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皆入于机
安藏人心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两天进行,每天两门考试课程。 第一天考公共基础课程,分别是政治和英语,这个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试题也是统一命题的。 第二天则是两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考生所报考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所报考院校给出的招生简章上会给出该学校各个专业所须考试的专业课程,上网可以查到的。 您如果报考公共事业管理,不会考数学,应该是会考两门专业课。专业课的试题也是由各个学校自行命制。

考研每门课分别多少分

爱之泉
落山风
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科目 考试题型思想政治理论(考研政治)主观题、客观题外国语主观题、客观题业务课一(基础课即数学)主观题、客观题业务课二(专业基础课)主观题、客观题  1.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2.外国语(满分100分) 3.基础课(专业课一:考研数学)(满分150分)   4.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二)(满分150分)。如下:考数学的专业;政治100,英语100,数学150,专业课150 不考数学的专业;政治100,英语100,专业课一150,专业课二150.考医学的 政治100 英语100 西医综合 300 药学的 政治100 英语100 药学综合视学校

高分求教:有关历史考研的流程(从报考到录取),科目(专业课和公共课)

故素也者
夫精粗者
流程:(一)与学校联系(二)先期准备(三)报名(四)初试(五)调剂(六)复试(七)复试调剂(八)录取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全国统考的专业是指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统考专业有医学、计算机、法硕、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农学,其他的科目还是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历史学是全国统考! 考研科目包括专业课和公共课,公共课又包括英语和政治,如果你报考统考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你就考两门公共课和一门专业课。 “史学概论,史学史”这些不会作为一个科目来考,但是教授复试问答的时候有可能要问到。所以尽量多看书,就算没有全记住,至少也要把书名作者记住(我们老师传授的经验),这样教授可以认为你的知识面还比较宽广~ 祝你成功!历史考研是统考,流程是这样的10月下旬是网上统一报名,只能填一个志愿你要考虑清楚;12月到你报名时填的考试地点交报名费;第二年1月9号考试;2月中旬出成绩3、4月份是面试6月通知书寄到

研究生考试考什么

大接访
小红帽
  研究生考试科目主要有:  1、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2、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  3、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  4、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5、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  6、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7、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

中公教育考研课程在哪上课?

拉巴特
废车场
中公考研是属于旗下的品牌,有线上和线下的课程安排。线下的课程时间和地点可以咨询下当地的中公客服老师网课是在线学习的,具体课程安排可以查看网页链接  

英语专业的公共课有哪些?考研的科目又有哪些?

父子情
革天
一般都是综合外语,政治,第二外语和一门专业课我推荐一些视频给你,老师会指导你选择专业和院校,还会对考研的流程、怎么备考等相关信息给你指导,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2010年考研入门指导》 《2010年考研初期三大选择》 不方便粘网址,怕说是广告,呵呵,你自己搜一下就可以! 这也是别人推荐给我的,听过之后启发很大,和你分享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一样,因此在考试要求上也不一样,不管是考试科目、考试参考书上都有差别,所以你要报考什么学院,还是参考一下目标院校2010年的招生简章吧,招生简章上明确写着报考的条件,还有招生专业目 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等相关信息,别人间接告诉你的东西都和招生简章有出入,所以最权威的还是参考招生简章。《全国各招生院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你可以借鉴,或者直接到他们的网站上去搜!祝你成功!我的经验是,搜集相关信息,为考研做好准备,这些信息是: 一、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考生报考的依据,也是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由于近几年高校改革力度加大,专业调整频繁,专业名称也多有变化,广大考生 需要格外注意,免得早就瞅准的专业突然改名更姓,不知去向了。考研教育.网提醒大家,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在每年7、8月份公布,考生应及时 与招生单位联系,索取或购买目录,最终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 二、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这里的公共课指全国统考的科目,包括政治、英语(或俄语、日语)和数学。这些科目的考试知识点和考试要求在每年六七月份出版的各 科考试大纲上有详细规定。根据考研教育.网多年的总结,日语、俄语、数学等科目的大纲一般变动不大,因此可以参照前一年的大纲;而对于 一些变动较大的科目,则必须以新大纲为准进行复习。 三、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公共课有大纲,或早或晚总还能明确复习范围,但专业课却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的复习纲要可以提供给考生(有关政策禁止招生单位给考 生划定考试范围),需要自己去多方打听。因为专业课涉及的往往不止一门课程,教科书也有多本,复习量极大。例如某著名高校的新闻学院 ,多年来中国新闻史方面有一段时期的内容全部不考,而每年都有一些不了解信息的考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背诵这数百页内容。 四、录取调剂信息 对于考分很高或很低的考生而言,录取调剂信息可能用处不大,但对于那些分数刚刚达线、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如果提前一天知晓某 个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情况或许就有改观。 以上四类信息,你要尽力搜集,要是搜集方法和渠道不知道的话,你可以参考《新手入门指导:多样化渠道搜集考研信息》这样争取给自 己考研加分!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1 )大三上学期至下学期五月:决定是否考研 ; 考哪所学校 ; 并报考研辅导班 ( 2 )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后:暑假复习和考研班听课 ( 3 )大四上学期十一月:考研报名 ( 4 )大四上学期十二月:签发准考证 ( 5 )大四上学期十二月:复习冲刺 ( 6 )大四上学期一月 :考试 ( 7 )大四下学期三月:考试成绩公布 ( 8 )大四上学期四月:研究生复试 ( 9 )大四下学期六月:发放录取通知书

考研是考哪几门课程?

二世祖
博格曼
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需要准备哪些考试科目?考研初试复试都考什么?

研究生是怎么上课的,

蒙庄
凡交
研究生的课程分硕士生的和博士生的 硕士生的课程一般安排一年或者一年办 然后是学位考试 博士生的课程一般是博士入学第一年 然后是博士资格考试 研究生的课程设计一般都是专题性质的 并不是没有课本 而是一般需要很多参考书目的研究性专题 当然理工类的课程除了公共课以外 大都在实验室待着 哲学社科类的除了公共课的英语和马列经典 当代社会思潮之外的专业课都属于分专业的小班授课 课程设计上主要是教授上自主化的专题 还有研究生自己备课的专题演讲 如果授课要求比较高的话 还有教学辩论的设计 此外考勤之类的东西是和本科生没区别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导师尤其是负责任的那种一般都会帮你开列书单 定期检查读书笔记 这个比上课的约束力要大得多 当然作为研究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常备素质 考试和考察的形式也跟本科生区别不大 不过一般都有课题或者项目追着你不放 如果你天资聪颖那你可以轻松度过 如果你是后来居上者那你需要早入书山 另外就是学术严谨的问题 学习+问题=学问 好的学术能力需要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这也是个人独立人格养成的必备素质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1考研:公共课专业课,哪个才是重点?

老鼠街
美食村
  1、公共课要保过、专业课要再提分  首先研究生考试的各门学科的分数结构上专业课在占到总成绩上的占比是大于公共课的。  公共课方面,大家普遍觉得难的部分应该是数学和英语。但一般知道自己这两科弱的考生,在备考初期就会着重复练习。数学难理解的地方较多,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多做题多练习。政治不用说,为了不忘或者手生,还是要背的。  总之,公共课这几科都没有一定要拿高分的必要,只要保证过线即可。事实上,这三门要拿高分也很难。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考研分数出来时政治英语两门加起来能拿到120分左右,好点的同学可以拿到130-140,差点的也能有100分。即这两门公共课好的同学和差的同学也就拉开50分的差距。  因此,考研的总分就是在专业课上拉开差距的,每年多少考生栽在专业课这。而且复试时,老师也往往会偏向初试专业课成绩高的学生。  2、跨考生攻专业,看清自身优劣势  相比本专业的考生,跨考考生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如果你是本科英语数学政治类专业的,那么你的公共课可以稍微放松一点。  劣势是,你的专业课成绩肯定大大不如本专业考生。因此,跨考考生应该注重复习专业课。  此外,有些学校的专业进入复试的标准是专业课成绩,公共课只需要通过国家线就行。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主攻专业课,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同时也要每天拿出一定时间来看政治和英语。  3、本专考生勿放松,轻视敌人要不得  虽然本专业考生在专业课上有优势,但切记骄傲自满,轻视敌人。每年很多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成绩比本专业考生还要高,所以“本专业考生”这几个字也不一定就是考研成功的王牌。  毕竟,你永远不会知道别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因此,在对待专业课上,本专业考生一样不能放松。  对于这类考生来说,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可以适当调整为1:1。在复习专业课的同时,也要把公共课里的弱项好好强化。  政治一般没什么问题。英语弱的最好多背,以应试教育的一贯方法提分。数学弱的报个班单项突破。公共课最起码要过线。  4、公共课重视基础,专业课体现能力  很多同学的弱势科目集中在公共课中的英语和数学上,而这两科的弱势往往会在总成绩中有很大的体现,甚至有可能影响你的录取。  这两个科目首先考察的是学科基础,比如英语这一学科的基础就在于词汇和语法长难句部分,可能在选择专业时,你可以巧妙地避开自己的弱项,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但对于公共课而言,无论你是否擅长,往往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所以,在备考初期,英语或数学不太好的同学不必平均分配时间,比如阅读是你的短板,你就要多花一些时间去做阅读,把错的弄懂,把文章读通。只有想办法补短板,给弱势科目多一点时间,才能缩小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总的来说,大家一定要注意权衡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优势科目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考研是一场漫长的学习之旅。得练就一种适合长期学习的心态。否则产生疲惫心理后,就容易与本来的想法背道相驰。好心态加好方法,才能使长期学习轻松高效  端正学习态度,为了学习知识技能而学习,除此之外还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用对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如果学习方法不合适,学习无效率,总是事倍功半,搞的人很疲惫,收效甚微,慢慢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将学习当成习惯,当成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事情,为了学到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心态最有利于长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