专业、气质、个人志愿等补充到指挥或技术岗位,毕业生需服从部队的岗位分配。将受训结业毕业生补充到我区所属的驻西南地区的作战部队、医院(疗养院)、科研院所、仓库、院校(训练机构)、省军区人武部等单位的指挥(含行政)或技术岗位上。 五、有关待遇 (一)军龄起算及服役时间。毕业生入伍即为军队干部,其军龄一般从到部队报到之日起算。除组织安排或经批准外,个人在5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二)职级待遇。毕业生入伍后一般实行一年见习期(担任初级指挥军官或到国家划定的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以及入伍前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不实行见习期),锻炼见习期满后下达任职命令,其职级、军衔、住房分配、住房补贴等,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一般博士生定为正营职(专业技术10级)、授予少校军衔(文职6级),硕士生定为正连职(专业技术12级)、授予上尉军衔(文职7级),本科生定为副连职(专业技术13级)、授予中尉军衔(文职8级)。上学前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职级待遇参照同资历军队干部确定,其工作时间及在校学习时间计入工龄。 六、优待政策 (一)对到西藏等边远艰苦地区部队,且自愿在该地区工作5年以上的本科生,可高定一个工资档次;硕士、博士生可高定一个技术或职务等级;凡在该类地区工作满5年,工作实绩突出,获得相应奖励的,可根据本人意愿,在成都军区范围内调整交流到内地部队工作。 (二)西藏地区部队干部工资收入约为内地部队的2.5倍,藏内不同类区的工资补助分别比内地部队高出63.91%、71.82%、80.86%和87.65%;副连职军龄满10年、在藏工作满3年,正连职在藏工作满3年,可批准办理干部家属子女随军或原藉农转非;干部每年可享受二个月以上探亲假。 (三)对接收入伍研究生,在入伍后,妥善解决住房、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其配偶符合特招入伍条件的,可特招入伍;在地方学习期间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的,可视情况高定一个工资档次或职务等级;德才优秀、实绩突出的硕士研究生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研究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不受编制数量限制。参考资料:http://zhwnhm.blog.sohu.com/3562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