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大二学生,想考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

待之成体
五性
和0楼主情况差不多,最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396162近也在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我是在纠结择校,打算考语言学,我觉得专业还是向自己兴趣靠近吧~~~~·以下是我最近搜集的一些东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具体包括8个方向050101文艺学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050101 文艺学 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化研究、西马文论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世纪西方美学》周宪,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推荐院校: 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点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暨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推荐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报考人数达到891人,创历年新高,录取比例一般低于10%。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词汇学专题研究等。 参考书目:《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报考热度:★★★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学科,其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就业和深造的出路较好,研究生毕业进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历年来报考人数也十分稳定。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参考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就业前景: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报考热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所学课程: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业前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博士点: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博士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黑龙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报考热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报考热度:★★★ ---------------------------------------------------------------------------------- 祝成功!

语言文化类包括哪些专业

鱼鱼雅雅
大君主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具体包括哪些专业?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9-7-4 22:14 最好有具体的介绍,还有古典文献专业算不算这一类的啊? 问题补充:你的回答是很好啦,可是你说的这些专业好像都没得报考的吧?我记得高考的专业只有“汉语言文学”这类专业,就是俗称的中文系,并且你说的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之类的,都是其中的必修课。那么这个中文系又算不算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呢?你好像没提到。这又是怎么回事啊,我有点搞不清楚啦!!!如果你能说明白,我帮你追加分,谢谢!!提问者: 希路克 - 二级最佳答案中国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一一介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参考书目:《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推荐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报考热度:★★★★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报考人数达到891人,创历年新高,录取比例一般低于10%。【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所学课程: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词汇学专题研究等。参考书目:《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郭锡良,商务印书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报考热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学科,其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就业和深造的出路较好,研究生毕业进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历年来报考人数也十分稳定。【文艺学】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报考热度:★★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参考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就业前景: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报考热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所学课程: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业前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报考热度:★★★★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报考热度:★★★★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报考热度:★★★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报考热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说明:本文所说的“研究方向”、“所学课程”和“参考书目”并非特指某一所高校,而是综合了多所名校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参考书目方面的情况。考生在选择报考时,需要在相关高校的网站上查询是否有该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准确的参考书目。上面已经说了,古典文献专业算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专业。 对问题补充的回答:问题:你的回答是很好啦,可是你说的这些专业好像都没得报考的吧?我记得高考的专业只有“汉语言文学”这类专业,就是俗称的中文系,并且你说的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之类的,都是其中的必修课。那么这个中文系又算不算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呢?你好像没提到。这又是怎么回事啊,我有点搞不清楚啦!这些专业都是中国语言文学类研究生招生专业,考研都可以报考。高考时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学、对外汉语等等,下面简单说一下。 汉语言文学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对中文系的理解,它强调的是“文学”。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开设的课程都着眼于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人才,学好此专业,可以在各行各业游刃有余。 汉语言主要研究语言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起源和发展规律。一方面要探讨和总结汉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另一方面也能为未来的汉语言发展开辟道路。由于对外汉语和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特别是语言研究成果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运用,汉语言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古典文献学以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从事古籍整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专门人才。现在古典文献学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之后,正在迅速走向世界。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主要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全面系统知识,能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人才。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就成为当务之急。 对外汉语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专门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对外汉语是朝阳专业,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中国语言文化强调的是“文化”二字,包括所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具备综合性的中国国情和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中国语言文化素养及初步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相关工作的通用型语言文化人才。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语言教学的一门边缘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应用语言学以语言学为基础,但不仅限于语言理论和语言描写的知识。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相近学科的科研工作,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语言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文化、党政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以上的七个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只有中国语言文化和应用语言学的开设院校比较少,招生人数也比较少,如应用语言学,仅清华、北大、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少数院校开设,因而显得“势单力孤”,其他兄弟可都是枝繁叶茂,为广大学子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文系”是院系名称,不是专业名称。中文系开设的专业,都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吉林大学)研究生考试复试线?

花烛错
爱情戏
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保过招生方案 [查看>>] 限招1-2人 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全程保过班招生方案 [查看>>] 限招5人 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加速计划招生方案 [查看>>] 限招15人 吉林大学文学院“跨考胜经”资料 [介绍] [样品] [限售50人] · 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809)<跨考胜经>全套考... ¥160.00 购买>> · 吉林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607)<跨考胜经>全... ¥65.00 购买>> · 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业务(811)<跨考胜经>全套考研... ¥90.00 购买>> · 吉林大学欧美文学史(810)<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 ¥76.00 购买>> · 吉林大学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605... ¥15.00 购买>> 吉林大学文学院复试辅导班 [介绍] [师资] [限报30人] · 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考研复试辅导课程(复试专业课... ¥800.00 购买>> 吉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试卷 [介绍] [样品] · 文学概论 年份:(2002(410)、2001(874)、2000、1999...) 购买>> · 文学概论(写作方向含文学写作) 年份:(2002...) 购买>> · 中外文学基础 年份:(2002、2001(537)、2001...) 购买>> 吉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 9 报考人数: 无 最低录取分数: 无 录取比例: 无 吉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 01美国文学02英国文学03西方文学批评史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5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④810欧美文学史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 吉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文学综合:《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本;《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欧美文学史》李尚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欧美文学史:《欧洲文学史》杨周翰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美国文学简史》董衡巽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其他院校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对比参考· 北京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北京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英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南开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天津外国语学院 - 天津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列表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河北大学 - 人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河北师范大学 - 文学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辽宁大学 - 日本研究所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大连外语学院 - 比较文化研究所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辽宁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各专业列表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 对外汉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上海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同济大学 - 人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 - 人文与传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南京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苏州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南京农业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南京艺术学院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苏州科技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浙江大学 - 人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 - 人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厦门大学 - 中文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郑州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郑州大学 - 外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武汉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南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南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山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暨南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深圳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四川大学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四川外语学院 - 研究生部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南民族大学 - 彝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南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南大学 - 中国新诗研究所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北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陕西 - 西安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安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兰州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复旦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徐州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江南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人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北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福建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山东大学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山东大学 - 威海分校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曲阜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安徽大学 - 外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河南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南昌大学 - 人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北民族大学 -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贵州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湘潭大学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西南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山西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广西民族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山西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蒙古学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集美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延边大学 - 朝鲜-韩国学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黑龙江大学 - 文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重庆师范大学 - 文学与新闻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B区的招法律硕士(非法学)的有哪些院校

人之所舍
秃而施发
1、内蒙古(2):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2、广西(5):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3、海南(1):海南大学4、贵州(3):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财经大学。5、云南(5):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6、西藏(1):西藏民族学院)7、甘肃(5):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8、宁夏(0):(无)。9、青海(1):青海民族学院。10、新疆(2):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拓展知识:一、法律硕士特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它的特点是:第一,它是一种专业学位。它虽然与法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规格,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根据培养方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中级以上专业和管理岗位的专门人才。第二,它是以法律为职业领域的,或具有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这使得它不同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等其他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第三,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位。这是因为法律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这个学位的培养目标就是以能够胜任法律实务工作为基准。要达到“实践部门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与管理职务的任职要求”。这就是说,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法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是高层次的、即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种学位。二、法律硕士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百度百科--法律硕士

重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好考不

鬓眉交白
火王
由于参加统考的学校过多,我就在这里把不统考的学校列出来了,以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教育学自主命题的院校有以下几所:北京师范大学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 首都师范大学 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北京理工大学 633教育学基础综合 中国人民大学 635教育管理与政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36教育学基础综合华东师范大学 720教育学基础综合 南开大学 747教育学基础综合渤海大学 618教育学基础综合 吉林大学 674和311教育学基础综合吉林农业大学 612教育学基础综合 吉林师范大学 614教育学基础综合延边大学 615教育学基础综合 长春师范学院 651教育学基础综合黑龙江大学 740教育学基础综合 东北石油大学 707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北民族大学 706教育学基础综合 西安理工大学 613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安体育学院61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652教育技术与教育设计 延安大学 714教育学基础综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22教育及心理学厦门大学 640教育学基础综合 福建师范大学 618教育学基础综合宁波大学 631教育学基础综合 浙江工业大学 611教育学基础综合中山大学 679教育学基础综合 广州大学 633教育学基础综合江西农业大学 708教育学基础综合 东华理工大学 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赣南师范学院 615教育学基础综合 河北大学 696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科技大学 702教育学基础综合 河北师范大学 729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613教育学基础综合 湖南师范大学 749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南农业大学 618教育学基础综合 国防科技大学 651教育学基础综合武汉大学 675教育学基础综合 湖北大学 711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北师范学院6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 福建农林大学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华中科技大学 635教育学基础综合 武汉理工大学 610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川大学 653教育学基础综合 西川师范大学 614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华师范大学 612教育学基础综合 重庆师范大学 601教育学基础综合三峡大学782教育学综合 海军工程大学714军事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我是西北民族大学学校毕业的,能在贵州大学报考研究生吗?

十七号
江汉
可以先网上报名,然后现场报名在贵大额,话说你提的问题有点歧义啊不可以 我今年就没有报成 我是西北大学毕业的 在西安邮电学院报考天津大学 西安邮电邮电学院不让我现场确认

我现在大三了想考天津大学机械系的研究生,请问该怎么复习

刘明珠
明日见客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 汉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分布院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燕山大学、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雁北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大连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 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学院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江南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嘉兴学院 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 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 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 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 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聊城师范学院、淄博学院 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襄樊学院 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茂名学院 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 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学院 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渝州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学院 四川师范学院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 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工业学院、汉中师范学院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 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文艺学 01文学理论 02文艺美学 03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语言获得研究 02理论语言学 03语言测试 汉语言文字学 01现代汉语语法 02古文字学 03音韵学 04训诂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唐宋文学 04元明清文学 05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01当代文学思潮 02鲁迅研究 03女性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比较文学与中西文论 02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 0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 文化思潮 戏剧戏曲学 01中国戏曲史 02戏剧戏曲学 03戏曲批评 04戏曲音韵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报考热度:★★★★ 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词汇学专题研究等。 参考书目:《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文艺学 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 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 参考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 报考热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所学课程: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报考热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白牙
爱很怪
1、百度搜索西北民族大学,打开官网》【招生就业】即可查看相关信息,包括:2014年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2013-09-09]2014年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2013-09-09]2、下载附件就可以查看各个专业的情况。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硕士...大小:98.5K已经过百度安全检测,放心下载点击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

大病人
鳧鹥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其中前四个属于语言类,后三个属于文学类。文学类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但是考的人多,竞争压力会很大。而且往往是考文学类的会被调剂到语言类。语言类中对外汉语比较热门,但实际上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古代汉语算是冷门,但冷门往往更佳,少了竞争,如果是少数民族考的话更有优势。拓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考研的时候叫做“中国语言文学”,属于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1、文艺学(研究方向有: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有: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3、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有: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4、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6、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