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神笛
吉祥止止
阿尔宾达来 常虹 陈世祥 陈小宁 陈艺 范芸 何英琴 红霞 黄锦 贾纪文康晓丽 李朝华 李凤莲 李槐子 李强 李曙明 李玮 李晓玲 李英霞 刘畅刘慧 马波 孟玫 彭根发 王朝刚赛音 桑吉顿珠 尚德义 宋乃娟 苏燕 唐俊乔滕丽民 王迦勒 王时 吴灵萍 邢延青 薛松梅 云茜 张栋 赵景华 赵炜民郑颖 钟力 周丽娟

西北民族大学有多少学生?多少老师?多少工作人员?

僧诠
护山神
学校现有55个民族的各类在校生19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专科、预科、中专生16778人,研究生814人。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 1508人,其中专任教师899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65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78人;全国优秀专家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3人;中共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5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人选9人,“555”人才工程人选6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甘肃省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优秀专家5人,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的教师37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71人。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

狗不理
关于爱
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专任职教师32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专职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助教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1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7人。教师分别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缘结构良好,其中8人拥有律师执业资格。通过引进和培养,法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院发展、满足法学人才培养需要的、由多民族老师构成的教师队伍。法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院团总支办公室,有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5个教研室,模拟法庭和物证技术两个实验室。学院教师主持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17项;公开出版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18篇、中文核心期刊30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厅局级奖励16项。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其中的一些学生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公检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骨干,他们扎根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默默无闻地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北民族大学接受同等学力调剂吗?这个学校调剂要联系导师吗?网站怎么找不到导师联系方式呢?

天子之剑
始于玄冥
很多学校都不一定要先联系导师的,你可以在他的网站上看看相关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神秘的,准备准备。或者你可以打电话到院系或招生办咨询我昨天打电话问了,说已经调剂满了,害我白等了几天昨天刚改成别的学校更多追答所有的学院都调满了吗?电话怎么不通呢?追答我昨天打通电话了,你调剂的什么专业啊?他们呢边老师说48小时之后没有复试通知就改吧,哎,没戏,我想调剂计算机应用,看来没学校 了,C区学校本来就少!哎,我还是个同等学力,更难!追答巧了,我也是同等学力的,呵呵我调剂文学院的

西北民族大学计算机的研究生怎么样啊?

孰为文采
居丧不哀
有个计算机应用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还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这个学术型的,导师组组长是陈新一老师,也不错。专硕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作,计算机系统结构好像是也是学术的,不过才开始招生,读研了,大部分时间是靠自己的,加油吧

西北民族大学好吗

绑错票
空镜子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5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7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16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3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4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5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7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4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11个授权领域):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金融硕士。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设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格萨尔研究院、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藏文典籍全文数字化研究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200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6项,国家民委教改项目23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学校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社会学专业。有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精细化工、口腔内科学、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口译课程。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动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现有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12个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建有10个校级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学校成为“民族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成为“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建有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同时,建有1个省级工程中心: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80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3项,省部级项目50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422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蝉联2-3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家级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优秀期刊。 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料37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近192万册;博物馆馆藏文物23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17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三次被甘肃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加、韩、德、俄、蒙古等国家的二十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学校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访问、交流、学习,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执教和开展合作,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截止目前,聘请了200多位长期外籍专家和近600多位短期外籍专家,接收培养了500多名留学生。这应该是在百度上搜的,我认为百度上的不真实。希望你能回答这个是西北民族学院官网上的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怎么样?

触恋
张静
二本院校,是全国第一所民族院校,刚解放就建校了,历史比较久点,有本部和新校区,本部在市中心的城关区,新校区在榆中县,旁边是兰大的分校区,新校区的绿化好些,建筑也是很有民族特色的,新校区的绿化不是很好,比较荒凉而且去市区要坐45分钟左右的校车吧,其实不是很方便。但是硬件设施比较齐全,比较现代化。关于食堂本部有一个大众食堂和一个清真食堂,新校区有两个大众和两个清真,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的饭菜味道怪怪,不过吃得久了,也还OK吧~~就这些了。

西北民族大学考古系怎么样

魂兽
包公误
西北大学考古系成立于1956年,隶属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为省级特色名牌专业;历史性为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招生为全国高考统招,研究生招生以考古学本科出身的学生为主,也招收外专业的考生。三本学生考考古和历史的研究生比较困难,除非你十分优秀。历史系就业情况一向不好,考古系就业相比之下稍微好一点儿,但本科非考古学出身的研究生毕业后很不好就业,更何况近两年学校对文科招收研究生的新规定,考古学研究生导师招收研究生人数的限制,以后跨专业考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生都很困难。考古学并非你想的那么好,也比较枯燥、工作也很累,考虑到就业的问题,建议你慎重报考。相关信息西北大学官方网站有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介绍

夏目
太阴指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创建于1953年,以培养专业音乐表演、教育、创作人才为目标。开设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3个本科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示范专业建设单位,开设音乐学、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培养点和专业硕士培养点。学院现有在校生本科生580人,硕士研究生244人,学院教职工93人,专职教师86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7人,讲师23人,助教17人,硕士生导师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