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秃而施发
凭神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制度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广义地说,西方经济学是行为科学,是研究 人们在稀缺条件下的行为选择2、狭义地说,西方经济学研究如何选择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如何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分配社会产品。3、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物的关系。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制度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问题。扩展资料: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是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上讨论各种经济关系,通过理论的总结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该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其他经济学科都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之上,学习西方经济学能对整个经济学知识的框架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在西方经济学中,西方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其对经济学的定义根本上也处于混乱状态。然而从发展逻辑上看,迄今为止的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沿着物象拟制的工艺学路径进行的,从技术拟制到社会拟制,不断以研究对象构筑-毁灭的发展线索为依托,展示着改造与反改造的力量角斗,掀起一场又一场“革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分析方法有几种

日出而作
和也
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为标志,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研究对象以及方法: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如何界定西方经济学?试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李香君
尧曰
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是指西方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理论。它们以一定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学习、掌握经济学方法论,能相对准确地深刻认识客观经济世界,能系统全面把握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对指导经济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法论的内涵及层次划分    1.方法论的内涵  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探讨。方法论通常分为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等。经济学方法论就是对经济学方法的理论探讨,乃至反思所形成的一门学说。必然具有哲学性质。经济学方法论也被称为经济学认识论、经济哲学。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关注经济理论的来源与形成方式、经济理论的结构与发展方式、经济活动的基本认识方法、经济理论结构的组织和安排方法。它一般包括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经济学方法论对进一步认识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方法论的层次划分  经济学方法论从层次上划分为哲学基础、一般方法及其具体方法。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理念是科学哲学,它指明了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的方向。一般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逻辑体系,例如:抽象的和历史描述的、归纳与演绎、证实与证伪、实证与规范、个体与总体、定性与定量、均衡与非均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理论前提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充分利用他们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在生存发展中,会提出无限多样性的需要,或者说存在着无限多样性的欲望。人的需要也就是人的欲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需要或欲望开始的。  2.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  经济人假定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前提。所谓假定即是指某种理论适用的条件。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和人的行为的调节机制,在进行经济理论分析时都对人性或经济行为主体的本性作出了一个假定,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都是自私自利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者,因此在其从事经济活动时,都会充分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去谋取这种最大化的利益。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收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效用(西方经济学家常用“效用”这一概念来表明消费者通过购买到的经济物品而得到的消费满足程度);作为一个厂商,他会千方百计地以其既定的投入或预算支出去谋得最大化的利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他就会设法去追求最大化的要素报酬。这就是“经济人”假定。  三、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1.国家干预主义学派  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直至目前各种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主义。包括了:  (1)标准凯恩斯经济学;    (2)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    (3)新剑桥学派(虽然未能成为主流学派并居于官方经济学的地位,但也在某些方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该学派在价值论和分配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至今仍经常是人们谈论的话题。该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在长期的理论争论中所形成的所谓“两个剑桥之争”,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  (1)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哈耶克大力主张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并以此为武器与凯恩斯主义展开了争论,在理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在西方各国所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遭受挫折后,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   (2)德国新自由主义(其理论渊源来自于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在经过缪勒尔-阿尔马克等人的理论创新之后形成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并被人们首先在前西德付诸实施。它不仅始终是长期内前西德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而且,它至今仍然是两德统一后的德国政府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这一实践使前西德经济得以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奇迹”.该学派也由此不仅在发达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备受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3)现代货币主义(虽然出现于50年代中期,但直到70年代才由于被欧美等国视为摆脱通货膨胀困境的良方,依据其政策建议制定经济政策,成功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代表弗里德曼,也主要由于70年代中期西方各主要国家政府纷纷放弃多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进而使得这一学派在这一时期名声大噪);    (4)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成为“里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世界各国经济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因此而风靡于世界范围的经济学界);    3.激进政治经济学  这一学派在西方经济学中既与国家干预主义的各个流派具有不同之处,又与新自由主义各个流派相区别。对于我们当前分析和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问题,也不无借鉴之处。  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    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所采取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它的目的是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应当如何得到最大的产出;或者是在既定的产出下如何减少投入。一般来说,这是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最终目的。除此之外,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还有演绎法和归纳法,微观分析方法与宏观分析方法,制度结构分析法,数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实际上,在现实的任何一种经济理论中,上述的各类分析方法都并非截然分开的,相反,它们常常彼此交织在一起。并且,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无论是实证分析方法还是规范分析方法,也无论是微观分析方法还是宏观分析方法,无论是局部分析方法还是一般分析方法,就其基本点上来说,都属于数量分析方法,只是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它们才做了上述划分的。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问题引起的?

伪造案
风云变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微观方面的,对象是个人(家庭)和企业的资源配置问题,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灭而有实
抱火哥
是妹纸那 我就给答!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是什么?

珊璞
骨肉不葬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1.经济是指财富; 2.经济是人类和社会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资源; 3.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4.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 5.经济是指把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 6.经济是指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 7.经济是指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决定社会性稀缺性资源的使用; 8.经济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9.经济是指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社会资源被利用; 10.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11.经济是指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12.经济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人给予帮助; 13.经济是指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4.经济是指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15.经济是指各国贸易模式贸易壁垒的影响;16.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18.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 19.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影响资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西方经济学是什么?

彼其外与
豆满江
西方经济学,就是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为标志,西方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西方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概念
不以羿资
你的题目还真是多啊 1 经济学按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按研究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正是由于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她们的区别之处在于,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西方经济运行的原理,机制等,按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他回避了剩余价值来源等问题,旨在维护资本主义国家统治者的利益,而政治经济学则是由马克思创立,他在该学说中节漏了剩余价值的存在,说明了资本家是如何积累起财富的,但是他对经济理论的研究甚少涉及,毕竟,马克思创立该学说的目的旨在接楼资本主义对人名的残酷剥削,号召广大人民推翻其统治。2之所以说西方经济学是一个极不科学的名称,主要是因为,西方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我们平常说的政治经济学是由西方学者马克思同志创立的,他也是一个西方人,他所研究的对象也是西方的经济学5.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什么?绝对性又指什么?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的,绝对性是指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消费掉,就不会再有6.什么是选择?为什么必须作出选择?它包括哪些内容?所谓选择是指消费者在面对众多的可供选择的对象时,总要做出选择,消费哪一个,消费多少,怎么消费,如何让组合,等等8.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什么凹向原点?为什么向东南倾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由于生产资料的边际生产力递减所致,表示在图形上就是生产那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9.为什么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各点是生产两种物品最好的组合?之内与之外一点的含义是什么?生产曲线与横轴包围的部分为生产区间,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表示在既定资源的约束下,可能生产的产品的组合,而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表示不可能达到的生产组合,一种资源投入特定的产品的生产中,便不能再用作他用,所以就有一个最优投入的问题,将资源投入到那种产品的生产上时才能得到最大的产出水平10.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何说明了稀缺性与机会成本?要答的思路和上一体大同小异11.谈谈你对西方理论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认识。从最开始的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经济理论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之后又有凯恩斯在罗斯福新政和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环境下出版了通论,新古典经济学占据统治地位,而二战后由于经济滞胀问题国家干预不能改善滞胀局面,导致自由主义的再次崛起,经济学的每次发展都是一次完善,经济学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经济学研究中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使其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很好的发展我认为一个学科的先进性就在于它的与时俱进上,不同的理论应适应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他的不足之处,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才是真正的治学态度13.举出三个西方理论经济学对我国有用的例子。我国现在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凯恩斯的思想是一致的,而市场经济则与自由主义的主张有密切联系重点是,我们国家实施的是宏观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政策,换句话说,我们是把两种思想同时运用于我国的经济运行上14.在学习西方理论经济学的目的上,为什么我国学员不同于西方?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大部分是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经济环境也不一样,我们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而西方国家主要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其干预甚少。我个人认为,中国这制度还是不错的,在理论上,每52个月便是一个经济周期,就会有一次大的经济波动,从97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到06年以来的经济波动,08年股市全面崩盘,西方大量的大型公司倒台,前有雷曼兄弟,后又有通用的合并案,美国的经济在迅速衰退,虽然理论上,在没有管家干预的情况下,各种资源总能达到最优配置,但是,任何经济体都有一定的反应时滞,未必所有经济体都能熬到那一天,但是在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国家能够从宏观大局出发,引导企业走出困境,不好意思,扯远了

知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结构

蒋筑英
面目有光
为了使知识经济学建立在可靠的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我认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对现实的和历史的知识经济现象开展广泛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地形成知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而不宜匆忙地构造庞大复杂的理论空架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应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以及有关科技知识对经济活动的作用的有关论述,吸收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创新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及有关新增长理论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对知识经济学理论框架进行尝试性探讨。然而,由于现代知识经济的实际活动及其行为结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深刻的挑战,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还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都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实知识经济活动中的最新现象和实际问题入手,重新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理论的概括和科学的总结。这应当是探讨知识经济学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按照一般经济学的分类方法,知识经济学一是可以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来研究知识经济;二是可以分别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次来考察知识经济。由此可以大致构成知识经济学体系的框架(图1)。微观知识经济学主要从事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活动主体,包括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和企业及其人员为基率单位、探讨知识的投人与产出,价值与产权,市场与竞争,扩散与应用,转换与创新等微观经济同题。宏观知识经济学主要以世界、国家及地区为对象,探讨知识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影响,知识经济结构与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等问题。理论知识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知识活动的经济问题及其经济规律。它把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看成一种经济现象,用经济学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技术、信息、知识的活动过程及规律,既研究知识活动的经济问题,又研究经济活动的知识作用问题,既分析知识活动的经济因素与经济后果,又考察经济活动的知识动因与知识效应。在一定意义上,理论知识经济学是理论科学学与理论经济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应用知识经济学主要把理论知识经济学的原理及方法应用于与知识经济活动相关的知识部门和知识产业部门,如研究开发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探讨这些知识经济产业部门的基础、结构、测度等问题。此外,知识经济学必然包含着若干基率理论同题,各门知识经济学分支共同的问题,并形成若干分支学科。如知识经济现象学(运动学)、知识经济动力学(机制问题)、知识经济计量学和知识经济预测学(未来学)等=这些学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纳入理论知识经济学的范畴内,但它们作为一般方法性学科,对于应用的、微观的、宏观的知识经济学等学科也是适用的。还须指出,知识经济学与蓬勃发展并渐趋成熟的信息经济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根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与信息,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人们通常认为,知识的涵义比信息的涵义宽,所以知识与信息之间是一种包含从属关系。也有人认为,信息比知识的内涵宽,似乎知识又被信息所包容。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 因为,某些知识,如显性知识(know-what,know-why)可以编码化而成为信息;而另一些知识,如隐性知识(know-how,know-who)则难以编码化,至少其中部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无法转化为信息,就是说存在着信息化的知识与非信息化的知识。同样,某些信息传递的各种知识内容,属于知识性信息;而另一些信息仅仅是符号、数字或无意义的数据、图形,并无什么知识内容, 及类似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等,则属于非知识性信息。因此,知识与信息之间存在着部分交叉重叠的关系(图2),因而知识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也存在部分交叉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将知识经济活动抽掉其内客,而当成一种信息过程,来探讨其经济规律,知识经济就成为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同样。信息经济就其实在的经济过程,又有着具体的经济知识内容,我们又可以将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纳入到知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特别是由于信息经经济学这门经济学科早已建立并且颇有成效,因此建立知识经济学无疑应参照、借鉴和吸收信息经济学的成果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