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K12培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江湖
以杖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李运梅2019年K12培训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写在前面:伴随着减负、“禁补令”出台,目前多地教育局明确规定禁止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初中小学生参加文化补习班,如何运用寒假成为家长和学生的重要抉择。时值寒假,本文将聚焦1)教培行业严监管下,行业发展如何;2)梳理近期k12用户教育消费特点;3)结合寒假整理目前全市场k12学科类教培机构。我们将围绕“学乐寒假”,展开寒假系列专题,其中本篇为系列一(k12学科类教培篇)。■变局迭起:k12教培严监管,素质教育或迎来生机。k12课外培训机构在2018年迎来“严监管”态势,“减负”主旋律下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正在逐步推进。根据教育部,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严监管下,国家政策增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预期,可映射至素质教育板块;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升学路径引致,k12课外培训依旧是强需求。■教培消费:分数不再是王道,素质教育培训下沉。纵观培训生态中,k12阶段小学阶段倾向兴趣类、初中阶段倾向教学类、高中阶段倾向考试类(极光大数据),素质教育培训下沉显著。其中1)学科培训:数学&英语培训需求高,过半数的父母更倾向于面对面的线下教学、中小规模班形式;2)素质教育: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态度明显变化,期望通过寓教于乐达到减负效果;艺术教育备受家长青睐,体育教育、科创教育、生活素养教育

一线城市学生年均校外培训花多少元?

道不可壅
兼怀万物
7月10日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各层级在校生的规模估计,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体规模已经超过4900亿元,一线城市学生年均校外培训支出达7781元。7月10日,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报告》认为,当前教育新业态的各个主体,包括校外培训机构、部分民办学校和教育科技企业在满足人民对高质量、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方面确实具有潜力,但当前它们首要的作用是满足甚至调动人们对于教育“位置物品”的需求和焦虑。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由财政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于2005年10月共同设立,是我国第一所专门致力于教育财政研究的学术机构。《报告》显示,根据各层级在校生规模估计,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体规模达到4900多亿元。在生均支出方面,东北部地区最高,平均支出达到4357元/年;其次为东部地区,平均支出为3592元/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生均支出只有东北部的一半不到。城乡之间差别方面,农村学生平均校外培训支出为419元/年,城市学生平均校外培训支出达3710元/年,为农村学生的近9倍。此外,不同类型的城镇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一线城市学生的平均校外培训支出达7781元/年,二线城市为4863元/年,其他县市仅为2395元/年,不足一线城市1/3。研究发现,来自家庭年消费水平最高四分位组的生均校外培训支出为8824元/年,是家庭年消费水平最低四分位组的学生的近6倍。而年消费支出最高5%的家庭生均校外培训支出为14372元/年,是最低5%的家庭生均校外培训支出的约20倍。就不同学段差异来看,全国范围内小学生学科补习的参与率为33.4%,初中生为43.7%,高中生为48.2%。一些地区如东北部地区,小学生学科补习的参与率在50%以上,且初中阶段参与率高于高中阶段。中部地区和一线城市的初中阶段学科补习参与率也呈现类似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地区初升高的升学考试竞争较为激烈。除学科补习外,近年来兴趣拓展类的培训正在成为校外培训行业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艺术、体育、科创、生活技能、研学等。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学生兴趣拓展类培训的平均参与率为21.7%,低于学科补习的平均参与率37.8%。兴趣拓展类校外培训的参与率和支出的城乡差异都要远高于学科补习,农村地区平均参与率为5.4%,城镇地区平均参与率为29.0%。就不同学段差异来看,全国范围内小学生兴趣拓展类校外培训的参与率为27.9%,初中生为16.2%,高中生为14.6%。

校外培训存在哪些问题

零忍
哭泣吧
现在校外培训存在的问题可多了,校外培训很乱,有证没证的、有师资力量,没师资力量都在做,家长必须要擦亮眼睛认清机构,免得耽误孩子。也希望有关部门管管!

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哭灵人
叶适
近年来,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造成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对此反映强烈,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进入了标本兼治的新阶段。如何管理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做法,但都对校外培训机构可能带来的影响给予了关注,如何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很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点。我们所开展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工作,最终落脚点也要归结到培养人的问题。规范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规范而规范,而是要把它提升到系统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意义重大。作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年年初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启动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今年2月,教育部等4部门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通知;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4月督促指导各地全部公开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紧接着又派出7个督查组,分赴全国7个片区开展督查。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突出地方治理特色,坚持边摸排边整改,注重推进综合施策,专项治理工作初见成效。但应当看到,目前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仍然不少,校外培训热还没有真正“退烧”,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各地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还不平衡,加之很多问题积累已久,需要有一个逐步消化解决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专项治理工作只是一个治标之策,是一次急刹车,急需治本之策的及时跟进。刚刚审议通过的《意见》,将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要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审批登记、培训行为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过程管理,为各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政策依据,切实把校外培训机构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建立并逐步规范起来。如果说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指明了校外培训机构不能做什么,《意见》将会进一步明确校外培训机构能够做什么,应当怎么做,这是规范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深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需要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指导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科学布置作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探索实行弹性离校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有效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三是要进一步改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加强与学校教育的沟通配合,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锻炼和休息时间,形成家校共同育人合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尤其需要从国家层面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传递素质教育导向。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杜绝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律;要深入推进中、高考改革,充分发挥考试招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从考试内容改革看,中、高考改革都要减少对单纯记忆、重复训练内容的考查,更加注重和强化能力考查;从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看,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引入招生录取环节,破除招生录取“唯分数论”。

校外培训机构如何进行规范和治理?

第三波
虽有大知
据报道,目前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同行恶性竞争抢生源,大部分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绝大多数代课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规范和治理。报道称,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最大对手其实是在外兼职的学校老师。有的老师受利益驱动,会让学生参加自己的补习班,有的会劝学生参加校外指定的补习班,甚至有的老师讲一半留一半,进行‘阉割式’教学,倒逼学生上补习班。在校老师有招生优势,比培训机构收费低,在外兼职自己办班,学生人数多的,收入比学校工资高多了。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只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所以应严控学生防止消息泄露,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监督信息。从长远来看,规范培训机构只是第一步,要让全社会认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眼前的直接价值,而孩子的思想品德、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则是伴随一生的长远价值。

校外培训机构为何会野蛮生长?

心迹
大学城
据报道,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数据显示,国内一家大型的培训机构已覆盖37个城市,线下学生接近400万人,线上注册用户累计超过3500万人。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的校外教育培训热,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不均衡,存在幼升小、小升初择校热,加之用单一的分数标准评价学生,导致以应试为特色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目前人才选拔录用制度没有根本转变,仅靠教育内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往往收效甚微。从教育内部来说,重考试、轻课堂,课上问题没解决,只好到课下解决,这是各种培训班盛行的重要原因。减负背景下,课外培训机构有市场需求。许多小学在减负政策的推动下,纷纷制定提前放学制度,有些学校甚至下午3点左右就放学。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因放学时间与下班时间不一致,导致接孩子难。早早放学,上课外培训机构,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专家表示,目前对民办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从全球视野来看,民办校外培训机构基本上是各国政策议程中的“盲点”,缺乏成熟而普遍的政策经验参考。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覆盖面多大?

活精彩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依照通知,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纲超前培训等6大类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是治理重点。根据安排,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要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是集中整改,要于2018年底前完成;第三阶段是专项督促和检查,要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多地制定了具体措施,重拳整治“问题”机构。近期,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更是派出七个督查组,对全国所有省份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5月9日至15日,七个督查组赴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开展专项督查,覆盖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专项督查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明察暗访相结合,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暗访或媒体自由采访,通过不打招呼随机抽查校外培训机构,暗访学生、家长等方式,客观真实地了解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除了开展督查工作,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还约谈了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来源:中国新闻网

校外培训班都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存在吗?

生之欲
大保健
不一定啊,比如极客数学帮,就推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管齐下,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机构了!

怎么鉴别一所合法的校外培训机构,现在市面上不合规的太多了?

然则卜之
葛藟
合法的很多,但有用的很少,现在办培训机构的入门条件挺低的,营业执照不说了去办就有,资质证书也不是很难,不同的项目多少有些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只有申请机构里有一个一年以上教学经验并有相关资质证书的人就可以获得,有了这两个东西的都算合法,但合法不代表他们的教学能力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