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闻学历年考研报录比,求求···急····

温柔乡
黄衣爱
我只知道南大今年新闻学专业是46:1.。。每个学校不一样,可以去学校的研究生院网页上找到,或者BBS。。。

人大新闻学院研究生报录比

处乎无响
快乐送
人大新闻学院学术型硕士报录比561:104专业型硕士报录比255:3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历年报录比和初试录取线是多少?

常卒乎阴
其心之出
07年 350 08年 37809年 350据我所知,传播学的复试分要比新闻学低些,但报传播学的人数要多于新闻学。从分数上看,南师大有大小年之分。个人觉得复试线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你无法确定别人能考多少分,你甚至无法预测自己能考多少,你唯一能做的是:从现在起,好好复习。录取比应该10比1左右,实际情况可能更高些,因为据说10年1万5报南师大,而外院,文学院,新传院一直是大热门。

你好,我想问一下安大新闻专业历年考研报名人数有多少啊?报录比一般是?

藉外论之
魂气
历年。。。。这个到哪搞去一般是10:1给你个内部消息,2012年新闻招55人,除去推免后大概还有40个名额。总共考试试卷是332份。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生哪个学校的好考?

而犹浸灌
绸缪
上外的传播学也比较好考上外 传播学—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创设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新闻专业之一。经过30余年的开拓与发展,坚持探索在上外多语种环境下的“外语(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的融合创新教学和科研模式,已形成“国际型、实践型”的学科特色,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中享有独特影响力:2012年新闻传播学科入选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是上海市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中唯一选入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2014年,新闻传播学科一级硕士点获准上海市研究生“新闻传播学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的教育创新计划。学院专业门类齐全,拥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技术学等5个本科专业,拥有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教育技术学等4个硕士点,在校本科生500余名,研究生近170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59名,拥有博士32名,硕士25名,拥有教授6名、副教授21名、讲师17名、助教1名,副高以上职称占全体教师60%。学院致力于为全体媒体和机构、4A广告公司、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和机构培养精通外语的高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学院“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与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十余所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学院毕业生因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院建设了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体融合实验中心”、教育部“网络与新媒体实训基地”、在教育部合作框架下的“上外-IBM大数据分析中心”以及MOOC制作中心等。统招报考:18年 人;17年66人; 16年59人; 15年50人统招进入复试:18年11人;17年11人; 16年11人; 15年7人统招录取:18年7人;17年7人; 16年9人; 15年6人复试差额比例:18年1:15;17年1:1.5; 16年1:1.2; 15年1:1.2报录比:18年 %;17年 10.6%; 16年15.2% ; 15年12% 推免录取人数:18年6人; 17年5人; 16年3人; 15年6人

求新闻传播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哪个学校比较好考呢

一箪一瓢
卜尔
考研是留给足够勤奋、努力,有能力的人的。考研是敲开“985”、“211”高校门的二次机会。考研无所谓黑不黑,学校公不公平。请先过了国家线、院校线,再来谈这个“亘古”的话题。给大家分享一篇2020年新传考研70+所高校(所列学校顺序与其学校、新传专业实力无关)竞争力比较与考研难度系数,希望给大家选择报考院校一个参考,文中如有阐释错误或者数据错误欢迎随时指正。►华北地区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是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最强的学校,当然在新传考研招生方面自然更加严格挑剔。2019年学硕分数线维持360,但是专硕窜到390的惊人高度,据说改卷是很严苛的,当然其研究生的性价比也是非常非常高的。虽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不数一,也是数二的。人大近年来一直在缩招,每年专硕招生人数20+。学硕新闻学、传播学一起是20+,报考要想清楚咯,属于招人少但分数线高的学校,原因在于学校专业实在是顶级棒!难度系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新传专业虽不比人大、中传强,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华大学顶着中国最好的两所高校的名头也足够具有吸引力了,况且清华大学近年来在新闻传播专业发狠,实力也是奋起直追,前五指日可待。招生人数专硕20人左右,学硕低于10人左右(每年有2-3名少干)。难度系数:★★★★★中国传媒大学中传也说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最强的学校,其实严格说来中传的新传更注重实践性,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差些。央视很多著名主持人都是毕业于中传,报考难度系数自然也大。学校好,专业牛,招生人数也还可观。新闻与传播专硕30+,新闻学和传播学都各自有20+,广播电视学20+,广告学10+,国际新闻方向稍微少点10人左右。难度系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同清华大学一样,专业虽不比人大、中传强,但盯着文学中国第一的名头足够了。北京大学人文气息浓厚,是文科学生梦寐以求的高校。近年来北大新传专业分数线355-370,专硕招生人数除去专项,留给统招的名额也有将近30个,学硕相对较少,除去专项,学硕新闻加传播名额10人左右。难度系数:★★★★★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印刷学院是出版专业最好的院校,如果想进军帝都,选择容易系数小点的学校,北印是选择之一。考北京地区相对容易的一个学校,招生学硕10+,专硕60+,如果觉得人大中传不敢考,实力比较弱,北印是不错的选择。难度系数:★★★☆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211学校,是中国最好的法律专业院校,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相对弱势,但是学校名气在,坐标北京,因此考研有一定难度。从2019年开始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除去推免,名额低于10人。学硕新闻学和传播学总招生人数除去推免,也是低于10人。难度系数:★★★★☆中央民族大学如果想在北京求学,觉得自己实力中等偏上,中传人大北大清华不敢试,那么民大就是你的选择。每年专硕招生人数40+,但是报考人数也多有500+;学硕(新闻、传播)招生人数也是10+,报考人数低于100,相对竞争少。难度系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传专业全国排名还可以,2016年喻国民教授担任北师大新传院执行院长,相信北师大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北师大每年统招专硕20+人,学硕低于10人,报考人数100左右,北师大近两年分数线都很高,特别是专硕390了,大家报考要有心理准备。难度系数:★★★★☆北京邮电大学北邮坐标北京,文科类专业也许比较弱一点,但是地域条件好,是留北京的考生热门学校。每年新闻传播学招生10人左右,平均分数370左右。难度系数:★★★★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省重点大学,学校和211、985虽然没法比,但是靠近北京,各方面发展地域条件好。每年学硕新闻学和传播学总共招生20左右,专硕30+,含少量推免生名额。难度系数:★★★☆北京体育学院北体虽然新闻传播学确实不如北京的院校,但却是体育专业的首府,因此在这样的学校读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北体每年招生体育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体育新闻学学硕,专硕复习需要看新闻传播专业书目,学硕只看体育相关专业书。每年专硕招生10+,分数线低于360,近两年来没有调剂名额。难度系数:★★★☆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口碑好,综合实力也非常不错。新传专业在全国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每年学硕招生人数不超过10个,新闻学传播学各占4到5个名额,报考人数70+。专硕每年报考人数100左右,招生人数20+,请注意——南开的新闻与传播专硕只能往届生报考,不接受应届生。难度系数:★★★★☆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新闻传播学相对其他北京高校实力弱一些(术业有专攻),但是其地标帝都,这就是实力,想去北京发展的,想要压力稍微小一点点的(只能是小一点点,因为现在北京考研的竞争力还是很大的),北京工商就是你的选择。每年招生专硕20+,学硕10+(有时还有调剂名额)。难度系数:★★★☆►华中地区武汉大学武大学校综合实力全国前十,武大新传专业前五,有时甚至可到前三,外加武大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自然受广大新传考生青睐,传说每年报考人数上千。很多年前都说武大是研究生加工厂,批量生产研究生。在2014之前每年专硕学硕招生人数确实是100+,但是2014年之后相应教育部政策,统招人数大大缩减。但是专硕统招人数除去推免和非全仍然有50左右,学硕10+。虽然缩招,但是很多人依然追捧,这也和武大新传考研比较公平,注重学生多元化学科背景,门槛相对人大、复旦会低一些相关。每年专硕、学硕学生都是一等奖学金可与学费抵消,这也是很大一个吸引力。难度系数:★★★★★华中师范大学华师作为我国四大师范院校,语言类专业牛,当然作为语言文学比较近的新传专业,华师实力也不容小觑,211院校,是考研不错的选择。华师近三年学硕分数线比较恒定360左右,专硕分数线不断上涨。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招生人数都趋于稳定,学硕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20+,专硕30人上下。华师的性价比是非常不错的,招生人数也相对客观,考试难度属于中等,由于性价比不错,选择报考的人数也会有点多,但相对于其余名校,热度又低一些。难度系数:★★★★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骤然宣布学硕只招推免,不招统考生,吓得一批宝宝不知错所。连带其他同等实力院校的考生也忧心忡忡生怕复习到9月,不招学硕了。华科是比较决断的,说不招学硕就不招。当然这个决定也是根据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关,学硕注重理论研究倾向需要理论扎实的学生,专硕培养注重实践性,故而对生源要求不那么严格。因此从华科也可看出我国接下来的新传考研整体趋势:学硕倾向推免,统考人数越来越少,直至不招;专硕招生人数总体上虽有减少,但统招人数占比不会下降。华科新传考研招生人数约20左右,学校实力直逼武大,考研难度系数也比较大。难度系数:★★★★★南昌大学南昌大学211,是江西两所重点大学之一,有政府大量扶持,省内名气比较大。新传考研学硕(新闻学、传播学)录取人数20+,专硕录取有50+,分数线参照国家线,难度系数相对较小。由于近两年各名校缩招,很多同学在9月份出招生计划后的第二选择,南大会是考虑行列,所以这所学校是很多人复习后期考虑的会越来越多。难度系数:★★★☆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为湖南省重点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实力仅次于湖南大学,在湖南省境内口碑不错,是出美女的学校哦。新传考研录取人数学硕招生20+,分数线360左右;专硕招生20+,分数低于360。难度系数:★★★☆湖南大学湖南大学985、211院校,位于美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卫视是其后方基地,湖南的传媒也是国内一等一的好,每年都有不少湖大毕业生进湖南卫视,岂不是可以看到很多明星了。想去湘学习的,湖大是最好的考虑。虽然湖大也在缩招,但是湖大也是新传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高校,每年学硕10+,专硕80+往上走,分数线也不是很高,相对其余985、211,湖大专硕真心招的人多。湖南大学出题涵盖新传理论、新闻史、媒介策划媒介管理、新闻法规等方面,整体出题比较基础,难点在于实务策划这一块。加群交流群内答疑更及时点击入群关注有礼关注提问专人解答点击关注线上学习免费公开课等你来点击听课在线题库各类考试模拟练习点击做题查看更多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请问:复旦大学近三年新闻学考研报考及录取人数?谢谢!

红蜡烛
自私自利
2008年 新闻学硕士报 411 录 45 报录比 9.13 博士报 57 录13 报录比4.382009年 新闻学 396 46 8.61 49 13 3.77 2010年 新闻学 421 (单考30) 34(单考13) 12.38 63 13 4.85 以上不包括港澳台考生

考研的学长学姐来,上海财经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怎么样?报录比试多少?难度? ps 我是学广告学的

穷达
三正
来考上外的传播学吧,简单的多。我以前也是学广告的。更多追答额 我不太了解上外的新闻学,对外语水平(复试?)要求高吗? 听说参考书有英文的追答我是保送的,所以我没考试。但是我觉得你都能考研了,那英语应该不差,面试能用专业术语的英语回答问题就行。参考书应该没英文的吧,我没听说要考英文的参考书的。上外的新传很好考的,你想读新闻学的话,可能要求多一点新闻理论知识,可是我觉得传播学挺有意思的啊,你可以试试这个专业。这个专业下面的方向跨度很大,大家几乎学的都不一样。而且哪怕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你也可以去听别的专业老师的课的。平时的英语学习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是上外嘛,我记得我研一上学期的课几乎都是英文授课的,当时虽然累,但是还是很有收获的。但我们这个专业毕竟不是语言类专业,考试对英语要求不高的,放心,你能搞定的!我们班好几个同学英语发音都不准,照样也来了。我的同学们大学背景都很复杂的,什么学校的都有,也没有什么厉害的学校来的,我感觉她们都能考上,你应该也没问题的。相信自己!谢谢你了

2020考研报录比是什么?

多巴胺
常绿树
根据教育部本月公布的数据,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共计341万,报录比预计是4:1,如果预估没错,这样的报录比数据将是近20年来最高位,也就是录取比例最低的一年。众所周知,2019考研报名人数是290万人,当时的报录比预计为3.6:1,比2018年明显提升,教育部最终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预计是准确的。为何报名人数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扩招,但是报录比却下降了呢?原因当然也是很简单的:虽然这20年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长,增幅却要远低于报名人数增长幅度,导致研究生报录比不断提升。不过,像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不仅突破300万人且达到了341万,这确实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下面这张图是20年考研的相关数据:近20年考研报录比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从1999年开始,2001年是扩招比例较大的一年,我们也因此看到这几年研究生报录比出现较大的变动。而自2019年开始,报录比又开始攀升。很多人都知道硕士研究生招生年年扩招,但并不知道具体扩招的是什么?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这几年所谓的“研究生”扩招,主要针对的是专业学位的扩招,很多学术学位研究生并没有扩招。10多年前,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过小,我国毕业研究生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部分学者由此主张迅速扩大培养规模。学者们的理由如下: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规格多样化;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上移,现有职员队伍素质不能满足需求;硕士直接进入科研和教学的几率大大降低;大部分硕士生毕业后选择就业;大量直接进入实际工作领域的本科毕业生需在职提高。所以,学者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扩大专业学位教育规模,合理统筹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规模比例以及不同专业学位之间的规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