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导师一般希望招到什么样的研究生?

暴走下
大八卦
老实的学生。这种老实不是指性格,而是指愿意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目标、想法和未来规划跟导师去交底的学生。导师最头疼的情况就是,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吹的天花乱坠,口口声声要把这门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不仅要研究生时期发论文,接课题,而且接下来还要考博士,还要进博士后站,最后要承接导师衣钵把自己的一声都奉献给科学事业。等到导师高高兴兴的给他安排了很多实验,布置了很多作业,把他当做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去使用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学生其实根本就是来混文凭的,有没有科研能力先不说,起码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研,甚至对自己这个专业充满着厌恶。这个时候你说导师怎么办?只会觉得自己满腔热情都喂了狗。不光浪费了一个宝贵的研究生名额,甚至还严重拖后了自己的课题进度,耽误了其他研究生的顺利毕业。其实千万不要认为导师都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只要你能老老实实的跟导师说你自己的未来计划,即便就老老实实的说自己就是来混文凭的,导师也能够根据你的个人追求帮你设计你的三年求学生涯。这样真正想要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能够得到的资源去进行科研工作,想要安安稳稳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学生能够得到导师的适度关心顺利毕业,一心只想混文凭的学生也不用被导师的严格要求折磨,而导师也能够在当届学生中迅速挑选到合适的科研团队成员不会耽误时间,其实是多赢的结果。而想要实现多赢,最基本的就是导师和学生互相之间要坦诚。所以说研究生导师最希望招到的研究生就是能够坦坦诚诚老老实实的研究生。

理科研究生毕业后的人生规划

倒计时
胡适
  希望你看了这故事..会对你有帮助..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  人最重要知道自己梦想是什么..才朝那方面去努力..你要知道..以后的时间是飚这过的..要珍惜现在  你怕啥啊有文品的 哪像我们乡下人很多人学的专业跟出来做的工作都是不对口的你怕什么想转就转 老怕来怕去的最后什么也干不成

在本科阶段打下的理论基础是为了在研究生阶段做科研做准备

前田
法顺
研究生要结合自己的价值追求、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特点高效利用时间,做到学思结合,劳逸结合,力争在读期间能够发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要志存高远,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导师和师兄师姐学习查阅文献的技巧、如何解决实验中的瓶颈问题、怎样形成创新性想法并付诸实践,形成高水平科研论文。研究生们要针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积极向前辈请教。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创造知识,即学习如何做学问、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不再是单纯的读书与听课,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当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识、仍然需要读书与听课;但这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与方法,而仅仅是研究的补充或为研究服务的手段。经常有同学说,为了给某项研究打好基础、一定要先修完哪几门课。这话听起来并不错,但一定不能走极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一边研究问题一边补充相关知识。如果你非要等到将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了再着手研究某一问题,则恐怕你一辈子都开始不了真正的研究。还有同学会说,对于立志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同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而我毕业后并不打算做研究、而会从事其它工作,所以并不需要如此。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糊涂的。的确,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更不一定会从事相同领域的研究,他们也许会从政、从商或成为企业家。但你如果能学会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你一定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并积累丰富的营养。原因很简单,无论你做哪方面的学问或研究,其过程不外乎是从千头万绪中找出最应该做或最值得做的课题,然后设计与实施解决有关课题的方案,最后从实验或理论研究结果中分析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分析出相关物理图象,或进一步建立其相关数学模型。得出的相关变化规律、物理图象或数学模型,或丰富与加深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之认识,或为相关技术发展或社会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这样看来,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或商业问题的处理,其基本方法其实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需要从千头万绪中抓住核心问题,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并总结出今后的行动指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疑是今后从事各类工作所需实力的最好基础训练,而该阶段的研究课题无非是进行这一训练的实例而已。尽快投入研究实践,立刻着手学习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随着新学年的开始,成千上万的研究生新生朋友们正满怀着理想、憧憬与难免的不安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踏入人生崭新的一段旅途。大部分研究生新生都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同样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生?对于这一问题,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思考,但却没有统一答案,而且谁都不敢说可以给出准确答案。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回答这一问题的大前提是弄清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前些年,我们常常会碰到如下的情况。研究生入学后的前一年乃至一年半往往几乎用于修课程(课程偏多甚至个别课程的重复设置也许是客观原因)、而不能参与课题研究,每天重复着“寝室-食堂-教室(或图书馆)”这一恒久不变的三点一线式生活。与本科生唯一不同的,也许只有所修大部分课程前面加了一个“高等”之类的形容词而已。而等到正式进入课题研究,则已是入学一年或一年半以后的事了。这样一来,研究生也就几乎成了“本科五年生”甚至“本科六年生”,难以得到真正的科学研究训练,除了多念几年课程外、与本科生并无本质区别,自然达不到研究生培养的真正目标。当然,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上述情况已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生一进校即投入科学研究已逐渐在大部分课题组形成风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研究生已正确理解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仍然不时有研究生习惯于当“本科五年生”,而迟迟进入不了研究生的角色。那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究竟在哪儿呢?依我之见,其本质区别应体现在学习目的与方法两方面。首先,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创造知识,即学习如何做学问、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不再是单纯的读书与听课,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当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识、仍然需要读书与听课;但这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与方法,而仅仅是研究的补充或为研究服务的手段。经常有同学说,为了给某项研究打好基础、一定要先修完哪几门课。这话听起来并不错,但一定不能走极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一边研究问题一边补充相关知识。如果你非要等到将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了再着手研究某一问题,则恐怕你一辈子都开始不了真正的研究。还有同学会说,对于立志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同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而我毕业后并不打算做研究、而会从事其它工作,所以并不需要如此。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糊涂的。的确,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更不一定会从事相同领域的研究,他们也许会从政、从商或成为企业家。但你如果能学会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你一定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并积累丰富的营养。原因很简单,无论你做哪方面的学问或研究,其过程不外乎是从千头万绪中找出最应该做或最值得做的课题,然后设计与实施解决有关课题的方案,最后从实验或理论研究结果中分析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分析出相关物理图象,或进一步建立其相关数学模型。得出的相关变化规律、物理图象或数学模型,或丰富与加深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之认识,或为相关技术发展或社会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这样看来,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或商业问题的处理,其基本方法其实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需要从千头万绪中抓住核心问题,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并总结出今后的行动指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疑是今后从事各类工作所需实力的最好基础训练,而该阶段的研究课题无非是进行这一训练的实例而已。鉴于以上道理,我对研究生新生朋友们有一条始终如一的建议。那就是,千万别当本科五年生,尽快投入研究实践,立刻着手学习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实现科技创新的一支主力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研究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每年多达数十万人,这些人将是未来社会上从事科研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使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打好基础,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研究生应努力培养较高的科研素质实践证明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探索工作它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首先,它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一些矛盾的事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正确提出问题并制定研究计划。要养成这样一种从事科研的人所特有的锐利眼光,就必须要培养一种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特别是不能迷信书本,不能迷信权威。科学研究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而问题总是与怀疑、好奇心、思索相伴而生.只有在怀疑、思索过程中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起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那种富于激情和创造性的睿智眼光;其次,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这是由科研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曾经经历了上千次的试验失败,最终取得了实验的成功。事实证明任何人在科研工作中都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有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持久旺盛的创造力,才能坚持到柳暗花明,坚持到最后的成功。科学家所具有的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是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事业心;二是来自于平时科学研究中长期艰苦的磨练,它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二、选择一位优秀的导师对于研究生非常重要俗话说,“明师出高徒”。在科学史上,杰出科学家往往有杰出的导师。根据人才成长的师承效应,研究生选择跟一位优秀的导师学习,往往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使自己的科研能力有质的飞跃。首先,这是因为研究生从优秀导师身上能学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不仅能够从优秀导师身上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抓住那些最核心的重要问题,抓住重要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其次,跟优秀导师学习还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格。它们往往是在导师日常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学生从导师身上可以学到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可以学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而这些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今后作为科学研究者能否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取得科研成果。总之,研究生不但能从优秀导师身上继承其学术思想、科学方法及其研究风格,而且能够学到科学的洞察力和科学精神,这对于有志于从事科研的研究生来说,必将受用终生。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机制是导师和研究生双向互选的制度。而现实情况是,优秀的导师较少,而研究生相对较多。因此,为了寻找一位优秀的导师,研究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再搜集相关优秀导师的介绍资料,然后主动找导师联系沟通卜要敢于毛遂自荐,推荐自己。三、研究生应努力学习科学选题研究生在从事科研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为此研究生必须要充分了解课题的种类,选题的原则、方法以及选题的过程从宏观上看,课题的类型有很多种,但通常是两类,有一类是老问题,这类问题有很多人研究过,讨论过,但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这类问题,往往各家各派的理论和意见已表达得比较充分这是研究这类问题的有利方面,但是如果想再深入一步,提出新观点是比较困难的。要想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则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新的相关资料,二是要有新的研究方法。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不能贸然地选这类题目;另一类是新问题这类题目的不利条件是很少或者没有前人的成果,资料需要自己去搜寻,但是这类问题比较容易提出新观点,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研究生选题的一般原则是;要牢牢把握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用性原则。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否有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课题在科学理论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实用性则是指研究课题在社会上是否既需要又实用。选题常用的方法有:(1)针对现实中已经或将要遇到的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选题:(2)针对原有理论与新的实验结果不尽相符的问题进行选题,往往可以得出新理论,取得有意义的新成果;(3)针对新理论的不尽完善之处进行选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发明;(4)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进行选题;(5)选题要从简单和具体入手。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刚开始从事课题研究,搞科技发明,应尽量从简单开始,而作为课题,又必须要从具体细致的东西入手,这样才能树立信心,把课题做好;(6)选题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学好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等综合考虑。选题的过程一般分为二步一是课题调研。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来搜集资料,然后整理分析资料。二是确定题目。按选题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利用调研的有关资料,确定课题题目,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常包括:(1)为何选这个课题;(2)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3)研究者对这一问题有何新见解、新思路;(4)研究者的课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思路是什么;(5)列出参考资料。四、研究生应学习发明创新理论来指导科研实践发明和创新设计是有规律的。国际设计理论界对此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汀RIZ)是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的方法学。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得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不断描述,不断程式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就清楚地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这需要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设计理论主要依据设计哲学的研究成果及设计的实践,建立分布的或细化的设计过程模型。按照这种模型,设计者可分步骤地按规定完成设计所需要的所有活动。现有的创新设计理论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1)系统化设计方法;(2)基于决策的设计方法,(3)基于AI理论的设计方法;(4)公理设计理论;(5)基于科学的设计理论。研究生如果能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上述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则会使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目标更加明确,条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可极大地提高科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快更好地取得科研成果。研究生阶段学习规划指导随笔作为一名研究生,你也许已经感觉逐渐适应了研究生学习生活、你也许为研究生读起来如此轻松和自由而高兴,你也许正在为选择方向、如何进入课题、如何开展研究工作而迷茫。但有一点得提醒你: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并不像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长,而该阶段又是多数同学人生和事业的关键时期,有许多重要的任务和目标需要奠定基础或完成。所以,你需要制定好自己在本阶段的人生和学业的整体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尽可能好地完成计划中的各项任务。研究生的学习与你以前的学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大有区别,你也必须要充分意识。结合一些专家的认识和我们的一些体会,下面就该阶段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按学年作个简单介绍,供同学们参考。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情况,在时间和内容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仅作参考。 硕士1年级第1学期入学后按计划填写《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本学年需完成学位课,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对部分跨专业的学生还应该补修现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好上述课程,拿到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部分学分。 第2学期完成剩余课程学习,专业课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你将逐步体会到,研究生的学习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度。这既为你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是对你学习能力的考验。 第1学年,除了以课程学习为主外,还应该积极阅读文献,并开始尝试写出1-2篇文献综述报告;同时,一些基本的硬件开发环境、软件开发平台、仿真工具、设计平台等工具也必须逐步学习、练习、熟悉,以便日后研究工作的需要时不至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工具。 第2学期,对于部分基础较好和能力突出的同学,可以考虑开始选择研究方向,并在该方向上开始部分跟踪型研究工作或为以后的研究课题奠定基础。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跟着课题组参与导师的课题,逐步了解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便逐步适应研究工作。 硕士2年级采取定期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学术研讨是训练科研和教学能力、训练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要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不应无故缺席或迟到。在研讨会上你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学习的本质区别,要有意识地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别人报告时应认真听讲并积极提问,更要特别珍惜自己每次报告的机会。如果你的志向是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请抓紧时间认真读几本经典专著。华罗庚先生“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读书经验对现阶段的你是非常适合的。如果你的志向是毕业后走向社会,至少现在就要开始积累和储备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自己的工作思路。 这一年,你可能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你感到轻松和愉快,这段时光因此稍纵即逝。你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本方向的新近文献,研读有关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撰写1至2篇《文献阅读报告》,请导师审阅后在研讨会上报告。对于论文的选择,宜由易到难,切忌好高骛远。尽管如此,你仍可能觉得多数论文像“天书”般难读。此时也不要急躁,多半原因可能是你的知识储备还不足,请补学相关的知识后再来读这些论文。遇到读不懂的论文可在同学之间讨论讨论,不应过多地依赖与请教老师,因为你读的论文老师未必很认真地读过。要做出有创新的研究工作,你首先要在某个专题上超越自己的导师。 按照通常的要求,这一年你必须要开题,且由于第三学年要找工作、考虑就业等可能让你不能完全静下心来的事情,加之还要撰写论文,所以在本年度是您完成论文重要研究内容的一个关键阶段,切勿放松。同时,应该将研究成果(进展)写成paper,试着投稿。争取能够参加一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认识和你从事相同或相关方向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学者、知名专家并与他们交流,这对开阔你的视野,改进你的研究思路非常有意义。当然,不是每个研究生都有机会,因此,你必须要做出让导师肯定的研究进展或成果,你必须要有好的idea or innovation 开题前,确认你已修够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大多导师提倡同学们发掘潜能自行选题,硕士阶段的研究可从模仿别人的工作开始,并逐步深入下去。也可以选择导师或本方向博士生研究中的某个子课题。这一年(或下一年度初),你还得接受中期检查,填写《研究生中期检查表》。通过筛选的同学将正式继续论文阶段,未通过的同学将提前毕业(不授学位)。 硕士3年级第1学期,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工作上,在选定得学位论文题目方向上,并取得相当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并发表论文。第2学期初完成论文初稿。修改、润饰论文,并于6月中旬以前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结果应尽可能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工科硕士论文的工作应该以应用或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强调研究过程中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训练以及表达(书面和口头)能力的训练,因此这几方面最好在论文里能够有所体现。 因为这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一年,你还要考虑好毕业后的去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不管是去工作还是考博,你通常都需要导师的推荐。对你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真实的介绍是导师的职责和义务。为了使导师的推荐更为全面和准确,请准备一份详实的个人情况介绍材料供参考。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训练后,已经掌握了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gether,Learning to be--也就是学习如何去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认识自我,只有等你们进入社会后,才能慢慢地了解和掌握。不要指望一离开学校就有年薪百万,不可希望用最少的劳动会获得最大的成功,一切成功都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三年?拿出你们的干劲、拼劲来,作点有意义的事,看点有意义的书,努力学习和培养自己。硕士生如何做课题-----博士生给硕士生的建议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研究生即将毕业,对未来还是十分迷茫,该怎么办

请致天下
北大荒
不仅仅是你,很多毕业后多年还处于迷茫,不知道最喜欢什么工作,不知道什么工作最有前景,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你适合什么工作,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只有根据你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喜好、市场需求等等因素来综合分析,我们只能给你提建议,说大方向,具体的还得你自己好好考虑。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迷茫是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感觉迷茫。要摆脱这种境况,建议你根据自己的能力、市场未来的需求,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也就是规划.然后定一些阶段目标,只要自己跳一跳就能实现的那种.等实现后,再定下一个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这样一步一步就达到最终目标了.目标切忌过大,要可望又可及,那样不至于使你迷茫和气馁,如此下去,你就能从实现目标的成功中获得快乐.目标可以是任何方面的,比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或确定一种你需要的技能培训,之后制定一个工作/学习目标,让自己每天有点小进步,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学习,积累经验,这样一定会有收获;之后再定一个新的阶段目标,再努力......尝试一下吧,与其迷茫和纠结,不如做点对自己将来有益的尝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英语作文 我的研究生规划

万世之后
y graate life planning Einstein said: "love is the best teacher." As has been the professional very interested, whichgave me a great driving force, in order to meet the strong desire for knowledge and better study, I chose to read a graate student. In the graate student stage I will work hard, study of heart, to read more literature,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a phd. "The ideal is the beacon, without ideal,there is no secure direction, without direction, there is no life."Three - year graate study tim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 for this reason I made apreliminary plan, what are the shortcomings, hope the teacherto give advice.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o graate students anniversity is different, both in life and learning will be of greatchanges and discomfort. In order to better and faster to adapt to life as a graate student, devot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study, I will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djust, arrange their ownlearning and living habits. By accepting the knowledge tocreate new knowledge, is being a graate student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The time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o try to create their own to accept anything but at the mast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are no longer for a variety of novel class accep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bu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orientation arrangement, focus all your energy, all courses andread the book should be a concern, must there is a problem oriented learning, and have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As soon as possible from the passive recipients into an active explorer,and learn to swim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e graate three years life quickly, the key is my life. More important to improve our ability (1)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programming,application software 2 learning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with 3 people, skills, contacts circle the first semester: understand the subject, course of study first, postgraatecourses study earnestly, must each door to achieve excellent,and timely review more doctrine thinking training; by searching the literature, written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ading report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ction, analysi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dynamic task and actively to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sk, have a preliminary idea on the study of their future, with a faster access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foreign language, the computer knowledge, with period with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of compound talentsconsistent. Second semester: access to research,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opic, familiar with the experiment, learningcourses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topic,and then determine the research topic. Some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about theexperiment, from the whole of his experimental difficulties have experience. Then is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comprehensive plan to start research. Third semester: began to study thoroughly familiar with in the research stage,personally think that we must develop a good habit, every dayto summarize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nd preliminaryanalysis; design and processing experiment is correct, if you want to use a short time to do experiments or more experiments to do a good job, we must use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 designokay, so before the experiment design of multiple options,select the best. A preliminary to write a paper, write the paperas a goal, continue to improve, continue to progress,constantly improve. Fourth semester: the beginning ofpublished papers, the main experiment preliminary began towrite a paper, write the paper as a goal, continue to improve,continue to progress, constantly improve; supplementary documents in time, the world is changing every day, to continue to add new document, difference of the experiment is likely andimagine himself great, therefore we need to refer to some literature to study, sometimes to make great changes to his plan! Pay attention to the exchange of ideas, usually more and students, teachers, teacher exchanges, learn from each have the advantage of people. Fifth semester: the final experimentsupplement, published research papers by the two semester ofin-depth study and exploration of the subject, has been very familiar with understanding, then a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on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further improve, targetedresearch; know well 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books, the formation of 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ir own;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learn to other areas of uptake ofsome concepts, proce a different kind of inspiration for itselfconcerns, expand their knowledge, their thinking is more active,write papers more sensation; the sixth semester: write a thesis defense began to write research papers, one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format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quirements, draw up an outline, and then step by stepTo draft, note paper creatively, stay time, delicate thoughts!Thesis writing and knowledge deposition process, the respondent and the explanation of knowledge, declarative,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写给考研学子经验总结:如何合理规划读研生活

居委会
乃凝于神
成为一名研究生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当我们从考研大军中冲出重围或保送读研而有幸成为一名研究生之后,如何开始自己的读研生涯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读研的日子是新奇的,也是紧张的,面对这种与大学本科阶段全然不同的读书生活,有的研究生可能茫然不知所措,虚耗了光阴;有的研究生却如鱼得水,直奔更光明的未来。因此,如何规划读研生活是十分重要的。我一直认为,读研不仅是通往学术圣殿的朝圣之道,也是人生的修行之道。老子曾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读研乃问道,但问道亦有道可循。 :何谓读研?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就业难成为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切身问题,考研便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意味着一些研究生可能一开始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读研,并不是因为喜欢学术而读研。对这类研究生而言,他们在读研之后缺乏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与目标。当然,对大部分研究生而言,读研是大学时代追逐的学术理想,因此考研是当时很明确的人生目标,而考研的成功就意味着这个目标的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考研与读研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考研是大学时代的学习目标,那么读研则需要一个新的目标或理想来支撑自己。因此,读研期间需要经常进行自我:为什么要读研?如何来读研?这种或反思可以促使自己在读研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研究状态。 淡定才能保持读研的干劲 读研是相对清苦的,日以继夜的读书及研究需要其他休闲活动来调节。当然,对真正的读书人而言,读研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读研并不意味着自己生活的单调乏味或完全没有乐趣。知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其大作《文化苦旅》中有过这样的:“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实际上,读研是自己个性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更重要的是,要把原本看似清苦的读研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读研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开始,保持淡定的心境很重要。读研意味着选择了一条通往学术殿堂的道路,这条道路与从政、从商之路相比,有着迥异的清贫与寂寞。对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言,学术研究可能类似于出家修道,需要过着皓首穷经、暮鼓晨钟般的生活。当看着早已参加工作的昔日同窗领着高薪、衣着光鲜的站在自己面前时候,我们很可能会对自己的读研选择产生自我怀疑,有时甚至会觉得这种清苦的读研生活完全没有意义。这时,很多研究生会假设:如果自己当年参加工作而非读研的话,生活将会过得更好。实际上,读研存在着机会成本,选择读研的机会就意味着放弃其他机会。在这个时候,要坚定自己读研的选择,以淡定的心境来对待,要不断地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事实上,学术研究进行到千钧一发之际,支持自己继续走下去的是学术兴趣和学术理想。这就需要以学术理想来坚持自己的读研之路,使枯燥的读研生活过得有意义。 从阅读中梳理出学术价值 研究生需要学会整理大量的材料,从中梳理出有学术价值的东西。理工科的研究生可能更注重做实验以获取数据,但文科研究生必须大量阅读著作。阅读是研究生的基本功,读书万卷,其义自现。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熟悉自己所在领域的研究状况。当然,研究生读书时应该注意方法,要精读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著作,特别是那些知名学者的著作。通常而言,知名学者都是学术权威,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就可以快速地了解目前这个领域的学术前沿在哪里,也可以知道这些知名学者们正在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我导师就经常这样告诉我,他只要看一个研究生读了什么书或者正在读什么书,他就知道这个学生的学术水平怎样,因为对学术敏感的研究生会鉴别出这个领域里的好书,会读第一流的著作;相反,那些不会读书的研究生会经常阅读二流的著作。因此,读书首先要读第一流的著作,通过读这些著作,才有可能和第一流的学者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思考问题,才有超越他们的可能。 研究生需要阅读的著作很多,必须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由于研究生阶段是学习如何开始从事学术研究,是处于从事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因此必须通过读书来展开自己的学术训练。精读与泛读的结合是最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精读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泛读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精读对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这就要求熟读一些思想艰深的经典著作。一方面,熟读经典著作是进入该领域学术谱系的一种最好方式,即能知道该领域里以往的学术大师们在思考什么问题,或者他们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另一方面,通过熟读经典著作,逐步掌握一套概念,而这些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会逐渐进入自己的思维结构里,如同输进自己体内的血液一样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运用经典著作里的一套概念来看待世界,而自己的思维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提高。 在泛读方面,要多读自己研究领域之外的著作,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意味着阅读不要受专业的限制,比如以文科为例,中国传统学术认为文史哲是相通的。因此,扩展知识面就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对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或研究领域而言,该领域之内的学术资源已经被前人梳理了一遍,并且那些所谓的学术权威早已在这个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话语权,在这个领域里再发现新的东西虽然也是可能的,但是难度已经很大,这就需要从其他专业或学科来寻找灵感或新方法。实际上,很多新的学术长点就在学科交叉的地方,尝试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知识消费者”变成“知识生产者”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与本科阶段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本科阶段,学习主要是由老师对知识进行传授,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知识的传授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而在研究生阶段,导师对研究生传授的主要是学术研究的方法,研究生需要对以往习以为常的知识展开怀疑与批判,并以反思的精神来读书,不能轻易盲从于学术权威们的观点。当然,研究生的学习是在导师的指导之下以自学为主的,但实际上导师指导学生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读研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研究生自己支配的。在相对自由的时间里,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来进行自我学习变得十分重要。 与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知识不同,研究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学会学习”,是对学习能力的学习,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学习”的“学”指的是跟着导师学;而“学习”的“习”按大学者朱熹的解释有鸟儿学飞之意,意思是照着老师教的自己亲自做一遍。因此,研究生要开始从一个纯粹的知识消费者成为一个知识生产者。就像冬天穿的毛衣一样,无需再向别人购买,而应该尝试着自己亲自动手编织。当然,自己刚开始生产出来的知识可能是粗糙的,在导师眼里甚至是幼稚的,但应该像爱因斯坦小时候做的小板凳一样,尽量地比前一次做得更好。 实践:学术资源的获取 研究生的学习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对学术资源或学术材料的掌握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从我读研的经历来看,获取学术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三个:图书馆、导师、讲座。 图书馆是一座矿山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或研究机构中学术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如何利用好图书馆是获取学术资源的关键。我读研的时候经常泡在图书馆,从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当然,利用好图书馆并不意味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面学习。我认为首先要熟悉图书馆,并了解这个图书馆里有哪些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著作,这对将来学位论文的写作很有帮助。但应该注意的是,图书馆的藏书丰富,一个人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游遍知识的海洋,因此读书要有所取舍。研究生应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展开主题性阅读,也就是说,要集中一段时间并围绕同一个问题或一个领域来展开阅读。有这样一个说法,大意是说有经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看研究生借书的方式就能预知这个学生的学术前途。他们总结出的经验是:会读书的研究生一般会借同一主题的书目,并且这些书目是该领域的必读书目;而那些不会读书的研究生每次借书都很随意,没有固定的主题,并且他们一般分辨不出哪些书是该领域的必读书。 同时,研究生也应该了解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学术概况。我经常在图书馆的各个书架面前浏览,并随手翻阅书架上各种著作的目录、前言、后记。时间久了,我基本上能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法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有哪些重要的著作,并知道这些著作在图书馆的哪个书架上,这样随意的翻阅在无形中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总之,图书馆是一座有待发掘的矿山,读研就是一个开矿的过程,需要在里面挖掘出沉甸甸的金矿来,否则在毕业之时有“入宝山而空手归”之感。 导师是一盏明灯 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研究生的必修课。一方面,导师作为学位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学术上能给予很好的指导;另一方面,导师通常有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活动,这对研究生将来毕业找工作、出国、考博进修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是生活的良师。 随着研究生扩招,导师带的研究生增多,并且由于有一些导师有相关的行政职务,这就导致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机会不多,如何及时有效地得到导师的指导需要一定的方法。这需要研究生主动地跟导师联系,平时可以拿自己的论文去给导师指导,让导师提修改意见,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导师可以通过论文了解你近期的读书情况,也可以向导师展现自己勤奋好学的一面。我经常去找导师交流,在交谈中导师经常会告知一些重要的学术信息,比如某某知名学者最近写了什么重要的文章或出了什么新书,此外导师还会经常跟我谈谈他的研究近况、有什么研究心得等。实际上,导师所传授的这些学术信息是无法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但却是最有益的。 讲座是一次盛宴 研究生需要围绕学术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经常关注最前沿的学术信息。这些学术信息可以通过阅读所在领域的专业刊物来了解,而另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则是学术讲座。做学术讲座的学者所讲的东西是他最近的研究心得,有的甚至是他一辈子的研究体会,通过听知名学者的讲座可以快速地进入该领域的学术前沿。我的经验是:有时候听名家的一场讲座胜过读他的十本书,这绝不是夸张之言。通过听讲座,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学术的氛围,并且能近距离地接触该知名学者,感受他身上的学术灵气,这样可以看看那些原来只能在书本上才见到的名学者究竟是怎样的学习研究的。在听完讲座之后,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触,原来那些所谓的知名学者或学术权威也不过如此。因而,听讲座是一个对名教授或学术权威进行祛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训练自己的学术鉴赏力和学术品味。 展望:预先经营未来 读研期间必须面对未来的人生选择,要想清楚自己将来研究生毕业之后要做什么: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进修?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开始读研的时候就要考虑,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人生理想来认真准备。如果自己不打算将来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而想在毕业之后参加工作,那么在读研期间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兼职或实践,并多发表几篇论文,这样可以增加求职的砝码。如果打算将来从事学术研究而希望继续进修如读博或出国留学,则应该早一点着手准备。 我从读研开始就打算在毕业之后继续进修,因此从研一开始就很注意收集考博的信息。由于考博对英语的要求比较高,我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此外,考博对专业课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但一般所考的都是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因此还得花一定的时间来熟悉所考领域的基本情况,选定考博的方向之后要及时与所报考的导师联系。博士生导师一般很看重考生有没有培养前途,会很注意考生对自己专业领域的学术状况是否了解,并且要求考生了解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通常而言,博士生导师会招那些与他性情或兴趣相近的研究生,因此在考试之前要尽可能地让所报考的导师了解自己,至少对自己有个基本的印象。考博需要其他老师写推荐信,如果写推荐信的老师与自己报考的博士生导师认识,则考博的效果会更佳。 由于准备考博的时间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最佳时间,一旦确立了考博的目标,就要处理好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与考博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将来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对硕士学位论文的拓展,因此在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要注意学位论文本身的延展性,即这个选题在将来是否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与必要。考博时,博士生导师会很看重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因此学位论文的写作要与考博结合起来,把学位论文的写作看成是准备考博的一个过程,通过论文的写作来厘清自己的思维和提高表达能力。 除了导师,同学是研究生阶段的学友,对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同学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知识背景和学术兴趣,因此多与本专业的同学交流可以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多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交流,这样能获取大量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和学术资源。在同学中,你会发现自己学习的楷模和榜样,甚至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学友。与同学一起读书,相互切磋,对自己的学术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虽然俗话说“仆人眼中无英雄”,但要善于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以好学之心来培养自己开阔的胸襟。实际上,在国内注重人情关系的社会里,良好的同学关系是自己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当然,良好的同学关系也会使自己在读研生活期间充满温馨与乐趣。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与学术秉性,读研就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下来的学术文化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术的熏陶与涵养。因此,读研要尽早地融入自己所在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之中,融入自己所处的学术氛围之中,融入自己所在领域的学术传统之中;而准备考研的同学,也要尽早确定自己的方向,融入考研的氛围中,只要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就能开出美丽的学术之花,并结出沉甸甸的学术之果。

考虑以后考研的学生怎样规划四年的学习

其生也勤
灵台
大一:学习成绩好是必要的!这也是为在团队、社团、学生会团委的继续发展奠基铺路。学习是首要任务,毕竟自己还是学生,由于刚离开高中那种学习环境没多久,所以养成一个坚持学习的好习惯还是比较容易的。大二:学习 实践!同样在学习上,可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继续增强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要开始有计划地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大三: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白自己面临的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一条路是就业(外派)。那就要求我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同时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加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的活动,与同学交流求职工作的心得体会,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也可向老师和一些毕业的人士请教求职的一些相关问题。另一条路就是考研,应该加大力度的学习专业知识,扩大英语词汇量,关注时事,着手做好考研前的一切准备

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如何或者是未来规划?

诘然已解
蓝月亮
研究生嘛,将来无非就两条路,要么读博,要么工作。看看自己对科研有没有兴趣,生活压力大不大,如果没兴趣做科研,或者很缺钱的话,就没必要读博了;那就选择工作,多了解以后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现在可以做做准备;如果工作,还要规划一下未来某一天会不会读博士,什么年龄回来读博比较合适。

研究生阶段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

恶得无情
百分比
美国研究生留学的生活期间规划的第一项内容理所当然是学习。步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语言、文化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大家,但是不要害怕,只要摆正心态,合理地去解决,一切都是会好起来的。习惯了国内的满堂灌的学习方式的学生们要注意了,美国的教育方式更加灵活,他们的课堂上经常会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去学习,提倡学生能够自主发言,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之前被动的你,现在要学会主动了呦!按照不同的未来规划,同学们可以有所侧重地设计自己学业的重点。比如打算进一步深造的同学可以多重视理论学术的研究,打算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可以注意提升自己职业方面的技能。但无论如何,同学们都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对于现在与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研究生留学的生活期间规划的第二项内容是了解美国的文化和生活。留学期间可以按兴趣选听一些课程,查阅资料、聆听国际著名学者的讲座等等;可以在异国他乡走一走看一看,每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活都有值得学习和了解的地方,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其文化和生活中必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存在,领略异域文化风情;可以解除一些外国人,了解对方,介绍中国,不亦乐乎,同学们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了解和启发。所以,当生活渐入正轨时,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走出固有的圈子,多交外国朋友,多与外国朋友聊天、一起游玩等。在文化碰撞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融入了所在国的文化。美国多元化的社会与生活还会帮助我们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了解诸多文化的情况。美国研究生留学的生活期间规划的第三项内容是结交朋友、互相进步。高中和大学都是容易获得真正友谊的地方,许多人一生的朋友都是在高中或者大学时认识的。建议同学们可以适当地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借助学校的平台,多结交一些朋友,拓展自己的视野,不要把自己只局限在中国人的关系圈内,也多和当地的同学沟通,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无疑不是一件好事呢。美国研究生留学的生活期间规划的第四项内容是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在去美国之前,建议要多了解一些美国当地的法律法规,因为文化的差异,可能和国内的会有差异,在美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我们一定要牢记于心。家长也可以给孩子灌输或是督促他们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以及简单的自救方法,遇到紧急的事情,也便于他们采取紧急的防范及救治。同时,要牢记美国的紧急报警电话“911”,记得是911而不是110哈。到达学校之后,也要积极地去了解校内的报警机关信息以及联系方式。美国研究生留学的生活期间规划的第五项内容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处于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同学应该多参与一些实习项目,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实习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协调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细化留学生活规划的具体内容,但是,同学们最好在留学之前就对留学的目的和计划有着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真的让留学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