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科研成果

移是
工作室
近年来,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富,主要有殷孟波教授主持的:《中国金融风险研专究》专著同时获2002年教属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和四川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其《西南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论文2003年获四川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张合金教授主持的:《投资规模调节论》专著获四川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冯用富教授主持的:《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固定汇率的缺陷―――兼中国的选择》论文获第五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评选三等奖,同时获四川省第九次金融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志耕副教授主持的:《组建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获四川省第九次金融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西南财大的保研政策

维也纳
  为保证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学校对推荐工作程序有关考核内容及拔尖创新人才直升推免生有关条件做如下补充:.  一、关于《西南财经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管理办法》第四条推荐工作程序中第五款中关于 “各学院工作小组根据提出申请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获奖情况及研究与创新能力复核并进行综合评分(注:评分办法由各学院根据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的指导性意见自行制定)”的内容做如下补充:  (一)推免生加分由各学院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按照荣誉称号,科技、学术、文体竞赛,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创建活动三大类综合考虑,具体加分分值由各学院自行斟酌。  (二)需考虑的酌情加分项目  1.获得各类荣誉称号:优秀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成都市一专多能长才活动优秀青年学生等。  2.参加各种科技、学术、文体竞赛获奖者:  (1)科技、学术类:“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科科研项目竞赛;  (2)文体类:大学生艺术节、五月校园艺术节、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英语节、广告节、科技节;  (3)关于非政府组织主办的各类竞赛:第一类为有政府背景的行业或行业协会组织的竞赛;第二类,由企业出资,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固定赛事;第三类,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单项赛事。  3.在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创建活动(见义勇为、救灾抢险、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等典型事例)中作出贡献,被有关媒体报道并有党、政、军、团相关组织作出书面表扬的。相关媒体为党政主流媒体如:中央、省(自治区)、地市州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省(自治区)、地市州党政报或党、政、军、团工作专报;党、政、军、团相关组织为:党、政组织指地市州以上,军指师级以上,团组织指副省级城市以上。  4.各学院可根据自己专业和实际情况,增加部分加分项目。  二、关于《西南财经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管理办法》第五条拔尖创新人才直升推免生中有关内容做如下补充:  申请直升推免生的学生除具备《西南财经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外,申请直升推免生的学生还应获得下列奖项之一:  1.获得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团干部及其标兵称号者;获得省级“十佳青年学生”称号者;  2.获得“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先进个人称号或优秀团队第一负责人;  3.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获得“西部计划”省级及以上贡献奖者;  4.获得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的协会会长;  5.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金奖)团队的学生负责人;  6.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团队的学生负责人;  7.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学生负责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学生负责人;  8.获得“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一等奖学生;获得“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亚军者;  9.获得“CCTV”国际大专辩论赛冠亚军团队学生或最佳辩手。  10.其他获得相当于国家级奖励及竞赛一等奖的学生,其奖励级别须经学校学生工作考评领导小组认定。  11.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的高水平运动员,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教育部及全国大学生体协举办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  (2)在教育部及全国大学生体协和省教育厅举办的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单项第一名或集体项目前两名的主力队员。

樊行健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故其杀者
大音
男,196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会计系,先后在湖南财经学院任工业经回济系财务教研室主答任、会计系副主任、科研处处长、研究生部主任、教务处处长、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湖南财经学院副院长,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1987—1988由国家公派赴原苏联列宁格勒财经学院留学,1994—1995由国家教委公派赴俄罗斯莫斯科财金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并应邀出席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的第三次国际信息大会。还先后到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澳大利亚高校、日本精算学会、美国高校考察访问。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院领导

防毒皮
方会
院长:陈滨桐,沃顿商学院博士,特拉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于管理科学与运筹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优化理论与技术及其在供应链与营销领域的应用。全面负责学院战略、学科建设、海外人才引进;执行院长:寇纲,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商务智能、信息系统、信用评分、应急管理等。主持学院行政管理工作,主管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国际合作与交流、MBA和社会服务等;分党委书记:冯力,副教授,全面负责学院党务工作和全院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学院社会服务、安全稳定等工作;副院长:杨石磊,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运作管理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运作与市场营销的交叉,行为运作学等。协助院长负责海外人才引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巴鲁项目。副院长:付晓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下的客户关系管理、顾客信任、消费者态度与行为等。分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分党委副书记:张剑波,副教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负责学院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学院学生党建、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学院行政管理、学院工会。分党委副书记:王苏,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负责学院本科生日常教育管理、学院分团委、研究生会和学生会、学生“奖助贷补”及学生心理健康。院长助理:何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分管学院科研、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建设。个人学术兴趣:企业理论、公司金融及公司治理等。院长助理:刘忠,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博士后,分管师资建设、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分党委书记助理:汪阳,分管MBA中心、培训中心及校友中心的日常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二大夫曰
大勇不歧
农村反贫困的目标如何确立 论文《改革》2008.10 1003-7543 赵曦 熊理然3361303564中国人口增长的结构性差异及政策调整 论文 《人口与发展》2008.1 ISSN1674-1668 赵曦 熊理然西部开发的文化制约与文化建设 论文 《经济问题探索》2008.3 ISSN1006-2912 赵曦 刘慧玲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 论文 《贵州社会科学》2008.9 ISSN1002-6924 赵曦 成卓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2008.3.14 CN61-1 赵曦西部大开发稳步推进 论文 《四川日报》2008.5.13 CN 61-1 赵曦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2008.5.13 CN 61-1 赵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论文 《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 ISSN978-7-109-12907-8 赵曦 熊理然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扶贫搬迁战略研究 论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1 ISSN1008-6323 赵曦 严红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论文 《经济日报》2008年9月8日 CN11-0014张炜 廖婴露收获人口红利的对策思考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5、12 陈明立 苏建明中国西部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5 纪尽善中国经济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6 纪尽善论外资银行转制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论文 《西南金融》 2008年第1期CN51-1587/F 纪尽善汶川震后恢复重建要大力借重民间资金 论文 《经济界》 2008年第6期ISSN1007-0486 纪尽善“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研讨诸多人口问题 论文 《光明日报》2008.11.25(11版) CN11-0026 杨成钢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人口学思考 论文 《人口与发展》2008.4 ISSN1674-1668CN11-5646 杨成钢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论文 2007年增刊 ISSN1000-6087杨成钢区域人口科学素养研究 论文 《人口与经济 ISSN1000-4149 王学义 曾祥旭对四川农村人口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论文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ISSN1008-5947 王学义 曾祥旭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论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8(1)全文转载 ISSN1005-4235 王学义人口预测及其研究现状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03-24 CN11-0020 王学义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四川省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发展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1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人大复印报刊)2008年第4期 1005-4332 徐承红四川省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3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 张佳宝循环经济与川东北丘陵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ISSN1003-7470 徐承红 陈健生论构建四川生态产业体系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1期 ISSN1006-012X 徐承红 张佳宝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2008.11 ISSN1003-7470 张俊良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探讨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2008.6 ISSN1006-012X 张俊良四川省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张俊良副教授中国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论文《生态经济》 2008(3)ISSN1671-4407兰竹虹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分析 论文《生态经济》 2008(5)ISSN1671-4407兰竹虹国际环境协定的经济学分析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论文 《生态经济》2008(11) ISSN1671-4407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的现状、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 《农村经济》2008(6)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汶川地震后区域恢复中城乡生态建设对策思考 论文 《农村经济》2008(9)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现状及对策 论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3) ISSN 1673-288X 兰竹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建设研究论文 《中国软科学》2008.12 赵曦 成卓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 论文《人民日报》 2008.11.28 CN11-0065 丁任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论文 《学术研究》2008.1 ISSN1000-7326 丁任重宏观经济政策与四川经济发展面临的选择 论文 《决策咨询通讯》2008.5 ISSN1006-3404 丁任重非常时期的抉择:强力推动经济增长 论文 《四川日报》2008.11.15 CN11-0065 丁任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位(论文)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12.12丁任重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同行——读刘诗白《体制转型论》(书评) 《经济学家》2008.6 丁任重 刘方健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湛湛青天
芳草心
1 国别差异与银行业对外开3361303133放风险评判 曾康霖 国际金融研究 2006/112 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203 我国货币资金流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曾康霖 上海金融 2006/094 探索前沿 锐意创新——《资本市场税制优化研究》评介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105 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焦点——探讨当前三个敏感而又难以回避的热点话题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86 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其监管研究 曾康霖 金融论坛 2006/067 现实与未来的思索:富人是否一定比穷人更讲信用?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078 对区域民间金融的评析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19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0110 金融在缩小收入差距中有何作为 曾康霖 光明日报 2006/08/1411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曾康霖 经济学动态 2006/412 金融学教程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4月13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14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15 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16 构建有效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 刘锡良 四川省情报 2006/1117 我们应如何解除农村金融压抑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418 中东欧政府在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119 一项对我国资本市场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成果——评江世银博士著《中国资本市场预期》 刘锡良 财贸经济 2006/0620 资源禀赋与城市商业银行组织形式选择:山东个案 刘锡良 金融研究 2006/921 中东欧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刘锡良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5月22 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 陈野华 经济研究 2006/03金融与保险2006/6 全文转载23 证券业自律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陈野华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3月24 行为金融学 陈野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25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与运用——兼论汇金公司的利弊 冯用富 经济学动态 2006/1026基于极值理论方法的中国股指期货保证金设定的实证研究 李晓渝潘席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0427 股权分置改革推进中的风险预测 李晓渝潘席龙商业时代 2006/2128 论金融工程学的工程学特色 李晓渝潘席龙 金融与经济 2006/06

孙蓉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故分也者
夫得者困
孙蓉,女,1963年生于成都。经济学博士(师从袁文平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03539教授)。现为西南财经大学校党委委员,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所长。是四川保险学会理事暨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司法鉴定人,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科研成果百余项。曾获得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西南财大教学名师(首届)等称号,并先后获得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教学科研奖。是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保险学原理》的课程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商业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法、农业保险、保险与经济的相关分析等。● 学术成果:共计100余项。先后独著或参著专著 7部,发表论文、译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18部;承担各类课题16项(在研4项)。在学术成果中有8项为全国统编或规划教材(其中全国高校重点教材主编、副主编各1项),1项为省级精品课程教材,20余项发表于《保险研究》、《财贸经济》、《改革》、《生态经济》、《财经科学》、《中国保险》、《上海保险》、《理论与改革》、《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天府新论》、《西南金融》等全国核心期刊;主持及主研国家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211工程”规划重点课题、校管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重点课题等。● 主要科研目录:(一)在海内外出版的专著《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独立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战略研究——基于金融混业经营的视角》(领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农业保险新论》(第一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大陆财产保险理论与实务》(参著),台湾五南书局2003年版;《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参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中国经济改革30年:金融卷》(参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社会资本与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四川城市社区经验证据的检验》(主著,排名第二),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二)主要完成与承担的科研课题主持:“中国保险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保险法律体系的健全”,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度科研项目资助课题,2002结项;“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战略研究”,西南财大“211工程”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年结项;“中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度课题,2007年结项;“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研究”,四川省委2008年度课题,2009年结项;等等。主研:“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课题,2005年结项;“中国保险中介人制度研究——保险中介人的市场行为模式”,西南财大1999年211课题,2001年结项;“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四川城市贫困问题理论与实证研究”, 四川省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重点项目课题,2009年结项;“社会资本视角下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课题,在研;等等。(三)教材及辞典主编:《保险学原理》(四川省精品课程教材),西南财大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2010年第三版;《保险法概论》,西南财大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004年第二版;《财产保险》(全国普通高校金融类“九五”规划重点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副主编:《财产保险》(全国高校保险学系列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2002年、2003年版;《保险学基础》,西南财大出版社2003年、2006年、2010年版;《基础保险学》,西南财大出版社1993年版。参编:《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全国保险经纪资格考试指定教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农业保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金融类专业“八五”统编教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保险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保险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财产保险》(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经济法律通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四)主要学术论文论保险合同法律规范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保险研究》2002(9);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制度分析,《保险研究》2003(9);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回顾、现状与展望,《生态经济》,2007(2);保险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保险研究》2008(5);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保险业的变迁与发展,《保险研究》2008(12);国有资产管理的自有资金模式与风险控制,《改革》,2009(1);风险认知、利益互动与农业保险制度变迁,《财贸经济》,2009(6)。● 海外经历:于1996年、2000年、2001年、2006年、2009年赴香港、俄罗斯和台湾访问、研修或作学术演讲。● 主要获奖情况及其他社会反响:(一)教学类1996年主讲并负责申报的《保险学原理》课程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多次在学生评教中获得全校第一名、第二名。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2007年获西南财经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2007年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二)科研类论文:2000年 “开放保险市场与发展民族保险业”获四川省金融学会第九次金融科研优秀成果奖,该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中心《金融与保险》1998年第9期全文转载。论文:“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制度分析” (独立撰写),发表于《保险研究》2003年第9期,2004年获中国保险学会、《保险研究》优秀论文特等奖和2003年度西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署名唯一),并被收录到《保险研究》2004年增刊“优秀论文汇编”以及《中国保险论丛——管理之道》(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中;被《中国保险网》、《中国保险经纪网》、《世界经理人周刊》、《博爱人》、《和讯网》等保险及相关网站的10余个网页转载,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四川大学图书馆)核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至2006年3月已查找到引用本文的文献共计13条。专著:《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独立撰写),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获2005年西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署名唯一)。专著:《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参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2009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署名第二)。专著:《社会资本与城市贫困问题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四川城市社区经验证据的检验》(第二主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010年获四川省经济学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署名第二)。(三)其他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参加全国经济师、助理经济师职称考试命题工作;全国自考《保险学原理》等课程的命题工作。2002-2010年先后参加全国人大《保险法》(修正案草案)的立法调研座谈会、巨灾保险调研座谈会、《保险法》司法解释草案讨论会以及省政府法制办《四川省消防条例》(草案)设计论证会,作为专家参会发言及提交书面意见。2004-2009年已先后有10余名(项)指导的学生获得本科生科研奖(科研处、共青团委主办)、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光华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

再咨询一下 市场营销专业是干什么的?是不是不太好 为什么西南财经大学的市场营销分这么低?

雏峰
长白山
市场营销专业出来找工作也就销售之类的。。好累的。。。我好多同学都是这专业的,女生,要么做导购,要么做销售,就是卖东西。。。累死人了。要有好口才,不怕苦才能生存下去啊。要么最后找工作找专业不对口的。。市场营销(Marketing)的概念是从西方国家传过来的,市场营销按营销之父--科特333262勒的经典4P理论来说,主要涉及四大方面:1、Proct产品;2、Price定价;3、Place渠道;4、Promotion促销。可以说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可以走的路实在是太宽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任何地方(不仅是企业,包括政府和其它非盈利性组织)都需要营销。譬如:你可以在任何生产型、服务型企业里做有形产品或服务型产品的规划、也可以在这些企业里负责市场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也可以从事各种市场促销活动的执行或管理,当然你也可以到专门做市场营销咨询服务的公司(譬如:著名的麦肯锡、波士顿等)里成为一名营销咨询顾问,你还可以到广告公司往广告创意策划的方向发展,你甚至可以到政府单位负责宣传类的工作(譬如:党委宣传部),当然如果你学过市场营销,那会更有利于你成为一名职业销售高手(可以从事任何行业的销售)。所以,你说的在街道旁边推销产品,那只是学市场营销的人可以做的千万种工作中的一种而已,而且也只是入门级市场营销人员做的工作。最后,如果你关注一下世界500强的企业,你会发现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或CEO,大部分都是市场营销或销售方面的高手,譬如:Microsoft的比尔盖茨,譬如Apple的乔布斯,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纳都是营销高手。营销作为一项人类活动,从我们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了。婴儿为了吃东西会哇哇大哭;男孩为了表达衷肠会精心写下情书;毕业生为了让HR们留下好印象会精心打扮自己……可以说,天下无处不营销。因为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营销给这个世界,所以无论你的性格内向还是外向,这一辈子都脱不开与“营销”的关系。  市场营销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市场营销不是人们通常误解的“推销”,它是通过了解与分析顾客需求,找准市场机会,选择有效的目标市场,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营销策划),开发针对性的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实施有效的促销(包括广告促销、人员推销、公关促销、销售促进等手段),通过合理有效的实施品牌战略和整合营销传播,在满足顾客需求基础上,占领市场求生存、扩大销售求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与综合性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强调培养“大营销通才”不同的是,一些专业性院校更注重从各自特长的方面来培养相关领域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学校特色不同,其人才培养也有所不同,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侧重培养“医药营销”方向的人才,在介绍一般性营销理论的同时还会有很多有关药学的专业知识。想要从事艺术饰品、外单服饰网络贸易的同学可考虑选择纺织类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想要从事体育用品网络贸易的同学可考虑选择体育类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  由于市场营销专业需要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性格外向、思维活跃、富有激情的同学最适合报考市场营销专业。当然,那些想挑战自我、挑战高薪的同学,或想培养自己这方面能力的同学,也可报考。  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根据我国有关资料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企业界自办或协办的人才交流会约两千多场次,而每一次的人才交流会上,市场营销人员都是最受欢迎、最供不应求的人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种势头在未来将越来越猛烈。  不过,营销行业的门槛并不高。不管你什么专业背景出身,也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只要你愿意投身销售行业,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学市场营销专业不代表就业优势,而且这行很看重工作经验和业绩。  实力院校链接:(链接1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链接2为一级学科排名。两者说明见后文)  1.获得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http://www.xk100.com/article/catalog444/35539.html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中央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如何选择?

是为耆艾
坏信仰
只有外校人,他们动不动就说“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们在某某方面要比央财好,央财某某方面其实还不如我们”而中财,一直被人们当标杆作为中财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看不起西南财,东北财,因为有一些方面真的各有所长。中财没绝对优势。我承认。但我们也不用在面对上财厦大南开外经贸时感到低人一等,毕竟重点学科和校友质量摆在那里就业的时候真的有一拼,甚至还强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喜欢南方的生活。不喜欢北方的生活,选西南财也很nice答案里有说西南财和中财撕逼说明这个学校水平差不多的,我真心无语了事实上中财和西南财校方的层面交流很多,关系很好,互称兄弟院校,关系不好只是在网友层面编辑于 2015-07-031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匿名用户35 人赞同了该回答利益相关:本人是中财本科毕业生。2015年夏天高考之后,我的弟弟也面临类似的抉择:“选择西南财经金融专业,还是选择中央财经的中澳合作项目”。高考选择学校和专业是非常慎重的。虽然我是中财校友,并且认可中财,但是我还是非常慎重地调研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地是去寻找“事实性”的信息,而不是去寻求一个大概的哪个好的印象。我电话咨询了一个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本科毕业生(她毕业以后考研去了上海,是复旦/交大/上财中的一所学校的金融学研究生)。我同时也调研了中财几个这两年毕业的学生、以及一个青年教师。我想知道的核心问题有三点:毕业生本科毕业后的大致去向;本科学习阶段在专业上到底能够打下多少基础,从学术水平上判断;大致了解一下生源水平。我调研的结果是:西南财经大学每一届的招生人数上还是明显比中财多的,从生源水平上,和中财还是有一点差距的。西南财经和中财本科生毕业去向中,去商业银行的比例都很高,不同的是,西南财经的是在四川本地就业,中财去的则是北京分行和总行。从毕业出国的风气和申请学校的水平(大多数是申请美国、英国的财经类硕士项目)上看,中财还是有明显的优势的。中财地处北京的地理优势所带来的信息、视野上的优势仍然不能忽略。中财的中澳合作项目生源和中财的其它专业分数线差距不大,所以生源上也没有明显区别,并且这几年认可度也在上升(果然2015年分数线更高,我弟弟最终没有上线)。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们都爱母校,但是涉及到给其他人严肃的建议的时候,还是要摒弃成见。对于各大财经院校的比较,网上论战很多,不少时候甚至很激烈。然而,实际上,各个学校之间的实际水平的差异的争议其实没有那么大。作为中财的学生,我就非常清楚上财在学术研究水平上这些年的成绩和建立的优势。如果别人问到我的时候,我会非常坦然地承认。同时,我也会非常渴望母校中财能够迎头赶上,逐渐缩短差距。各个财经院校里学生的风气都类似,都是比较就业导向的,绝大多数人(90%以上)是不会去选择读博士、做教授、以学术为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校友在财经实务界的资源,比教授在顶级学术刊物上的发表,对学生而言更有实际意义。毕竟,经济学的研究本身谈经论道的成分更大,其学术研究和业界实践脱节的程度比起工程学科(例如计算机)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