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闻学考研考的科目是哪几门?

阖辟
名溢乎暴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新闻写作、新闻与传播史论、国际新闻传播综合考试。1、思想政治理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2、英语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由于记者写作风格不同,文体结构无定格。但大体上说新闻文体的主体结构是由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组成。标题(headline):浓缩概括全文的中心实质问题、导语(lead or introction):通常为文章的第一段。文章的第一段提供主要话题和最主要的事实、正文(body):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并展开评论,进而得出结论。3、英语一硕士研究生教育按照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新闻与传播史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广播电视史论、新媒体概论和传播学概论等五个知识领域。5、国际新闻传播综合考试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考研:新闻学和传播学相比,哪个考研容易点?哪个更有前途?

躬身求之
幽助
新闻和传播不是说难易的程度,而是要看你自己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传播学也有重实践的广告、媒介经营管理等方向,而新闻也有新闻史等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一句话,要看你自己的发展方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的话到媒体就业的。一般院校新闻考研都会考写消息、评论等等。我个人认为你更适合去考传播,当然只是个人意见啊~都不容易 招的人太少

研究生新闻传媒考哪些们

道法
断之则悲
1、关于考试内容两门专业课+英语+政治专业课要看你考什么学校,各个学校的专业课是不同的,看的书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学校是从比较纯正的新闻学演变出来的,传播学也是比较纯正的西方传播学,有的学校是从中文系演变来的,要考文学综合常识2、关于新闻传播学领域分三个学科体系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各个学校不一定都具备,有的有其中的一个两个,也有三个都有的3,关于排名:新闻传播学排名比较考前的是人大,复旦,北大,中国传媒,武大,清华,浙大和厦大也不错,呵呵不一定~要看你报的学校不过一般是两部分理论和业务

我本科新闻学,考研该考什么专业呢?

初瓣
迷阳迷阳
考院校新闻学院下设专业,以下都是新闻学对口专业,没有加试等考试条件。新闻学院专业科目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舆论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传播学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专业学位)换个专业挺好的,现在讲究复合型人才。想从事媒体方面的工作,新闻学是基础,如果你本科学校还不错的话理论基础应该打的差不多了,剩下应该在工作和实践中学习了。媒体也好、新闻也好,都只是媒介和手段,都需要关注某些方面的内容,有其他方面的知识会更有利于在某一领域的媒体工作的开展。

新闻传播学考研好考吗

唯唯连声
蛇杀手
好不好考只有相对的,王牌院校的王牌专业肯定不好考。比如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学校的新闻传播都是属于王牌院校王牌专业。 如果你是本专业的你肯定了解这个专业,要求你的知识面广泛,理论知识扎实。现在的新传融合了广播电视,新闻摄影,网络传播以及新媒体于一体。难度肯定还是有的。 这边正好有篇新闻专业的高分学姐复习经验,里面有详细的专业复习方法,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静下心来仔细看看。人大新闻考研高分学姐经验分享(考研二战复习忠告和建议)一、一个二战考研的故事我的考研成绩:政治72,英语79,专业一121,专业二112,总分384分。取得这个结果固然欣喜,但是也会想起自己二战考研的心酸。我第yi次考人大时,初试成绩351分,以一分之差,无缘复试。我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发现并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整整八个月的复习时间,我几乎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回宿舍。我没有做到每天第yi 个进自习室,但是我几乎做到了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门卫大爷都记住了我。我每天都去学习,周末也不舍得休息。所以,对于自己的付出,我问心无愧。但是我为什么失败了呢?考研是一件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努力这一个因素。本科学校教学水平、学习的基本功、当年的报名情况、考研现场的发挥、是否换了出题人、还有一点运气成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导致一个没有考上的结果。但是这些因素之中,只有自身的努力是可控因素,其他都是无力改变的事情。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区分二者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过多考虑那些不可控因素,应该努力把自身努力这个因素z大化,才能尽量少犯错,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我对人大新闻的向往并没有因为考研失利而击碎,痛定思痛之后我选择了再来一年。二战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原因有三。一是压力更大,我一直受到“二战再考不上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困扰,我承受着家长的期待,我失去了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我失去了很多热情洋溢的鼓励。二是不能接触新鲜事物的空虚。一旦选择了二战,就要立刻投入到考研备考状态之中,又要开始早起占座、晚睡背书、三点一线的生活,又要拿出英语真题做它一遍又一遍。与考研无关的事情,都会慢慢与我隔绝,考研的世界剩下的便只是英语、政治、专业课。三是看熟悉的东西却没有更深层理解的失落与自责。由于是二战,看的书都是看过的书,做的题都是做过的题,本以为会看出一些新意,有感悟,但是实际上新东西很少很少,我们在做的只是重复过去一年做的事,回顾那些曾经背过又忘记的知识。所以,我真心不建议任何人二战,浪费的时间很多,而且结果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可是这个世界又是这样残酷,如果不考研就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学历水平,就会一直被心仪的工作拒之门外,就会在内心留下遗憾不知多久才能释然。所以任何选择,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内心呼唤的那个声音,就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二、两年奋战积累的经验1、内心要足够坚定考研是一条比较辛苦的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被各种困难所吓倒,更不要被一些传闻所迷惑。人大的报录比是多少?今年保研人数又增加了!是不是有招生黑幕啊?不要被这些问题所干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考研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不接触这些信息,但是我希望你能够心如止水,不要去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要去害怕前方的困难,只要坚持走下去,不抛弃不放弃,每个人都是胜利者。2、复习要趁早对于考名校的小伙伴,尤其是本科出身与名校差距非常大的同学,或者是跨考的同学,我认为早点开始复习是有必要的。这个提前并不是建议你从大二就开始复习,而是希望你能把复习时间设定在8-10个月。因为人大的参考书有接近30本,第yi遍看书就要花费2个月。二轮边看书边做笔记的时间大概是3个月,还要余出2个月时间背诵和做真题。这样加起来正好8个月。每个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很多任务实际执行起来是会打折扣的,所以准备时间充裕能够让自己复习地有条不紊,但是时间紧迫就很可能落得复习不完的局面。最崩溃的莫过于,“我后天就要考试了,现在还没开始怎么复习,你的笔记能发一份电子版的给我吗?我打钱给你。”3、没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有些同学喜欢听“复习一个月考上XX校”“英语阅读的猜题技巧”“帮你ya题”这类的分享,仿佛他人的成功可以轻易复制一般。我不否定有轻易成功的例子,他们自有他们成功的理由,但是我想说他人的轻易成功并不是你偷懒的理由。与其听这些经验,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一套题,背一个名词解释,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比你you秀的人此刻正在努力。所以,我始终愿意相信天道酬勤,也希望通过自己辛勤的付出换来一个问心无愧。如果你实在对复习不自信,可以听听天道考研网校的课,我二战时一个研友报的,然后分享给我听了一部分课,讲的还是有些用处的。三、具体复习方法A、 新闻学: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是入门书籍,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把一本理论性的书写成这样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本书虽然基础但是却非常重要,我两年一共看了7遍。每年从这本书出的题都会超过20分。杨保军老师的《新闻理论教程》是补充书目,也要认真看,把《十讲》里面没有提到的内容补充到笔记中,才能算准备得比较quan面。另外,新闻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科目,一定要多关注热点,多看老师的论文。在看得时候不要看热闹,而要看到一个热点事件便思考一下这个可以用什么理论来回答,多关注老师论文中的新研究,毕竟课本的内容远远赶不上现实环境变化之速度。B、 传播学:我认为传播学是相对难度大的一门学科,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陈力丹的《传播学纲要》、刘海龙的《范式与流派》都要看。以前学界主要研究经验学派,考试也主要考经验学派,但是近些年学界加大了对批判学派和技术控制学派的研究,相应的考试重点也在向这两个学派倾斜。一本《传播学教程》打遍天下无di手的时代早就一去不返了,所以大家要加强对批判学派和技术控制学派的学习,有备才能无患。C、 中新史:中新史的学习有两点:一是要形成一个框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先记住有哪几个时间段,再记住每个时间阶段中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发生。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定不能错,形成一个框架有助于我们的背诵。二是站在历史观的角度思考每个新闻事件的意义。所谓历史观,通俗地说,就是指人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总的观点或看法。在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从革命史观的角度理解新闻史实。通俗一点讲,我们聊报刊史的时候,很重要的是在聊,这份报纸对革命有没有帮助。D、 外新史:我认为外新史的复习是所有科目中最简单的,大国的复习(英美法俄)要全面,小国的内容只记重点的报纸、通讯社和新闻事件,特别偏的内容不会考。外新史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比较小,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分清轻重缓急,背过重点内容便可以应付考试了。说到背诵我想说几句,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背完就忘的郁闷状态,请大家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能力。第yi遍背诵的时候很痛苦,但是不能因为痛苦就放弃,第二遍背诵的时候自然就快了,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中新史和外新史的知识点多而且琐碎,很容易产生厌恶情绪,但是这部分内容也是思考力度比较小的,你只需要使劲背就够了。要相信,多背几遍肯定会背过的。E. 传媒经济学:喻国明老师的《传媒经济学教程》为主,近一两年喻国明老师的论文为辅。虽然喻国明老师即将离开人大,但是《传媒经济学教程》并不是他一个人写得,其他老师还在人大,所以这本书不能排除在书单之外。传媒经济学相对而言应用性比较强,所以传媒领域的热点要多多关注。考试的时候纯理论的内容很少,多数是与热点结合的问题,这部分需要你广泛的积累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自己没有独到的见解怎么办?那就是要多看传媒经济领域的新论文,把大牛老师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把大牛学者的话内化于心,再结合一些答题技巧,便可以应对这部分的考察。公共课,英语多做真题,政治多做选择题练习以及背一些大题。考人大新闻对我而言是一条艰难的路,途中的心酸都已经成为往事,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成了人生的财富。希望我们都能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越是艰难的路,越值得挑战不是吗?你的勇气与坚韧一定会换来一道不一样的风景,你的付出与努力也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感悟。愿执着地追逐梦想的人都能迎来梦想实现那一刻的热泪盈眶。朋友们,加油。

新闻学和传播学哪个简单?考研

衡门
爱在途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应该本科不是学新闻传播的,我就是学新闻学的,本科生,去年毕业的,新闻学注重实践,传播学注重理论,传播学是一个边缘性的学科,是多个学科的综合,包括政治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数学等等,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很有名的传播学大家,基本都是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等等,在他们研究传播学的时候还没有传播学这门学科,是经过他们研究后,才产生的,所以传播学有几个奠基人,后来人们把这门学科叫传播学,再后来,把传播学的很多理论应用到新闻学中,如议程设置理论。我个人喜欢传播学,通过传播学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的学科知识,挺有趣。至于说哪个简单,不能这样泛泛地说,各个学校的学科设置时不一样的,大部分院校在初始考试中,新闻学和传播学考的基本一致,导师也都可以互教,主要还是看导师具体的研究方向,你不必在意哪个好考,都差不多,关键看你的兴趣,看学校设置的参考书你是否能够应对,就可以了。

考研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就业方向有什么不同吗?

大劈棺
逮捕王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两个考研专业的就业方向不同点在于:一、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二、而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希望我的回答成功解决了您的疑问,祝您生活愉快!

新闻传播和法硕考研哪个好考?就业方向呢?

决战日
水之国
我同学今年考得南京师范的新闻传播,不过分数要求挺高的。新闻传播和法硕相比新闻学更好就业,但法硕更好考一些,收的人很多的。法硕最近几年供大于求,很难就业,不过考法硕的话南京没有法硕太好的学校,你考西北政法,专业挺好而且因为地理位置原因也比较好考。希望帮到你,好好加油哦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考研都考了哪些学校?

插花眼
武辅
两年后的一个更新。愚人节快乐,surprise在过去的两年,我感觉度过了很快乐的时光。给大家快进一下研一到研三的故事吧:研一下,我在图书馆闭关一个月,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文章,写了5万字的互联网发展书籍,参与了第一次国家重大社科项目,体验了一周都呆在二文搞学术的感觉参加了每一年广东学校为毕业生举行的大型毕业晚会,参加了传媒领袖班的主持活动。研二上,学硕只有两门课了。本学期忙碌的开了题,去北京开蓝皮书发布会,寒假还在项目申报。研二下,学硕已经没课了,我和导师合发了人生第一篇cssci,做梦也没有想到学术垃圾也可以发论文,马不停蹄的负责蓝皮书撰写,暑假又是一年的项目申报,终于在11月申报成功!真的太棒了!研三,拿到了国奖,犹豫着要不要读博,找到学院老师推荐,试着联系了top级院校的导师,学术做得越好其实一些导师会更谦卑,和自己的导师说好读博,自己却犹豫了。最后放弃申请考核读博。对了,学硕课程比较少,名额也越来越少了,专硕两年很快就毕业了。如果想要读博,专硕也可以的,国内申请考核没有多大限制的,我有学硕的朋友去了人大、清华,也有专硕的朋友去了复旦、中大,也有留在暨大读博的。三年,对暨大来说,可能不过是无数学子的一个家,而我在这里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尊敬的导师,很nice的同门,很好的室友。有些难过,因为疫情结束可能回学校即毕业,没机会去图书馆学习了。想给大家安利我的图书馆位置!!!三楼东边毕业论文期刊大概第五排的位置!有两个有电的插头,夏天不晒太阳,空调好超足,秋天不开空调可以开窗透气,安静。还有西门出去没多久,有个24小时健身房,一点也不贵!全天候开放!挺棒的。还有,九栋是暨大本部最差的宿舍,只要不分到九栋就会很开心啦!以下是第一次推送的原内容:时间过得太快了,从七月份被录取,九月份开学再到一月放假;不知不觉研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寒假回家有很多朋友问我“研究生感觉如何?”而今天在键盘上敲下这些话不仅是给正在准备复试、或是准备报考暨大的朋友一个参考,也是对我研一上学期生活的一次总结。——————我是分割线—————01 导师篇毫不夸张的说,导师的风格基本上决定了你研究生生活的色彩。说实话,在开学之前,我对我导师并不了解,一心只想投奔另一位老师门下。然而,在开学之后,在整理班级资料的某天,偶然遇见了心怡的导师,聊了聊,她却对我一丝印象都没有。当天下午明明还有班级第一次聚餐,虽然我知道哭很丢人,但是中午在看到老师婉拒的信息之后,直接在寝室哭成狗,我室友和我现在的同门,都跑来安慰我。(当时还不熟可能把她们吓坏了 ️而遇到现在的导师,也多亏之前心意导师的指引以及我同门的推荐。当然,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缘分?用几个词总结对我导的评价:勤奋、耐心、天天见、人品极佳(这真的不是广告,也不是命题作文)我的导师很勤奋,经常周末还在办公室加班。工作效率贼高,节奏快,常常感慨我们效率低,跟不上他的节奏,作为一年好几篇A刊大佬的学生真的很自豪。我的导师非常耐心,对于门下17级唯一一个跨专业的我,老师觉得不懂很正常,可以慢慢再学习,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去学习会更好(这也提醒所有跨专业的宝贝,一定不要忘光了自己本科学到的知识,将它结合新传领域的内容,老师会更喜欢噢)我导师的风格不是放养,对于我的个人论文,老师反而非常上心,甚至比我还要着急。走在路上也会时常push我们“论文写的怎么样了”“抓紧做”。我们门虽然没有读书会,但是每周五晚上是我们门固定的开会时间。记得刘涛老师有一次对我说,你要多和导师交流哦,而不是让老师追着你。结果...每周我大概可以因为各种事,见我导至少3次,谈话内容大多围绕调研子课题、个人论文、学术规划。最后,我导的人真的非常NICE非常靠谱。去年媒体曝光了多起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导师违反师德的行为,但是我导的人品真的太好了,完全不用担心这种问题。在我的心目中,对于好导师的定义是,在研究生生涯中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无论是就业,亦或是学术,都能与你交流,相处的舒服。我导是全部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