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那本杂志更好?

将有别乎
两本杂志都不错,均是2008北大核心期刊。不过《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2004年、2008年三度被评为北大核心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度没有入选,可见相对来说,前者更好些。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内容简介

黄宗
居处无常
全书分为11章,内容涉及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识字写字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等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方方面面。各章均包括内容摘要、学习目标、正文、思考与讨论、研究指南和参考文献六部分。其中,研究指南又分为研究现状、方法指引和参考课题三项,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投稿须知

共相
菊丸
e deaf appreciate hearing, only the blind realize the manifold blessings that lie in sight.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如何投稿?

隐形人
捧喝
his death, though his four horses only drew a passenger-fly. But the

《小学课堂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

任曙
持戒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当前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正如《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几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学校“八五”、“九五”主课题下的子课题的研究,探索了一些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正日益地深化,在实践中我们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基于以上的认识,又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实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高中年级学生学习的活动式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课 题 的 主 要 内 容本实验以数学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以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等为研究环节,将学生操作活动以及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将立足于课堂教学,以为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纬,以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操作活动作经,组成一个操作整体。通过优化组合、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实验因子作用,以求整合效应。(1)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去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培养自学能力。(2)师生、生生交互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联系、合作、交往等方式学习,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3)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有触觉性的经历,进行动手操作性的学习,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4)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创设相关的情境,使教学“还原”生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研究工作计划(含阶段工作指导)2002年9月——2002年2月确立课题,撰写方案,完成前测。2002年2月——2004年12月组织实施,记录情况、数据,进行研究分析。2005年1月——2005年5月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工作。课 题 方 案小学低中年级活动式数学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方案一、实验的背景与意义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当前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正如《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几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学校“八五”、“九五”主课题下的子课题的研究,探索了一些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正日益地深化,在实践中我们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基于以上的认识,又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实验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高中年级学生学习的活动式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二、实验的目标与假说1、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的实验研究,转变应试观念,切实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2、通过实验研究,寻求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总结数学教学活动化的基本规律,为相关课题研究与加强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策略。三、实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实验的指导思想:本实验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高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低的现象,通过“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2、基本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我们的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寻求、探索数学教学活动化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创立能在一定范围中加以推广的某些有效的教学变量,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2)整体性原则本实验着眼于高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涉及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只有将相关要素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实验的整合效应。(3)和谐发展原则本实验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地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在广阔、轻松的活动氛围中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学习运用数学,长才干,学做人。四、实验的内容、途径和措施1、有关概念的界定“活动式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的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本实验主要侧重于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表演活动。以及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2、实验的内容和途径本实验以数学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以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为研究环节,将学生表演活动以及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作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3、实验的基本措施本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以计算教学、平面图形教学、应用题教学拼音教学等为纬,以学生的自读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表演活动作经,组成一个操作整体。通过优化组合、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实验因子作用,以求整合效应。(1)学生的自学自悟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读,去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培养自学能力。(2)师生、生生交互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联系、合作、交往等方式学习,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3)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有触觉性的经历,进行动手操作性的学习,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4)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创设相关的情境,使教学“还原”生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4、关于实验变量(1)自变量:本实验所采用的“活动式”措施是自变量,其中课堂教学中自学自悟活动、师生与生生交互讨论活动、学生操作活动、学生操作活动、情境活动作为实验因子中重要操作的自变量,而“活动环境”作为本实验辅助性的自变量,仅作参考。(2)因变量:根据主要自变量内容和实验的目标,因变量应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3)无关变量:教师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与学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等因素作为应该控制的无关变量,将进行相应的消除、平衡、抵消处理。五、实验的观察指标、测量以及统计处理1、观察指标:(1) 自学能力(2)合作学习能力(3)主动探索能力(4)语言感悟能力(5)表达能力2、测量测量书面检测与口头检测相结合,课堂即时效果与实验终极效果检测相结合。其中课堂即时效果由课题承担者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随即检测;实验班学生的基础成绩和终极效果在实验前和结束后作检测;为便于调控,实验过程中采用半年一次的阶段性检测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注意事项

小弁
科罗维
经核实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官方并未发布相关的稿约和征稿信息,且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并未在其它任何地方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用户查阅期刊信息请联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以免轻信网上的虚假信息,而上当受骗。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内,邮编: 200062

《小学学科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研究》这个课题怎么样,主要研究什么内容好?步骤?

高永
见太子曰
好好的!!!!!

为什么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牙牙学语
回不愿仕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挖掘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学生此刻已经产生对圆明园景致的向往和对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才能的热爱,也可以从这些词句入手。这里的“气魄雄伟”“伟大奇迹”二词就包含着对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三,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穷人生活的悲惨,可以从此入手,我通过声情并茂,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 通过人物对比,学生对总理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那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幻想到的这些情景来对比一下。许多课文中的情感是通过文中的重点词语表现出来的,在教学中应尽最大可能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进一步进行比较。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过大年夜的。在这种情感下让学生去审视这一具有崇高形象的一代伟人、 根据教材中的精美词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只要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除了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德育教育外,并与教材产生共鸣。有些课文中的特定语句凝聚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为师生情感思想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指导学生边听录音朗读。教学时。教师上课时,学生的情感已经完全融合在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了,因此要体会作品的情感色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除了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外。在《长城》一文中,又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具体方法有很多。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 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有这样一句话。总之,为什么。我这时在见机介绍圆明园遭八国联军的毁灭性的破坏,学生的情感就被牵动起来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审美快感随着情感的激发而产生,获得心灵的体验,将学生带进了令人悲痛的氛围里,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感中受到熏陶,渗透着深刻的理性,这又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深情的朗读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凝聚着强烈的感情,体验不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二,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应该明确地,情感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随即揭示课题,边思考问题、有意识地把蕴含在文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学生的审美体验也随着对总理的爱戴怀思之情而升腾,通过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情景和她在大街看到的,再配以优美的乐曲。四,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小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既有生动。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体会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的幸福,通过投影圆明园的全景图,其中比较法是常用的一种,有如身临其境,使他们产生思想的共鸣?让学生结合图来组织讨论。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语文教师:一。在抓住时机问学生喜不喜欢圆明园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未也
归寂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国内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现状浅析目前我们使用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可以说是解放后最好的一套教材,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它的特点是以阅读训练作为主线,将教材分为四类课文(讲读课文、半独立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习作例文),它把阅读分成若干个重点训练项目,使教学既有重点,又适当反复,呈现\"螺旋式\"递进。这样的编排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但是这套教材训练的要求比较笼统,伸缩性较大,序列不够清楚,练习次数又比较少。因此,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大家都把作文教学的规律和作文训练的序列作为研究的课题,纷纷编出各自的作文教材来弥补部编教材的不足。这种研究已经出现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的局面。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自成体系。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主要有下述四个:一、作文分步训练过去有不少同志认为小学作文应该分三步训练,即一年级进行口语训练(基本形式是看图说话),二年级进行写话训练(基本形式是看图写话),三-六年级进行命题作文。可是山东省烟台市的马昌斌、马兆铭等同志认为,这\"第三步\"训练横跨三、四、五、六-四个年级,阶段性不明确,也体现不出三年级训练的特殊性。三年级是由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向高年级作文训练过渡的年级,以段的训练为主,应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可以叫做\"片断训练\"(或叫\"过渡训练\")这样,\"三步走\"就成为\"四步走\"了。烟台市的同志认为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相结合,既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中心环节。按其过程来说,可分为四步走,即说话训练、写话训练、片断训练、篇章训练,这就是作文训练的阶段。各个阶段有各个不相同的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的具体任务。例如一、二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通过看图和观察,培养学生捕捉事物现象的能力。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重点是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切不可提出过高的要求。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就进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联想能力;而语言方面则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着重培养发现事物本质和特点的能力;而语言训练则以篇章结构为重点,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相结合,按其渠道来说,主要有三条:观察、阅读、写作。观察侧重于发展思维,做到\"言之有物\",阅读侧重于发展语言,做到\"言之有序\",作文是两者的综合运用,即\"有物\"和\"有序\"的有机结合。这样,他们对于小学作文训练序列的设想可概括成\"一个中心两条线\"。一个中心是: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相结合。两条线是:一条纵线--四步走(前边所讲的四步走),一条横线--观察、阅读、作文三结合。这两条线围绕一个中心穿插结合,交识成网,形成一个作文训练\"流程图\"。根据上述设想,从一九七九年起,烟台市的同志用六年时间在全市范围进行大面积的实验,既订出了各年级作文训练计划,编写了教材,又进行了理论的总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作文素描训练上海市的吴立岗、贾志敏等同志认为,小学作文\"四步训练\"相对\"三步训练\"来说是个进步。可是经过三年级的片断训练,立即让四年级学生独立地写命题作文,值得商榷。因为四年级开始进行简短记叙文的篇章训练,而要学生掌握简短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还必须由老师\"扶着\"走一段路。也就是说,四年级(至少是上学期)也应该单独作为一个训练阶段,可取名为\"半独立的篇章训练\"。因此,比较科学的说,小学作文应该分成五步走,即一年级,口语训练、二年级写话训练,三年级片断训练,四年级半独立的篇章训练,五、六年级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其中三年级和四年级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可等闲视之。经过调查,上海的同志发现三、四年级学生作文的主要毛病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形象思维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十分贫乏。据此,他们借鉴美术教学的经验而创造了一种适合于三、四年级的作文教学形式--素描。所谓素描,乃是以观察实物、实景作为途径,以片断和简单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即运用\"白描\"的手法)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什么叫素描训练呢?请看一个以观察实景为途径的素描课例。\"叮铃铃--\"上课了。这是一堂三年级的作文课。只见一位女教师走上讲台,亲切地对同学说:\"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动作素描\'。我当\'演员\',\'演出\'的内容是寻找钢笔准备点名。请你们仔细地观察我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态,然后把这个动作片断写下来\"。接着,教师两次逼真地表演了自己设计的动作。\"我的\'表演\'都看清楚了吗?\"\"都看清楚了\"。一问一答之后,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片沙沙的写字声。不到二十分钟,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表示自己已经写完。教师指定几位同学朗读了各自的作文。对同一过程,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富于想象。写法各异,琳琅满目。试举两例说明:1、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过以后,语文教师缓步走上讲台。她打开点名册,一张一张地翻阅着,终于找到了她所需要的那一页。现在可以点名了,可是一摸胸前的口袋。钢笔不翼而飞。咦,怎么搞的?老师把上衣和裤袋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仍然不见钢笔的影踪。她莫名其妙地搔搔后脑勺,凝神思索起来……\"对了,一定在讲义夹里!\"她提着讲义夹,轻轻地抖动一下。\"拍\"的一声,一支\"英雄\"金笔滑到讲台上。老师的双眉舒展开了,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捏住钢笔,先看看点名册,又看看全班学生,然后开始点名。2、语文课开始了,老师不紧不慢地走到讲台前,用亲切的目光环视了全班同学,然后打开点名册,仔细地翻阅着,找到了写着\"十一月二十二日\"的那一页。她习惯地用手到胸前去掏钢笔,可是真糟糕:钢笔不见了。看着讲台上,没有;掏遍了所有的口袋,仍然没有。老师用手轻轻地拍打着脑袋。\"办事一向很仔细的语文老师今天怎么做出丢三拉四的事情?\"我注视她的一举一动,焦急着心好象要从嘴里跳出来……忽然老师的眼睛一亮,她把讲义夹轻轻地一抖,一支绿色的钢笔\"拍\"的一下掉在讲台上,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老师拿起钢笔,微微地笑了一笑,仿佛对我们说:\"真对不起,由于我的粗心,浪费了你们两分钟\"素描训练,具有下述优点:第一,素描的内容可以由简到繁地进行设计。三年级搞片断素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片断的各种基本结构以及相应的写作技能。四年级搞叙事素描,又可以使学生掌握简短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基本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学会正确的确定和表现中心思想。因此,素描可以为高年级进行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矗第二,素描以静物、动物、自然景物、房间陈设以及师生日常生活片断的演示作为内容,可以帮助儿童逐步积累生活知识和常用词语。这些内容又反映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把它们引进课堂,可以创设诱人的情境,使儿童有话想说,有情想抒,并且受到思想教育。因此,素描不仅帮助儿童解决文字表达的问题,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第三,观察作文的形式很多(如参观访问记、观察日记等),而素描可以在教室里或校园里进行,简单易行,便于教学。而且它的内容比较单一,易于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想象、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第四,素描可以当堂作文,当堂评讲。既使学生受到独立写作、独立修改的训练,又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因此,它有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的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一九七九年起素描教学先在上海部分学校试验,后来很快推广到浙江、江苏、广东,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学校采用素描方法进行作文训练。三、作文分格训练小学作文分格训练是从常青同志的中学作文分格教学中移植过来的一种作文训练的方法。分格训练所谓的\"格\"则是单一的基本训练单位,具体地说是把说话、写话、片断训练到篇章训练,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把众多的作文难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训练的基本单位——\"格\"。例如,把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分成两大格若干小格。两大格:第一大格,说一句完整的话;第二大格,说几句连贯的话。把\"说一句完整的话\"又分成五个小格:即第一格:敢说;第二格:说顺;第三格:说实;第四格:说活;第五格:说准。也就是把某一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具体小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命题作文综合训练准备好\"预制件\"。对每一格训练都提出了要求,说明了道理。例如一年级说话训练,第一格敢说,这是说话训练开始时的要求。旨在鼓励小学生大胆地、轻松地、无所顾虑地说话,消除学生在大众面前说话的畏惧心理,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说话习惯;第二格说顺,等到学生喜欢讲话以后,就要逐步引导他们把话讲通顺了,讲通顺一般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要把话讲得流利连贯,要符合一定的口语规则,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第二个要求是每一句话都要讲得完整,不要讲没头没脑的话。教师要针对这个阶段的要求给予指导;把话说\"实\"就是要把话说得具体,要言之有物,不要说得太空洞,太抽象;把话说\"活\"就是把话说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把话说\"准\",就是在讲得通顺、具体的基础上,还努力要求把话讲得贴切准确,没有差错,正确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丁有宽同志曾根据小学一百三十多篇课文,归纳出构成一般记叙文的三十个\"格\",他称为\"三十法\",这三十法分别是:叙事四法(按时间顺序叙事、按地点转换叙事、按事件经过叙事、按事件经过结合时间顺序、地点转换交错叙事);状物三法,写人八法,开头五法、结尾四法、篇章结构六法。他以\"三十法\"为线索,订出一个读写结合的规则。这个读写规则,按照先练叙事、状物、后写人;先从记叙一件简单的事表现人到记叙较复杂的一件事表现人;从记叙一件事表现人到记叙几件事表现人;从明意扣题开篇、结尾点题结篇,到其他较复杂的开篇、结篇,这样的顺序来编排,在教学时,逐个教,逐个练,循环反复,螺旋上升。东北农垦总局的同志曾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原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编写了各年级的作文分格训练教材,其中《语言表达分格训练》上册。供一年级使用,下册供二年级使用,《记叙文基本技能分格训练》供三年级使用,《观察描写分格训练》供四年级使用,《记叙文综合训练》供五年级使用,五册教材共包括三百二十五个格。四、读写结合,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北京景山学校刘曼华等同志认为集中识字促进小学生作文提早起步。近几年来,该校的同志着重研究了集中识字教学中对所学汉字的灵活认读,灵活运用问题,加强了阅读训练,使二年级学生识二千二百至二千四百个汉字,掌握六千个常用词语,读完一、二年级共一百八十篇课文和大量课外读物,此外,还通过抄书、造句、听写句子与段落,看图写话、写片断、写日记等练习,使绝大多数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能在教师辅导下写出三四百字的短文。这样,就为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打下比较好的基矗那么从三年级起作文训练该如何进行?景山学校的同志并不主张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步训练或者分格训练,而是主张\"先放后收\",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训练。他们认为三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二是要充分发展学生连贯语言的能力,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三是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不抄袭,不假编,不瞎套、不硬挤,一开步就把路子走正。因此,应该运用\"放胆文\"的形式进行训练,即让学生放开胆子去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三年级是鼓励学生把文章写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到四、五年级就要教会他们对文章\"剪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具体地说,四年级是掌握规律、严格作文训练的阶段,应教会学生如何写人、叙事、状物。五年级是运用规律,提高作文水平阶段,应该使学生写出夹叙、夹议、夹抒情的富有儿童情趣的作文。此外,北京的王有声、江苏南通的李吉林、湖北的张开勤、辽宁的夏廷林、广西的马作文、天津的陈文彰、南京的袁浩、陕西的查振坤等同志,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各地也有不小的影响。从纵向看,大家继续对作文训练的序列进行研究。一方面研究作文能力结构各个组成部分自身的系统;另一方面,又研究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所构成的系统,以便将各个训练体系综合成一个总的训练体系,科学地研究小学各年级作文训练要求、重点和方式方法。从横向看,科学地确定小学各年级与各科教学之间的科际联系,努力使小学生的作文成为加深理解各学科教学内容,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手段,可以预料,在今后的二、三年里,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将会出现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新局面。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