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看的书籍有哪些

大幻影
赛勒斯
可以看看以下书抄目:袭《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新闻史新修》 吴廷俊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外国新闻传播史》 郑超然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文化史概要》 谭家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比较新闻传播学》 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新闻采访学新论》 罗以澄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 赵振宇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现在在搞国际新闻的大多还不是学新闻专业的人,只是这个方向对英语要求相对要高而已。推荐院校:人大、中国传媒这两个是最好的,其它还不错的院校有:北大、复旦、武大、南大等。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有哪些指定参考书?

昙花
面观四方
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050301新闻学研究方向:01新闻传播理论 02新闻传播史 03新闻业务 04广播电视新闻 05媒介经营管理考试科目:①政治 ②英语 ③新闻传播史论 ④新闻传播业务初试参考书:新闻传播史论 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新闻传播学》,蔡铭泽,暨南版;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3.《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武大版/《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教版;4.《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高教版/《外国新闻传播史》,支庭荣等,暨南版;5.《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福建版 新闻传播业务1.《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暨南版;2.《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等,复旦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暨南版;3.《新闻编辑学》,蔡雯,人大版;4.《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版;5.《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等,高教版;6.《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杨先顺等,暨南版;7.《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暨南版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综合复试参考书目:同初试 加试科目:①新闻学概论 ②新闻写作加试参考书目: ①《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新闻传播学》(第二版),蔡铭泽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②《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梅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050302传播学研究方向:01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 02公共关系与危机传播 03广告策划与品牌传播 04网络传播与媒介融合 05海外华文传媒与国际传播考试科目:①政治 ②英语 ③新闻传播史论 ④新闻传播业务初试参考书: 新闻传播史论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新闻传播学》,蔡铭泽,暨南版;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3.《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武大版/《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教版;4.《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高教版/《外国新闻传播史》,支庭荣等,暨南版;5.《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福建版 新闻传播业务1.《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暨南版;2.《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等,复旦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暨南版;3.《新闻编辑学》,蔡雯,人大版;4.《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版;5.《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等,高教版;6.《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杨先顺等,暨南版;7.《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暨南版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综合复试参考书目:同初试加试科目:①广告学概论 ②外国新闻事业史加试参考书目: ①《广告学概论》,崔银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②《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外国新闻传播史》,支庭荣、邱一江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传播学推荐书目

爱之潮
铳墓
传播学推荐书目:《传播学概论》,[美]施拉3433653366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咏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组织传播》,[美]凯瑟琳.米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非语言传播学概论》,宋昭勋著,天地出版社1999年版。《传播学简介》,社科院新闻所世界室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传播学引论》,李彬著,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未来之路》,[美]盖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著,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网络为王》,胡泳、范海燕著,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得乐园失乐园》,李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拓展资料: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是通过汇集各种观点和方法论来研究各种传播活动的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它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等特点。

求助,求问中传2017传播学应用传播考研初试参考书目,找了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鬼银幕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2017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713传播理论与历3361323464史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塞弗林·坦卡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传播理论与历史红宝书》  816传播实务  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  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与外延》  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  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  《传播实务红宝书》  赵月枝:《传播政治经济学》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24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胡正荣:《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  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  袁军:《新闻媒介通论》(北京广播学院)  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  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25应用传播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  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广播电视)  刘燕南:《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凌昊莹:《广播经营战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复旦大学)  9026媒介与女性  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中国传媒大学)  (荷)祖伦:《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  9027国际传播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  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  李智:《国际政治传播》(北京大学)  9028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  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  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  9029传播研究方法  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  9030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  刘京林等编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  余小梅:《广告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  9031法学基础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  吴祖谋、李双元:《法学概论》(第11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713传播历史与来理论参考书自:①《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②《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华夏④《传播理论》[ 美 ] 斯 蒂文•小约翰816传播实务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文史要览》王振业 中国传媒大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推荐几本新闻史的书,准备考研

莫动则平
地气郁结
新闻传播类入门书籍选读六十本:1,《3330336263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薄的传播学读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传播学是什么,因此也显得内容单薄乏力。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不好的原因是,作者之一的裘正义在结稿前三个星期才将它负责的章节交上来,从而使得文风来不及统一。不过张国良在98年又有一本传播学问世,我没看过,好象复旦考博就指定了那本。推荐指数:*2,《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本书的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初学者,分散孤立的论文集,反而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自然会去寻求整部专著,孤立的论文意义也不的大。适合中等水平的读者阅读。推荐指数:**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此书可以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第一书。想使得“新闻有学”,就必须彻底颠覆以李良荣为首的“新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宣传学框架上的。推荐指数:必读4,《符号透视》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彬哥哥少数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之一。符号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一定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功底根本啃不下来。真实难为彬哥哥居然能将符号学的书写得文才奕奕。推荐指数:***5,《媒介分析》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英语好的学者就是占便宜。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张咏华,我说,我把这本书借你吧。推荐指数:***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此书在李良荣的监督下完成,不谈新闻学基本理论,只谈与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WTO等。代表了老丁的最高水平,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其前作《新闻理论新探》的新发展。其中南大青年学者夏文蓉所写的三章内容煞是精彩。李良荣教授还特地为此书写了一个书评,不过要是对书评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大教授根本没看过此书。推荐指数:**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3此书的前身是《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复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和《当代西方新闻事业》(人大出版社2001版)推荐指数:****8,《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新华出版社1984传播学开山之作,为传播学建立了基本框架,不可不读,尽管施拉姆只不过是美国的喻国明而已。此书由于版权问题,一直没有再版,但翻译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推荐指数:****9,《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新华出版社2001(第8版)新闻史就是传播史。我一位学法制史的朋友曾在我面前大谈新闻无学,我勃然大怒,几欲与之绝交,将《美国新闻史》丢给它,让它读完再说话。此人2个月后写了一篇论文:《中西政党报刊时期的法律文化之比较》,让我给它修改一下。展江这本书翻译得真没话说,毕竟是英语专业的出身。不过个人认为,没必要买,一是太贵,二是此书在美国已经有了第9版,展江也正在翻译第9版,将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想买的话等这本吧。推荐指数:必读10,《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成亦文采,败亦文采。据说彬哥哥在写修订版了。总得来说,93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认为适合理工科跨专业考新闻传播学的启蒙读物。推荐指数:***11,《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新华出版社2003基本为潘知常的学生所写,那群孩子,连格拉姆西和葛兰西,霍尔和Hall的关系都没搞清楚,对某些哲学家的思想理解也完全误读。总的来说,这本书写出来就是给人骂的。其学术资料库基本为我开头点评的20本译著,东拼西凑而已,要么就是抄袭《后现代转向》一书。想了解批判学派的话,还是看《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或《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比较好。推荐指数:*12,《深度报道原理》杜骏飞/新华出版社2001诗人学者杜骏飞,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与情怀打造了《深度报道原理》,其像诗一般的点睛之句散落于全数各处,如“背景决定真实,细节决定真实感”、“信息源的可靠性与其利益的相关性成反比”、“在深度报道的领域,人云亦云比一无所知还要可怕”等,此等警句非千锤百炼不得出。我曾经一度想考南大新闻系就是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可惜杜骏飞在已经不在新闻系收弟子了。推荐指数:****13,《新闻舆论研究》王雄/新华出版社2002一本值得读三遍以上的书,王雄教授是南京大学新闻系刚上任的系主任。此人治学严谨,西学功底也很好。此书视野宏大,从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多角度审视新闻舆论传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尝试性地用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来看待当代媒体的作为,新意无穷。推荐指数:必读14,《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美]杰克?富勒/新华出版社1999(展江译)作者学识甚高,引入了许多新闻学框架之外的理论,如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并融合的很好。全书文笔斐然,文才也好,当然也要归功于展江的翻译水平。最精彩的一章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辨析,作者提出的“智者诚实与黄金律”的观点发人深省。推荐指数:*****15,《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新华出版社1998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而深刻评析西方新闻理论的著作,想了解西方的新闻思想、新闻学说及新闻理论,应从本书入手。新闻有学无学,我不管,我已经不玩新闻学了,但西方新闻有没有学,答案是肯定的。推荐指数:*****16,《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新华出版社2003不是最好的,但也凑合着看。废话太多,内容重复太多、资料堆砌太多。推荐指数:*17,《传播理论》(第4版)[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本书作者之一的坦卡德是施拉姆的第一个博士生,此书内容详实,资料新颖,很多理论较之施拉姆版已有了不少新发展;不足之处在于翻译得很龌龊。(注:此书的第2版有福建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与这本完全是两本书,我认为老版的好看。)推荐指数:****18,《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莫斯可,华夏出版社是华夏出版社那一套12本里最有价值的一本,翻译者水平也高(胡正荣)。推荐指数:必读19,《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与其说是《传播思想史》,不如称之为《交流思想史》。作者从柏拉图说开去,论述了2千多年的人类交流其实是不可能。交流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们应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地热爱他人中去,将“博爱”精神撒播人间。此书最后两段话,煞是精彩、煞是感动,我全部背了下来。推荐指数:***20,《社会科学方法论》(第8版)[美]巴比/华夏出版社2002传播学研究方法与其看国人所写的,不如看老外所写的;与其看传播学界所写的,不如看社会学界所写的。此书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第9版的影印版。推荐指数:*****21,《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从语言学角度审视新闻的创新之作,提供了一种话语分析的方法论。作者在第一章里对批判学派是什么,也有精彩的论述。推荐指数:**22,《麦克卢汉精粹》[加]麦克卢汉(的儿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麦克卢汉是“哲学家”,但对于玩过一点哲学的我来说,又太浅了。没必要看什么《理解媒介》的原著了,麦克卢汉的全部思想精华(或骗术)都在它宝贝儿子编的这本书里面。)推荐指数:****22,《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内容厚重,历史感强,不可多得的好书之一,可惜的是翻译得有点问题,英语专业人士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翻译硬伤。首先书名就翻译得不好, The Second Media Age应该翻译成《第二媒体时代》。媒介和媒体是不同的概念,媒介只是一种单纯的物理工具载体,传播信息之用;而媒体则包含了物理工具背后的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及其组织关系。比如说,电视是媒介,但电视台则是媒体。——当然,媒介与媒体混用,也是学术界的通病了。这本书可以看网上的英文版,至少我觉得英文版读得中文版比较顺。推荐指数:***(英文版推荐指数:*****)24,《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此书从电视文本,制片人,受众三个角度探讨了电视与社会的关系,文笔诙谐幽默,可读性强;不足之处在于所举的大量例子都是英国的电视剧,而中国读者对英国电视剧显然不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阅读效果。推荐指数:**25,《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美]伯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盛行的社会思潮已经过时了,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却产生了两门新的科学:符号学,叙事学。读完此书后,可学到一种对大众媒介进行叙事分析的方法。实用性不错。推荐指数:***26,《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美]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版)不可多得的“批判学派”入门读物,不足之处依然在于翻译。比如simulacrum一词是鲍德里亚的专用术语“类像”,而作者翻译成“赝品”,固然有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么翻,就是猪头不对猴子嘴,译者这么理解,自然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此类例子很多。除非你是像我一样的“骨灰级读者”,否则最好别看这本了。推荐指数:*27,《解读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谁说大众消费一切产品都是无意识的?!让费斯克来揭穿这一谬论吧!是上列那本的姐妹版,但比较偏重理论——适合男性阅读。推荐指数:** *28,《全球化与文化》[美]汤姆林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我所读到的关于全球传播的书里,这是最系统的一本。译者郭英剑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副院长,美国某大学的传播学博士后(可能不是传播学,有人在我面前说过它,我记不清了),翻译水平无可挑剔。推荐指数:***29,《消费社会》,[法]让?鲍得里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鲍得里亚被学界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当之无愧。其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如“符号价值”、“内爆”、“仿真”、“超现实”、“最小公倍数原则”等等。以上三本,随便看一本,知道鲍得里亚脑子在想些什么就可以了。《消费社会》是其代表作、《物体系》是处男作、《完美的罪行》是散文集。推荐指数:***30,《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斯特里拉缔/商务印书馆2001文本性质不如《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但翻译得比《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要好的多。比较适合初学者。但对于我而言,对女性主义一向偏见很大,因此影响了我读书的心态。推荐指数:***31,《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讲媒介文化的书籍。在此可以领会到英国人的治学严谨,和美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姥太肤浅,只会倒卖一些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思想。推荐指数:*****32,《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一部令人瞩目也令人犯晕的奇书,不管赞成,还是反对,你都不得不面对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骇世惊俗的思想,如媒介即信息。建议以《数字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作为辅助读物,这样就不至于找不着北了。推荐指数:**33,《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诞生前,这是国人主编的内容最详实的一本传播学普及教材。书后附录的名词解释比较实用。推荐指数:***3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名气最大的传播学教材,大而全,考研必备书目之一;虽然此书有些低级的硬伤,但瑕不掩瑜,至少到了今天,还没有国人所写的“传播学概论”类的教材超过它。据说郭教授写这本书时,正赶上CIH病毒发作,电脑里的文本毁之一旦,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凭着记忆赶出来的。不过我倒是认为此书的最大贡献在于绍介了不少日本的传播学理论。推荐指数:必读35,《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童兵的最高水平停留在它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这本书上。推荐指数:*****36,《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新闻编辑的所有理论知识都在这本书里,它应该是我国新闻学方面发行量最大一部书。推荐指数:***37,《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国内唯一一本值得看的新闻写作教材。推荐指数:*****38,《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之“修正”。“费哥”从牛仔裤文化说开去勾勒出了一幅大众文化的鸟瞰图。可读性强——适合女性阅读。推荐指数:****39,《电视的真相》[美]古德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视的真相?恍然大悟。推荐指数:****40,《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此书有三个独到的见解,颇有一点意思。1)战争对传播具有推动作用2)发展主义模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文化资本重新分配,又一次分割了世界3)视听文化的全球流动引发了文化认同的危机推荐指数:**41,《传播理论》(第5版)[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开篇两章,详尽绍介了什么叫做“理论”。把这两章吃透,那么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自然也就比一般人高了一个档次。此书内容详实,又偏哲学思辩,因此初学者不大容易看懂。如果说《传播理论》[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是基础读物的话,那么《传播理论》[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就是进阶读物。(注:此书已经出到第7版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有影印版面市,英语好的朋友,我建议直接看英文版)推荐指数:必读42,《文化研究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本来以为是国人所作,因此没留意。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才知道是国人所编,里面依然是老外的论文合集。编者之一的刘象愚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如果没记错)。我认为想研究传播学,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推荐指数:****43,《消费文化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传播与消费文化的关系,路人皆知。推荐指数:***44,《弥漫的传播》杜骏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推荐指数:**45,《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以模式的形式而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囊括其中,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所以,必须具备相当的传播学理论基础才能看得明白。不过我是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此书是我的入门读物,说实话,第一遍看时,觉得索然无味,后来才知道此书的重要性。推荐指数:***46,《传播学史》[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立志考传播学或研究传播学的话,还是把这本书过一遍吧。此书将传播学的起源追溯到欧洲的进化论、法兰克福学派和精神分析学说。此外,此书屡屡有笑料出现,自己去看吧。推荐指数:***47,《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对批判学派的另一大分支即文化研究,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虽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深入浅出,思想宏博,是部难能可贵的佳作。一个通宵加一杯咖啡,就能看完,可以作为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推荐指数:****4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2001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知道萨义德,该打!作为学传播学的学子,不知道萨义德,该死!作者在书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东方方法论——对于传播学来说——告诉我们应该从认知习惯入手去理解跨文化传播。在此说明一下,李希光的“妖魔化”理论的真正出处在这里,作者明确地提出了媒体是在怎么样妖魔化巴勒斯坦的,李希光在美国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哥伦比亚的这位教授呢?清华传播学在2002年就考了这本书,10分呢。推荐指数:*****49,《法兰克福学派史》[美]马丁?杰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批判学派启蒙读物推荐指数:****50,《精神交往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绍介马克思传播观的力作。虽然内容有点枯燥,并且不那么好懂,但依然是传播学学子必读书目!推荐指数:必读51,《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差一点把它忘了。严格地说,这是一本新闻学著作,但为什么要在这儿提它呢?——从某种意义上,之是一本“反传播学”著作。推荐指数:*****52,《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读完这本,则可以证明我对TB那本《比较新闻传播学》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张威同志在澳大利亚读了硕士、博士。推荐指数:****53,《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初读这本书就可以感受得到,作者陈作平颇具哲学的功底,并竭力地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借鉴到他的新闻学研究中来(例如,对于新闻报道认识论的构想)。从本书的结构来讲,作者把新闻报道支解为比前人学者更细致的部分,从更细微的问题着手并试图解决之,作为一代年轻的学者,陈作平是少数让我服气的角色。推荐指数:必读54,《新闻传播学》黄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黄旦这样的学者是不可以对他评头论足的,让他安心去做学问吧。一言以蔽之,这是我读过的“新闻学概论”里最好的一本。如果哪天我失恋了,或失业了,就考个博士玩玩,如果考传播学的话,那么我一定前往复旦拜在黄旦教授的门下。推荐指数:*****55,《大众传媒经济学》吴飞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国内媒介经营管理的教材里最厚的一本。综观全书,文本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但整个体系框架很好。换句话说,以书后给出的“学术资源”,加上此书提供的框架视野,应该可以比此书走得更远。推荐指数:**56,《公共领域的结构与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public sphere首先是作为一个否定概念提出来的。简单地说:PS就是一种精神空间,各种各样的言论、思想可以自由进入、自由探讨,使民众的智慧充分调动出来,由此达成更高层面的社会共识。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媒体就是当今时代最大的PS。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被武汉大学的石义彬教授尊称为“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家”。推荐指数:必读57,《天理民心——中国社会舆论问题研究》刘建明/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大量的故事,读来热血沸腾。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推荐指数:****58,《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推荐指数:*59、60,中外新闻史各一本无史不以为学,读谁的都差不多,找最薄的看吧。推荐指数:必读参考资料:新闻传播学(蓝地)博客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世界近代史(新编剑桥版)

新闻传播学

画外音
丑八怪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习资料分析——新闻传播类入门书籍选读六十本. 1,《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  最薄的传播学读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传播学是什么,因此也显得内容单薄乏力。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不好的原因是,作者之一的裘正义在结稿前三个星期才将它负责的章节交上来,从而使得文风来不及统一。不过张国良在98年又有一本传播学问世,我没看过,好象复旦考博就指定了那本。  推荐指数:*  2,《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本书的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初学者,分散孤立的论文集,反而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自然会去寻求整部专著,孤立的论文意义也不的大。适合中等水平的读者阅读。  推荐指数:**  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此书可以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第一书。想使得“新闻有学”,就必须彻底颠覆以李良荣为首的“新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宣传学框架上的。  推荐指数:必读  4,《符号透视》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彬哥哥少数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之一。符号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一定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功底根本啃不下来。真实难为彬哥哥居然能将符号学的书写得文才奕奕。  推荐指数:***  5,《媒介分析》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英语好的学者就是占便宜。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张咏华,我说,我把这本书借你吧。  推荐指数:***  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此书在李良荣的监督下完成,不谈新闻学基本理论,只谈与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WTO等。代表了老丁的最高水平,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其前作《新闻理论新探》的新发展。其中南大青年学者夏文蓉所写的三章内容煞是精彩。李良荣教授还特地为此书写了一个书评,不过要是对书评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大教授根本没看过此书。  推荐指数:**  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3  此书的前身是《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复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和《当代西方新闻事业》(人大出版社2001版)  推荐指数:****  8,《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新华出版社1984  传播学开山之作,为传播学建立了基本框架,不可不读,尽管施拉姆只不过是美国的喻国明而已。此书由于版权问题,一直没有再版,但翻译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推荐指数:****  9,《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新华出版社2001(第8版)  新闻史就是传播史。我一位学法制史的朋友曾在我面前大谈新闻无学,我勃然大怒,几欲与之绝交,将《美国新闻史》丢给它,让它读完再说话。此人2个月后写了一篇论文:《中西政党报刊时期的法律文化之比较》,让我给它修改一下。展江这本书翻译得真没话说,毕竟是英语专业的出身。不过个人认为,没必要买,一是太贵,二是此书在美国已经有了第9版,展江也正在翻译第9版,将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想买的话等这本  吧。  推荐指数:必读  10,《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  成亦文采,败亦文采。据说彬哥哥在写修订版了。总得来说,93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认为适合理工科跨专业考新闻传播学的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11,《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新华出版社2003  基本为潘知常的学生所写,那群孩子,连格拉姆西和葛兰西,霍尔和Hall的关系都没搞清楚,对某些哲学家的思想理解也完全误读。总的来说,这本书写出来就是给人骂的。其学术资料库基本为我开头点评的20本译著,东拼西凑而已,要么就是抄袭《后现代转向》一书。想了解批判学派的话,还是看《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或《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比较好。  推荐指数:*  12,《深度报道原理》杜骏飞/新华出版社2001  诗人学者杜骏飞,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与情怀打造了《深度报道原理》,其像诗一般的点睛之句散落于全数各处,如“背景决定真实,细节决定真实感”、“信息源的可靠性与其利益的相关性成反比”、“在深度报道的领域,人云亦云比一无所知还要可怕”等,此等警句非千锤百炼不得出。我曾经一度想考南大新闻系就是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可惜杜骏飞在已经不在新闻系收弟子了。  推荐指数:****  13,《新闻舆论研究》王雄/新华出版社2002  一本值得读三遍以上的书,王雄教授是南京大学新闻系刚上任的系主任。此人治学严谨,西学功底也很好。此书视野宏大,从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多角度审视新闻舆论传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尝试性地用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来看待当代媒体的作为,新意无穷。  推荐指数:必读  14,《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美]杰克•富勒/新华出版社1999(展江 译)  作者学识甚高,引入了许多新闻学框架之外的理论,如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并融合的很好。全书文笔斐然,文才也好,当然也要归功于展江的翻译水平。最精彩的一章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辨析,作者提出的“智者诚实与黄金律”的观点发人深省。  推荐指数:*****  15,《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新华出版社1998  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而深刻评析西方新闻理论的著作,想了解西方的新闻 思想、新闻学说及新闻理论,应从本书入手。新闻有学无学,我不管,我已经不玩新闻学了,但西方新闻有没有学,答案是肯定的。  推荐指数:*****  16,《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新华出版社2003  不是最好的,但也凑合着看。废话太多,内容重复太多、资料堆砌太多。  推荐指数:*  17,《传播理论》(第4版)[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  本书作者之一的坦卡德是施拉姆的第一个博士生,此书内容详实,资料新颖,很多理论较之施拉姆版已有了不少新发展;不足之处在于翻译得很龌龊。(注:此书的第2版有福建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与这本完全是两本书,我认为老版的好看。)  推荐指数:****  18,《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莫斯可,华夏出版社  是华夏出版社那一套12本里最有价值的一本,翻译者水平也高(胡正荣)。推荐指数:必读  19,《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  与其说是《传播思想史》,不如称之为《交流思想史》。作者从柏拉图说开去,论述了2千多年的人类交流其实是不可能。交流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们应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地热爱他人中去,将“博爱”精神撒播人间。此书最后两段话,煞是精彩、煞是感动,我全部背了下来。  推荐指数:***  20,《社会科学方法论》(第8版)[美]巴比/华夏出版社2002  传播学研究方法与其看国人所写的,不如看老外所写的;与其看传播学界所写的,不如看社会学界所写的。此书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第9版的影印版。  推荐指数:*****  21,《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  从语言学角度审视新闻的创新之作,提供了一种话语分析的方法论。作者在第一章里对批判学派是什么,也有精彩的论述。  推荐指数:**  22,《麦克卢汉精粹》[加]麦克卢汉(的儿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麦克卢汉是“哲学家”,但对于玩过一点哲学的我来说,又太浅了。没必要看什么《理解媒介》的原著了,麦克卢汉的全部思想精华(或骗术)都在它宝贝儿子编的这本书里面。)  推荐指数:****  22,《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内容厚重,历史感强,不可多得的好书之一,可惜的是翻译得有点问题,英语专业人士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翻译硬伤。首先书名就翻译得不好, The Second Media Age应该翻译成《第二媒体时代》。媒介和媒体是不同的概念,媒介只是一种单纯的物理工具载体,传播信息之用;而媒体则包含了物理工具背后的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及其组织关系。比如说,电视是媒介,但电视台则是媒体。——当然,媒介与媒体混用,也是学术界的通病了。这本书可以看网上的英文版,至少我觉得英文版读得中文版比较顺。  推荐指数:***(英文版推荐指数:*****)  24,《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此书从电视文本,制片人,受众三个角度探讨了电视与社会的关系,文笔诙谐幽默,可读性强;不足之处在于所举的大量例子都是英国的电视剧,而中国读者对英国电视剧显然不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阅读效果。  推荐指数:**  25,《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美]伯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盛行的社会思潮已经过时了,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却产生了两门新的科学:符号学,叙事学。读完此书后,可学到一种对大众媒介进行叙事分析的方法。实用性不错。  推荐指数:***  26,《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美]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版)  不可多得的“批判学派”入门读物,不足之处依然在于翻译。比如simulacrum一词是鲍德里亚的专用术语“类像”,而作者翻译成“赝品”,固然有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么翻,就是猪头不对猴子嘴,译者这么理解,自然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此类例子很多。除非你是像我一样的“骨灰级读者”,否则最好别看这本了。  推荐指数:*  27,《解读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谁说大众消费一切产品都是无意识的?!让费斯克来揭穿这一谬论吧!是上列那本的姐妹版,但比较偏重理论——适合男性阅读。  推荐指数:** *  28,《全球化与文化》[美]汤姆林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我所读到的关于全球传播的书里,这是最系统的一本。译者郭英剑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副院长,美国某大学的传播学博士后(可能不是传播学,有人在我面前说过它,我记不清了),翻译水平无可挑剔。  推荐指数:***  29,《消费社会》,[法]让•鲍得里亚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鲍得里亚被学界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当之无愧。其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如“符号价值”、“内爆”、“仿真”、“超现实”、“最小公倍数原则”等等。以上三本,随便看一本,知道鲍得里亚脑子在想些什么就可以了。《消费社会》是其代表作、《物体系》是处男作、《完美的罪行》是散文集。  推荐指数:***  30,《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斯特里拉缔/商务印书馆2001  文本性质不如《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但翻译得比《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要好的多。比较适合初学者。但对于我而言,对女性主义一向偏见很大,因此影响了我读书的心态。  推荐指数:***  31,《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  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讲媒介文化的书籍。在此可以领会到英国人的治学严谨,和美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姥太肤浅,只会倒卖一些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思想。  推荐指数:*****  32,《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  一部令人瞩目也令人犯晕的奇书,不管赞成,还是反对,你都不得不面对它 所提出的一系列骇世惊俗的思想,如媒介即信息。 建议以《数字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作为辅助读物,这样就不至于找不着北了。  推荐指数:**  33,《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诞生前,这是国人主编的内容最详实的一本传播学普及教材。书后附录的名词解释比较实用。  推荐指数:***  3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名气最大的传播学教材,大而全,考研必备书目之一;虽然此书有些低级的硬伤,但瑕不掩瑜,至少到了今天,还没有国人所写的“传播学概论”类的教材超过它。据说郭教授写这本书时,正赶上CIH病毒发作,电脑里的文本毁之一旦,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凭着记忆赶出来的。不过我倒是认为此书的最大贡献在于绍介了不少日本的传播学理论。  推荐指数:必读  35,《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童兵的最高水平停留在它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这本书上。  推荐指数:*****  36,《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新闻编辑的所有理论知识都在这本书里,它应该是我国新闻学方面发行量最 大一部书。  推荐指数:***  37,《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国内唯一一本值得看的新闻写作教材。  推荐指数:*****  38,《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之“修正”。“费哥”从牛仔裤文化说开去勾勒出了一幅大众文化的鸟瞰图。可读性强——适合女性阅读。  推荐指数:****  39,《电视的真相》[美]古德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视的真相?恍然大悟。推荐指数:****  40,《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此书有三个独到的见解,颇有一点意思。  1)战争对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2)发展主义模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文化资本重新分配,又一次分割了世界  3)视听文化的全球流动引发了文化认同的危机  推荐指数:**  41,《传播理论》(第5版)[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开篇两章,详尽绍介了什么叫做“理论”。把这两章吃透,那么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自然也就比一般人高了一个档次。此书内容详实,又偏哲学思辩,因此初学者不大容易看  懂。如果说《传播理论》[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是基础读物的话,那么《传播理论》[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就是进阶读物。(注:此书已经出到第7版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有影印版面市,英语好的朋友,我建议直接看英文版)  推荐指数:必读  42,《文化研究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本来以为是国人所作,因此没留意。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才知道是国人所编,里面依然是老外的论文合集。编者之一的刘象愚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如果没记错)。我认为想研究传播学,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  推荐指数:****  43,《消费文化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传播与消费文化的关系,路人皆知。  推荐指数:***  44,《弥漫的传播》杜骏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推荐指数:**  45,《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以模式的形式而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囊括其中,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所以,必须具备相当的传播学理论基础才能看得明白。 不过我是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此书是我的入门读物,说实话,第一遍看时,觉得索然无味,后来才知道此书的重要性。  推荐指数:***  46,《传播学史》[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立志考传播学或研究传播学的话,还是把这本书过一遍吧。此书将传播学的起源追溯到欧洲的进化论、法兰克福学派和精神分析学说。此外,此书屡屡有笑料出现,自己去看吧。  推荐指数:***  47,《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对批判学派的另一大分支即文化研究,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虽是一本薄薄 的小书,但深入浅出,思想宏博,是部难能可贵的佳作。一个通宵加一杯咖啡,就能看完,可以作为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  推荐指数:****  4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2001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知道萨义德,该打!作为学传播学的学子,不知道萨义德,该死!作者在书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东方方法论——对于传播学来说——告诉我们应该从认知习惯入手去理解跨文化传播。在此说明一下,李希光的“妖魔化”理论的真正出处在这里,作者明确地提出了媒体是在怎么样妖魔化巴勒斯坦的,李希光在美国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哥伦比亚的这位教授呢?清华传播学在2002年就考了这本书,10分呢。  推荐指数:*****  49,《法兰克福学派史》[美]马丁•杰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批判学派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50,《精神交往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  绍介马克思传播观的力作。虽然内容有点枯燥,并且不那么好懂,但依然是传播学学子必读书目!  推荐指数:必读  51,《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差一点把它忘了。严格地说,这是一本新闻学著作,但为什么要在这儿提它呢?——从某种意义上,之是一本“反传播学”著作。  推荐指数:*****  52,《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读完这本,则可以证明我对TB那本《比较新闻传播学》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张威同志在澳大利亚读了硕士、博士。  推荐指数:****  53,《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初读这本书就可以感受得到,作者陈作平颇具哲学的功底,并竭力地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借鉴到他的新闻学研究中来(例如,对于新闻报道认识论的构想)。从本书的结构来讲,作者把新闻报道支解为比前人学者更细致的部分,从更细微的问题着手并试图解决之,作为一代年轻的学者,陈作平是少数让我服气的角色。  推荐指数:必读  54,《新闻传播学》黄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黄旦这样的学者是不可以对他评头论足的,让他安心去做学问吧。一言以蔽之,这是我读过的“新闻学概论”里最好的一本。如果哪天我失恋了,或失业了,就考个博士玩玩,如果考传播学的话,那么我一定前往复旦拜在黄旦教授的门下。  推荐指数:*****  55,《大众传媒经济学》吴飞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国内媒介经营管理的教材里最厚的一本。综观全书,文本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但整个体系框架很好。换句话说,以书后给出的“学术资源”,加上此书提供的框架视野,应该可以比此书走得更远。  推荐指数:**  56,《公共领域的结构与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  public sphere首先是作为一个否定概念提出来的。简单地说:PS就是一种精神空间,各种各样的言论、思想可以自由进入、自由探讨,使民众的智慧充分调动出来,由此达成更高层面的社会共识。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媒体就是当今时代最大的PS。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被武汉大学的石义彬教授尊称为“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家”。  推荐指数:必读  57,《天理民心——中国社会舆论问题研究》刘建明/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大量的故事,读来热血沸腾。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推荐指数:****  58,《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指数:*  59、60,中外新闻史各一本  无史不以为学,读谁的都差不多,找最薄的看吧。  推荐指数:必读你想问什么呢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有哪些?

惮赫千里
必持其名
可以看看以下copy书目:《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新闻史新修》 吴廷俊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近年来没有指定参考书,以下是以往年份的参考书,虽然不指定,但是用这些书觉得没有问3264633536题不放心,可以适当拓展补充。每个方向用的复试书不一样,并不是全部都要 可以在当地或者找考过的同学购买,如果不方便,可以在淘宝网零二七书坊购买,那是最全的店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年新闻学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 编著者 出版社606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法律基础》 周叶中 武汉大学出版社606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吕有志、戴德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606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大学语文》 徐绍建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引论》 李彬 新华出版社传播学概论 《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 石义彬 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学基础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童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学基础 《新闻理论纲要》 李卓钧 武汉大学出版社初试,新闻学,最好看下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或者新闻学导论(个人觉得导论写的逻辑性更强);大学语文呢 看下大学语文导读,现代文学三十年也可以看看;其他的就不用了 复试的 可以先不买,这个根据个人方向不同而不同的这几年武大分数线一直350左右,准备充分点 机会还是很多的我空间里有专门写过这个参考书和我的考研心得有需要帮忙随时联系吧,祝你考试顺利,呵呵参考资料:http://hi..com/siyuan4671/blog/item/ac1ed9cc8156070400e9280c.html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具体推荐书目和研究方向是什么?贴吧里找不到,官网里也找不到

厚生
冲遥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始于1946年,是全国创办3363356537最早的三大新闻院系之一。 1986年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1年获传播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学博士点,2010年获全国首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点。《2018年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MJC考研考情分析》一文中包含分数线,参考书与真题暨南大学2018年新传考研参考书目一、学术型硕士新闻学、传播学专业607 新闻传播史论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 高教版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高教版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 福建版蔡铭泽:《新闻传播学》(第三版) 暨南版支庭荣:《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版(主要看张允若老师的书)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大版(主要看丁淦林老师的书)809新闻传播业务蔡雯:《新闻编辑学》(第二版) 人大版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复旦版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 高教版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南版林如鹏:《新闻采访学》 暨大版崔银河著:《广告学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周胜林等:《当代新闻写作》 复旦版(主要看薛国林老师的当代新闻写作)杨先顺等:《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暨南版李苗、王春泉:《新广告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董天策:《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 暨南版二、专业型硕士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蔡雯:《新闻编辑学》(第二版) 人大版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复旦版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 高教版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 暨大版林如鹏:《新闻采访学》 暨大版周胜林等:《当代新闻写作》 复旦版(主要看薛国林老师的当代新闻写作)杨先顺等:《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暨南版董天策:《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 暨南版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蔡铭泽:《新闻传播学》(第三版) 暨南版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 高教版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高教版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 福建版支庭荣:《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版(主要看张允若老师的书)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大版(主要看丁淦林老师的书)

2016兰州大学考研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南方有鸟
独往独来
2016兰州大学考研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2016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交流二零一专一八四零四一《2016兰州大学新闻传播理属论考研复习精编》《2016兰州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考研冲刺宝典》《2016兰大新闻传播理论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2016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复习精编》-《2016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冲刺宝典》《2016兰大新闻传播实务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