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考研国家线会上涨吗?

吉原
汝知之乎
关于2020国家线是否会涨,要等国家线出来才知晓。2020考研国家线变化3766趋势如何?近些年来,考研试题的难度会出现一年简单,下一年困难,再下一年简单的情况,根据18年考试难度、分数线以及同学们的反映,2018年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是比较难的,而2019年试题难度据考研考生反馈难度不是很大,那么即将到来的2020考研试题会不会难度提升呢?大家也不需要过度紧张,只要在最后阶段能够针对自己的情况认真做好复习准备,在考场上理智从容相信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影响考研国家线变化的因素有哪些?通常来说考研国家线跟报考人数、招生计划、推免比例、试题难度四个因素有关,那么接下来就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并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分析一下今年考研国家线到底是否会涨。1、报考人数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较2018年238万,激增52万,增幅达到21.8%;相信很多人更为关注的便是2020考研人数,据非专业不完全统计,预计2020考研人数将突 破300万人,考研竞争激烈,国家线将会有所提高。2、招生计划虽说近几年随着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开展,部分高校为了引进人才,适当进行了扩招,但是总体来看扩招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尤其是部分院校不但没有扩招,反而进行了缩招。这样一来,使得考研竞争更加激烈。报名人数迅猛增长,招生人数增长不显著,势会导致分数上涨。3、推免比例推免率和推免生比例比去年提高,由于每个学校政策不同,不便于统计,但是目前从北大、中山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的推免率和推免生来看,比例接近90%,考生报考双一流大学的难度加大,国家线会有所提高。4、试题难度影响国家线的最后一个因素就是考试的试题难度,从大家考完后的反馈来看,2019年试题过度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波动。

考研报名时怎样才能查到报考该专业的人数

瞻卬
寄生物
考研报名时是查不到报考该专业的具体人数的,只能在报考学校的官网或者考研网站上查询历年报考该专业的人数以及录取比例。通过与历年考研报考该专业的人数做个对比和参考,一般报考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根据历年考研报考该专业的人数趋势做出分析,就能得出今年报考该学校和该专业的人数,从而分析出自己报考该专业的竞争力。近几年,由于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扩展资料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数据报告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平台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

我现在25了,想考研,但不知道是参加全国正式考研考试,还是在职考研,大家帮出个主意吧!

水有罔象
德自此衰
研究生硕士学位解惑在选择继续学习、充电的方式上,学历、3234316639学位教育因为其强大的师资背景、系统的学习体系、良好的交流平台、权威的国家证书,受到人们的普遍追捧。尤其对于已经本科毕业的人,他们中有不少都期望能够进一步深造,获得硕士学位。但是,在选择深造的途径上,很多人却感到迷惑,他们不清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怎么回事,在职读硕又通过什么途径,为什么有的课程只有学位没有学历等问题。其实简单来说,同时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只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每年1月份的全国统考,在高校进行全日制学习;而获取硕士学位证书则有三种途径,包括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和专业学位考试。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般来说提到硕士考试,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国家每年1月份统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硕士研究生考试一般要求参加考试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通过考试入学后,进行全日制学习,完成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等要求后,即可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样也是受到关注度最高的、入学竞争最激烈的获取硕士学位的方式。对知识结构要求的不断深化、人才竞争的压力使得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连年攀升,尽管硕士研究生不断扩招,依然无法满足巨大的报考需求。根据资料显示,2005年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了117万,而招生人数只有32万,平均报考和录取人数比例达到了3.7:1,有的热门专业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进入门槛之高让人侧目。 (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先考后读专业硕士学位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而推出的一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途径。目前国内的专业硕士学位有15个,分别是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法律硕士(J.M),以及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  报名条件:专业学位招生条件的最大特点是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一般要求本科毕业,有的专业还要求须具备学士学位。绝大多数专业学位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得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同意,有的还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考试方式:专业硕士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7-8月份,许多专业学位的分数线都是招生单位自主划定的。根据专业不同联考的科目也不相同,招生单位还会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考试。面试内容为分为专业课面试和政治理论面试两种。除了联考之外,在工程硕士中,为了鼓励软件行业的发展,教育部批准成立的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可以自主命题、自主招生软件工程硕士。许多院校的软件工程硕士一年有春季和秋季两次招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几个专业学位分为10月份联考和1月份统考两种。10月份考试主要面向在职人士,1月份考试的多为应届毕业生。 获得证书:专业学位教育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所获的学位证书与参加1月份全国统考的学位证书效力相同,可继续攻读博士。只有参加1月份组织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才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两证。(三)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即我们常说的同等学力申硕。这也是人们认识最浅、误解最多的一种获取硕士学位的方式,有很多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在职申硕到底是怎样的概念,有的人干脆认为“参加这个考试没意思”。作为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并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关注,甚至受到考生的冷落。也因为此,有业内人士将其称为“被忽视的宝藏”。 而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上海教学中心的余慧子对于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考试是这么评价的:目前国内最适合在职人员深造的途径之一。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最初出现的目的,是在现行的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渠道之外,对那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位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的人的一种认可。在职申硕为职场人士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供了机会,与研究生考试、出国等途径相比,极大的降低了机会成本。从1999年开始,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外语水平和综合学科水平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 对学历的过分倚重成为选择顾虑:尽管具备了更实用、方便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在选择继续教育时,仍然对同等学力申硕存有疑虑。其中一部分即来自于对学历的曲解。认为只拿学位证书不如双证有含金量、有保障,对于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也使得每年1月份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数据显示,2005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超过110万,而报考同等学历申硕的人数不足3万。所谓学历,是对于某个学生于一定时间里在学校受过教育的认可,仅代表着学习的经历,仅仅证明了一个人学习的时间和过程,并不能证明其学术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也不能代表他的学习能力。而学位则是对某人学术研究能力的认可,是对这个人所学知识达到一定水平的认可,代表着学习水平和层次。余慧子老师表示:对于大学以下教育,学历的存在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硕士教育来说,学位本身比学历更有说服力,学位的价值要超过学历。 从市场认可度上看,对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双证比单证有竞争优势。但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差别不大,关键是个人能力与专业背景,硕士学位证书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是否没有研究生毕业证的硕士学位证就没有说服力。但从国外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用人单位、考生个人都必然对代表个人能力水平的学位证书越来越重视,淡化学历证书所扮演的角色。从国外的教育体系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采用学位证书而没有毕业证书的。在职人员取得的学位证书,出国留学、移民和国内考博都是被国家认可的。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对于学历教育一直存在着盲目的注重和崇拜,从事实上颠倒了两种证书的重要性。在90年代初的时候,能够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的数量很少,因此社会在衡量人才能力的时候,往往把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但是如今,拥有高等教育经历的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已经不用担心人才学历水平的差异,不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也开始扭转观念,不去过多的关注求职者的学历,而更看重其实际能力。此外,硕士以上的教育和本科存在着很大区别,其教育形式更加自由和注重实际,因此在国外的硕士都是只有学位而没有毕业证书的。有能力完成硕士教育的人,说明他的个人素质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如何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学位证明就变得更加重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硕士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所获得的硕士学位在其价值和用途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如果考生想继续考博士,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两者完全没有差别;如果学员想要参加国家公所员考试,两者也不存在什么差别;而如果考生想要继续出国深造的话,那么拥有有学位证书已经足够,因为国外的大学也都没有学历证书,所以在审查的时候自然也不会要求同学提供此类证明。何谓研究生进修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研究生进修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和同等学力申硕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研究生进修班是参加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考试、获得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的主要桥梁,是以某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为教学内容,对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或相当学力程度的在职人员进行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是一个层次的学历教育,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历、学位挂钩。课程由各单位根据自己专业设置情况来提供。从课程设置和师资来看,同等学力申硕与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没什么区别,各校依照相应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同时考虑在职教育的特点,由相关院系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制定。所确定的课程覆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考试科目,有利于学员在学完全部研究生课程后参加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统考;从授课方式和培养方向上来看,同等学力申硕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打造应用型的高级人才。在职人士一方面可系统学习研究生课程,获得硕士学位;另一方面由于同学都是有数年经验的职场精英,可以相互借鉴,扩大人脉圈,这点与MBA的作用相似。研究生课程班一般在一年半内结束课程。课程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注明达到研究生同等学力。 同等学力申硕的前提是具备同等的学术和能力,而仅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自学、总结,很容易造成课程学习不系统和出现盲点,理论基础也相对薄弱。参加统一考试通过率也不高。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举办了研究生进修班,为学员提供知识的梳理,介绍前沿最新的研究成果,针对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之达到要求的学术技术水平。社会上目前的研究生进修班很多,读者在进行报名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是否要参加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有些研究生进修班,并不是为了帮助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开设的,而仅是为了提高学员的能力和水平而设的。对研究生进修班“含金量”的顾虑:一直以来,中国的学生都是在参加入学考试的情况下接受教育,并习惯了以是否有入学考试及其难易程度来衡量一种教育形式的“含金量”,所以,对于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就可以参加的在职研究生进修班持有一种怀疑态度。但事实上,教育的师资背景、教学质量才是衡量一种教育形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不设置入学考试并不等于不考试或没有门槛。申请学位者同样需要参加本校考试与全国统一考试。 而在职申硕所参加的研究生进修班均是具备相应资质、师资力量强的高校,提供的教学方式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等同。同时,能够通过全国统一的同等学力考试,也说明了在职申硕教育的含金量。 缺少全日制的学习时间,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考研作为增值途径的因素之一。他们可能会考虑到这种时间安排不能保证学习质量。但是在职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普遍都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比较深刻。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在本职岗位上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可节省大量时间。 为何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无学历证书只有学位证?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取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必须首先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而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的,却不一定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什么是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使自已的专业知识的结构及水平以及学位论文达到研究生毕业的水平,这就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什么是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的5大条件:一般来说,同等学力申硕一般需要符合5个条件: ■申请人获学士学位后具3年以上工作经验。 ■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审查。 ■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一般学校会安排14-18门课,每门课修满学分并考试合格。(也就是研修班的课程考试)。研究生课程研修班的报名时间:一般全年都可报名,具体时间每个学校有所不同。■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这一条是最关键的。全国统考每年通过率仅30%。每年国家组织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五月份最后一个周日,上午考外语,下午考综合。每门课考试合格的分数线为60分;报名和考试时间:一般在3月份,考试时间在5月底。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4年内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的全部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否则,本次申请无效。 ■在通过全部考试后的一年内完成学位论文,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另外还需要在国家统一刊号的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这一条在大部分院校仍然有强制要求,不过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对申请者发表学术文章的要求有慢慢取消的趋势。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而获得的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毕业获得的学位没有区别。但按规定,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者,其学位证书需单独编号。三条途径大比拼:从课程设置和师资来看,它和1月份考试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什么区别;从授课方式和方向上来看,同等学力申硕更加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符合在职读硕者的实际需求;证书获取情况来看,1月份进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拿的是双证,同等学力申硕只拿学位证书,是单证,从时间安排上来看,1月份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基本上都是全日制授课,而同等学力申硕的授课时间更灵活,适合在职人士。虽然在学习时间总量上来看,同等学力申硕的课时有所减少,但由于学员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践经验,不会影响学习质量。从报考条件来看,除了本科学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外,同等学力申硕还要求必须具有学士学位,而专业硕士学位要求申请者具有本科学历即可,并非所有的专业硕士学位对学士学位都有必然要求,即对学位没有硬性规定。而且有些专业硕士学位,还有10%的名额给工作了一定年限的非常优秀的专科毕业生。其次,同等学力申硕涉及各个专业,范围非常广,而目前国家实施的专业硕士学位考试只涉及十几个专业。从培训对象来看,同等学力申硕与专业硕士学位考试针对的都是拥有一定工作经验、想要进一步深造的在职人员,都属于继续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方式也都偏向于非全日制教育。另:单独考试:此类考试可以申请的人数非常少,原因是由于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进行单独考试的招生院校有限,而且每个学校的招生人数也非常少,对报考的条件和要求也比较严格。 报考条件和要求:报考人员须本科毕业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可参加单独考试。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一般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考试方式:此类考试方式采用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自主划线的方式。 证书:毕业且通过论文答辩的,可获得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选择专业、学校的小窍门: 根据专业,选择学校报名者在选择学校时,不能单纯的看这个学校是否是名校,而是要看你所选择的专业,这个学校是不是在全国是最强的。另外,选择专业最好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由于在职研究生对论文的撰写要求与1月份全国统考的学生要求有所不同,要求攻读者必须与自身的工作相结合,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了便于今后论文的顺利进展,建议申请者最好选择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这样才能使工作和学习相得益彰。关于中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报名者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国外的大学有没有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认可。目前市场上有些中外合作的研究生进修项目,合作的国外大学很多都是三流、四流的学校,国家教育部并不认可,所以获得的国外硕士学位在遇到攻读博士或职称晋升等实际问题时,单位并不认可。

2018考研985院校招生人数是多少

急诊室
毒中毒
想考哪个学校就去那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看看招生简章目录,就趋势而言,985统考的比例在下降,推免生比例增大每个院校都不会不一样,具体没细算过,反正不多

中国的研究生 招生,会一直都是扩招的趋势吗? 200分!

若丧其一
弟为盗跖
我觉得考研究生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认识更好的人,进入更好的圈子,时代最终是属于你们的

预计2020考研人数是多少?

蔡文姬
空瓶子
2020考研倒计时2天;  20考研的小伙伴们也很关注今年的报考人数;  昨日,教内育部官宣啦!  “2020年全国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  小东老师给你们整理了近6年来的考研报考人数,都是逐年增长的!  云南目前有两所高校公布了考研报考人数,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报考人数21867人,较去年增长12.77%  昆明理工大学  网上报名5061人,实际现场确认4306人  同学们,看到这这个数据也不用太在意,准备了一年,相信你们能一战成功!  

全国每年有多少人报考研究生

潜之万物
周辉
1、这个问题在每年的研究生报名结束的时候新闻上都会有报道。(1)2011年全国硕士生统6639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51.1万人,2011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49.5万人,考录比为3:1(2010年为2.8:1);(2)2012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65.6万人,2012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1.7万人,考录比为3.2:1; (3)2013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76万人,2013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3.9万人,考录比为3.3:1(4)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2万人,2014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57万人,考录比为3.0:1;(5)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2015年全国计划招收硕士计划和招录比还没出来。2、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这是继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画上了句号。 另外,报考专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考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报考热度一直未减,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专业报考热度较高。

影响MBA等专业考研报名人数的因素有哪些

等着我
幻想家
对于关注研究生考试的人来说,2018年年末的考研人数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事件了。据报道,2019年研究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285万,较去年增长47万,同比增长了11.5%。之所以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报考研究生,大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的就业或者为了学术研究等。研究生专业的五花八门,也造就了不同领域的人才。 从图1、图2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考研人数连年增高,屡创新高,考研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专业之中,MBA报考人数牢牢居于首位,随后为会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此外,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考研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甚至出现了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为什么MBA报考人数如此之多?考研报录比人数的多少体现了专业的热门程度和受认可程度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学习和文凭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在职人员来讲,MBA等管理类硕士自然成了不少职场人的首当之选。MBA能成为众多考研者首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普遍适用性:1. MBA报考人群比较广泛,无论是对于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可以报考;2. 无论是对于希望向管理方向发展的职场新人,还是对于计划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管理者,MBA既是转换角色的重要路径,也是扩展人脉的不二之选。3. 企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使得该专业持续高烧。4. MBA毕业生的起薪比非MBA毕业生高出很多,逐年上升的薪资浮动更诱人。MBA报考人数居高不下,竞争已经是相当激烈,经预测2020年MBA报考的人还会继续增多。不论从个人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还是经济收入上来讲,尽早拿下MBA都是明智之选。随着2016年国家把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MBA的考试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此时想要成功的从千军万马之中突围而出并非易事,你需要比别人付出的努力,也就意味着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与精力。 如果你想要报考MBA的话,可以提早准备,这样才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2020考研人数大概有多少?

降鬼记
如此
2019年考研考试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考试结束后我们就对今年报名人数做了相关预测。最近,2020年研究生统一考试报名事项已经落下帷幕,各报考点已经全部完成现场确认环节,从最近几所院校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今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已成定局。一、最新数据,历史新高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共接受 9009 人报考,较上年度增加1783人,同比增长24.7%。其中,本校学生报名人数达1648人,较上年增加385人,同比增长30.5%;选择该校报名点考试人数3250人,较上年度增加573人,同比增长21.4%。根据南京工业大学招生简章公布数据,今年总招收人数23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 880 人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 1140 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0人左右。总报录比大约 4:1。(http://gra.njtech.e.cn/info/1058/11851.htm)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今年共有 5738 名考生报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按学习方式统计,报考全日制4410人,非全日制1328人;按报考专业统计,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为公共管理、会计(专业学位)、土木水利、岩土工程、资源与环境(安全方向)、英语笔译、会计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方向)。(https://news8.cumtb.e.cn/info/1003/13014.htm)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共接受 12159 人报考(包含推免生246人),较上年度增加 2194 人,同比增长18.04%。其中,统考全日制考生10040人,非全日制考生1873人,学术学位研究生5222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6691人。应届毕业生5246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4%;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招生简章公布数据,今年总招收人数2750名左右,其中,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400人左右,拟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350人左右。整体报录比大约 4.5:1。(https://news.nwnu.e.cn/2019/1104/c3385a131381/page.htm)湘潭大学湘潭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共计 7887 人(不含推免生),相比2019年增长51.79%,连续三年报名人数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当年平均增长水平。根据湘潭大学招生简章公布数据,今年总招生人数 2450 人左右,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13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1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总报录比大约 3:1。(http://yjsc.xtu.e.cn/home02/90024.jhtml)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共接受 7197 人报考,较上年度增加 683 人,同比增长 10.05%。其中,河北省以外考生1877人,占总报考人数的26.1%,应届本科毕业考生3586人,占总人数的49.8%,本校应届考生1315人,占总报考人数的18.3%。根据河北医科大学招生简章公布数据,今年学术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两种类型总招收人数 1157 名左右(含长学制及推荐免试生)。整体报录比大约 6:1。(http://202.206.48.96/RedArt.aspx?articleid=1065)佛山科技学院佛山科技学院,10月15日的公告,截至10月14日,报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考生人数已突破 500 人(目前为 535 人),报考数量创历史最好记录,远突破去年最终报名人数248人,同比增长116%(https://web.fosu.e.cn/yanjiusheng/?p=6833)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 8382 人,较上年度增加 4039 人,同比增长 93%。根据成都理工大学招生简章公布数据,今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623 名,其中包括学术型学位850名,专业型773名;计划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4名(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统考生、单考生等)。整体报录比大约 5:1。(http://www.gra.ct.e.cn/info/1043/2381.htm)二、20报名人数将突破330万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尤其在职考研纳入统考后,增长进一步加快,至2019年达到290万人。在本科招生人数及毕业人数持续增长的形势下,加上 2019 年考研大量高分同学落榜选择再战,综合这些因素进行统计预测以及已有数据验证,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330万人已成定局。三、激烈成不变动不大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它是考研衡量竞争是否激烈,同时也反映学校热门程度的一个指标。报录比越高,意味着竞争越激烈。虽然今年些报名人数持续增加,但从2010年-2017年的报录比可以看出来,数字一直维持在3左右。考虑到弃考、扩招等因素,而且根据统计预测模型的预测,2020年硕士研究生整体报录将仍然停留在3左右。这意味着从整体来看,同学们考上研究生的难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四、云逸结语到了现在,对于已经报名的同学来说,择校择专业的问题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初试结束前,诸如报名人数、报录比等问题已经不值得大家再去关注,剩余这些天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坚定自己的信心,利用一切可以提分的工具进行学习,坚持到最后,大家都是胜利者!祝同学们一战成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