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就业与考研

阿依达
毁绝钩绳
  论文~~~~:  数据后附。。。。自己要改呀,抄也要抄出水平啊3166346233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现在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便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2005届毕业生的就业招聘已拉开了序幕,而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也已开始。一边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边是日趋激烈的考研竞争,那么究竟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呢?  “就业还是考研”难取舍  目前应届毕业生之所以选择考研,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目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考研能够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门路和增加就业砝码;其次,考研是提高学历和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便于以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是直接就业好,还是考研好呢?对于这个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四学生实在是难以选择。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大四女生胡隽永道出了其中的苦衷:如果现在选择就业,单单一个本科学历含金量实在不是很高,能否成功地敲开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现在只做考研的打算和准备,两三年后再就业的形势可能就不同了,会有什么样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测。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本科生在面临毕业时都存在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  考研能规避就业风险吗?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考虑到了用考研的方式来减少和规避就业风险。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面对如此庞大的“研民”队伍,就业指导专家表示此情形并不容乐观。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增长速度的考研队伍,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想通过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再者,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那么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式与现在一样吗?事物总在千变万化,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  第三,研究生毕业后即使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数年的同行比起来,必定会显得单薄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就业。  考研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位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结合自己的事例建议说:考研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自己的优势,认识自己的劣势,充分评估自己勤奋、吃苦等各方面的情况。如果自己确实没有与别人竞争的优势和实力,那就不要错过现有的就业机会。  两年前,他对自己认识不足,加上自己自制力不强和身体等原因,不仅在考研队伍中名落孙山,而且还因为考研错过了许多次比较好的就业机会,结果是既丢了西瓜,又没有捡到芝麻。直到今年年初才找到工作,说到这里他后悔不迭。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考研,这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身体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做任何事情的先决条件。考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充沛的精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做保障,就等于说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别人一程。  精神素质 考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超出常人的毅力意志。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精神素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很难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研民”队伍中胜出。  经济后盾 考研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复习资料名目繁多,目前图书的价格又普遍偏高,是一笔不能小视的数目;而且即使考上了研究生,其学费也是比较高的。这就要求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否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这一点对于那些经济尚有困难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先就业再考研两全齐美  在如此庞大的考研队伍中,外语系的大四女生郑同学选择了暂时放弃考研而先就业,她的理由是,现在考研的人如此之多,竞争如此之激烈,倒不如先就业。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觉得知识累积不够,发展受到限制,再来考研也不迟。  不少专家称,“先就业再考研”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有较好就业机会的条件下就先就业,经过几年的职场历练后,就可了解目前的市场所需,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自己考研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而且此时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考研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究竟是选择考研好还是就业好呢,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一点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考研是否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特点的结果。  ----------------------------------------------------------------------------------------------------  先看一组数据:  2003年中国十大著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调查(节选):  复旦大学:2003年本科生人数为3019人,其中20%考研,11%出国深造,65%左右参加就业,  浙江大学:2003年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6600人,其中考研的占3%,出国深造的占5%,参加就业的占92%  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本科毕业生总数为3507人,其中当年考取研究生的占15%。准备明年考研的占3%左右,其余82%的学生就业。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以上各校本科毕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而这个比例在其它非重点类院校可以达到60%-70%,有的甚至百分之八、九十之多。  所以要说出身,光从数量一项,就已经说明不了问题了。而名校的学生如果考取研究生,一般情况下也只有一些大的研究所,中科院或者十来所名牌学校可供选择。这是人之常情和一个基本的事实。  如此一来,最后录取的结果好象是自家人收自家人,名校收名校学生。但这个过程是公正和公平的,结果必将公正和公平。  狭路相逢勇者胜。问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自己的正确努力和合理付出。而非这些托词或貌似有理有据的理由。就业VS考研:洗礼与突围(转贴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166346236)[ 2005-10-25 22:13:16 | By: 纵横四海 ]大学毕业,无非就三条出路:就业、考研、待业。当然,任何人都不希望遭遇待业的惨痛。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自己身边的人都在辛苦拼搏,我当然不能置身事外。这几年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其实我们都很焦灼,因为有时辛苦的努力未必就能有所收获。但由于惯性的力量,我们中的许多人仍固守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梦。 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我,没有“好风凭借力”的家世背景。由于家里情况不怎么好,与同学相比,我多了几分实在。父母初中文化程度,他们的工资全部花在小孩读书上了,两个姐姐大专文化程度。刚进大学,我就想着大学该怎样度过,毕业后干什么。因此,找出路的紧迫感日益加重。 ※开始,我打算就业※ 我经常自问读完大学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将干什么。当时那种茫然使我心慌,于是我成为坚定的就业主义者。 很多人说,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而用人单位更重视实际能力。从老师学长那里得到这样的提示:专业学习重要,能力培养也重要。于是,我就尽量使自己忙碌,每天总是整栋楼起得最早的人之一。早上,读英语背古文诗歌;白天,除上课之外就是到处“跑”——搞活动、做采访、写稿子,到处找事做,找机会锻炼自己;晚上有时也是忙这些,偶尔也到教室自习,做作业或看一些感兴趣的书。在学生会,我干得很出色,做到学生会“头头”;做学生记者,在校发表几十万字文章,在十几项征文获了奖;做青年志愿者,被评为校十佳青年志愿者。通过各种锻炼,能力确实获得巨大提高,也增强了个人对就业的自信心。 工作干得好学习却吃紧。如何处理工作和学习,我现在都不知道如何才算协调好,首先是时间调配,算起来,那时搞活动比读书学习的时间不会少。实践的巨大“成绩”在一段时间内确实也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也一度冲淡了学习的压力。但整天应付那些与学习关系不大的琐碎事情,心变得疲惫,焦虑不断强烈,终于不堪重负了,大二时学习大滑坡。 于是我很不满自己的生活状态了。与刚入校时相比,这时思想深刻了很多,我对自己原来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同时,我也发现一个现象,许多优秀毕业生选择了考研,于是我对考研渐渐关注起来,思考就业与考研的问题。 ※我有考研的想法了※ 刚进大三,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一个个都问起来,还有一些不是很熟悉甚至陌生的人见面就喜欢问考研还是就业。问问还罢,一些不懂实情的人还要说上那么一阵子,研究形势分析利弊什么的。对他们的好心实在不忍“腹诽”,可本来就烦躁的心不免又多了几分焦灼。(和我一样即将毕业的朋友们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吧!)其实,用不着谁多说,内心里,我已经就道路问题想了很多次。 大三寒假,在痛苦的反思中我将一点点将心拉回来。读书,我要读书,从内心响出这样一种强音。我成了怀疑论者,在就业和考研中不断摇摆。我简单地认为这问题是二选一的单项选择题,而事实应当是不定项。 大三下期刚开学时,有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平日里熟悉的几个在学校混得不错的朋友中,理工科有几个保送了研究生,文科也有两个提前考上了研,这给我极大冲击,我想我也一定要考上去。 大三下期我开始了我的新生。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到教室自习,我终于收复学习上的“失地”,恢复了学习的信心。这次,我还拿了奖学金。 和以往一样,我又得到了我的家人老师朋友的支持。对他们,我一直怀着深深的谢意和敬意。学工办丁老师默许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我渐渐淡出那些学生活动,支持我搞好学习。低我一届的女朋友也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她是个很有活力、学习也很棒的女孩,她鼓励我考研,考研期间,她经常不顾自己学习忙,帮我找东西 、复印资料,还经常想办法逗我高兴,减轻考研压力。 ※考研上马※ 学校和专业是考研的首要问题,至少应当考虑三个因素:一实力;二兴趣;三关系。实力是英语和专业学习怎样;兴趣是指个人的爱好;关系是指对所报学校、所报专业及近几年录取情况是否了解,是否有熟人,最好是在读的学生和老师。一般情况下,一流大学热门专业风险最大,一般大学的热门竞争也比较激烈,一流大学冷门较容易考,所以对形势应当有清晰的认识。我在学校和专业上经过了慎重的考虑,选中山大学,主要是因为我有个关系很好的老师在中山念博士。于是我报了同专业的硕士,在整个考研过程中,他都给了我巨大帮助。 大三下期伊始,我开始不疾不徐的进行考研复习,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悄悄来临。我想,这不止是和其他考研者竞争,还要和自己斗争。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这种痛苦是甜蜜的,与先前悬在空中截然不同,那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舒畅。 有人说,考研是一场毅力的竞争,谁坚持了谁就胜利。这话一点也不假,经过后才体验到它的真谛。备考的日子确实苦,而取得成功的唯一办法就是坚定信心始终坚持。考研不单是身体的考验,更是意志的“炼狱”。 那段日子,我近乎枯寂,很少与外界联系,列大小计划,先期重点英语,后期突击政治,专业复习贯穿其中,每天早六晚十一。英语是我的弱项,我搞得比较扎实,每天五个小时以上,背了七遍《星火单词》,认真做了四本阅读理解,其中两本文章我翻译出来了,每天听听磁带;政治任务压在后期,弄清系统结构,关注时事热点,注重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虽然没参加任何一个培训班,但也从那些培训班资料中受益不浅;专业书看了八遍,注重体系和基本点,有时写点感想,有问题我就问在中大的老师。 ※考研VS就业:依然徘徊※ 考研过程中,我的最大的冲击来自这样想法——有合适单位就把自己“卖”了。 自始至终我都不是纯粹的考研主义者。2004年10月后,随着来学校招人单位的增多,渐渐我有些不安了,想看看形势,于是去应聘,每次应聘过后内心总是不安,压力很大,差点崩溃——我在考研啊! 机会也有几次,几乎可以签约了,有两个学校一个企业,条件也可以,心里觉得不合适就拖了下来。还有一次考公务员的经历。10月中旬我到广东南海考公安,简单的复习后,居然以较好的成绩通过初试,可惜复试安排在研究生考试的前一天,我只得把机会留给别人了。在离研究生考试只15天的时候,我与广州军区达成协议,工作基本敲定,这样我才一心考研了。 研究生考试的日子更近了,最后十天糊糊涂涂过的,心态还好,就是每晚睡不好,尽失眠。挨到考试,两天终于过了,当时也不怎么紧张,觉得专业还可以,成败都在英语。考完了就没事了,心里反觉得一种空虚。考完后我睡了三天饱的,管它,考完就行,我还得过日子吧。 等待的日子没有什么太多的复杂的想法,一晃就到了2005年3月,成绩出来了,我顺利通过了笔试。 4月,复试也顺利通过。 ※再回首,一场洗礼※ 别人问我考研有什么特殊感受,我最大感受恐怕是想好了就全力去做这句话。谈到具体的,我也说不清。不过有两点是想提出来的:首先,考研一定要有信心,大家在考研这条线上开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能产生差距的是个人后来的努力程度,复习方法和计划科学与否,以及心态怎样和坚持程度,影响考研的因素很多,但决定命运的只有自己;其次,要认清自己选好学校和专业,复习讲究方法,英语始终不能大意,要抓重点和弱点,专业复习尤其如此,同时要善于自我评估,在理解中不断提升。由于复习时大意,一个没搞懂基本知识点以25分专业大题在笔试中出现,没答好,考完后懊悔不已,但又并没设法弄清,结果复试又考了,结果我吃亏不小,所以复习要全面细致,特别是一些基本和关键的知识点。 就业、考研是两个紧箍咒。刚入大学,每个学生就都戴上了,只是对具体个人而言,它们发生作用的时间有早晚,症状也不同:有人受就业折磨,有人受考研困扰。而我何其不幸,两样都来得如此强烈;而我又何其幸运,姑且不把这种经历当成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找到了较满意的工作,考研我也尽心尽力了,结果还算差强人意吧!这引起了所有人的羡慕,有人说,我“鱼和熊掌”兼得——可能是吧。但我想说,其实大家都有机会,只看能不能把握自己,珍惜机会,可以说,我对自己忙碌的大学四年还算满意,就业、考研给我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我巨大的动力和勇气,左冲右突,我终于艰难渡险登陆。累死了,给分吧!!!!!!!

中国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人数多吗?就业率比本科生低吗?

常棣
冥王星
中国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少。就业率比本科生低的。海口晚报从海南省就业局版了解到,权此前3年,海南省研究生就业率虽然从32.91%增长到了59.22%,但确实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根据金陵晚报记者在南京调查的情况,多所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就业率并没有呈现一边倒。在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初次就业率高于研究生。虽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都超过96%,但是因为博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0%左右,所以硕士和博士加起来的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就业率。在南京大学,现实是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略高于研究生,但是到年底计算年终就业率,两者几乎没有不同。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就业率则不如研究生,略低2%~3%。据了解,该学校是全国重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记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除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一书外,有关全国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的统计几乎没有其他来源,只有一些省市的单独数据。2012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15.3万人。重庆市教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就业率为86.81%,研究生就业率为74.66%,本科生就业率为87.04%。

考公务员,研究生真的比本科生更有优势吗

有纪
大灾难
1、国考某些中央机关,明确只要研究生以上学历,这些职位本科生不能报。2、省专考有属些地区限制户籍,但对研究生以上学历则基本上没有限制户籍。3、研究生考上公务员是不是比本科生在职称、工资和升职空间上都有所不同——————研究生转正之后定副主任科员(前提是单位有指数空缺),工资级别比本科生高一级。研究生考上公务员的定级规定: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没有工作经历的公务员:高中和中专毕业生,任命为办事员,定为二十七级;大学专科毕业生,任命为科员,定为二十六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科员,定为二十五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副主任科员,定为二十四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任命为主任科员,定为二十二级。您好!以吉林省考为例:1从报考方面来讲:2018年招考职位表中的岗位没有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在报考中都是同样的,并没有研究生更有优势。2从学习能力角度来讲:研究生相对来说会有优势些。

研究生比本科生的就业优势也有多大?

钢之恋
其殉一也
  研究生代表的是学历,更代表的是对你的一种肯定,他代表着起码你在同档次的本科生毕业阶段是一个佼佼者,其次他代表着你与同样层次学校毕业生中是一个绝对可观的潜力股。                       如果你的身边有没有考研而工作顺利且有起色的同学,那么你不要后悔也不要羡慕,因为冷暖自知他在工作中为取得成绩而付出的努力绝对是比你为考研且读研毕业的努力要大的多。放眼全世界咱不敢瞎说,但是只拿咱大天朝而言,读书绝对是性价比最好的捷径。如果扪心自问下,那些在本科毕业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的同学,如果你能耐得住寂寞和顶得住经济的压力而讲这种精力投入到考研中,那么你三年之后的收益是否会比你在工作中同等付出的回报要高?                               举例而言,你毕业工作三年后你的起点是5级,研究生毕业后的起点是4或者3级,短期看是工作的收益大于读研,但是未来的路呢,不客气的说,如果一个研究生在工作中依然能不忘初心自甘堕落,在工作一年后也许不到一年就会与你起点持平,在之后的无数个一年中以比你成长快n倍的速度成长。道理其实很简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与所得是你在公司里工作中收获不到的,而你的收获与感悟不过是一个研究生完两年所得到的。我有的而你没有,你有的我可以有,对。这就是差距。                           当然,还有人会对这个观点表示不服。可以理解,因为有很多的行业是不需要去通过在学校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但是那种行业是不在我们这个话题里该来讨论的。例如你毕业之后选择去做销售,或者去自己做生意,或者父辈在你走入社会前已然给你足够的砝码让你去挥霍。毕竟从事什么行业,以什么姿态生存那又涉及到另外的多个宏大的话题如人生观价值观诗与远方,扯起来没完。          读研真的真的很重要,对所有能够考上本科的大学生而言,请原谅我要加这么一个前提。只有两种人是不适合读研的,一种是真穷的,家徒四壁,借钱上的大学,毕业了家里八张嘴等着你养。一种是真有钱的,在走上社会之前父辈为你准备的砝码够别人奋斗20年去弥补的。           其实这个话题里有的答者是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略带后悔的情绪,还有一种答者是那种逃避者,一直在逃避,他们讲考研当做躲避走向社会的一个盾牌,从本科毕业的迷茫,一直延续到研究生毕业。           不过还是要说读书确实有用有幸看到答案的同学们,如果硬性条件允许的话那就真的努力的做一个研究生吧。          在你读研的期间,除了学识,还有见识,眼界,交际的收获,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形成,都是一种无形的收获。

研究生的工作比本科难找吗

居委会
爆丸
难找不难找那是相对的,你研究生毕业去和本科生挤同一个饭碗,你自然有优势,比专人家多读了属几年书。可是和你当年一起本科毕业的同学相比,他们又都工作几年了,有经验了。一般小企业都会喜欢招有经验的。 当然研究生去了单位之后(事业单位,国企)升职比较快,学历高吗。 在民营企业人家要的不是学历,是真本事,不是读了研究生你就比人家本事高,本事是要靠自己慢慢学来的,现在的大学里基本学不到。 当然多读书总是好的,有机会的话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读研究生的。

研究生的待遇与本科生待遇真的没法比吗?

名焉
无迹
研鹿考研考研择校、复习经验分享研究生补贴一览,考上就是人民币987 人赞同了文章376561为你朗读3 分钟有的小伙伴会说,读研真的好贵,我还没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研鹿学姐想给大家科普下读研的学费、奖学金政策。1、自从2014年起,我国研究生全面开始实行收费制度,和本科时期一样,收费项目包括学费和住宿费。一般来说:学硕学费:8000元/年,专硕学费:一万两万甚至几万不等。住宿费:800到1200块钱之间(个别院校专硕可能不提供住宿)2、奖助体系国家取消了公费读研这一政策的同时,也对应增加了奖助政策。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奖助学金有:国家奖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并举。研究生阶段各项奖学金及补贴1、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研究生。每年奖励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国家奖学金因为名额较少,硕士每生2万,是比较难拿的。课业成绩在评选过程中也只是占很少的一部分,竞赛获奖、发表论文、专利授权等等都是加分项。2、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每个学校的政策不同。有的学校是学业奖学金覆盖所有学生,大家的奖学金都一样,比如同济大学,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0元,刚好充当学费。也有一些学校会设置三档,一等、二等和三等,一等的比例通常在20%左右,奖金除了充当学费还有好几千的结余;二等奖金差不多刚好抵学费的样子;三等奖金一般不够抵学费,意味着还要补交一部分费用作学费。例如,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比例40%;二等8000,比例30%;三等2000,比例30%,学费一般专业为8000。当然有一些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福利就更好了,三等奖学金都能抵扣学费,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一等奖学金12000元/年,二等奖学金10000元/年,三等奖学金标准为8000元/年。学业奖学金的等级一般是按照课程成绩排名确定的,大部分人都能拿到二等及以上的学业奖学金。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国家助学金一般是按月发放,具体发放方式每个学校不太一样。例如,北京科技大学是每月发600,分10个月发放,天津大学是每月发500,分12

求助!现在盛传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找工作,是这样的吗?

顾欢
老师们
大体上是的 因为很多公司不需要研究生的 除了一些研究所或者大型企业要点 其他的主要面对本科生 今年的研究生就业就是低谷啊 都这个时候了 我们班才签了十分之一 而且待遇跟本科生也就差个几百块钱吧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同心同德
孝慈
本科生和研究生差别是有,但是并不大,很多本科生是超过研究生的。但是我认为差别还是有的,不能说这种差别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要明确这两类人区别。第一是冒险精神,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额区别,我发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个运营的方案,本科生可能的考虑的会是发展,而研究生肯定的考虑着风险和管控的漏洞。很多例子都佐证了这一说法。一个方案经过本科生和研究生处理以后,本科生的方案肯定会获得更大的收益,他们只关注于发展,把资源投入到发展上,他们的宣传口号也是比较夸张的。存在着故意吸引眼球的目的。但是一个研究生运营这个方案,他会考虑到这个方案会不会有漏洞,他的宣传标语是不是存在漏洞,会不会有客户投诉。在这个方案运营完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第二区别就是本科生比研究生的适应力要强,很多时候研究生因为上了的学,而束缚了他的思维,他的思想很固化,或者太具有逻辑性。本科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更能提出想出新鲜的想法和提议。

又是一个关于"就业还是考研"的大抉择(答得好的追加分)

叶青
蛇曰
对于你已经把你的就业定格在会计这个行业上了,那么这个专业重在资格以及经验,所以我觉得你如果能够顺利就业当然就选择这个了。考研后有利于晋升只是在国企或事业单位罢了,对于大型私企或是外企,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如果你有能力他们对你的职业发展都是会支持的,在那时你想考研都行。就如你说的,读一个你不喜欢的专业或是根本与你工作不相关的,那你读研的目的在于什么呢?不如在你工作的时候考注会,提高你的资格,这些对你这行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你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