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考有机化学,请介绍几所有机化学专业比较好的学校。。。。

惊棘鸟
心愿
考研专题: http://e.sina.com.cn/kaoyan/ 2010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 http://roll.e.sina.com.cn/s_masterprogram_all/3/index.shtml 有各高校研招简章、考研流程、历年试题及分析、考研大纲解析、考研各科备考要点、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各院校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析等等,应有尽有,你自己上去找想要的东西吧。有机化学(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兰州大学 A+ 8 吉林大学 A 15 徐州师范大学 A 2 南开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16 华中师范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10 南京大学 A 17 天津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18 郑州大学 A 5 四川大学 A+ 12 复旦大学 A 19 苏州大学 A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3 武汉大学 A 20 湖南师范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14 厦门大学 A 21 云南大学 A B+等(32个):华东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湘潭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B等(31个):新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大连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哪些大学招收舞蹈研究生 要最全面的!

孔丘
050408舞蹈学目前招生单位不多主要有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延边大学吉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具体报考要看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延边大学吉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师范大学

考哈工程的文科研究生好考吗?

关尹
此何鸟哉
哈工程的文科很弱的,上线就可以上。我推荐一些视频给你,老师会指导你选择专业和院校,还会对考研的流程、怎么备考等相关信息给你指导,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2010年考研入门指导》 《2010年考研初期三大选择》 不方便粘网址,怕说是广告,呵呵,你自己搜一下就可以! 这也是别人推荐给我的,听过之后启发很大,和你分享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一样,因此在考试要求上也不一样,不管是考试科目、考试参考书上都有差别,所以你要报考什么学院,还是参考一下目标院校2010年的招生简章吧,招生简章上明确写着报考的条件,还有招生专业目 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等相关信息,别人间接告诉你的东西都和招生简章有出入,所以最权威的还是参考招生简章。《全国各招生院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你可以借鉴,或者直接到他们的网站上去搜!祝你成功!你可以上网查查他们学校的研究生录取情况~分数线,还有导师等~

艺术类专考研

红柿子
爆炸令
问题1:这个要按照你报考学校的要求看他要求考几门 因为学校要求不一样 你要想考四川美院 你要看四川美院的研究生招生简章问题2:每年的十月份报名一月中旬考试报名费是学校要求不一定多少 一年报一次问题3: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报然后再去学校确认问题4:这些学校你看看你需要报哪个?学校要求都不一样的 你直接登陆学校的招生网站看一下就行 下面的是全国招生研究生的院校中国设有“美术学”硕士点的院校(全部)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大学吉林: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福建: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江西: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河南: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北:湖北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广东: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广西: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海南: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贵州:贵州大学云南: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藏:西藏大学陕西: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甘肃: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新疆: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设有“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的院校(全部)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辽宁: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吉林: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大学山东: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青岛大学河南:河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湖北: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湖南: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东: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广西:广西艺术学院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云南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学院西藏:西藏大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博士授予权的院校设计艺术学:华北: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华中: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美术学:华北: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西安美术学院同时具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博士授予权的院校: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专不能直接考研,要有相关工作经验,可能是两年以上。考试内容:1 文化课:全国统一的政治 英语两门 每门100分 共2002 专业:按你考的学校而定,自己出题,也是两门:专业手绘(也可能是电脑画)还有专业理论。 每门150,共300分英语和政治有分数线 每年一般是42分左右,但有的学校自主划分数线,会比这个高。报名:根据学校自定 在网上可以预报名,但有些学校必须在当地核实信息

高分询问北京都有哪些好的学校?

父没
金朋友
  全国“211工程”院校名单: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一、“211工程”建设的目的  实施“211工程”,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工程的实施旨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对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建设目标及任务  面向21世纪,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11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1、学校整体条件建设:造就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特别应加速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保持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教育质量有较大地提高;加强教学、科研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为培养及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条件;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2、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并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培养人才的实验条件,拓宽学科面,形成一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学科基地,以持续培养本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人才。要努力形成覆盖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行业和领域、带动学科和科技发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点学科体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建设内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将连接全国主要高等学校,并与国际网络联网,为我国教育、科技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图书文献保障系统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设立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和一批学科文献中心,与国内外文献系统广泛联网,建立文献信息子网。根据地区优势,在全国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结合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设立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规划任务:  1、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2、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要注重支持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院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加大国家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体现“211工程”建设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3、加强300个左右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点,增强持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建设。  “211工程”的具体建设方式:  原则上将主要建设内容统筹考虑在拟确定的重点建设大学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学中进行,以体现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效益。少数重点学科及其他建设项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学校中进行。  三、工程建设资金  “211工程”所需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按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资金主要由学校所属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筹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工程建设起推动、指导和调控作用。  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要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适当安排有关高等学校上水平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国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补助少数高等学校整体水平提高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建设程序与组织管理  “211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从1995年起实施。  1、国务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协调小组由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的主管领导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检查评估工作。办公室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有关同志组成,地点设在国家教委。  2、“211工程”按国家基建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中央行业主管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商国家教委对申请进入“211工程”的备选院校和学科点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有关主管部门需向国家教委报送预备立项备案材料。根据“211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和国家财力可能,由国家教委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向国家计委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计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和标准,部门、地方和院校自筹资金落实情况,以及中央专项资金的安排,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条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经审定批准进入“211工程”的项目,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在年度计划中滚动安排中央补助投资并付诸实施。对符合“211工程”建设要求、与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密切相关、自筹资金落实不需要中央专项支持的高等学校,也可列入重点建设计划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211工程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层次  1 北京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2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 清华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4 北京交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5 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6 石油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7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8 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9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0 北京林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2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3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4 北京语言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6 中央财经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7 中国政法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8 中央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北京市 本科  1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部 北京市 本科  2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卫生部 北京市 本科  21 北京体育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市 本科  22 北京理工大学 国防科工委 北京市 本科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工委 北京市 本科  24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5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6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7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8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9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31 北京广播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2 国际关系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3 中央戏剧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4 中央美术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5 中央音乐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6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中央办公厅 北京市 本科  37 外交学院 外交部 北京市 本科  3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市 本科  3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共青团中央 北京市 本科  40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妇女联合会 北京市 本科  41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3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4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5 首钢工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7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8 北京农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9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1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2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3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4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5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6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985工程高校名单  一期名单:(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4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8244464.html?fr=qrl3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好几个牛校都有这个专业的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有,设在劳动经济学院,虽然学校比不上那些牛校,但是它的劳经学院很牛啊。 北大、人大的研究生都是两年,人大的劳动人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都有这个专业的招生。 你可以去各个学校的网上查研究生招生简章,很清楚的。

高分询问北京都有哪些好的学校?

莫为
吉宗
  全国“211工程”院校名单: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一、“211工程”建设的目的  实施“211工程”,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工程的实施旨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对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建设目标及任务  面向21世纪,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11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1、学校整体条件建设:造就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特别应加速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保持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教育质量有较大地提高;加强教学、科研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为培养及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条件;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2、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并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培养人才的实验条件,拓宽学科面,形成一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学科基地,以持续培养本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人才。要努力形成覆盖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行业和领域、带动学科和科技发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点学科体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建设内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将连接全国主要高等学校,并与国际网络联网,为我国教育、科技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图书文献保障系统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设立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和一批学科文献中心,与国内外文献系统广泛联网,建立文献信息子网。根据地区优势,在全国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结合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设立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规划任务:  1、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2、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要注重支持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院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加大国家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体现“211工程”建设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3、加强300个左右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点,增强持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建设。  “211工程”的具体建设方式:  原则上将主要建设内容统筹考虑在拟确定的重点建设大学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学中进行,以体现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效益。少数重点学科及其他建设项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学校中进行。  三、工程建设资金  “211工程”所需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按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资金主要由学校所属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筹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工程建设起推动、指导和调控作用。  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要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适当安排有关高等学校上水平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国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补助少数高等学校整体水平提高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建设程序与组织管理  “211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从1995年起实施。  1、国务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协调小组由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的主管领导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检查评估工作。办公室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有关同志组成,地点设在国家教委。  2、“211工程”按国家基建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中央行业主管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商国家教委对申请进入“211工程”的备选院校和学科点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有关主管部门需向国家教委报送预备立项备案材料。根据“211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和国家财力可能,由国家教委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向国家计委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计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和标准,部门、地方和院校自筹资金落实情况,以及中央专项资金的安排,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条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经审定批准进入“211工程”的项目,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在年度计划中滚动安排中央补助投资并付诸实施。对符合“211工程”建设要求、与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密切相关、自筹资金落实不需要中央专项支持的高等学校,也可列入重点建设计划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211工程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层次  1 北京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2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 清华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4 北京交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5 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6 石油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7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8 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9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0 北京林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2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3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4 北京语言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6 中央财经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7 中国政法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8 中央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北京市 本科  1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部 北京市 本科  2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卫生部 北京市 本科  21 北京体育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市 本科  22 北京理工大学 国防科工委 北京市 本科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工委 北京市 本科  24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5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6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7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8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9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31 北京广播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2 国际关系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3 中央戏剧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4 中央美术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5 中央音乐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6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中央办公厅 北京市 本科  37 外交学院 外交部 北京市 本科  3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市 本科  3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共青团中央 北京市 本科  40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妇女联合会 北京市 本科  41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3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4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5 首钢工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7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8 北京农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9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1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2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3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4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5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6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985工程高校名单  一期名单:(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4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8244464.html?fr=qrl3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好几个牛校都有这个专业的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有,设在劳动经济学院,虽然学校比不上那些牛校,但是它的劳经学院很牛啊。 北大、人大的研究生都是两年,人大的劳动人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都有这个专业的招生。 你可以去各个学校的网上查研究生招生简章,很清楚的。

高分询问北京都有哪些好的学校?

小戎
蓝花
  全国“211工程”院校名单: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一、“211工程”建设的目的  实施“211工程”,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工程的实施旨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对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建设目标及任务  面向21世纪,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11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1、学校整体条件建设:造就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特别应加速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保持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教育质量有较大地提高;加强教学、科研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为培养及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条件;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2、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并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培养人才的实验条件,拓宽学科面,形成一批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学科基地,以持续培养本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人才。要努力形成覆盖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行业和领域、带动学科和科技发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点学科体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建设内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将连接全国主要高等学校,并与国际网络联网,为我国教育、科技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图书文献保障系统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设立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和一批学科文献中心,与国内外文献系统广泛联网,建立文献信息子网。根据地区优势,在全国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结合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设立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规划任务:  1、首先重点建设2所高等学校,使其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上,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确立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2、着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承担较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使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显著提高,一些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并在高等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要注重支持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院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加大国家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以体现“211工程”建设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3、加强300个左右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点,增强持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建设。  “211工程”的具体建设方式:  原则上将主要建设内容统筹考虑在拟确定的重点建设大学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学中进行,以体现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发挥高等学校的综合效益。少数重点学科及其他建设项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学校中进行。  三、工程建设资金  “211工程”所需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按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设资金主要由学校所属的部门和地方政府筹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工程建设起推动、指导和调控作用。  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要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适当安排有关高等学校上水平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国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补助少数高等学校整体水平提高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建设程序与组织管理  “211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从1995年起实施。  1、国务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协调决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协调小组由国务院、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的主管领导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检查评估工作。办公室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有关同志组成,地点设在国家教委。  2、“211工程”按国家基建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中央行业主管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商国家教委对申请进入“211工程”的备选院校和学科点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有关主管部门需向国家教委报送预备立项备案材料。根据“211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和国家财力可能,由国家教委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向国家计委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计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和标准,部门、地方和院校自筹资金落实情况,以及中央专项资金的安排,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条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经审定批准进入“211工程”的项目,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在年度计划中滚动安排中央补助投资并付诸实施。对符合“211工程”建设要求、与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密切相关、自筹资金落实不需要中央专项支持的高等学校,也可列入重点建设计划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211工程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层次  1 北京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2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 清华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4 北京交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5 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6 石油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7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8 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9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0 北京林业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1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2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3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4 北京语言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6 中央财经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7 中国政法大学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18 中央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北京市 本科  1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部 北京市 本科  20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卫生部 北京市 本科  21 北京体育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市 本科  22 北京理工大学 国防科工委 北京市 本科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防科工委 北京市 本科  24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5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6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7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8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29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31 北京广播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2 国际关系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3 中央戏剧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4 中央美术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5 中央音乐学院 教育部 北京市 本科  36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中央办公厅 北京市 本科  37 外交学院 外交部 北京市 本科  3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华全国总工会 北京市 本科  3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共青团中央 北京市 本科  40 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妇女联合会 北京市 本科  41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3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4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5 首钢工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7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8 北京农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49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1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2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3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4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5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市 北京市 本科  56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 本科  985工程高校名单  一期名单:(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4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8244464.html?fr=qrl3北大、人大、北师大等好几个牛校都有这个专业的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有,设在劳动经济学院,虽然学校比不上那些牛校,但是它的劳经学院很牛啊。 北大、人大的研究生都是两年,人大的劳动人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都有这个专业的招生。 你可以去各个学校的网上查研究生招生简章,很清楚的。

2021延边大学考研考场安排?

悲之秋
见大木焉
2021考研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为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准考证上会公布考生的考场;延边大学考研考场安排需要在院校官网查看。考研考场如何分配及分配依据考研的考场分配一般根据考生的所在地以及报考学校等进行安排,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高校所在省(市)内的考点进行考试,在职人员或非应届考生考研时,考场一般都会分配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考研报考同一学校的考生理论上是分配在一个考点,甚至是同一考场的。考研报考同一学校的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一般是一起考试的。因为考研的考点、考场分配是实行统一管理,采取统一分配的原则,便于管理。考研考场还有另外的分配方法,是划分考研的考场、考点时先按照各省、各市进行统一划分,然后是按照学校进行划分,再次是按照专业进行划分。往届生、在职人员考研考研的考场分配一般根据考生的所在地以及报考学校等进行安排,在职人员考研时,考场一般都会分配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考生如果离报考的高校考点和自己户籍地考点距离较远,则需要在选择考试考点之后提前安排好住宿和饮食问题,熟悉周边地理位置,在考前熟悉路线。因为考研人数较多,各个考点周围的酒店等会被快速预定,所以在初步了解自己的考试省市区之后对周围考点酒店做一个初步的选择,以免会遇到订不上房间的紧急状况。一个较为舒适、安静的休息空间,对于考研最后的复习和休息也很重要。查看了解:吉林各大招考单位2021年考研考场安排通知

延边大学2018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出来

捐赠者
金字塔
延边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考生可以到延边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询。延边大学2018年各学院考研考试大纲请与各招生学院联系查询,部分学院可能不再提供相关考试科目的参考书,考生要自主选择相关书籍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