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考研报考人数多少?大概录取多少?

不织而衣
红木林
2020考研报考人数复为341万,大概录制取人数为111.4万。2019年8月19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确定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2019年12月18日,报考人数341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51万,再创历史新高。扩展资料: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于2019年12月21、22日进行的一场以选拔为目的的全国范围的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12月21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1日下午:外国语12月22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2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3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9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较去年增长如何?

寄生虫
汪宽
10月31日,2019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结束,报考人数随即确认。据透漏,截止10月31日统计,全国报考人数为285万,较去3431343036年增长47万,同比增长19.7%。从历年的数据来看,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呈上涨趋势,2019年报考人数毫无疑问会超过2018年。为什么考研人数持续增长01. 职场竞争压力大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也是逐年在扩招,而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泛滥”,每年都有有上千万的大学生毕业,为了在应聘工作时,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很多人只能通过提升学历来作为筹码。另外,2006年我国高考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之后,2007年达到1010万人次,2008年到达顶峰,参加高考的人数多达1050万人,这一年是高考人数最多的年份。此后,10年高考人数再没有超过1000万。由此推算,2006年-2008年参加高考的人,如今正是30岁左右的年龄,他们处在事业的上升期,面对职场压力,大部分职场人会选择读书深造,完成事业上的突破。因此,职场人成为往届报考考生的主力军。所以,MBAChina预测,2020年考研人数依然会呈大幅度增长。02. 研究生教育改革2018年研究生考试进行了改革,之前的非全日制硕士也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原来参加10月份“在职硕士”单独考试的人,现在变成了统一参加12月底的研究生考试。这样的合并致使研考人数显著增加。近年来,教育部持续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深化改革,大力支持院校对专业学位项目的招生工作,这些举措都有效促进了往届考生的报考积极性。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MBAChina在对MEM教指委副秘书长张伟教授采访过程中,张伟教授就向我们透露,在未来3到5年MEM办学的模式和经验会更成熟,到2019年MEM授权培养单位的数量有望超过200家,而MEM的招生人数也有可能赶超MBA。专业学位项目优化改革,为往届考生提供了的选择,其报考热度也在逐年增加。03. “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扩招随着国家教育部取消“985和211”新的时代,我们迎来了“双一流”,而这些高校的建设必然需要生源,因此硕士点的扩招成为必然。除此之外,2018年1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管理类专业学位新增161所,(包括:工商管理MBA11所,公共管理MPA24所,会计硕士MPAcc54所,旅游管理MTA31S所, 图书情报MLIS18所, 工程管理MEM11所 审计硕士MAud12所)这也使得考研人数增加。考研人数增加,考研难度或增加2017年首次开始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依据国家统一要求进行招生,也是导致近两年报考人数明显增加的原因。今年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考试的第三年,加上2018年的二战考生导致今年考研人数增幅仍然较高。而报录比,从2011年开始基本维持在3:1,而2018年的报录比已经变为3.5:1,因此不太乐观的估计,2019年考研的报录比很可能达到是4:1,也就是说每4个人里面就有三个人是炮灰。

山西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多少人啊?

心物
去其所恶
招生专业分为来学术学位和专业自学位两类。2019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学术型专业98个,专业学位类别18个(包括39个领域),具体招生专业及其招生名额和考试科目等参见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目录中研究方向为“30”以前的代码即为全日制招生专业方向。本年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安排招生计划 1780 名,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及各专业上线情况做适当调整。

2019考研到底有多少人?录取多少人?真实数据有吗,不要预测

韩公主
录像带
你好,具体考试有多少人数要初事开始的时候才能得出数据的,所以现在只有大概内的预估人数,并没有准容确的人数录取多少人的话,一般来说以前是录取三分之一的人,现在来看的话,大概会录取四分之一,大概也就是70万左右

今年考研的人数是多少?

疯女泪
好儿子
2021考研抄报考人数为377万人。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统考”。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所录取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2019考研报名人数增加到290万人,报录比预计为3.6:1,较2018年明显提升。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上涨,共计 341万,报录比预计为4:1,达到近20年来最高。扩展资料:考研初试报名的注意事项: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后,考生本人需对所填报信息仔细核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参考资料:考研-百度百科

2018年研究生毕业有多少人

后重前轻
谁其比忧
201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在30万左右,根据教育部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包含了本科生、专科生、高职、研究生、博士等。考研人数的大幅度增长似乎正在验证。原因则是:一、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千万级别。本科生在毕业后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竞争力不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通过考研可以提升自身学历或暂时逃避就业,在未来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提高求职时的竞争力以及工资待遇。二、 大学本科扩招严重,学历贬值我国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大概在900万人到1000万人之间。而这几年全国的高考录取率都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600万到700万的大一新生进入校园。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名词,而逐步成为人生求学的必经阶段,与别人比不再有优势。三、 我国的考研政策正在变化按照现在的规定,在职人员考研也需要参加统考,而报名人数也统一纳入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所以现在统计的考研人数出现暴增,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由在职考研引起的。四、 高考失利,希望考研改变出身考研党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当初高考时发挥不正常或报志愿时出现问题,而不得不读一所普通的高校。这些高考失利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毕业后可能会受到学历歧视或学校门槛,比如某些大企业在招聘时会要求求职者是985或211高校硕士、本科毕业的。这刺痛了很多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所以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考上个好学校,改名自己学历的尴尬。参考资料:中国教育报2018年高校毕业人数

2019考研,想知道现在研究生学费一年多少钱啊?

附赘悬疣
而能精焉
学硕一般8000每年,专硕1w到5w不等。MBA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恩波考研梁老抄师:您好,每个院校学硕和专硕的研究生学费都不一样的,若您想知道某院校研究生一年学费情况,可以进该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的招生简章进行查看,有的招生简章没有说明学费情况,括号里都会附上该院校财务链接网址,复制链接点击查看就好,希望对您有帮助。

今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是多少?

鲁班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抄息网 2008年01月16日 20:09 今年全国研招考试初试定于1月19日至20日(个别考试科目在21日)举行,共有120万考生在全国各地参加考试,教育部有关部门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以下事项: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研究生招生计划公布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08年01月16日 08:48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15号公布。本专科计划招生599万人,比上年增长5%,其中本科招收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为44.9万人,其中博士5.9万人,硕士39万人,比上年增加6%。在今年报考总人数减少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招生仍增加,报考人数120万:招生人数39万 比例约=3:1,而去年是128万:35万,约=4:1所以说今年对大家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哦!加油!!!!!!!!!!!!!!

今年考研大概多少人

三清
四时不至
今年考研人数,目前尚未公布。今年考研报名,尚未结束。认真学习,认真备考,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