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报录比百分之120是100里招多少人?

架构
刺痛我
自己算,给你列个比例式,120:100=100:X,这是个正比例,小学6年级学生就会算,研究生更会算。

研究生报录比是报名(考试前)的报名人数比录取比例吗,包括没有过线的吗,面试的录取比一般在多少

守而勿失
梦男孩
1、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730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决定报录比,比如个人喜好,学校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所在城市等。2、全国高校研招整体录取比例约为3.3:1,而对于报考名校的学生竞争程度更是异常激烈。扩展资料: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1、初试和复试都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2、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1)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2)联合考试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进行,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3)单独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考生须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或选用全国统考试题。(4)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参考资料:中国网_考研大数据:这些专业太抢手 你的排第几?凤凰网_揭开“三大考”那些扣人心弦的面试百度百科_报录比

关于研究生报录比的问题

大淘金
望普
如果是考试前的报录比,指:报名报考人数:拟录取人数 如果是各个学校录取后,回指:实际报名考答试人数:实际录取人数 还有就是,报录比小于1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好考。你说的中国教育在线 上很多专业的报录比都小于一 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小于“拟”录取的人数,实际上录取时,通过调剂非报考学生或者消减拟录取人数数,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并不会降低多少。

研究生报录比 是什么意思

徐寿
鸨羽
说的都不错。补充一点:如果是考试前的报录比,指:报名报考人数:拟录版取人数如果是各个权学校录取后,指:实际报名考试人数:实际录取人数还有就是,报录比小于1不意味着这个专业好考。你说的中国教育在线上很多专业的报录比都小于一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小于“拟”录取的人数,实际上录取时,通过调剂非报考学生或者消减拟录取人数数,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并不会降低多少。

考研报录比有啥参考价值?

独往独来
其然
报录比体现的是竞争激烈程度,而录取分数线体现的是考试难度。

考研报录比多少的学校算是好考的

白专家
九窍
平均为三分之一,因此可以认为比平均数容易就是好考了,其实这个问专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属,因为好考是个相对概念,它不是非黑即白的类别,而是一个连续的量,如果以平均数来划分算是比较默认的情况了。一般好学校比如985报考人数特别多,很多考生甚至考个三五年也挤不进去,普通学校就没人报,报了就能考上,非常的厉害。

关于考研报录比的问题?

罗隐
而故惑也
记住一点:不管人家的报录比怎么样高还是低,只要认真准备了好好复习了并且坚持下去了的人,最后90%的人都会是好结果(记住这个前提)

研究生报录比多少的专业最好啊?

怵惕之恐
黑兰花
几百比一的吧,那说明更热门,你这个问题问的很没技术含量,选专业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你本科专业,还可以考虑兴趣,最后可以从就业方面考虑,像金融会计什么的都比较热我认为选专业不应看报录比,要看你的兴趣所在,还有就是就业前景。因为一些几百版比一的专业很有可能权是名校的不擅长的专业,人们仅仅是因为这个学校而报这个学校的好考的专业,因此我还是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报录比多少?广告学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鬼神不扰
不得
1、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2016年计划招收22人,其中:推免7人,统招15人。2、中国传媒大学不挂网回公布考研答报录比的数据。建议直接询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3、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就业前景很好。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