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籍有哪些

颜钧
武林志
首选需要确定是考专硕还是学硕,然后确定报考院校,因为得按院校书单复习,不确定院校得按统考得312或者专硕347大纲书单复习。312全国版·内部学员精简书单:《普通心理学》(第5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 郑日昌、吴九君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 张厚粲、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发展心理学》(第2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社会心理学》(第3版)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347全国版·内部学员精简书单:《普通心理学》(第5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 郑日昌、吴九君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 张厚粲、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发展心理学》(第2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社会心理学》(第3版)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人格心理学》(第8版) 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重排本)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管理心理学》(第2版) 刘永芳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勤思考研】书目汇总:2021心理学学硕考研重点院校参考书目汇总【勤思考研】备考书单:2021应用心理硕士考研重点院校参考书目汇总

心理学考研必看书籍

浪荡子
法执
我刚考过心理学的研究生,建议你跨专业的话,要读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的《教育心理学》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张厚粲的《教育与心理统计》郑日昌的《心理测量》杨志良的《实验心理学》。这几本必须好好看的,想要把心理学历史以及门派搞清楚就看叶浩生的《心理学史》。总之先弄懂基础的,然后再看相同名称的其他人的书。这样才更好,没时间的话一定要精读这几本。所言我没考过,但我个给你说下你去看看,有没有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方与圆》

应用心理学考研书籍求推荐

祖乙
夫子相亲
应用心理学考研书籍推荐【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一、心理学导论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五、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六、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车丽萍、秦启文 武汉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考研需要哪些参考书目?

夫为剑者
九龙佩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人格心理学》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5、《临床心理学》 胡佩诚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6、《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7、《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人民教育出版社。8、《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考研科目:心理学考研是统考,考试科目是政治、外国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第一考试科目(单元):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100分第二考试科目(单元):外国语,英语一或英语二或俄语或日语,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由单位自命题,100分第三考试科目(单元):心理学专业综合,全国统考,300分扩展资料: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致力于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已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分为多个研究方向,如心理测量与咨询、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 心理卫生)、管理(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等,在市场化的今天,各研究方向竞相发展,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统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学专业硕士

有什么好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红掌
触恋
心理学书籍介绍:一。心理学导论及普通心理学入门书籍:1。《心理学与生活》 这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的,也最流行的的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的首选入门书,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非专业人士都可以看懂。理查德·格里格与津巴多合著。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书中大量穿插着心理学实验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的图表及心理学测验,使人们在读起来非常翔实可信也饶有趣味,显得那种浓汁收汁的厚醇的多汁多味、行文没有普通教科书的生涩感。2。麦尔斯的《心理学》 与上一本一样,都是最好的入门心理学导论书籍,之所以买这本书,就是因为看到了老麦写的《社会心理学》,那本书不仅写得有趣、信息量也很大。 猜想这本书同一个作者,也会同样风格。果不其然。不过在原来《社会心理学》中的那些随意夸夸其谈的发挥,从电影到生活琐事的联想发挥,在这本《心理学》中似乎收了很多,没有了原来任意潇洒的浩瀚劲,叙述正规了些。 很多网站上留言说这本书纸质怎样怎样差劲,当初也就是因为这样留言才没买,后来在书城看到样本,觉得纸质与其它的书来比也差不多,也没见到怎样差劲。差劲的只是其中的图片部分,因为图表部分可以重新制作,而图片部分因为原书是彩色印在铜版纸上的,现在翻印成黑白色又印刷在普通的纸张上,所以很多图片有点模糊不清,有些影响观赏效果,但这些图片只是正文的锦上添花,如果全部采取彩印的话恐怕价格至少要翻倍了。没办法,价格与效果只能取平衡了。3。《心理学导论》 轻工出版社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学书籍都不错,这本书在国内好像影响比麦尔斯的还大,刚拿到,粗看了一下,觉得论述的正统性比前二者要清晰,虽然同样是案例丰富,在陈述上偏正统,符合用惯了国内教材的逻辑习惯、受那些想对考试有帮助的专业学生的青睐。粗看的印象,这本书完全可以与前两本媲美,非专业的学习,只是想以一种散漫放松心态去了解心理学的读者,似乎《心理学与生活》和迈尔斯《心理学》的叙述方式更轻松一点;如果你想正襟危坐的传统习惯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心理学的话,这本书正合适。 三本导论书都无需专业知识、都可以很轻松地阅读。4。《心理学的邀请》 这本书的书名其实翻译的有问题,我认为应该译为《心理学之邀》或是《心理学之门》,这才是作者的本意。这本书虽然也是心理学导论书籍,但不像前三本那么详细把主要心理学分支都讲述,而是取其中与人类直接有关的话题,这本书更加通俗有趣,读起来更像一本科普书或是生活指导的书籍,但它没有包括普通心理学的的很多方面,如社会心理学等,仅仅作为心理学导论或是普通心理学的指导书籍的话,还不够全。 以前总以为《社会心理学》相对应的就是《人格心理学》,一个讲社会、一个讲个体,其实这种想当然的理解很不全面,首先《人格心理学》只是从个体来说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认知、发展等角度的内容,所以说如果真想找一本《社会心理学》相对应互补的最好的书籍恰是这本《心理学的邀请》,这两本书的搭配正好符合最初的理想。二。心理学主要分支:5。《社会心理学》 我一直有个错误想法是《社会心理学》与我们生活直接关系不大,看了以后会觉得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任何社会及他人都会对个体的习惯、行为有着显著的制约和影响,那些从众、说服、偏见和吸引都是社会心理学中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些人与人的沟通、误解、冲突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更经常遇到的问题。 麦尔斯这本是自己最先看的心理学书籍,也就是看了这本书才激发自己系统研究一下心理学的兴趣,这本书就其有趣性是所有里面最好的一种。6。伯格《人格心理学》 伯格看到的这本《人格心理学》很多地方都很推崇,其实就《人格心理学》这课目来说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佛洛伊德、荣格和菲洛姆等流派的理论,很容易绕在理论中而让人感到乏味,可伯格这本确实写得生动而阿案例丰富,看来一门学科,什么样的人去写,是由截然不同的效果,可以把这样一个枯燥的主题,写得这么生动盎然,这就是个体间带来的知识教授度的差异。7。《认知心理学》 本来在买那本《生理心理学》时,觉得可能会有点枯燥,认知心理学是讲述人类的:注意、知觉、意识、记忆、知识组织、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以及创造性、人类智力和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与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密切些,因该更有趣和通俗些。 可买回来后却发现《生理心理学》反倒容易看进去,而这本《认知心理学》应该是本篇所列的书目中算是最枯燥的一个。 就如当初认为与个体有关的《人格心理学》就一定比《社会心理学》更实用、更有趣,实际上,没有比,麦尔斯那本《社会心理学》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本身,更饶有兴趣能让人一口气通读下去了。8。《生理心理学》 这本书整合了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绍了生理心理学的起源、研究方法、感知觉系统、睡眠、生殖、情绪及心理障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本书专业性较强,一般普通的兴趣爱好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习惯的话,不一定能通读下去。个人认为普通爱好者读第一部分的导论性书籍加上社会心理学那本,就足够了,从不知道心理学到读到那些,这其中的收获颇丰。但如果在看完那些心理学导论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收获,再看第二类专业领域的分支心理学,觉得有点不值,因为花的时间、耐心和精力成倍增加,而获得新知识、新收获的回报率反倒低。 如果自己还有其他社会科目没有涉及的话,倒是建议学一些其他领域的入门书籍,要比继续深入钻研心理学下去人生收获回报率,毕竟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开阔眼界、是为了实用和知识横向贯穿起来,而不是那一些很深的理论去炫耀之母目的,所以投入产出的划算比是首要该考虑的因素。9。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等各个年龄阶段中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发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所必须阐明的问题。 很多的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类的某个阶段,而费尔德曼的这本研究的是从怀孕那一刻到死亡,从身体上、认知上、社会上,以及人格上的人类发展的整体概观。 10。《异常心理学》三。心理学类的补充书籍:1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以前总是对心理学有种怀疑心理,认为对人心理这些东西是最难估摸和揣测的,但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才发觉很多心理学的结论都是有科学的心理学实验而得之的,尽管推论过程中不乏主管色彩,但实验的事实还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12。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 此书与同类的实验心理学相比是它不是一本说教的理论书籍,而是一步一步通过实验来阐述问题,特别可以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那本书放在一起对比看,会很有意义。 这本书不难读懂,但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做实验设计,所以一般的兴趣读者不建议读这本。

四川大学心理学考研书籍都有哪些?

狠爱你
伐檀
1、心理学导论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侯玉波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①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心理统计与测量 ①心理统计学 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4、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相关内容,可以去川大金榜考研看看具体地址地址http://www.scujb.com/shizijieshao/

心理学考研如何复习

大提琴
警匪警
  在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中,心理学专业课是全国统考,也就是全国试题都一样,加之心理学的神秘面纱,两个因素导致心理学越来越热,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要想考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必然要费一番周折,考生最好从三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四到七月进行第一轮复习,八月、九月进行第二轮复习,十月、十一月第三轮复习,十二月则开始背诵。  详细的复习方法如下:  1、三月份着手准备要用的参考书,心理学考研包括6科,分别是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另需要一本上一年的心理学考研大纲,因为教科书里的一些章节不会考到,可参看大纲选择性复习。因心理学没有统一教材,市面上教科书较多,要选择比较权威的几本去读,而且每科不能只买一本。  2、四月份开始复习普通心理学,这一科在考研里占100分,比重最大,而且考点会很细,一定要认真复习。建议选择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和梁宁建老师的心理学导论,第一本书是权威,第二本书估计是这两年出题老师的参考书,其配套习题集里的原题经常性的在真题里出现。  3、五月份学习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科一共占70分。可参考陈琦、刘儒德老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  4、六月份复习实验心理学,这一科占60分,而且是考研中的难点,大家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会,近几年经常会有一道30分的论述题是实验心理学,在这一题上失分的人很多,一般把分数拉开的就是实验心理学。教科书中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很好,另外也可参考杨志良的书,朱莹书的前几章需要看一下。  5、七月份复习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这两科占70分,对文科生来说,心理统计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不仅知识点多,而且需要公式和计算,往往使人有放弃的欲望,其实这一科是最容易得分的,在大题中统计学的题要么是10分全得要么全丢,而且心理统计学入门难进门容易,要有一定的耐心。而心理测量学知识点偏少,对于一些著名的测验,需要记忆。可参考张厚粲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和戴海琦的心理与教育测量。  6、八月份进入第二轮复习,这个月可复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三科。  7、九月份复习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以及实验心理学。要随时注意当年的考试大纲,根据新大纲查漏补遗。  8、十、十一月份重点做题,结合习题进行第三轮的复习。有两份题必不可少,一是真题,需认真研读真题。二是梁宁建心理学导论的配套习题集,这本书里的原题经常性的出现在真题里。其他的可去市面上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题。  9、十二月份重点记忆知识点,最好有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例如串联记忆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一月份就要考试了,这个月剩余的几天可重点记忆重要知识点,有时间的话再过一遍书。在网上找到的别人分享的经验 希望能帮到你   题记:真正让人考研成功的,绝不是模仿那些所谓的大牛,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实行,关键中的关键是,绝不比较。我考研的时候也看了非常多的经验总结,其中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天啊,神人啊,换我肯定不行的!让我非常有挫折感。所以在我的经验总结里,你绝对看不到“非人的行为”,我只是大众中非常普通的一个,我下面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都只供参考,不供模仿。我是毕业三年之后辞职考研的,一个人在我和朋友们合租的房子里复习,基本都是自己做饭吃。大概从五月份开始复习的,复习时间九个月左右。时间表是早上8:30—12:00;下午2:00—5:30;晚上7:30—11:30,有时候状态好就多学点,状态不好就少学点。下面我分科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和教训——请格外注意看教训。  一、专业复习   心理学我是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把所有的书都看一遍,不求都懂、但求看完。第一遍是有点痛苦的,因为完全是新知识,感觉像挖山一样进展缓慢。一定坚持下来,越往后就越容易了。  第二个阶段报了还问的辅导班和做练习题,也同时复习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的好的辅导教材真的太少了,几本辅导教材都很不给力,总体感觉只是帮助记忆而已。对于其中过难的题我都没有纠结过,不会就算了——我觉得太偏了、不会考试;结果,真正考试的时候我悲催了,好多不懂的,才后悔复习的时候没有拓宽知识面。  最后一个阶段是做模拟题和回归课本,这一阶段,我太受政治的影响了,开始背诵大纲解析,到考试之前基本把大纲解析背了一遍,但是定好的模拟题和练习题都没怎么做,这也导致我知识只限于基础而已。  经验:第一遍看书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到第二遍很多地方自然就懂了。因为等我们把五本书都看完了以后,会有一个融会贯通的感觉。  教训:1、如果可以多看几本教材,我每科看了一本,测量实在不行看了两本,导致我知识面很窄,越到后期这问题越严重,做题的时候发现太多自己没见过的。2、后期要重视练习题和模拟题,起码要把那些巨贵的模拟题做完。  二、调整心态  我当时一个人在家复习,电视电脑都随时可看,又没有学习氛围:没有图书馆、没有自习室、没有研友,真的非常没有约束力。我觉得要让众多大牛那样高强度的“一心只读圣贤书”,基本是不可能的,一定要以一个很轻松的心态来学习,才能坚持下来。于是我早上会开电脑看CRI,晚饭后会逛逛论坛、看看博客,之后才开始学习。既然我离不了电脑,那我就顺其自然,上网完了再学习,不然心里像挂念着什么事一样不踏实。  再就是“不想学习”,这个感觉我太有了,平均高效学习坚持两三天就不想学习,而且每个阶段的问题我统统有,比如开始阶段的不紧张,中期的焦虑,后期的过于放松,那个时候上论坛,发现大家基本都一样,到了某个阶段就有某个问题。我的一个方法是激励法,用成功的案例激励自己;一个是强迫法,比如我会强迫自己打一下午的僵尸,开始非常想玩,其实越玩越无聊,就自己作罢了。  所以不要惧怕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一样,要想办法对付过去,实在不行就去玩,不差那一两天的,没必要有巨大的愧疚,影响后续学习。——当然我不是说随时随地的想玩就玩啊。  三、制定计划   我个人觉得制定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基本坚持下来了大的阶段计划,比如五月到八月把专业课看第一遍,九月到十一月做题加复习第二遍,十二月巩固梳理知识加做模拟题,最后冲刺等。  我贴了一个日历表在墙上,学习了一天就画个圈圈,没有学习就不划圈圈,日复一日的积累会慢慢让人有成就感,到想放弃的时候,看看划了很多圈圈的日历就会坚持下去。  四、学习时间   我每天的学习时间预定是十一个小时,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我要自己做饭,要睡午觉,时不时去弄点吃的喝的,还要上个厕所,随便动一动时间就过去了,可能真正学习的时间七八个小时左右吧。不过我坐在课桌前的时候是绝对投入的,不走神的,一旦学习厌倦了,我就随意,不会强迫自己。我觉得大脑有它自身的休息规律吧,如果想休息就休息一下,不用太过纠结。  五、自我激励   从开始到最后,保持自我激励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千万不要去和别人比较。我每次去看人家的进度,就会觉得自己差好多,紧张的看不进去书,所以我始终觉得,按照我自己的步骤就可以,不管其他的——毕竟我是根据最适合自己学习程度和个性来制定我的复习计划的,这和别人毫无可比之处。  六、考场应试   我想复习过程可能大家都差不多,实在不够用功的除外。如何你学了十成,在紧张的应试环境中,最多可能发挥出来八九成,那么在考场上的状态非常关键。今年的心理学考题还是挺难的,做选择题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不会大家都不会,一定要冷静下来,就算仅靠字面分析也要选择最符合逻辑的那个;在做大题的时候,我也想着,一定要答完答满,可能多写的一个字都能决定我的将来,于是我奋力的调动脑子里所有的相关知识,把所有大题都答得满满的。  虽然考完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好幼稚,答满也没用,错的答案也不会得分;不过这种激励使我保持了一个清醒的高亢的状态,这可能是我受益的地方。  最后可以在细节方面做得周到一些。因为天气冷,我在背包里装了个热水袋,开考之前都保持手是热乎乎的,答题的时候也比较顺畅。  七、不是结尾的结尾   不知道要怎么结尾了,总之这个过程还是挺磨练人的,不管分数如何,我们都会通过这个过程见识到自己竟然有这么巨大的潜力,以后做什么都会觉得轻而易举,这才是真的价值所在。委托帮友情提供

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要考哪些参考书?

出为无为
勇也
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考试科目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②201 英语一(100分)③615 心理学综合 (100分)其中615心理学综合由学校自己命题,北京大学615心理学综合根据全国版大纲命题,所以,关于参考书建议:《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关于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备考,建议以参考书为主,打好基础知识。

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学考研要看哪些书?

祖甲
张玲
  2、需要看的书  a 普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2)《普通心理学》,叶奕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在认知部分写得比较详细;(3)《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相对比较老,本书在情绪调节部分写得很实用;(4)《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表象理论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等方面讲述的比较详细。 (5)《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本书 对复试较有用。如果要系统的学习心理学,本书非常值得一看。(6)《心理学与生活》,王垒译,这本可以作为入门读物,北京大学心理系将它作为本科生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阅读,培养你将应用心理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思维;(7)《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人格部分写的不错。08考试大纲好几个新增的知识点都来自该书;总结: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是必看教材。  b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发展心理学》,(简装)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精简;(3)《发展心理学》,(精装)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全面; (4)《儿童心理学》,朱智贤,人民教育出版社;(5)《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总结:林崇德老师的《发展心理学》是必看的经典教材,朱智贤老师的《儿童心理学》中对儿童的一些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讲得很全面、很透彻,刘金花老师的书可以和林崇德老师的书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