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威皇台社区到明清街公交是几路

此所游已
活三更
公交线路:3路,全程约6.5公里1、从皇台小区步行约200米,到达治沙研究所站2、乘坐3路,经过14站, 到达区政府站3、步行约610米,到达明清街东口

甘肃有什么风景名胜

从军记
红茶镇
兴隆山国家重点自然护区 AAAA 兰州市榆中县 甘肃省3335306237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730117 (0931)5251081 2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AAAA 天水市麦积区 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泉湖路2号 72 (0938)2731407 (0938)2731407 3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 AAAA 平凉市崆峒区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管理局 744021 (0933)8239533 (0933)8239538 4 酒泉西汉胜迹 AAAA 酒泉市肃州区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公园路100号 735000 (0937)2633441、2630858 (0937)2633441-8114、8241 5 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AA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736200 (0937)8882074 (0937)8882073 6 敦煌阳关文物旅游景区 AA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路36号 736200 (0937)8889323 (0937)8601298 7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AA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滨河路银海接待中心二楼 736200 (0937)8841885 (0937)8841885 8 嘉峪关文物景区 AAAA 嘉峪关市 甘肃省嘉峪关市关城文物管理处 735100 (0937)6225518、6263058 (0937)6225518 9 张掖大佛寺 AAAA 张掖市甘州区 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 734000 (0936)8212049 (0936)8219671 10 肃南马蹄寺风光旅游区 AAAA 张掖市肃南县 甘肃省肃南县马蹄寺风光旅游区 734028 (0936)8891610 (0936)8891610 11 五泉山公园 AAAA 兰州市城关区 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南路103号 730030 (0931)8243247 12 治力关风景区 AAAA 甘南州临漳县 甘肃临漳县城关城北大街160号 747500 (0941)3121471 13 武威市博物馆 AA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文庙 733000 (0935)2215849 14 雷台旅游区 AA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北关中路 733000 (0935)2215852 (0935)2231680 15 兰州水车博览园 AAAA 兰州市城关区 甘肃省兰州市雁宁路中立桥西黄河南岸 730030 (0931)8587111 (0931)8580722 16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 AAAA 临夏州和政县 甘肃省和政县吊滩乡 731200 (0930)5580181 (0930)5523709 17 拉卜寺 AAAA 甘南州夏河县 甘肃省夏河县拉卜寺 747100 13909419686 (0941)7121774 18 贵青山/遮阳山旅游景区 AAAA 定西市漳县 甘肃省漳县武阳路75号 748300 13909328703 (0932)4863231 19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AAAA 兰州市永登县 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 730333 (0931)6530015 (0931)6530308 20 南郭寺公园 AAA 天水市秦州区 甘肃省天水市南郭寺景区 741000 (0938)8623147 21 玉泉观景区 AAA 天水市秦州区 甘肃省天水市上庵沟玉泉沟景区 741000 (0938)8213957 22 甘谷大象山 AAA 天水市甘谷县 甘肃省甘谷县大象山文物管理所 741200 (0938)3325315 23 武山水帘洞景区 AAA 天水市武山县 甘肃省武山县榆盘乡钟楼村水帘洞景区 741318 (0938)3421081 24 泾川回山王母宫 AAA 平凉市泾川县 甘肃省泾川县旅游局 744300 13830316166 (0933)332134825 泾川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 AAA 平凉市泾川县 甘肃省泾川县水土保持局 744300 13830316116 (0933)3321281 26 庆阳县周祖陵森林公园 AAA 庆阳市庆城县 甘肃省庆阳县周祖陵森林公园 745100 (0934)3229665、3315729 (0934)3222886 27 凉州百塔寺 A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百塔寺管理处 733000 (0935)2736599 28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AAA 武威市天祝县 甘肃省天祝县林业局 733200 (0935)3810001 (0935)3121537 29 高台大湖湾国家水利风景区 AAA 张掖市高台县 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上庄村 734308 (0936)6682580 (0936)6625069 30 高台月牙湖公园 AAA 张掖市高台县 甘肃省高台县县府街31号 734300 (0936)6621837 (0936)6621837 31 高台祁连葡萄庄园 AAA 张掖市高台县 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河西局 734304 (0936)6662720 (0936)6661958 32 祁丰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 AAA 张掖市肃南县 甘肃省肃南县祁丰藏族乡 734028 (0936)6164852、6164555 (0936)6164851 33 金塔鸳鸯湖风景区 AAA 酒泉市金塔县 甘肃省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管理所 745300 (0937)4441831 (0937)4441831 34 酒泉常青苑 AAA 酒泉市肃州区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新城区肃南路 735000 (0937)2664160 (0937)2681791 35 迭部腊子口风景区 AAA 甘南州迭部县 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风景区 747400 (0941)5623683 (0941)5623683 36 兰州市白塔山公园 AA 兰州市城关区 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公园 730046 (0931)8360800 37 兰州水车园 AA 兰州市七里河区 兰州市南滨河中路4号 730050 (0931)2612861、2640353 38 兰州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AA 兰州市城关区 兰州市盐场路枣树沟27号 730046 (0931)83414827 39 兰州仁寿山公园 AA 兰州市安宁区 兰州市安宁区桃林路169号 730070 (0931)7666592 (0931)7617733 40 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AA 兰州市永登县 甘肃省永登县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730300 (0931)6422587 41 安定区玉湖公园 AA 定西市安定区 定西市安定区永定西路71号 743000 (0932)8261388 (0932)8261388 42 甘肃省仁寿山森林公园 AA 定西市陇西县 甘肃省陇西县甘肃省仁寿山森林公园 748100 (0932)6614036 43 临洮县岳麓山森林公园 AA 定西市临洮县 甘肃省临洮县岳麓山公园 730500 (0932)2242384 (0932)2231063 44 渭源县灞陵桥公园 AA 定西市渭源县 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元角131号 748200 (0932)4132650 (0932)4132171 45 夏河桑科草原旅游风景区 AA 甘南州夏河县 夏河县桑科乡人民政府 747100 (0941)7121509 46 卓尼县大峪沟香巴拉度假山庄 AA 甘南州卓尼县 甘肃省卓尼县大峪牧场 747600 (0941)3621301 47 合作市当周草原旅游风景区 AA 甘南州合作市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当周草原 747100 13893948899 (0941)8232226 48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 AA 甘南州合作市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合作寺院管理委员会 747000 (0941)8231118 (0941)8232226 49 玛曲天下黄河第一弯旅游风景区 AA 甘南州玛曲县 甘肃省玛曲县政府统办楼 747300 (0941)6122781 (0941)6122781 50 碌曲郎木寺旅游景区 AA 甘南州碌曲县 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村 747200 13893906887 (0941)6621670 51 碌曲则岔石林旅游景区 AA 甘南州碌曲县 甘肃省碌曲县拉仁关乡则岔村 747200 13909416787 (0941)6621670 52 临夏市人民红园 AA 临夏州临夏市 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2号 731100 (0930)6214514 53 临夏市东郊公园 AA 临夏州临夏市 甘肃省临夏市折桥乡李孟村史家1号 731100 (0930)6360414 54 积石民俗村风景区 AA 临夏州积石山县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镇 731700 (0930)7722923 55 马跑泉公园 AA 天水市北道区 天水市北道区马跑泉路1号 72 (0938)2711539 56 龙园 AA 天水市北道区 天水市马跑泉路 70 (0938)2730676 (0938)2735145 57 卦台山 AA 天水市北道区 天水市北道区南镇卦台山旅游景点管理处 79 (0938)2616516 (0938)2625499 58 崆峒区柳湖公园 AA 平凉市崆峒区 平凉市崆峒区公园路20号 744000 (0933)8212945 59 太统森林公园 AA 平凉市崆峒区 平凉市崆峒区太统森林公园 744000 (0933)8714244 (0933)8714304 60 崇信龙泉寺风景名胜区 AA 平凉市崇信县 甘肃省崇信县龙泉寺管理所 744200 (0933)6121236 61 紫荆山公园 AA 平凉市庄浪县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中心街南巷 744600 (0933)6626756 62 荆山森林公园 AA 平凉市灵台县 甘肃省灵台县中学路 744400 13993339310 (0933)3621600 63 古灵台 AA 平凉市灵台县 甘肃省灵台县东大街38号 744400 13809334809 (0933)3621586 64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 AA 庆阳市西峰区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 745000 (0934)8423474 (0934)8229976 65 东湖公园 AA 庆阳市西峰区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九龙北路1号 745000 (0934)8216547 (0934)8669015 66 双塔森林公园 AA 庆阳市华池县 甘肃省华池县双塔森林公园 745600 (0934)5121025 67 潜夫山森林公园 AA 庆阳市镇原县 甘肃省镇原县北山 744500 13884125821 (0934)7122444 68 武都县万象洞 AA 陇南市武都县 甘肃省武都县汉王镇 746041 (0939)8528414 69 武威天梯山石窟 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文化体育局 733000 13519054171 70 凉州西郊公园 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公园路12号 733000 (0935)611184871 张掖森林公园 AA 张掖市甘州区 甘肃省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 734000 (0936)8671177 (0936)8671233 72 甘州区甘泉公园 AA 张掖市甘州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泉公园 734000 (0936)8215158 73 张掖市黑河森林公园 AA 张掖市甘州区 张掖市黑河森林公园 734000 (0936)8825038 74 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AA 张掖市山丹县 甘肃省山丹县文化街3号 734100 (0936)2721464 75 临泽县双泉湖旅游景区 AA 张掖市临泽县 甘肃省临泽县双泉湖垂钓园 734200 (0936)5553423 76 临泽香姑寺旅游景区 AA 张掖市临泽县 甘肃省临泽县板桥镇 734207 13309362978 77 山丹县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 AA 张掖市山丹县 甘肃省山丹县南湖 734100 (0936)2723342 78 敦煌仿宋沙州城 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文化局古城管理所 736200 (0937)8888003 79 敦煌三危山旅游景区 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沙州北路5号 736200 (0937)8829998 (0937)8822019 80 敦煌历史博览园 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敦月公路鸣沙山路口 736200 (0937)8882555 (0937)8882558 81 酒泉大法幢寺 AA 酒泉市肃州区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大法幢寺 735000 (0937)2623011 (0937)2623011 82 肃北县人民公园 A 张掖市肃北县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公园路路东67号 736300 (0936)8122387 83 敦煌市白马塔景区 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白马塔景区管理处 备 注 4A:19家;3A:16家;2A:46家;1A:2家。

牟德生,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是什么职称

缝衣浅带
仁者
有参数控制文件

知识产权的概念 要求详细 08年4-9日13点30分前回答 我会追分的

击鼓
赫克托
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3236373139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客体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品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成果的一切权利。 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制止不正当竞争,而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2、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财产权。 (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5)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6)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一般说来,财产有三类: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其中后者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通常分为两部分,即“工业产权 ”和“版权 ”。根据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对下列各项知识财产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总之,知识产权涉及人类一切智力创造的成果。 从法律上讲,知识产权具有3种特征:1,地域性,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力、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2,独占性或专有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3,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为了保护智力劳动成果,促进发明创新,早在一百多年前,国际上已开始建立保护知识产权制度。1883年在巴黎签署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6在瑞士伯尔尼签署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the 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1891年在马德里签署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此外还先后签署了《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1925年)、《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1957年)、《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1958年)、《专利合作条约》(1970年)、《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1989年)等等。 为了促进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各国和各知识产权组织间的合作,“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和“国际保护文学作品联盟”的51个成员国于1967年7月1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共同缔约建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该组织于1974年12月成为联合国16个专门机构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逐步建立知识产权制度。1983年3月,中国实行了商标法;1985年4月实行了专利法;1990年9月又颁布了著作权法,并于1991年6月1月起开始实施。中国于1980年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5年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90年12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成立。1992年1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备忘录》。至1994年5月,中国已经加入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国际公约。 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大会系列会议讨论了中国和阿尔及利亚于1999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上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案例解析:知识产权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过程中只要仔细把握住几个要点就可以轻松应对考题了。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几类主要的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我们应该掌握每一类权利主体、客体、内容及保护救济方式;值得注意的还有授予专利权的实体条件、程序条件及专利权的期限、无效与终止;商标权的注册、争议及终止。考研教育网本期专题将结合近年相关真题进行讨论。 下面来看一个例题: [选择]赵华与王红学习了《知识产权法》后,在一期讨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赵华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水平和保护力度都与国际接轨,满足了“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的要求,王红认为,中国加入了《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重要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但世贸组织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要求更为全面和严格,她们两人将我国已经加入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条约所要求的一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原则列在纸上,请问她们列举的哪些原则是正确的?(ABCD) A.国民待遇原则 B.透明度原则 C.独立保护原则 D.优先权原则 [分析]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独立保护原则、自动保护原则及优先权原则。 2006年真题: 45.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A) A.十年 B.十年 C.二十五年 D.五十年 [分析]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10年,均自申请日之日起计算,故本题答案是A项。 46.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文字作品著作权产生的时间为(B) A.作品创作时 B.作品完成时 C.作品发表时 D.作品出版时 [分析]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其何时产生取决于作品的完成,而不是作品的发表或出版。《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著作权法未对作品类型加以区别,因此,作品完成即取得著作权适用于所有作品。故本题答案是B项。 注意:本题容易混淆之处在于作品“完成时”和作品“发表时”。作品的完成是指特定思想一定用一定方式表达出来即可。在文字作品中,哪怕是初稿也是享有著作权的。著作权取得的自动性主要是指作品完成即取得。发表是指向社会公众以一定方式公开。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影视作品、摄影作品等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是从首次发表之日开始计算。 2005年真题: 38.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以下发明创造中不能授予专利权的是(D) A.饮料的配方 B.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方法 C.疾病治疗仪的制造方法 D.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力法 [分析]根据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故本题答案是D项。 39.甲创作一小说已发表;乙经甲同意,将该小说改编成戏剧剧本,也已发表;丙表演该戏剧并由丁音像公司制作成录像制品出售,丁应(D) A.只向甲付酬 B.只向乙付酬 C.只向丙付酬 D.向甲、乙、丙付酬 [分析]在本案,甲是原作品著作权人,乙是改编作品著作权人,丙是表演者,丁是录音制作者。根据《著作权法》第39条第2款,由于丁使用乙编成的戏剧剧本,因此必须向乙和甲支付报酬;根据第40条规定,丙表演,因此丁也应对其支付报酬。故本题答案是D项。 2004年真题: 34.依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智力创作成果中不属于作品的是(B) A.讲稿 B.魔术 C.地图 D.杂技 [分析]我国著作权法中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其构成要件如下:(1)属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中的智力成果;(2)具有独创性。其含义有二:一是作品系独立完成;二是作品必须体现作者的个性特征,属于作者的智力劳动创作结果;(3)可复制性。魔术不具有有形复制性,不属于作品。故本题答案是B项。 46、某公司生产了一种饮料,其注册商标是乐哈哈。该公司又将哈哈乐、乐乐哈作为该饮料公司的商标予以注册。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哈哈乐、乐乐哈为(B) A、证明商标 B、联合商标 C、防御商标 D、集体商标 [分析]《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联合商标是指同一人在同类商品上使用一组近似的商标。防御商标是指同一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同一个商标。根据上述定义可知本题答案应该选B项。 2003年真题: 72.我国的商标注册实行(BCD)原则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单一性 D、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 [分析]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商标所有人是否申请商标注册,完全由其自由决定是否申请注册,法律不作强制规定,但是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因此,对商标所有人而言,商标注册实行以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的原则(D项)。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的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商标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这就是说,对于这种情况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的原则(B项),即谁先提出申请,谁就有可能获得商标权。但如果同一天提出申请,商标局则初步审定使用在先的商标。这种使用在先(A项)并不是商标注册的原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判断。就商标和其使用商品的关系看,商标注册申请只能就一类商品提出一个商标申请。如果同一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同一商标,应当按照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如果已经注册的商标需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应当另行提出注册申请。这就是商标注册的单一性原则(C项)。 78.比较下列概念:职务发明与职务作品。 [分析]职务发明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所创造的作品。两者的区别在于:(1)职务发明属于专利权的客体;职务作品属于著作权的客体。(2)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所在单位;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一般情况下归作者享有,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除了署名权之外的其他著作权才归单位享有。参考资料:http://kaoyan.eol.cn/fu_xi___2157/20060905/t20060905_194799.shtml

甘肃凉州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谓也
河润九里
甘肃凉州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3-02-06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注册成立内的股份有限公司容(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新地村。甘肃凉州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060006062910XY,企业法人曹武年,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甘肃凉州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牛、羊的养殖;饲草种植。(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甘肃凉州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和资讯。

甘肃省境内全部风景区的名称

红珊瑚
不灯港
  兴隆山国家重点自然护区6230 AAAA 兰州市榆中县 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730117 (0931)5251081  2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AAAA 天水市麦积区 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泉湖路2号 72 (0938)2731407 (0938)2731407  3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 AAAA 平凉市崆峒区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管理局 744021 (0933)8239533 (0933)8239538  4 酒泉西汉胜迹 AAAA 酒泉市肃州区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公园路100号 735000 (0937)2633441、2630858 (0937)2633441-8114、8241  5 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AA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736200 (0937)8882074 (0937)8882073  6 敦煌阳关文物旅游景区 AA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路36号 736200 (0937)8889323 (0937)8601298  7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AA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滨河路银海接待中心二楼 736200 (0937)8841885 (0937)8841885  8 嘉峪关文物景区 AAAA 嘉峪关市 甘肃省嘉峪关市关城文物管理处 735100 (0937)6225518、6263058 (0937)6225518  9 张掖大佛寺 AAAA 张掖市甘州区 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 734000 (0936)8212049 (0936)8219671  10 肃南马蹄寺风光旅游区 AAAA 张掖市肃南县 甘肃省肃南县马蹄寺风光旅游区 734028 (0936)8891610 (0936)8891610  11 五泉山公园 AAAA 兰州市城关区 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南路103号 730030 (0931)8243247  12 治力关风景区 AAAA 甘南州临漳县 甘肃临漳县城关城北大街160号 747500 (0941)3121471  13 武威市博物馆 AA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文庙 733000 (0935)2215849  14 雷台旅游区 AA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北关中路 733000 (0935)2215852 (0935)2231680  15 兰州水车博览园 AAAA 兰州市城关区 甘肃省兰州市雁宁路中立桥西黄河南岸 730030 (0931)8587111 (0931)8580722  16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 AAAA 临夏州和政县 甘肃省和政县吊滩乡 731200 (0930)5580181 (0930)5523709  17 拉卜楞寺 AAAA 甘南州夏河县 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 747100 13909419686 (0941)7121774  18 贵青山/遮阳山旅游景区 AAAA 定西市漳县 甘肃省漳县武阳路75号 748300 13909328703 (0932)4863231  19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AAAA 兰州市永登县 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 730333 (0931)6530015 (0931)6530308  20 南郭寺公园 AAA 天水市秦州区 甘肃省天水市南郭寺景区 741000 (0938)8623147  21 玉泉观景区 AAA 天水市秦州区 甘肃省天水市上庵沟玉泉沟景区 741000 (0938)8213957  22 甘谷大象山 AAA 天水市甘谷县 甘肃省甘谷县大象山文物管理所 741200 (0938)3325315  23 武山水帘洞景区 AAA 天水市武山县 甘肃省武山县榆盘乡钟楼村水帘洞景区 741318 (0938)3421081  24 泾川回山王母宫 AAA 平凉市泾川县 甘肃省泾川县旅游局 744300 13830316166 (0933)3321348  25 泾川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 AAA 平凉市泾川县 甘肃省泾川县水土保持局 744300 13830316116 (0933)3321281  26 庆阳县周祖陵森林公园 AAA 庆阳市庆城县 甘肃省庆阳县周祖陵森林公园 745100 (0934)3229665、3315729 (0934)3222886  27 凉州百塔寺 A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百塔寺管理处 733000 (0935)2736599  28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AAA 武威市天祝县 甘肃省天祝县林业局 733200 (0935)3810001 (0935)3121537  29 高台大湖湾国家水利风景区 AAA 张掖市高台县 甘肃省高台县宣化镇上庄村 734308 (0936)6682580 (0936)6625069  30 高台月牙湖公园 AAA 张掖市高台县 甘肃省高台县县府街31号 734300 (0936)6621837 (0936)6621837  31 高台祁连葡萄庄园 AAA 张掖市高台县 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河西局 734304 (0936)6662720 (0936)6661958  32 祁丰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 AAA 张掖市肃南县 甘肃省肃南县祁丰藏族乡 734028 (0936)6164852、6164555 (0936)6164851  33 金塔鸳鸯湖风景区 AAA 酒泉市金塔县 甘肃省金塔县鸳鸯池水库管理所 745300 (0937)4441831 (0937)4441831  34 酒泉常青苑 AAA 酒泉市肃州区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新城区肃南路 735000 (0937)2664160 (0937)2681791  35 迭部腊子口风景区 AAA 甘南州迭部县 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风景区 747400 (0941)5623683 (0941)5623683  36 兰州市白塔山公园 AA 兰州市城关区 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公园 730046 (0931)8360800  37 兰州水车园 AA 兰州市七里河区 兰州市南滨河中路4号 730050 (0931)2612861、2640353  38 兰州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AA 兰州市城关区 兰州市盐场路枣树沟27号 730046 (0931)83414827  39 兰州仁寿山公园 AA 兰州市安宁区 兰州市安宁区桃林路169号 730070 (0931)7666592 (0931)7617733  40 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AA 兰州市永登县 甘肃省永登县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730300 (0931)6422587  41 安定区玉湖公园 AA 定西市安定区 定西市安定区永定西路71号 743000 (0932)8261388 (0932)8261388  42 甘肃省仁寿山森林公园 AA 定西市陇西县 甘肃省陇西县甘肃省仁寿山森林公园 748100 (0932)6614036  43 临洮县岳麓山森林公园 AA 定西市临洮县 甘肃省临洮县岳麓山公园 730500 (0932)2242384 (0932)2231063  44 渭源县灞陵桥公园 AA 定西市渭源县 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元角131号 748200 (0932)4132650 (0932)4132171  45 夏河桑科草原旅游风景区 AA 甘南州夏河县 夏河县桑科乡人民政府 747100 (0941)7121509  46 卓尼县大峪沟香巴拉度假山庄 AA 甘南州卓尼县 甘肃省卓尼县大峪牧场 747600 (0941)3621301  47 合作市当周草原旅游风景区 AA 甘南州合作市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当周草原 747100 13893948899 (0941)8232226  48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 AA 甘南州合作市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合作寺院管理委员会 747000 (0941)8231118 (0941)8232226  49 玛曲天下黄河第一弯旅游风景区 AA 甘南州玛曲县 甘肃省玛曲县政府统办楼 747300 (0941)6122781 (0941)6122781  50 碌曲郎木寺旅游景区 AA 甘南州碌曲县 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村 747200 13893906887 (0941)6621670  51 碌曲则岔石林旅游景区 AA 甘南州碌曲县 甘肃省碌曲县拉仁关乡则岔村 747200 13909416787 (0941)6621670  52 临夏市人民红园 AA 临夏州临夏市 甘肃省临夏市红园路2号 731100 (0930)6214514  53 临夏市东郊公园 AA 临夏州临夏市 甘肃省临夏市折桥乡李孟村史家1号 731100 (0930)6360414  54 积石民俗村风景区 AA 临夏州积石山县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镇 731700 (0930)7722923  55 马跑泉公园 AA 天水市北道区 天水市北道区马跑泉路1号 72 (0938)2711539  56 龙园 AA 天水市北道区 天水市马跑泉路 70 (0938)2730676 (0938)2735145  57 卦台山 AA 天水市北道区 天水市北道区南镇卦台山旅游景点管理处 79 (0938)2616516 (0938)2625499  58 崆峒区柳湖公园 AA 平凉市崆峒区 平凉市崆峒区公园路20号 744000 (0933)8212945  59 太统森林公园 AA 平凉市崆峒区 平凉市崆峒区太统森林公园 744000 (0933)8714244 (0933)8714304  60 崇信龙泉寺风景名胜区 AA 平凉市崇信县 甘肃省崇信县龙泉寺管理所 744200 (0933)6121236  61 紫荆山公园 AA 平凉市庄浪县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中心街南巷 744600 (0933)6626756  62 荆山森林公园 AA 平凉市灵台县 甘肃省灵台县中学路 744400 13993339310 (0933)3621600  63 古灵台 AA 平凉市灵台县 甘肃省灵台县东大街38号 744400 13809334809 (0933)3621586  64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 AA 庆阳市西峰区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 745000 (0934)8423474 (0934)8229976  65 东湖公园 AA 庆阳市西峰区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九龙北路1号 745000 (0934)8216547 (0934)8669015  66 双塔森林公园 AA 庆阳市华池县 甘肃省华池县双塔森林公园 745600 (0934)5121025  67 潜夫山森林公园 AA 庆阳市镇原县 甘肃省镇原县北山 744500 13884125821 (0934)7122444  68 武都县万象洞 AA 陇南市武都县 甘肃省武都县汉王镇 746041 (0939)8528414  69 武威天梯山石窟 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文化体育局 733000 13519054171  70 凉州西郊公园 AA 武威市凉州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公园路12号 733000 (0935)6111848  71 张掖森林公园 AA 张掖市甘州区 甘肃省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 734000 (0936)8671177 (0936)8671233  72 甘州区甘泉公园 AA 张掖市甘州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泉公园 734000 (0936)8215158  73 张掖市黑河森林公园 AA 张掖市甘州区 张掖市黑河森林公园 734000 (0936)8825038  74 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AA 张掖市山丹县 甘肃省山丹县文化街3号 734100 (0936)2721464  75 临泽县双泉湖旅游景区 AA 张掖市临泽县 甘肃省临泽县双泉湖垂钓园 734200 (0936)5553423  76 临泽香姑寺旅游景区 AA 张掖市临泽县 甘肃省临泽县板桥镇 734207 13309362978  77 山丹县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 AA 张掖市山丹县 甘肃省山丹县南湖 734100 (0936)2723342  78 敦煌仿宋沙州城 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文化局古城管理所 736200 (0937)8888003  79 敦煌三危山旅游景区 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沙州北路5号 736200 (0937)8829998 (0937)8822019  80 敦煌历史博览园 A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敦月公路鸣沙山路口 736200 (0937)8882555 (0937)8882558  81 酒泉大法幢寺 AA 酒泉市肃州区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大法幢寺 735000 (0937)2623011 (0937)2623011  82 肃北县人民公园 A 张掖市肃北县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公园路路东67号 736300 (0936)8122387  83 敦煌市白马塔景区 A 酒泉市敦煌市 甘肃省敦煌市白马塔景区管理处  备 注 4A:19家;3A:16家;2A:46家;1A:2家。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解其桎梏
两个人
甘肃省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置,始于清代末年,当时仅有小型的农业试验场。民国年303133间,成立农业改进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得以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臻于完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概况清光绪32年(1906年),甘肃省在兰州西贡院设南北农业试验场,翌年在兰州小西湖设试验外场。清宣统三年(1911年)两场停办。民国2年(1913年),西贡院农试场重新开办。民国17年(1928年)以西贡院农试场为基础,改设为第一农事试验场,并在天水、平凉、武威、张掖、酒泉分别设立第二、三、四、五、六农事试验场,在兰州庙滩子设河北农事试验场。民国27年(1938年),经甘肃省政府核定将经济部西北种畜场、甘肃省第一农事试验场、兰州小西湖苗圃等机构合并改组成立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下设农艺、园艺、病虫害、保土、森林、畜牧、推广、农经、农业化学、垦殖等专业组。省建设厅长陈体诚兼任所长,杨著诚任副所长。民国28年(1939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所址迁入兰州雁滩农场。所部设农艺、森林、农政、畜牧兽医、植物病虫、土壤肥料6个组,并接收徽县、成县、定西、临洮、靖远、武威6个县苗圃及天水、平凉、岷县3个农场,将经济部西北种畜场改为甘坪寺种畜场。由省建设厅长李世军兼任所长,程景皓为副所长。12月,为责任专一,甘肃省政府委任李茂代理所长。民国29年(1940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与行政院农产促进委员会合作办理农业推广事宜,所内增设农业推广处,并设榆中农推试验县办事处及天水、泾川、临洮3个农业推广所,1月,在岷县、平凉、张掖分别设第一、二、三区农试场。民国30年(1941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下增设皋兰农试场和兰州农业推广所,并从浙江大学农学院聘请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来甘肃工作,增强了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力量。民国31年(1942年),甘肃省政府为配合抗(日)建(国)大业,增产食粮,对农改所充实人员,增加经费,调整组织。委任汪国舆任所长,王金铭任副所长。所内分设总务、会计、技术3个室。技术室下设园艺、农艺、森林、病虫害、保土、推广6个组。附属机构有张掖、平凉、岷县3个区农场,甘坪寺种畜场,兰州、临洮、天水、徽县、靖远、泾川、榆中、平凉、张掖9个农业推广所,皋兰、天水、徽县、靖远、泾川、张掖、高台、临泽、敦煌、成县10个植棉办事处。民国32年(1943年),甘肃农业改进所为集中力量进行各项农林畜牧实验工作,将下设的雁滩农场改为农林实验总场,并设张家寺实验分场。为分区进行农林实验工作,将所属的张掖、岷县、平凉3个区农场分别改组为河西区、洮岷区、陇东区3个农林实验场。增设陇南区农林实验场(设在天水)和皋兰、岷县、武威、永登4个农业推广所及兽医防治大队一队。甘坪寺种畜场改为“甘肃省甘坪寺种畜场”。所属的皋兰、定西、徽县、靖远、平凉、张掖、武威、临洮8座中心苗圃,分别改为县苗圃,交各县府管理。雁滩苗圃改隶甘肃省造林会。各县植棉机构撤销,业务由推广所兼办。民国34年(1945年),为增强推广事宜,所下增设酒泉、清水、静宁3个农业推广所。王金铭升任甘肃农业改进所所长。民国35年(1946年)秋,王金铭辞职,所长暂由建设厅长张心一兼理,后由陈元昌代理。民国36年(1947年)张桂海任甘肃农业改进所所长;民国37年(1948年)袁义田、刘宗向任副所长,并同时成立陇西、渭源、成县、甘谷等4个推广所。1946年,甘肃农业改进所的总人数由建所初的16人增加到134人,其中技术人员95人。建国前夕,甘肃农业改进所机构设置有:技术室、推广处、总务处、会计室、出纳股、文书股、庶务股;农艺、园艺、病虫害防治、森林、保土等专业组及雁滩实验区;下属机构有18个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和河西、陇东、洮岷、陇南4个区农林实验场,张家寺农场,雁滩农林实验总场。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机构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稳步发展阶段(1949年—1965年)1949年8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甘肃农业改进所,同年10月25日,甘肃行政公署第一次专员联席会议决定恢复甘肃农业改进所。1950年2月后改名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农业改进所。1952年,在甘肃农业改进所的基础上,分别在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成立了甘肃省农林厅农业试验总场,下设经管股、技术股、推广股及甘谷、平凉两个直属试验分场;在雁滩成立了甘肃省农林厅园艺试验总场(1957年迁至榆中),在武威、天水设园艺试验分场。到1957年底,已建立省、地两级农业试验场、站共8处,分布在兰州、定西、西峰、甘谷、武都、临夏、甘南、张掖等地区。另外,在安西设立棉花试验站(后改为中国农科院河西走廊棉花试验站);徽县设立蚕桑试验站;文县设立草坪药物试验场。截止1957年,全省已有农业、园艺技术干部147人,其中:相当大学程度的67人,技术辅助人员71人。1958年10月5日,在甘肃省农林厅农业试验总场和甘肃省农林厅园艺试验总场的基础上,在武威黄羊镇成立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冯祖述为所长。同年12月25日,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甘肃农业科学院(地级),隶属于省人民政府领导,与甘肃农业大学合设一个党委(1959年院、校分设党委),并代管省上设在黄羊镇的水利、畜牧、农业机械3个中专学校(1963年取消领导关系)。农科院下设的行政组织机构有:党委办公室(包括秘书、组织、宣传、保卫、共青团委等)、院办公室、科学技术工作处(附设科学情报科)、总务处(下设财务科、基建科、伙管科、总务科)、人事处;业务机构设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棉花、园艺、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林业、畜牧兽医(代管)、农业机械(代管)等9个专业研究所,水利、畜牧、农业经济、新技术4个研究室(组),综合化验室及兰州、黄羊试验农场、榆中园艺试验场。农科院各专业所还在全省选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立专业或综合性农村基点,成为农业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的前哨阵地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辐射源。1960年—-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在全省大规模精简机构下放干部中,全院职工由1961年8月的548人精简下放到1962年4月的138人。农业科研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1962年5月,经济作物研究所并入粮食作物研究所,改为作物研究所。同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决定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停止下放干部,已经下放到基层的科技人员,绝大多数陆续回到原工作单位,情况得以好转。1963年3月,鉴于黄羊镇在气候、水电设备条件及社会条件对发展农业科研的局限性,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甘肃农业科学院由武威黄羊镇迁入兰州安宁区刘家堡,院部和作物研究所暂借兰州师范专科学校两个单元的宿舍楼办公,园艺所、植保所在邱家湾玻璃厂旧址住宿办公。1964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甘肃农业科学院共同在甘谷建立了“甘谷小麦锈病试验站”(1966年“文革”开始后撤销)。1965年9月院部又迁到邱家湾玻璃厂旧址,与园艺、植物保护两个研究所一起办公,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新院址。1957年—1965年,全省各地区一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也在原地区试验场(站)的基础上先后扩建而成。扩建的时间是:1957年庆阳地区农科所,1958年武都地区农科所和兰州市农科所,1959年临夏回族自治州综合农业研究所和张掖地区、平凉地区、定西地区农科所,1960年天水地区农科所,1963年酒泉地区农科所,1965年武威地区农科所。从1963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各地、州、市农科所的行政、人事由所在地区农(林)牧局领导,科研业务和经费由省农科院领导(“文革”开始以后到1985年,省农科院和地区所之间的业务领导关系中断)。至此,全省农业科研工作已形成体系,农业科研机构已具备相当规模,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壮大,为我省农业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创建了良好条件。这一时期在甘肃农业科学院任职的院领导有:1959年6月,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鹏图兼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杰任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1960年刘卫民任副书记、杨志贤任副院长;1965年龚复兴任书记,白彦博、吴治国任副院长。2、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年—1976年)1966年,“文革”开始后,农科院的科技人员大多集中在院部参加“文化大革命”,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67年2月5日,农科院职工群众组织夺了院、所的领导权,由院、所职工群众推选代表组成“甘肃农科院临时生产管理委员会”,领导全院的科研生产工作。1968年4月11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甘肃农业科学院”改称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并成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革命委员会,原农科院副院长白彦博任革委会主任,各专业研究所、试验场分别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同年10月31日,按照省革命委员会指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又迁回武威黄羊镇,办“五七干校”,搞“斗、批、改”。1969年2月4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1969年10月,在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甘肃省农牧业管理局下属的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县级)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各专业研究所随之解体,大批科技人员下放“干校”劳动或被强迫退职和遣返回家,科技力量被严重削弱。1970年初,农业科技工作队革委员筹备小组按农村基点的布局组建了河西、中部、陇东、陇南4个党支部,分片管理所在地区的农村基点。同年9月2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张掖九公里“五七干校”(即园艺场)一部分(土地2100亩,果树2万余株,职工72人)划归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1971年1月,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解放军“三支两军”代表刘洪生任书记,段亚君任主任。下设:政工组,办事组,业务组,甘谷、黄羊两个农药实验组,林业规划组,张掖、黄羊、兰州3个试验场。农业科技人员主要是下农村帮助社队搞生产、“学大寨”。1972年9月,榆中园艺场划归省科技队领导。同年12月,在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的基础上恢复县级建制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隶属省农业局领导。1973年7月3日,根据甘肃省农业局指示,中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研究决定,恢复粮食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园艺4个专业研究所,民勤治沙站也划归省农科院领导。1975年又建立经济作物和林业两个研究所,张掖九公里园艺场全部划归省农业科学院。1975年6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由县级改为地级,隶属省农业厅领导,丁惠民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6年1月,院行政机构改设为政治处、办公室、业务处、后勤处。这一时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机构经历了一个被撤销、改并和恢复的历程,队伍经历了一个被遣散、下放和收回的过程,试验研究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停顿状态,农业科研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3、整顿提高阶段(1977年—1985年)1978年,甘肃省科学大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的相继召开,预示着科学的春天已开始回归祖国大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甘肃省的农业科技工作,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指引下,蓬勃地向前发展。1978年8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甘肃农业科技》编辑组和图书资料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科技情报研究所;同时将林业科学研究所和民勤治沙站划归省林业厅领导。同年10月,将园艺所分解为果树研究所和蔬菜研究所。1979年1月,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撤销省农科院革命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任命王克为党委书记,张作良任院长。同年4月,院水产组扩建为水产研究所。1982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农科院院址再次由武威黄羊镇迁回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党务及干部隶属省委农村工作部管理,业务和财务归省农业厅领导。是年,为解决中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省农科院在定西唐家堡建立了以旱农为主的综合治理实验区,并开展跨省区多学科的协作研究。1983年,按照领导班子“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中共甘肃省委调整了省农科院的领导班子,由高兆兴任书记,曹尔昌任院长。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组建后,对农科院科研体制建设和研究任务提出了新的设想意见:确定中部定西干旱地区、河西灌溉农业区及陇东旱塬区(简称两西一东)为农科院的科研战略重点地区,分别建立综合试验站(区),开展农业的综合性研究。1983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到省农科院现场办公,决定给农科院拨款450万元在兰州集中建院。经过两年的努力,至1985年,甘肃省农科院的兰外各专业所均已迁入兰州,基本完成了集中建院任务。院行政机构设办公室、科管处、政治处、人事处、计财处、总务处及纪律检查委员会。研究机构设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果树、蔬菜、情报等7个研究所;张掖、黄羊、兰州、榆中等4个试验场和一个中心测试室。同时,在全省各不同生态类型区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要求,设有专业或综合性的固定农村基点13个,短期或季节性试验基点每年都在30个左右,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较为合理、学科较为齐全的农业科技体系网络。这一期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队伍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1983年省上对农科院的人员编制核定为1420人(其中机关70人,研究所520人,试验场830人),到1985年实有职工1306人,其中:科技人员445人,占总人数的34.08%;行政管理人员105人,占8.04%;工人756人,占57.88%。科技人员中,高级人员8名,中级116名,初级321名。4.改革创新阶段(1986年—2008年)这一时期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全面贯彻党的科技方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研成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改革拨款制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开拓技术市场、科技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此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又相继下发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式,从1986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拿出专项经费,支持搭建省、地两级农业科研业务指导联系平台。实现了全省农业科研的统一规划和协作攻关,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挥了农业科技资源,促进了我省农业科技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87年2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张兴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甘肃省人民政府任命王吉庆同志为甘肃省农科院院长。与此同时,甘肃省科委提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的意见。1988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各种类型的科技承包和经营承包,拓宽技术市场渠道,加速科技向生产转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等具体规定。在科技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甘肃省农科院各专业研究所陆续开始组织人员成立技术开发服务部,经营各类农作物和瓜菜优良品种,同时继续参与各种类型的科技承包并开始尝试有偿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工作。1989年6月甘肃省农科院决定增设“农业科技开发中心”(1992年4月后改称科技开发办公室),组织管理和协调全院的科技开发工作。1990年5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刘恭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随后院里和各专业研究所也相继组建成立:甘肃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科技服务部,果树所园艺技术服务部,兰州四方软罐头发展公司,植保所新农药试验开发中心,粮作所科技开发实业公司、宏图科技开发公司、宏达科技开发服务部,经作所庭院经济科技服务部,海南陇兴科技开发实业公司等。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同年11月初,经民主选举,冯应新同志当选为甘肃省农科院院长。1999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提出调整科研机构,转换机制,农业类科技机构要成为开展区域性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研究的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在国家和省上有关文件的指导和要求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0年省农科院的科技开发实体已达到12家,分流科技开发人员约90人。同时,在把科技创新贯穿于改革的过程中,各研究所都有了进入市场经济的窗口,有了自己的主营产品。为适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4月30日决定,组建“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是年,编制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为做大、做强科技产业,优化整合重组全院的各类种子开发机构,2002年7月1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了“甘肃飞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农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检验、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科技产业开发格局。2003年12月3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分类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下发,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省属科研机构管理机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规定了组织领导和实施的原则与办法。2004年9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宋尚有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2006年2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钱加绪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2006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任命宋尚有同志为甘肃省农科院院长。2006年8月8日,农科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组建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经过历时近20年的探索、实践、观察,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修改,和多次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厅局汇报、沟通的基础上,2006年9月,省政府批复印发了《甘肃省农科院改革方案》,确定农科院以承担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为主的九大职能;建立以聘用合同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以目标责任和业绩效益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制度,以项目为核算单位的新型运行管理机制和符合科研单位特点的分配激励制度。实行省财政一级预算,业务归口省科技厅管理,实行院(所)长负责制。2006年11月4日,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核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及其下属研究所职能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通知》,核定甘肃省农科院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建制,事业编制800人,内设7个职能处室和1个后勤服务中心,设置12个专业研究所(中心),3个农业试验站和3个试验场。具体机构设置,院机关有: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财务资产管理处、产业开发管理处、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和后勤服务中心,事业性质,县级建制。院下属专业研究所有: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所、旱地农业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林果花卉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畜牧品种改良研究所、啤酒原料研究所和科技信息中心,以上均为事业性质,县级建制。三个试验站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榆中高寒农业试验站、黄羊麦类作物育种试验站,均为事业性质,科级建制。三个试验场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榆中园艺试验场和黄羊试验场,各试验场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同时,撤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测试中心和兰州试验场。2007年,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甘肃省农科院改革方案》和省编委核定的《甘肃省农科院及下属研究所职能机构编制》方案,理顺了财政拨款渠道,优化了内部管理机构,完善了专业学科设置,解决了转企单位的职工供养问题,实施了工作人员定员招聘,建立了新型运行机制,至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机构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改革方案》的落实,标志着农科院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内部机构及学科设置更趋合理,不仅为提高农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新时期、新阶段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保证。2008年1月18日,省长徐守盛、副省长陆武成及省上有关部门领导来甘肃省农科院现场办公,确定立项投资修建甘肃省农科院创新大厦,使甘肃省农科院实现了由求生存向求发展的重大转变。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怎么样?

恋人们
爱不羁
简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是在省委刘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按照省农科院建院方针,回整合答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及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小麦研究力量,于2009年6月成立的集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春小麦新品种选育、杂交小麦培育、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旱地小麦水分有效利用及其相关生产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科技咨询于一体的专业性科研单位。现设冬小麦研究室、春小麦研究室。现有职工24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4人、博士3人、硕士8人,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人。下设清水、徽县、庆城、灵台、武威、定西等固定试验基地,基本覆盖全省冬、春小麦产区的主要生态区域,其中清水试验站和黄羊试验站已有40多年历史。注册资本:784万人民币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

武威城市精神读后感

谓也
谢鲲
谢冕先生从“做人抄”和“做学问”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所谓“做人”,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而爱国和敬业就是北大在做人方面提出的要求.做学问似乎是很高深、很复杂的事情,但谢老没有卖关子,而是从最根本处谈起,那就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要做书呆子,“只有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对于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就是语言和文学.这就是大师的观点,那么简单,那么纯粹,那么实用,那么富含智慧. 可以想象,在聆听大师演讲之前,这些准大学生们一定在想:作为北大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的谢老,该会用怎样曼妙的语言谈论文学?又会送给大家怎样高深的人生哲理?他们也许担心现场听不懂大师的话语,拿好了笔记,准备着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留待会后细细玩味.可是,谁也不会想到演讲的内容是如此“简单”,语言会如此朴实,听众沉浸其中,忘记了作笔记,忘记了演讲者的身份,甚至忘记了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