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杂志晋职称能用吗?

郁郁葱葱
劫中劫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杂志晋职称我认为是不能用的,过两年才可以。

《医学研究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吗?

金娃娃
善哉问乎
不是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1. 中华医学杂志2.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4.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6. 解放军医学杂志7.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8. 复旦学报.医学版9.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0.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1.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2.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3.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4.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5. 广东医学16. 上海医学17.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8.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1.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 江苏医药23. 新医学24. 天津医药25.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8. 陕西医学杂志29.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30.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31. 山东医药32.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34.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5. 北京医学36. 医学与哲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表=========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4 卫生研究5 营养学报6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7 中国职业医学8 中国公共卫生9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0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1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2 中国辐射卫生13 卫生毒理学杂志14 辐射防护15 环境与健康杂志16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7 中国卫生统计18 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 中国学校卫生21 中国医院管理22 现代预防医学23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4 中国消毒学杂志25 中国妇幼保健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表========1 中草药2 中国中药杂志3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 中成药5 中药材6 中医杂志7 中国针灸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 中国药理与临床1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1 中国医药学报12 上海中医药杂志13 辽宁中医杂志14 新中医15 时珍国医国药16 陕西中医17 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18 四川中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表========1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 中国免疫学杂志3 生理学报4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5 病毒学报6 解剖学报7 解剖学杂志8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9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0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1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2 生理科学进展13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4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5 上海免疫学杂志16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7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8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1 基础医学与临床22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 免疫学杂志24 中国微循环25 神经解剖学杂志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表======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3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5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6 临床检验杂志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8 中华护理杂志9 中华理疗杂志10 中国急救医学11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2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4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5 中国综合临床16 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17 护士进修杂志18 中国临床医学本来只想说个“不是”就走,但是觉得好像不负责任优点,所以还是把相关医学的核心期刊给贴出来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国家一级医学刊物有哪些?

幻化
是谓天均
国家一级医学刊物中没有医学院的院刊。国家一级医学刊物有以下:1、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血液学与输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包括血液学基础理论研究、血液病临床病理、输血血液制品、代血液研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2、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消化专业医学学术期刊。1981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的中高级医学科学工作者。主要报道泌尿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且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4、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1981年创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麻醉学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中华麻醉学杂志报道麻醉学领域领先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麻醉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麻醉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5、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为我国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的专业性的学术性期刊。前身为《显微外科》,1985年更名为《显微医学杂志》,1986年改为现刊名。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遵守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严守国家机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办刊方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百度百科-中华麻醉学杂志百度百科-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百度百科-中华消化杂志百度百科-中华血液学杂志

能不能给几个容易发表的医学类省级和核心期刊的投

登高不栗
鳅然乎哉
还是老话,没有容易发表的期刊,相对来说普刊肯定比核心期刊容易太多,具体还是要看各个期刊的编辑部审核流程和力度的!1.医学信息和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合作,联合主管主办,杂志级别定位为国家级,可以由国家医学发展中心授予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本刊以广大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医学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快捷分类:医学医药卫生综合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陕西  月刊  A6期刊刊号:1006-1959, 61-1278/R创刊时间:1987审稿时间:1个月内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2.口腔医学研究分别为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温州医学院口腔系、海南医学院口腔系、遵义医学院附...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快捷分类:医学口腔科学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湖北  月刊  A4期刊刊号:1671-7651, 42-1682/R创刊时间:1985年  影响因子 0.324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3.实验与检验医学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翻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1984年版,英汉对照)》或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英文关键词应写全称,不得使用缩写字母。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应隔行打印。 第一作...主管主办:江西省卫生厅  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快捷分类:医学临床医学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江西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674-1129, 36-1298/R创刊时间:1983  影响因子 0.428审稿时间:1个月内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4.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反映本校医药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登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浙江大学快捷分类:医学医药卫生综合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浙江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8-9292, 33-1248/R创刊时间:1958  影响因子 0.543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5.滨州医学院学报《滨州医学院学报》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滨州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主管主办:山东省教育厅  滨州医学院快捷分类:医学医药卫生综合 医药卫生科技出版发行:山东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001-9510, 37-1184/R创刊时间:1978  影响因子 0.147审稿时间:1个月内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能不能给几个容易发表的医学类省级和核心期刊的投稿网址??

见功多者
故外天地
心电与循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浙江医学教育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电生理学杂志中国微循环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卫生经济研究医院院长论坛长治医学院学报承德医学院学报滨州医学院学报济宁医学院学报川北医学院学报沈阳医学院学报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延边大学医学学报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健康研究内科泸州医学院学报神经药理学报泰山医学院学报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潍坊医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辽宁医学院学报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赣南医学院学报黔南民族医专学报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求医问药药物评价研究北方药学基础医学教育生物医学研究杂志(英文版)中草药(英文版)广东医学院学报中药与临床中外医学研究骨科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中外妇儿健康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肿瘤药学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北医学教育国际眼科杂志英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版兵团医学药品评价西北药学杂志天津药学上海医药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今日药学海峡药学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四川精神卫生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实用手外科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抗感染药学局解手术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国际骨科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实用糖尿病杂志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岭南心血管病杂志英文版医学检验与临床现代诊断与治疗透析与人工器官天津护理实用疼痛学杂志实用临床医学实验与检验医学上海医学影像蛇志岭南急诊医学杂志临床医学临床护理杂志当代护士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四川解剖学杂志数理医药学杂志江苏卫生保健安全与健康中医药文化中医研究中医文献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浙江中医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新疆中医药现代中医药四川中医实用中医药杂志甘肃医药中医儿科杂志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上海针灸杂志高原医学杂志内蒙古中医药陕西中医江西中医药湖南中医杂志湖北中医杂志黑龙江中医药河南中医国医论坛广西中医药西部中医药甘肃中医学院学报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职业卫生与病伤浙江预防医学医学动物防制现代医院现代医用影像学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上海预防医学江苏预防医学口岸卫生控制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工企医刊浙江实用医学云南医药右江医学医学研究与教育医学信息医学新知医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医药卫生现代实用医学现代临床医学西南军医西藏医药微创医学首都医药实用医药杂志青海医药杂志青岛医药卫生齐鲁药事农垦医学宁夏医学杂志内蒙古医学杂志江西医药交通医学吉林医学淮海医药华夏医学解放军医药杂志黑龙江医药科学黑龙江医药黑龙江医学河南医学研究河北医学哈尔滨医药贵州医药广州医药广西医学食品与药品心理学探新心理与行为研究山东医药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临床医药实践山西中医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实用医技杂志实用医学影像杂志中医外治杂志福建中医药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东方食疗与保健按摩与康复医学河南预防医学杂志应用预防医学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安徽预防医学杂志首都公共卫生疾病监测与控制包头医学安徽医学中国医院院长中日友好医院学报遵义医学院学报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广东牙病防治北京口腔医学口腔生物医学肝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健诺思医学研究院有人了解吗?

存形穷生
腐女子
健诺思医学研究院于2018年初在中国创立,它是由海内外20多位富有创造力,严谨,顽强,追求细节,极致主义的大师级医学教授、临床专家联合创立,在“与世界同修为” 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 致力于汇聚世界领先的医学教育、学术研发、临床实践经验及呵护技巧,将现代医学,中医学、生命科学,功能/康复医学、生物高科技等运用到防病、治病之中,以唤醒人体内在之自愈力,提升生命品质,共护生命之美。取名健诺思,寓意研究院将以东西方医学精华及最新医学研究进展为基础,临床实践为依托,不断创新,发挥人类最高的灵知和修为,研攻世界性医学难题。在健诺思,创新和整合从未懈怠,团队专注于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攻坚:如以阿尔茨海默病(AD),癌症生存者(CA)、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系统性劳累不耐症,SEID)及退行性骨病变等难治病种为主攻目标,注重从医疗、科研、照护、教育等多维搭建网络生态系统,正发展成有国际影响的医学健康服务平台。

什么是临床一级学科和临床二级学科?

冲遥
刹那
一、临床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属于医学(门类代码10)下属的一级学科,学科代码1002。二、临川二级学科:是临床一级学科的分支学科,分为18个二级学科,具体如下:1、内科学(100201);2、老年医学(100203);3、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4、神经病学(100204);5、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8、外科学(100210);9、妇产科学(100211);10、眼科学(100212);11、耳鼻咽喉科学(100213);12、肿瘤学(100214);13、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5);14、运动医学(100216);15、麻醉学(100217);16、急诊医学(100218);17、儿科学(100202);18、耳鼻咽喉科学(100213);19、护理学(100209)。临床医学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扩展资料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临床医学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基础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常见病名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3、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床医学

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连环骗
范蠡
80年代末随着基因组测序数据迅猛增加而逐渐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领域——生物信息学,发展迅猛的生物信息学正面临这样的态势:1、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可能提前5年完成,因而对“解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2、基因组相关数据库及电子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使得世界各国科学家都能及时得到待分析的资料与数据,也就是就,理论研究的基本条件对所有国家的学者是相近的。3、占基因组95%左右的废弃DNA信息的运作规律尚未有突破性认识,等待着科学家去研究。4、蛋白质工程和药物开发前景广阔。扩展资料:中西医学差异: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从理论上讲,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可能统一的医学体系。“中体西用”曾成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上西医之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无功”,因此,中、西医学应并存共荣而不必强求统一

医学发展史的现代医学

浮躁
狂舞派
现代的医学现代科学技术,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由“整理材料”的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综合起来的体系。近代医学经历了16~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19世纪的大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发展为现代医学。20世纪医学的特点是一方面向微观发展,如分子生物学;一方面又向宏观发展。在向宏观发展方面,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们认识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二是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研究。20世纪以来,基础医学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论的发展,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 20世纪以来医学主要成就如下:内科治疗方面的进步。19世纪后半期,由于药理学的进步,在治疗上虽有了一些改进,但对多数疾病仍无能为力,尤其对一些已知道病源的传染性疾病。20世纪化学治疗和抗生素的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面。1908年德国P.埃尔利希 (1854~1915)和日本秦佐八郎(1873~1938)发现606能治疗螺旋体疾病,开创了化学疗法的先声。1935年G.J.P.多马克(1895~1964)研制成磺胺药,能治多种细菌所致疾病。1928年英国的A.弗莱明 (1881~1955) 发现青霉素有杀菌能力,1941年后H.W.弗洛里(1898~1968)和E.B.钱恩(1906~1979)将青霉素用于临床。1944年美国S.A.瓦克斯曼(1888~1973)发现链霉素能治疗结核病。其后新抗生素相继出现。这些特效疗法是治疗史上划时代的进步。1922年F.G.班廷(1891~1941)提取胰岛素成功,可用以治疗糖尿病。20世纪后半期新药物,包括新抗生素的不断出现,使某些疾病的疗效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治疗方法也有明显进步,例如联合化学治疗的应用从对白血病的治疗到对其他某些肿瘤治疗的发展;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疗法在重症衰弱病人的应用;免疫疗法等。这些药物和疗法使得一些慢性病、难治之症改变了预后,提高了疗效。电除颤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呼吸器等医疗仪器不断改进,使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②诊断技术的发展。W.C.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到20世纪初 X射线诊断便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最初用于观察骨骼状态,1906年借助铋糊检查胃肠运动,以后又改用钡餐、碘油等进行 X射线造影。此后重要的诊断技术进展有:心电图(1903)、梅毒血清反应(1906)、脑血管造影(1911)、心脏导管术(1929)和脑电图(1929)。50年代初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医学,60年代日本采用光导纤维制成胃镜,现在临床已有多种纤维光学内窥镜得到应用。7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 X射线断层成像(CT)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后,微小的病灶都能发现。化验诊断方法也得到发展,如敏感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微微克水平的体内成分含量。其他各种电子仪器在临床各科室也应为应用,如心肺监视器、γ-照相术、电子计算机也应用于诊断系统。1960年可借助羊水检查诊断胎儿血友病,1967年已能进行产前的遗传病染色体检查,1968年发现测定羊水中酶活性的方法,可用以诊断先天性代谢缺陷。70年代可测定羊水中甲胎蛋白以诊断胎儿畸形,产前诊断达到新水平。③内分泌学。1901年高峰让吉分离出肾上腺素,不久,促胰液素也被提取出来,人类开始认识体液调节的功能。以后甲状腺素、胰岛素、各种性激素等相继分离提纯,40年代提取出了肾上腺皮质激素,50~60年代分离出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60年代提出第二信使学说,阐明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推动内分泌学向分子领域发展。④营养学。20世纪以前,营养作为一个学科名词还很少出现在文献中。进入20世纪后,营养学得到很大发展。首先蛋白质在营养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清楚。英国生物化学家F.G.霍普金斯(1861~1947)和E.威尔科克1906年在剑桥大学、美国生物化学家T.奥斯本和L.B.门德尔1916年在耶鲁大学的研究,证明蛋白质有的营养价值高,有的则营养价值不完全。30年代,美国的W.罗斯等花了五、六年时间搞清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差别,1938年证明了人类需要 8种必需氨基酸。第二是维生素的接连发现,如维生素B1(C.芬克,1913);维生素A(E.麦科勒姆和M.戴维斯,1913);维生素D(O.罗森海姆,和T.韦伯斯特等,1926);维生素C(A.圣捷尔吉,1928);维生素B2(R.库恩等,1933);维生素E(H.埃文斯等,1936);维生素B6(S.莱普科夫斯基等,1938);维生素K(P.H.达姆和D.福克斯,1948)等。第三是20世纪后半叶认识到锌、铜、锰、钴、钼、碘等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由于营养学知识的进步,人类搞清了各种营养素缺乏病的病因,便有可能采取“强化食物”等措施来加以防治;使也“完全胃肠外营养法”成为可能。1968年S.杜德里克等首先报道的这一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挽救由于消化道功能障碍等原因而发生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的生命。⑤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等)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来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促进了分子医学的发展及人类对“分子病”的认识。总的来说,分子生物学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的影响已渐渗透到生物学和医学各个领域,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如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等。这将对医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⑥医学遗传学。经典遗传学在20世纪初取得很大进展,通过家系调查已搞清许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但只有在分子生物学兴起后,人们才逐渐能够在基因层次上探讨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以后陆续明确了许多疾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产生缺陷的功能蛋白(如血红蛋白及各种酶),最后产生各种相应的症状(如贫血及各种代谢障碍)。目前已能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技巧在产前诊断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分子遗传学家还在研究将正常基因引入遗传病患者的可能性及途径。⑦免疫学。20世纪后,一系列的预防疫苗相继研制成功,对控制许多传染病效果显著。20世纪初便已发现人体内可有抗自身组织的抗体。1942年发明免疫荧光技术后更得以确证自身抗体的广泛存在。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免疫耐受现象并在实验动物中成功地诱发了耐受状态,这导致细胞系选择学说的出现。这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免疫的作用不限于抗感染,它能识别“己”与“非己”从而维持机体稳定性。此后免疫学的进展层出不穷。50年代发现胸腺与免疫有关,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也得到阐明;60年代 T细胞、B 细胞作用的发现,70年代中叶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诞生。1974年N.K.耶纳提出免疫网络学说。在临床应用方面,免疫学技术作为诊断方法可说始自世纪之初,但最突出的贡献应说是组织和器官移植。免疫学现已成为影响生物学和医学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1971年世界免疫学会上一致认为免疫学应从微生物学中分出成为一独立学科。它包括:免疫化学、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免疫病理学、临床免疫学、肿瘤免疫学和移植免疫等。⑧手术学科的发展。20世纪初,K.兰德施泰纳发现血型,通过配血使输血得以安全进行。这时也开始应用局部麻醉法,40年代肌肉松弛药在临床应用,其后抗菌药应用于外科。这些解决了外科治疗的基本问题。此后外科领域内各专业相继独立。如脑外科、心血管外科、矫形外科、消化外科及整形外科等等。现代神经外科是从20世纪才开始,60年代以来进展很快。电子计算机 X射线成像检查是70年代诊断技术的一项重大进展,提高许多颅内疾病,特别脑出血、颅内肿瘤的诊断率。在一些神经外科中心,CT及磁共振已取代其他造影检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手术领域,提高了难度较大的颅内复杂病变手术的成功率,并使某些过去不能手术的疾病得到治疗的机会。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进展比较突出。脑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由50~80%降低到 3%左右。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的成功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开展了新的途径。脑胶质瘤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和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也有一些进展。显微外科技术发展很快,用得最普遍的是周围神经修复。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使移植及再植外科达到新的水平。还使活骨游离移植成为现实。显微外科技术还把断肢再植,特别是断指再植推向新的水平。⑨器官移植和人造器官。1913年A.卡雷尔就提出把器官取下、培养、移植的观点。1933年异体角膜移植成功,1954年孪生兄弟间肾移植首获成功。其后,随着免疫学的进步,肝移植(T.E.施塔茨尔,1963)、肺移植(J.D.哈代,1963)、胰腺移植(C.W.利勒海,1966)先后完成,1967年南非外科医生C.巴纳德进行首例心脏移植。骨髓移植也取得很大成就。牙科医师也正试验将儿童的牙齿胚粒移植到成人牙床内使生新牙。4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更直接进入医学领域,医学与生物学、化学、电子学、数学、力学、高分子化学、工程学等融为一体,出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学,各种人造器官是其成就之一。1945年荷兰人W.J.科尔夫经二年研究和应用,将人工肾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首获成功;以后他又开始在美国研制人工心脏;1962年斯塔尔采用人造球形瓣膜更换二尖瓣成功;50年代人工心肺机、人工低温术在临床的应用,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得以进行。1982年美国医生给一位61岁的心脏病患者植入“贾维克-7”型人工心脏,使这一领域进入一新阶段。50年代后期,生物医学工程学成为独立学科,除人工脏器外,尚研究人工关节、假肢,人工感官等。60年代激光应用于临床。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首先用于眼科。⑩精神病学。20世纪初德国的E.克雷佩林 (1856~1926)曾用著作和讲演等方式介绍精神病的分类方法,并阐明早发性痴呆等的意义,使精神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一。维也纳的S.弗洛伊德(1856~1939)创“精神分析”学说,认为精神作用影响潜在意识,性的本能与这种作用有重要关系。1930年之前,很少有效的精神病疗法。如1918年曾用疟原虫接种治疗麻痹性痴呆。30年代,胰岛素治疗休克和电休克疗法先后应用于临床,这成为化学治疗应用之前精神病的两大治疗方法。1950年氯丙嗪合成,1952年P.迪莱将其用于精神病人获得成功。后又发现利血平的疗效,于是精神病治疗进入化学治疗的阶段。20世纪后半叶讨论心理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如心身医学以及行为医学等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