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前教育研究的期刊简介

必文
花墙会
本刊反映国内外学前教育研究成果,有效指导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实践。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联合主办的《学前教育研究》杂志创办于1987年,是全国学前教育理论核心刊物、全国教育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该刊以即使反映我国幼教研究成果为特色,以有效指导幼教实践为宗旨,是我国唯一一本幼教学术刊物。该刊的读者和作者主要是幼教理论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幼儿园园长以及广大的幼儿教师。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事业发展与管理、儿童发展与教育、游戏与玩具、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家庭与社区教育、历史与比较教育

新课程杂志社第10期目录?

电气
项燕
探索篇教学研究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儿歌教学对幼儿的影响........李 艳/3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浦秋婷/4东亚文化背景下中班闽南童谣的研究........黄晓云/5阅读区活动开展的实践探究........何 莹/6把握契机优化规则 ——对“班级活动区游戏材料是否共享”的思考........廖敏玲/7学前中班幼儿舞蹈教学新方法实践探究........承冰玉/8对华德福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探讨........向 标/9新教师关于教育机智的一点思考........李 莎/10基于对话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师提问研究........冷淑珍/11幼儿园语言领域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浅析........上官玉超/12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茅松娟/1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同伴关系的调查与研究........邵丽娟/14追寻儿童成长的“真”乐园 ——彩虹街课程游戏化之公共环境创设........董桂芬/15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施利平/16浅谈小学低学段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技巧........黄 足/17浅析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的使用原则........姚 亮/18小学体育课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研究........万永开/19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周 宇 罗佳玉/20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党小燕/21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毛绵慧/22践行新课标教学要求,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陈律米/2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许元聪/24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陈 静/25品评诗歌魅力 提升语文美感........孟祥颖/26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表达方法及运用的研究........梁宇光/27精彩在你眼里,文采在我笔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耿丽霞/28课改论坛习作起步的教学难点以及教学对策方法........邰美丽/29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练笔的指导策略........刘家朝/30效益最大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杨金兰/31小学低年级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研究........张金萍/32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刘爱珍/33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范志刚/34混龄班绘画活动中的组织策略优化初探........沈雯娟/35浅析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赵雪娟/37大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策略........李 琴/38方法展示挖掘民间游戏,提升幼儿素质 ——韦周幼儿园“民间游戏”特色做法........孟海燕/39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干预与干涉........李春侠/40巧用农村资源开展体育游戏........程国琴/41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刘静贤/42学习《指南》,追随幼儿 ——浅谈《指南》精神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体现........王桂花/43体验式教学法在大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陈露露/45面对新生入园哭闹问题的几点建议........肇恒华/46做孩子学习的导航者徐幼萍/47合理投放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区域活动........郭翊华/48鼓励 支持 引导 ——浅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策略........陈琴英/49以《拍花萝》为例,激活诗歌类图画书导入方式........杨崔春/51破解寓言中的“反复叙事” ——《纪昌学射》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史文丽/52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罗晓玲/5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万秋玲/54导出效率 导出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探讨........潘日友/55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戎亚楠/56小学语文教学法杂谈........李 真/57用好教材范文,指导细节描写........张 剑/58让有效的练习更加“精致”........李晓凤/59采撷课堂花絮,刍议“预设”与“生成”........关显权/60情境教学法,激发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谈........梁丽丽/6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彭冬侠/62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曹指华/6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张地红/64“图形的认识”教学注重四个引导........孙 颖/65语感阅读法与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万 蕾/66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中的实施........张婷婷/67将快乐进行到底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王毅斌/68课程篇对苏州市小学生软式排球发球技术的研究 ——以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阳光体育运动会”小学生软式排球比赛为例........吴 艳/69《西湖》教学设计........王康玲/70教材“密码”:文眼的多面破译 ——试以《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为例........陈 悦/71《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陈明桂/72《月光启蒙》教学实录暨反思 ——镇江市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高段教学案例........周 聪/73巧比较、悟真知 ——优化小学阶段“分数”教学之我见........陶赢春/74“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刘宏伟/76让师爱走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 ——从学生家庭变化谈单亲孩子成长问题........任 洁/77快乐游戏,享受自主 ——谈教师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孙加一/78托幼机构对自闭症幼儿的教育与管理........史宝丽/79关注区域活动的层次性,让环境材料推进游戏发展........周小红/80

学前教育专业考研要考哪些课程?

放課後
佐仓
学前教育专业考研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各个招生单位课程设置略有不同)考试科目:一门外语(英、法、德、日、俄中任选一种)和学科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时间:每年三月报名,五月考试,七月底八月初查询成绩。学前教育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扩展资料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学前年龄阶段的划分在各国是不同的,有的国家为 2~5、6岁,也有的国家为初生到5、6岁或7岁。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与3~6岁儿童教育有密切联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把两者统称为学前教育较为恰当。就业方向:能从事儿童教育产业的开发、组织和运作的工作,如幼儿园经营、儿童教育指导、儿童康复治疗、儿童问题咨询、儿童教育师资培训、儿童玩教具开发、儿童营养食品开发、儿童传媒编创、儿童教育网络建设等工作。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有关政府机关、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任儿童发展评估和指导人员、儿童教育和卫生发展政策制定者、儿童教育咨询专家等;在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任职儿童专栏节目的采编人员、传媒策划与制作等;从事与儿童相关的企业设计制作与营销,各类儿童用品开发的专业顾问或市场调查和分析专业人士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硕士在职研究生

请哥哥姐姐们推荐几种高中生用的学习报纸,有题有总结的那种,数学物

老黄狗
浮城记
专注于以达到胜利的入口→_→,谈的方式有所不同,我认为学习英语,深厚的知识积累。如果你的基础不够好,那么你可以从头开始,但发现自己爱上了很多怎么办?如果你有很大的耐力,非常有事业心,那么从今天开始改变吧!首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 ),在那里你需要找到自己落后或启动马虎开始的日子,每天完成的同时学习任务,你需要强迫自己把这些额外的“债务“偿还。也许你不会有时间来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你够努力,就没有问题无法完成,英语也不例外。当然,一个适合实际的计划,有利于长期坚持。此外,该存储器任务不能继续累积,当天的学习任务需要在第一时间完成。如果你认为你缺乏动力这样做,你不妨写下一张纸条,让同一个表或父母监督自己。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是明智的_。其次,学校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做笔记,毕竟,他是谁也老大不小哦,上课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人,并有利于记录笔记仔细听,那容量高中课堂内容不能被忽视的,一些可能会暂时一声,过会儿给忘了,发生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洗笔记,转弯注意事项→_→,长期坚持,它可能不是自己如何学英语?又不是不提英语考试。无非就是几个考试,听力,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为了有效地提它,你需要分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强调解决问题。举例来说,在听证会前做热身,他们需要快速浏览题目,圈出关键词犯错误的点圈,想什么时候是需要专心地听。如果目前的听证会也没有那么好,你可以尝试在笔记本上每高于其得分,每个人都想听听,珍惜每一个机会,做听力,几个月下来听力肯定会显著提高时间写下来。除了基础知识,测试点可谓广博的知识,应对这一个,你需要准备很不错,在笔记本电脑的背面,你可以记下那些电台说他错了没有标示出{答案,或者做不注意的角落标准},定期复查,正确率会逐渐增加→_→。当然,要了解每个问题的真相,不要敷衍了事。涉及相关的语法,标志着在标题中,容易获得的边缘。也可能是无线电使用的部件出现从未见过如此跌幅有所下降意思,打开SB。意思是突然袭击的人,这些都需要仔细记录。此外,它是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个人认为这些问题进行培训,你可以拿起了一本书,那种特殊的训练,练一两日,长期坚持,效果肯定是不平凡的历程中_ ,他们所要做的阅读和熟悉格式塔前的主题,完形做了三次,第一遍看文章,不看选项,回答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时间专注于您的答案,避免看选不一样的那种低级错误的。看阅读理解的选项,做题后。测试的一些更好的短语,你也可以复制笔记本上面,以方便写作目的。 祝你好运_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孙子
日出而作
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是学前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中介,它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王春燕学者所言:“从中国1903年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此时的幼儿教育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课程也是完全效仿国外。1903年至1918年,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模仿日本的模式。1904年1月13日,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其中对蒙养院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其主体内容都是参照日本1899年出台的《幼稚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借鉴西方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行本土化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并形成了“单元中心制课程”、“行为课程”等课程模式。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前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开启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新时代,迎来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改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认定了幼儿园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此时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此外,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与科学化一直都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在探索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借鉴老解放区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段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课程包括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并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具体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借鉴了苏联分科教育的经验,实行分科教学和分科课程模式。分科教学自从被引进到我国,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分科课程模式,已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格局。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挫折。1966年至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4.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进一步变革与完善。经过10年动乱,1976年开始,我国的教育开始全面恢复。1976年至1990年间,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阶段的转变,尤其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颁布,更是促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特别是蒙台梭利、杜威、布鲁纳、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90年代以后,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改革。90年代前中期“学前课程变革的主题更加鲜明,出现了游戏课程、情感课程、领域课程、生存课程、上海新课程等多种课程实践。”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加强,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是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总之,9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都逐步扩大,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已初步形成。  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史的总体特点  1.改革和发展始终是一条主线。纵观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学前教育课程从无到有、从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到进行初步的中国化探索以及独立探索,都是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3次,分别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至今。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1989年国家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在试行7年后,于1996年经过修订正式颁布,其内容“反映了幼儿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国家层面上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在其基础上,可依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没有作统一的规定,但是文件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为例,分别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指导要点。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课程改革中,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  2.由照搬国外经验向逐步中国化转变。20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是靠简单抄袭国外实现的。如“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先效仿日本,后效仿西方。”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这样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完全“模式化”地照搬,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必然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参考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时候,只是单纯地移植,没有考虑到中国与日本国情的差异。到了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已突破了照搬国外经验的模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杜威的思想被引入,我国老一辈的学前教育家已认识到照搬国外模式的不足,他们一方面借鉴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例如,1925年陈鹤琴提出幼儿园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即“单元中心制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进行了“行为课程”的研究,这些都是学前课程本土化探索的重要成果。到了八九十年代,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在继承先前经验、吸收外来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并且在教育实践中消化吸收,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由分科课程向多元化课程转变。我国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苏联学前课程模式的影响较深,分科课程一直占据根深蒂固的地位。自80年代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分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各个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更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活动和直接经验,于是幼儿园综合主题的教育受到追捧,主题化课程也逐渐兴起。此外,在不同教育理论指导下,活动课程、游戏课程、领域课程也同步兴起,学前教育课程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并不遵循“普遍适合性”的原则,而是充分尊重不同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差异性,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园采用的课程通常不适用于贫困地区的幼儿园。此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开设一些民族特色课程,特别是少数民族游戏在幼儿园活动课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学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是为有差异的幼儿群体分别提供适宜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学前教育课程的多元化取向,已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幼儿园课程

升车
汝奚恶死
试论幼儿园课程及其特质 虞永平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所以,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所谓发展领域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 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书本化的系统知识也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端坐静听是有悖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三、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别 幼儿园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机构,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的教育,有它们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这种特殊性产生于幼儿园、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其他教育阶段的差异.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及与之对应的身心发展差异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幼儿园是为3~6、7岁幼儿特设的,这些幼儿身体的各器官、各功能系统正在发育和完善过程之中,身体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体智德美,把体放在首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感知运动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尚不能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幼儿主要通过游戏及其他感性的活动使身心得到发展;幼儿园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幼儿园既有教育的功能,又有保育的责任,幼儿园工作提倡保教结合.因此,幼儿园不仅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而且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都不能替代的. 学前教育也是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学前教育面对的是身心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对象,需要特殊的课程、特殊的方法,更需要特殊的教师.学前教师是经过专门培养,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具有对学前儿童进行教学、引导和管理的专门技能,这支教师队伍也不是其他机构的教师所能替代的.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必然也具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幼儿园课程是指一种特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所使用的课程.这只是从课程采用的机构的角度对幼儿园课程与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作了区分,这种区分还没有真正反映幼儿园课程的特质,对课程特质的分析是了解不同的课程之间差异的关键方法,也是我们加深对幼儿园课程的了解、进行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所必需的.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所提供的,课程的最终成效是通过幼儿的发展来衡量的.因此,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特点是决定幼儿园课程特质的关键因素.幼儿的身体和心智发展水平及心智发展的任务都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对幼儿而言,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发展的核心任务,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的课程要求的是一种多样性的、参与性的学习,幼儿的学习不是书面的学习,不是学科的学习.幼儿的身体正处于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正在发育和成长,各功能系统尚不完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智慧活动和其他生活活动.在幼儿期,幼儿的语言、认知等心理过程正处在发展过程之中,个性正在形成之中.这些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幼儿不能或很难通过文字从事学习,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不能直接成为幼儿的实际的学习内容,幼儿也不能以听教师讲授学科知识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是通过多种类型的信息来进行学习的,对幼儿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众多的,幼儿身体的许多器官、部位都可成为幼儿了解世界的有效路径.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还较低,对系统的学科知识的获得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不可能以听觉为主要路径来全面把握学科知识.这些都同中小学的课程及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讨论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异,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按幼儿的身心特点构建幼儿园课程,不要盲目地向小学靠拢,不要过度地追求知识教育而忽略情感、社会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教育,不要剥夺幼儿游戏和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其实,小学教育又何尝不需要游戏和多种形式的活动呢?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经验

我本科学前教育,研究生考学前教育还是小学教育好

冰果
大坝头
还是建议选择学前教育方向吧一、专业介绍1、概述:学前教育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入小学前年龄段(0-6或7岁)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及成长、各种形式学前教育组织与活动、不同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学前教育学科创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形成学科的雏形,近20年来,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2、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02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03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04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技术;熟悉学前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身心健康;具备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社会传媒机构、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科学研究、培训、管理、传媒、康复训练等工作的能力。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一,方向01可选203日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专业文献导读、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动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专题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二、就业前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哲学、人类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发展的阶段。在幼教领域日趋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骨干幼儿园大专层次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型幼儿园、幼教集团的职业化的园长、园长助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该专业学生有着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未来二十年内,本专业人员将迎来就职的黄金期,从业范围将十分宽泛。三、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在幼儿园从事教师或儿童顾问的职业;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有关政府机关、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任儿童发展评估和指导人员、儿童教育和卫生发展政策制定者、儿童教育咨询专家等;在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任职儿童专栏节目的采编人员、传媒策划与制作等;从事与儿童相关的企业设计制作与营销,各类儿童用品开发的专业顾问或市场调查和分析专业人士等

幼儿园课程

丑八怪
试论幼儿园课程及其特质 虞永平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才能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所以,幼儿园课程不应追求将现实生活割裂的或与现实生活不一致的知识系统;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所谓发展领域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在现实的课程实施中,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我们主张,让幼儿以完整的人的面貌面对完整的生活、有机的经验,不要把学科、领域这种人类划分知识的方式用以划分幼儿的经验,并以单一的经验作为学前儿童活动的起点. 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应是直观的、形象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学习一定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在参与、探索和交往的过程中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书本化的系统知识也不是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端坐静听是有悖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三、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别 幼儿园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机构,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的教育,有它们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这种特殊性产生于幼儿园、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其他教育阶段的差异.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及与之对应的身心发展差异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幼儿园是为3~6、7岁幼儿特设的,这些幼儿身体的各器官、各功能系统正在发育和完善过程之中,身体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体智德美,把体放在首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感知运动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尚不能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幼儿主要通过游戏及其他感性的活动使身心得到发展;幼儿园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幼儿园既有教育的功能,又有保育的责任,幼儿园工作提倡保教结合.因此,幼儿园不仅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而且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都不能替代的. 学前教育也是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学前教育面对的是身心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对象,需要特殊的课程、特殊的方法,更需要特殊的教师.学前教师是经过专门培养,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具有对学前儿童进行教学、引导和管理的专门技能,这支教师队伍也不是其他机构的教师所能替代的.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必然也具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幼儿园课程是指一种特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所使用的课程.这只是从课程采用的机构的角度对幼儿园课程与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作了区分,这种区分还没有真正反映幼儿园课程的特质,对课程特质的分析是了解不同的课程之间差异的关键方法,也是我们加深对幼儿园课程的了解、进行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所必需的.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所提供的,课程的最终成效是通过幼儿的发展来衡量的.因此,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特点是决定幼儿园课程特质的关键因素.幼儿的身体和心智发展水平及心智发展的任务都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对幼儿而言,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发展的核心任务,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的课程要求的是一种多样性的、参与性的学习,幼儿的学习不是书面的学习,不是学科的学习.幼儿的身体正处于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正在发育和成长,各功能系统尚不完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智慧活动和其他生活活动.在幼儿期,幼儿的语言、认知等心理过程正处在发展过程之中,个性正在形成之中.这些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幼儿不能或很难通过文字从事学习,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不能直接成为幼儿的实际的学习内容,幼儿也不能以听教师讲授学科知识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是通过多种类型的信息来进行学习的,对幼儿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众多的,幼儿身体的许多器官、部位都可成为幼儿了解世界的有效路径.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还较低,对系统的学科知识的获得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不可能以听觉为主要路径来全面把握学科知识.这些都同中小学的课程及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讨论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异,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按幼儿的身心特点构建幼儿园课程,不要盲目地向小学靠拢,不要过度地追求知识教育而忽略情感、社会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教育,不要剥夺幼儿游戏和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其实,小学教育又何尝不需要游戏和多种形式的活动呢?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经验

描述自己对幼教的理解和专业学习状况

暗恋
孤女泪
 1、概述:  学前教育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入小学前年龄段(0-6或7岁)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及成长、各种形式学前教育组织与活动、不同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学前教育学科创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形成学科的雏形,近20年来,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2、研究方向:  学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02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  03 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  04 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技术;熟悉学前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身心健康;具备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社会传媒机构、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科学研究、培训、管理、传媒、康复训练等工作的能力。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一,方向01可选203日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思想史专题、专业文献导读、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动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专题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二、就业前景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哲学、人类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发展的阶段。  在幼教领域日趋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骨干幼儿园大专层次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型幼儿园、幼教集团的职业化的园长、园长助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该专业学生有着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未来二十年内,本专业人员将迎来就职的黄金期,从业范围将十分宽泛。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在幼儿园从事教师或儿童顾问的职业;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有关政府机关、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任儿童发展评估和指导人员、儿童教育和卫生发展政策制定者、儿童教育咨询专家等;在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任职儿童专栏节目的采编人员、传媒策划与制作等;从事与儿童相关的企业设计制作与营销,各类儿童用品开发的专业顾问或市场调查和分析专业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