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习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心得

道不可言
告解室
学习、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成长的起步阶段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每一个教师,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必须经常对教学大纲认真研读,反复思考,熟练掌握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及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总的来说,教师钻研教学大纲要做到以下四个明确: 1.明确本科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论和技能是什么,教学体系的结构,主要的思路和逻辑主线是什么。 2.明确教材的各部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3.明确哪些是教材中的基本现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4.明确每个部分的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并据此确定内容的教学档次。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档次。

小学教育教学有哪些课题可研究

満州編
量论
学生好习惯培养和德育培养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可谓多乎
其实,大家可能对教研有太多的误解.比如,有人认为教研太深奥,咱搞不了;有人认为教研没有用,提高成绩是正路等等.实际上,教研并不深奥,也不神秘.你看,作公开课是教研,集体备课是教研,课题研究是教研,论文发布是教研.这些都是我们一般教师能够做得了的.教研和提高成绩并不矛盾.你看,哪位名师不是教有成效,研有所成的呢?近处看,有人悠闲自得,成绩显著.何故?注重反思和研究,教学效率高.远处望,魏书生,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哪个不是教书教的好而又著作等身的呢?所以,我认为,一般教师和名师的最大差别便是对教研的态度和投入的程度.一个聪明的教师应重视教研.因为你与高效教师或名师只有一步之遥。

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天与地
猛鬼咒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墒太平乘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关注理论知识到关注学生个体的转变;从重视理论学习到重视实际技能训练的转变;从向书本学习到向生活学习的转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普通话知识技能,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口语课堂;教学;学生;训练;生活  新建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适应国家战略结构调整升级转化,同时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社会各行业的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线的实用型人才,也就是说能用标准或者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小学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学生必须掌握教师口语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口语》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各级师范院校的课堂至今差不多二十年时间,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历史可谓短暂,而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培养时间就更加短暂,与有着百年历史的其他学科专业比较,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国幅员辽阔,方音各不相同,各地的教育实际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立足本地的教育实际,构建适应本地区本民族的适合自己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体系。因此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要实现以下

什么是教学研究

不怨飘瓦
别回头
1、教学研究主要讨论有关学生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如果是讨论某一具体课程,则希望通过讨论,对这一类课乃至更大范围的课程具有借鉴作用。2、《教学研究》创刊于1978年,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燕山大学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内容涉教育论坛、学习科学、创新方法研究、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 。3、据2019年7月《教学研究》官网显示,《教学研究》编委会有主编1人,副主编1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44人,编辑部有主任1人、责任编辑3人 。4、据2019年7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教学研究》共出版文献3588篇、总下载586828次、总被引16088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34、(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79  。据2019年7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学研究》共载文3211篇、基金论文量为1094篇、被引量为11564次、下载量为47518次,影响因子为1.02。5、《教学研究》栏目设置包括教育论坛、学习科学、创新方法研究、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等。该刊主要面向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大中小学教师。扩展资料:1、《教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A刊扩展版来源库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来源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库,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教学研究》获中国高教学会高教期刊研究会1998-1999年度优秀期刊二等奖。3、《教学研究》以“繁荣教育学科、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4、1978年,《教学研究》创刊。1997年,《教学研究》建立立卷制。1998年,《教学研究》设置为季刊。2004年,《教学研究》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2014年,《教学研究》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学研究

急需关于小学教育方面的论文题目

乡愿
葵实
1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2 幼小衔接、小学与初中衔接研究3 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4 小学艺术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5 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性别问题研究6 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7 小学教学过程特点研究8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9 小组合作教学的研究10 小班化教学研究11 小学参与式教学研究12 论小学教育方法的改革13 课程评价的功能14 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15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16 小学课堂互动的研究17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研究18 课程资源拓展研究19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研究20 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化问题研究

新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美成在久
古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精品中小学资料教师怎样进行有效教学研究学校办公楼提示语:“一个带着思考和问题意识去教学的教师,最终会成为一个教有所成的教师,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一、有效教学的含义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1、国外对有效教学的观点主要有三类:一是从教师切入,通过研究教师教学有效性来揭示或阐明有效教学。二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带来尽可能多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新课改要求达到的理想境地)三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有效教学,是指促进了学生学习且学生愿意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教学支架,生成新知识)2、国内对有效教学的观点:一是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高慎英、刘良华)二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李成月)三是从“有效”与“教学”两个方面对其涵义进行了分析,他将“有效”看作学生的进步,将“教学”视为引起、维持学生的行为。(崔允漷)我国学者论证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营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

麻烦给我几个小学课题研究的题目

夫天地者
泰初有无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2、小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3、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辐射的实践与研究 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艺体特长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研究 6、小学语文、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7、小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 8、在小学数学、科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9、特殊学生过错行为矫正研究 10、提高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11、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12、教辅资料有效利用研究 13、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 14、班级精神文化构建策略研究 15、课堂教学效应的研究 16、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对话17、通过学生自写评语以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 18、如何管理班级活跃分子19、从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20、不同类群学生的心理分析2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错别字的研究 22、运用试卷分析策略提高学困生学习实效的探索研究 23、小学低段数学如何有效运用学具的研究 24、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 25、学生座位调换的研究 2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的功效性研究 27、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28、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研究 29、多给表现机会培养后进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30、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31、学生课堂发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32、提高学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 33、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 34、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 35、学生“数学日记”操作策略研究 36、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37、小练笔在课堂上生成的效果研究 38、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39、学生错题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的研究 40、流动书吧对学生发展作用的研究 41、提高小学生预习效率的途径的研究 42、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43、课堂悬念设置的研究 44、提高教师课堂评价有效性之研究 45、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研究 46、“课本剧”的编演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47、教师在课堂中即时评价的行为研究 48、教师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与实践49、身边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最好找几个适合自己的作参考。参考前同事或朋友要些资料,如学生的生活条件、教学体制、思想认识等,对学生的情绪、性格与情感要多接触,多感受。

什么是教育科研

整日整夜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和系统的探索活动。其常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总结法(追因法)、文献法等。用什么样方法,便形成什么样的结果。常见的教育科研成果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论文或论著。教育科研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人们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对象、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揭露本质、发现规律性、创立理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不仅解决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创立新世界、建设中小学教育新体系的问题。课题即研究项目。所谓课题,就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课题不仅仅是个名称,它应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展示研究的目的、意义。所谓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扩展资料:教育科研内容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1、基础理论性研究 这是对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研究,具有相对的抽象性。基础理论性研究又包括纯粹理论性研究,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原理、教育哲学等。还包括经验性理论研究,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原理、校长素质的研究等等。 2、应用性研究 这是运用教育基本规律和原理解决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教师教学模式的研究,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方法与艺术的研究,转变“差生”的研究,优化课堂设计的研究,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研究等等。 3、开发性研究 开发性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展开知识,是将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它的目的是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上,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如关于学习推广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关于学习推广包全杰循序训练作文教学法的研究等等。 三类研究各自有不同的目的、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然而三者关系又是相互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 1、基础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依据和指导;2、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验证;3、开发性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具体化、实用化,是将基础理论转化为成果;4、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对基础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充实发展。 中小学教师更适用于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科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