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是大三考还是大四考?

实历
不精不诚
考研报考条件规定,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必须是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所以正确的时间是大四上半学期考研。即使在大三考上了,由于来年大四还没毕业,也不能被录取。但是就准备考研而言,大三开始就可以准备了,时间越早,准备的就可能越充分,但是,考研考的绝对是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希望你好好记住这两个字“坚持”,非常重要。对于在校生,可参考以下时间表:1、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2、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3、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4、大四上学期11月:冲刺复习、现场确认5、大四上学期12月: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考试6、大四上学期2月:考试成绩公布7、大四下学期3月:复试分数线公布8、大四上学期4月:研究生复试、调剂9、大四下学期5月:调档、政审10、大四下学期6月:本科毕业,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考研是大三还是大四的时候报名?

己独取后
莫若无为
考研是大四上学期报名,但是你可以尽早复习。考研报考条件规定,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必须是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所以正确的时间是大四上半学期考研。即使在大三考上了,由于来年大四还没毕业,也不能被录取。拓展资料:1. 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3月:决定是否考研,考哪所学校。2. 大三下学期~暑期:基础复习、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并关注大纲、招简。3. 大四上学期9~10月:考研网上预报名和网上报名,提高复习。4. 大四上学期11月:冲刺复习、现场确认。5. 大四上学期12月:冲刺复习、打印准考证、考试。6. 大四上学期2月:考试成绩公布。7. 大四下学期3月:复试分数线公布。8. 大四上学期4月:研究生复试、调剂。9. 大四下学期5月:调档、政审。10. 大四下学期6月:本科毕业,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考研在大三考试还是大四?

青空
1、考研是在大四第一学期报名和考试。2、大三不能报考,因为只能是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具体查看报考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即可了解。瞎说,考研是在大四考,很少有大三考试审核还能通过的,考上了你的学历就升级了,所以人家不会说你是哪个学校的本科生,都说你是后来那个学校的研究生。

考研是在大三还是在大四毕业时候考?

捐赠者
工头儿
是在大四的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每年的1月份考试。报名实在大四上学期的9月和10月

请问要是考研,一般大几考?什么时候准备?

二柄
空想家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一般大几可以准备,怎么准备?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01考研复习不嫌早想象一些,当你还在休息、玩耍、纵情高歌的时候,或许你的对手可能正在书桌前奋战。考研过程中,心态永远是最重要的,过于焦虑和过于放松都不利于全身心地复习。寒假即将临近,很多同学想要趁着假期放松一下,这个时候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一不小心心思就偏离了考研的轨道,几天甚至十几天就荒废了。这个时候千万要告诫自己:考研时间不多了,耽误一天少一天。但是也不要过于焦虑,过于焦虑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甚至失眠,不利于复习。制定好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在复习中,大家要制定好合理的作战计划,调整好心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做好准备,为考研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待考研复习要做到:"不要多,每天进步一点点"。02根据考研难度确定启动复习的时间考研难度主要根据本科学校和考研的目标学校之间的差距来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参考下表进行安排。一般来讲,大学可以分为以下几档:三本(大专)、二本、一本、211、普通985、top3-top10,清华北大。考研竞争更加激烈,高分学霸层出不穷,部分专业国家线上升,很多名校的分数线接近四百分。考研试卷难度本来就比较大,再加上竞争这么激烈,必须要认真准备。想要短时间复习,快速考上研究,是不可能的,必须要留出一段较长的复习时间。

大学四年制,应该什么时候考研,大三还是大四啊

击鼓
若枉若直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间是大四上学期的12月份。研究生考试流程:1、8月-9月 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考试大纲2、10月 研究生网上报名3、11月 研究生现场确认4、12月 打印准考证、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研究生考试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扩展资料研究生考试系统中的推免生: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激励高校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免试,是指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推荐,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接收,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研是大三考还是大四考

八千万
尚玄
考研必须是大四毕业后考,考试时间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份,报名时间是在十月份。

马上毕业了,考公务员还是考研好?

名亦不成
在桥下
处于大三的学生现在就会在考虑大四毕业到底要做什么,当然学生们面对毕业的选择各不相同。但无非就是参加考研、公考、就业三个渠道。研途宝整理了考研和公考的区别,希望对各位考生做出选择能有所帮助!一、性质不同1、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指有一定学力的人们为获得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而参加的考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一般为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2、公务员考试则是一种文官考试选拔制度,渊源是中国的科举制,后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现代政治制度,发展为一套成熟的现代官员选拔制度,即国家机关通过考试的形式,吸收社会上的精英分子参与到国家权力机构中去。3、我国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公务员都正规统一称为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中央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4、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二、报考条件不同1.对工作经验的要求2013年国家公务员90%以上的招考职位都明确要求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所谓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而报考2017考研的同学应该认识到:考研是属于学历深造,大多数专业对工作经验没有要求,只要符合各院校招生简章的基本要求就可报考。2.对政治身份的要求考取研究生只是单纯的继续深造,不涉及国家政治,而学术又崇尚自由,往往去政治化意识较强,通常目标院校对政治身份没有硬性要求。而公务员职位涉及国家诸多政治、经济决策问题,对政治素质有着明确的要求,许多职位要求报考者是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3.对年龄的要求由于国家公务员许多职位涉及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因此对报考者年龄有着明确的限制: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而研究生考试对考生年龄没有硬性要求,部分研院将招收研究生的年龄上限设定在40周岁。三、录取比例相差悬殊1、每年报考研究生和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相差不大,都有100多万人,然而录用人数则相差悬殊。2、从2002年以来,虽然考研的人数逐年见长,从60万发展至今天的160余万人,但录取比例基本保持在3∶1。3、与此相比,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3年国考最终报名人数超过150万,最终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为133万人,职位总体竞争程度约为66∶1,与去年相比已算有所下降,有两个职位只招1人,但报名人数近万。“国家统计局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竞争比达到9470∶1,刷新历年国家公务员一个职位考录最高比例。紧随其后的“国家统计局南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2”竞争比也突破9000大关。4、各省公务员的录取比例也差不多是60∶1,甚至更低。5、从录取人数而言,选择2017考研的难度会远低于报考公务员考试。四、发展方向不同1、一般来说,报考研究生的同学,或者是热爱自己的专业,有志于深化本专业的学习,希望在本专业的科研和学术方面有所成就;或者是为了兴趣决定放弃本专业而选择跨专业,一心追求自己人生的乐趣;又或是希望通过学习提高或扩展自己的知识层次。其未来发展方向,大致以其所学为基础,从事研究、教学者居多。2、公务员这个职业,能够最直接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并以在规定任职资格年限内的年度考核结果为依据,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或者越级晋升职务。

我是大三的学生,想在大四时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该不属于同等学力吧?

白专家
夺命号
1、大三的学生,想在大四时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该不属于同等学力。2、只要是普通高校的在校生就不是同等学力。同等学力是指:大专毕业工作两年以上;成人教育应届本科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3、招收植物学专业的学校不少,但如何选择要看各人的想法和打算,如北京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都不错。上海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4、建议根据自己的地域选择、个人志向对报考学校的层次选择、报考学校往年分数线等信息对考取可能性更大的学校的选择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