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应用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授予的学位是什么学位

过之
孔阳
心理学学术型硕士颁发证书通常以教育学硕士为主,也有理学、管理学学位等,心理学专业硕士颁发的是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

心理学研究生教育类学位和理学学位就业上有什么不同?

禅医
老小孩
理学主要是研究理论科学以及实践应用的,的偏向与生活;教育类主要是教师这一方面。考研心理学属于教育类。研究生中教育心理学颁发教育学学位,管理心理学就是颁发管理学学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有什么区别呢?

大四喜
奔跑者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区别如下:1、培养方向上有一定区别。学术型心理学硕士重点培养科研和学术能力,要求具有心理学的系统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和技术,能在科研部门工作,能从事学术理论深入研究。说白了,学术型的心理学硕士重点方向在于学术研究。应用心理学培养要求是掌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能通过评估、诊断、咨询、训练与矫正等形式有效开发人的各种心理潜能、矫正与改善各种心理障碍、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从字面意思看,应用心理硕士就是以实践为导向,培养的倾向是实践操作能力。2、考试科目上略有不同。两者都是考察三科,即政治、英语和心理学专业综合,但有细节区别。学术型得英语考察是英语一,而专业性应用心理硕士,按学校的区分,有的考察英语一,有的考察英语二。在综合部分,考察的具体科目倾向也不相同,学术型考察的心理学专业综合满分300分,主要涉及到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等等(当然,有些自主命题高校,或多或少有其他科目变化);应用型应用心理硕士在专业综合部分,满分也是300分,但其内容涉及主要是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3、两者在学制年限有区别。学术型一般学习3年,当然,北京大学实行的是弹性学分制度,也可能2年或是4年毕业。应用心理硕士通常学制为2年,按培养计划上要求,这两年中实践或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4、两者在师资搭配上略有区别。学术型通常一位导师,这位导师既从事理论教学,也从事实践指导。应用心理硕士原则上要求2位或2位以上导师联合培养学生,一位校内学术指导教师,主要传授理论,协助论文,另一位通常是社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践经验传授或指导,必要时候可能会提供部分的实践或实习岗位。5、专业细分方向可能有区别。学术型考取后,常见学术方向多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等;而应用心理硕士研究方向细分一些,常见诸如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学术硕士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但专业硕士一般都是都是自费,无奖学金。扩展资料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但一直以来,更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而少注重专业型学位教育,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大谈阔论,能理论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为了与世界上学位教育接轨,因此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每年的10月联考中,录取的都是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但那毕业后,只有专业学位证,而没有毕业证书,只有参加1月份全国统考后,才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其实每年1月统考中,早就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操作能力型学位)如法律硕士等,但专业太少。随着2010年的政策改革,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得以扩招,所以专业就增加不少。有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军事硕士、建筑学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会计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除竞赛组织方向)和工程硕士(除项目管理方向)。2010年1月教育部对研究生结构进行了调制,在2009年总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基础上,2010国家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增加专业型硕士3.8万名。并且计划往后几年继续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往后几年达到全日制专业型:全日制学术型=7:3。读完硕士阶段就毕业的学子读专业型硕士更有帮助,而学术型硕士今后只会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型人才做中间跳板用。证书异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相同,学位证书设计相同,但授予学位类型不同(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术型硕士 百度百科—专业性硕士

心理学研究生毕业后授予什么学位?除了教育学硕士、理学的,还有其他的吗?都是那个学校啊?

假王子
言乎
我是山东的,我们授予的是理学硕士。请问有哪些大学是理学学士啊,还有是理学学士好考一点还是教育学士好考啊?

心理学硕士属于MBA还是别的什么?

奔向你
執競
MBA 就是工商管理硕士的简称心理学硕士就不存在属于另一个专业的硕士的问题了。MBA 工商管理硕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心理学考研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

恶人之天
林建明
应用心理学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一、培养方向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重在培养科研和学术能力,具有心理学的系统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 掌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能通过评估、诊断、咨询、训练与矫正等形式有效开发人的各种心理潜能、矫正与改善各种心理障碍、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考试方式 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从 2007年开始全国统考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从 2011年开始全国联考 3、考试科目 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其中,政治、英语满分都是100分,心理学专业基础综满分300分。统考和自主命题院校并存。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心理学专业综合,其中,政治、英语满分都是100分,心理学专业综满分300分,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 4、学制年限 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学制是 3年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学制是2年 5、专业方向 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专业方向: 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则是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相关专业方向 6、学费情况 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都有奖学金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一般没有奖学金 7、就业情况 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毕业后的是从事科研、教师、教育研发或者进研究所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 毕业后进入社会实践领域,从事心理学相关实践性质的工作。 8、考试难度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难度要略大于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具体也要结合备考的院校的情况。

在职心理学硕士 能否报考心理咨询师

莫不出焉
安宁
不同的在职研考形式,申请在职硕士学位的条件各不相同,有些需要报考者满足本科毕业有学士学位,有些则需要报考者满足工作年限的要求。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同力统考的课程学习很简单,只要报考者学历在大专以上即可,但是要申请硕士学位就不能是大专以上学历了。报名同力统考申请在职硕士学位,需要报考者在参加申硕考试时,已经本科毕业满三年有学士学位,并且已经从事了三年以上的相关工作,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满足这两个条件,报考者就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参加申硕考试了,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是在每年五月份统一进行,考试科目一共两门,这两门考试分别达到60分,就可以继续参加论文答辩环节,答辩通过即可拿到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一月在职联考:想要报考一月联考,需要是本科毕业三年以上有工作经验、专科毕业五年以上有工作经验、研究生博士毕业两年以上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能申请硕士学位。报名后还要先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入校学习,在课程结束时修满学分的人可参加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可以拿到在职研究生双证。

什么条件可以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若枉若直
缓急相摩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相应条件;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算什么学位

若物之外
女子不来
授予学位:理学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心理学科相继并入其它学科或学校。以后,大学相关院系如哲学系、社会学系、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继续开展心理学研究并积累了相当研究成果和图书资料。2001年6月15日,心理学系复系,聘请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杨中芳教授为系主任。心理学系大楼为位于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建于1927年的高礼士屋(The Coles Lodge)。心理学系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招收各级学生。其中,全日制本科生:应用心理学专业(2004年在全国招收50人);研究生:应用心理学硕士点(2004年招收14人)和基础心理学硕士点(2004年招收7人)、社会学博士点(2004年已招收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1-2人)。心理学系现有全职教师12名和部分兼职教师。目标及发展方向编辑目标采取“教学、研究及服务社会并重”的原则,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并服务社会的全方位研究型心理学系。具体目标如下:1)2002或2003年申请到心理学本科专业(已有应用心理学专业),2002或2003年申请到基础心理学硕士点/2004年申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2005年申请基础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博士点;2)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并与国际、国内学者合作申请各类基金;3)在国际以及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与国际、国内心理学界建立交流网络并参与活动;5)利用校内人力、物力开展跨学科研究,特别是与神经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合作。教研队伍心理学系目前拥有全职教师12名(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9名、学校百人计划引进人才7名)、兼职教授9名以及部分校内其他专业任课教师(心理学系未来2年还将引进5-6位全职教师)。在未来5年里,心理学系将发展以科研为本的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并培养一支富有朝气的科研和教学队伍。心理学系将重点引进一批训练良好的新近毕业的年轻博士和几位成果杰出的中青年学者等两类人才并提供优厚待遇和科研环境(详情请见本系招聘启事)。发展方向1)认知神经科学运用影像学和行为等手段研究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包括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学习等。2)应用认知心理学运用实验及调查等手段研究网络心理(包括网络交往、网络广告、网络教学)、人机关系、语言学习、自动推理、认知障碍等。3)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思维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交往心理、消费和广告心理等。4)健康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以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疾病的心理诱因和辅助治疗研究与实践。教学编辑心理学系在教学上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重点进行了如下五个方面的改革。一是部分课程聘请境外教师授课以及全部本科生、研究生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或全英文授课。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第一年开始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名学习导师,进入三年级部分学生将有科研导师。三是实行科研成果代学分制以鼓励学生开展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四是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该专业大部分课程均包含每周大约一个课时的实验或实习内容,并要求完成学期论文。五是鼓励学生跨系选修课程。除了心理学本身外,心理学系特别注重对学生英语、统计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编程与应用等方面的训练;也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如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专业的课程。实验室编辑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B段)心理学实验中心已投入使用。广州南校区(高礼士屋底楼)心理学实验中心建设计划即将启动。心理学实验中心包括实验心理学实验室(行为实验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自编程序进行各类反应时实验)、脑功能成像实验室、眼动仪实验室、多导生理记录系统实验室、行为实验室和儿童行为观察室。各实验室服务于各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与研究,并实行全天候开放供师生自由。根据发展趋势,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将主要承担学生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实验以及为各类行为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实验将主要通过相关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学生除了熟悉各种重要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外,还要求能用心理学软件设计实验和进行数据分析。实验室已装配E-Prime和DMDX两个目前最流行的心理学实验系统和常用心理学统计软件,并且安装了北京大学开发的实验心理学系统。同时,实验室安装了网络服务器,学生和老师可以自由下载和浏览各类信息(包括学校图书馆和心理学系购买的各类心理学全文电子期刊和摘要数据库)。实验心理学实验室目前可供网络使用的计算机有23台,基本满足要求。脑功能成像实验室、眼动仪实验室和多导生理记录系统实验室已定购128导事件相关电位(ANT 128 channel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系统、眼动仪(eyelink II)和16导生理记录系统(BIOPAC MP150)。以上设备已于2002年底安装调试完毕。行为实验室和儿童行为观察室采用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设计,为多功能观察与辅导室(目前已经投入使用)。此外,心理学实验中心还购买了多种心理测量工具,包括智力、人格、神经心理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心理量表。除了本系上述设备外,还与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神经科、放射科(2003年安装的GE 1.5T 双梯度高速实时成像功能磁共振仪)、耳鼻喉科(言语听觉研究)、发育儿科和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发展和儿童神经心理)等部门以及相关教研室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科室已经启动合作项目),开展脑功能成像、语言学习、心理健康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