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汉有什么985、211大学

关于爱
第二镜
武汉有两所985大学分别是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有七所211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1、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2、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清朝政府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3、华中农业大学简称“华农”,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6、武汉理工大学前身始于清朝末期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中南交通学院、武汉工学院等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分属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成立。7、华中师范大学学校办学源头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汉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历经传承演变,1903为文华书院大学部,1912年更名为中华大学,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哪个好

乐毅
欢喜山
同一层次3365663466的高校,总体实力比较相近,规模相当。好不好看从哪个方面比了。武汉工程大学前身是武汉化工学院,典型的行业高校,化工比较强势,也是学校主要发展的学科,资源倾斜的重点,其他学科比较弱势;湖北工业大学是多种学科均衡发展,没有哪个学科有武汉工程大学的化工那么强势,但是设计学、机械、土木、轻工、电气都很不错。从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特点:武汉工程大学总共五个学科上榜,化工B+,表现突出,除此之外没有B类的学科了;湖北工业大学8个学科上榜,最高的是两个B-(设计学和轻工)。从校园环境来说,武汉工程大学两个校区,武昌校区在市内,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内部有些老化。流芳校区比较新,位置差一些,三环旁,本科生主要在流芳校区。湖北工业大学现在只有南湖校区,三环内,没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位置好,比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位置好一点。总建筑面积上,湖北工业大学105万平米,武汉工程大学94万平米。住宿条件,湖北工业大学大约只有两栋栋六人间,无独卫,有空调,其余四十年来栋宿舍是四人间,独卫、空调;武汉工程大学校内多六人间,校外多是四人间,现在也都有空调,部分有独卫。吃的方面,武汉工程大学一般,湖北工业大学食堂比较多,吃是湖工特色。两校招生规模相当,湖北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人数稍少,而且还在缩招,研究生招生人数相对武汉工程大学多一些(2018年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1600人,武汉工程大学980人)。招生分数,在湖北省,湖北工业大学一般高几分,但在湖北以外过半省份,武汉工程大学招生分数又高于湖北工业大学。这个估计是因为历史因素影响,当初武汉化工学院是部属院校,对外省招生历史比较早,比较多,影响力大一些;在省里,考生对湖北工业大学认可度更高些。从这几年发展来看,武汉工程大学这几年领导出事以后,王校长上任后似乎还在求稳定时期。湖北工业大学前些年也出了不少烂事,但是从刘校长上任后,这几年年发展比较快,各种改革措施逐渐显现效果,经费似乎也更充裕些,从官方公布的财政拨款和经费来看,湖北工业大学每年要高两到三亿。从历史来看,这两个学校是同源兄弟(还有一个武汉纺织大学),都源自湖北轻工学校。希望兄弟都越来越好。都是双非高校,考生更应该从专业上来选择似乎更为妥当。化工选武汉工程大学,其他专业选湖北工业大学。今年湖北省内湖北工业大学文科线584,理科线547;武汉工程大学文科线583,理科线542。省外多数省份武汉工程大学稍高。以上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更正。

武汉理工大学是好大学吗

风之歌
美幸
武汉理工大学 不是国家首批211工程,第二批67所之一!更不是985!国家也没有3433626533推进什么特色985工程!1984年6月和1986年4月教育部分两次共批准了33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高校合并后变为31所)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2.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3.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5.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6.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8.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9.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10.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11.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12.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13.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14.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15.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16.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17.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18.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19.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21.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2.浙江大学研究生院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4.厦门大学研究生院25.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6.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7.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8.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9.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30.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00年6月 教育部批准了2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32.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34.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3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36.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3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38.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39.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40.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4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42.石油大学研究生院43.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44.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45.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6.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4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4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49.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51.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5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53.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2002年5月 教育部批准了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4.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55.河海大学研究生院2003年8月 教育部批准了1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5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共15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1996年12月,首批增加12所。总数变为27所: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1997年12月,第二批(67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新疆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2005年,第三批(12所): 西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第四批(1所): 陕西师范大学第五批(5所): 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来到这个学校我很后悔,被他的名字骗了!

理统
殷礼
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共15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3433626532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1996年12月,首批增加12所,总数变为27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1997年12月,第二批(67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新疆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理工大学经国务院批准,于2000年5月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回车工业大学三答校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为特色,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医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文理相互渗透,特色突出。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2个,并有MBA、MPA、MFA、16个高校教师专业、21个工程硕士领域等专业学位授权。没有流体机械这个专业。武汉理工大学的机械类专业有8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包装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机械类专业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之一,师资力量很强。合并之前的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和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都有机械学的博士点。参考资料:http://public.whut.e.cn/gd/access/summary.asp

武汉有多少个大学啊?

天文
功夫爹
截至2018年末,武汉有普通高校84所。一、大学列表:1、2、3、4、5、6、7、鄂城钢铁厂职工大学、湖北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湖北武汉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华中电业联合职工大学。二、大学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工程与管理、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海军高等学府。是全军著名的军种工程大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校本部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140多万平方米。 大学拥有5个一级学科(含15个二级学科)和6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含25个二级学科)和3个独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7年在全国首批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军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大学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专业领域、8个海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7个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海军第一个本科专业、第一个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全国重点学科均出自该校。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更为现名。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设有34个学院(系),开设123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普通本科生29405人,硕士研究生19699人,博士研究生7163人,外国留学生2453人。学校位列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257位。3、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于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工业大学起源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历经调整、合并等演进和发展,1985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所属划转为教育部主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起源于1946年的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历经调整、合并等演进和发展,1993年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隶属原交通部。武汉汽车工业大学起源于1958年的武汉工学院,历经调整、合并等演进和发展,1995年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隶属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近4000亩,总建筑面积174.5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09.41万册;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有教职工5407人,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设有25个学院(部),90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华中农业大学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7425亩),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6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有教职工265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196人,其中本科生18763人,研究生7433人。5、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或“华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下设3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职工3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为何坠楼?

春咲
祸福溷溷
3月29日,网友3365643662@陶**姐姐发布微博称,在读武汉理工大自动化学院研究生的弟弟在导师长期的精神压迫下,不堪重负坠楼身亡,这条微博随后引发广泛关注。3月30日,武汉理工大学相关工作人员证实,3月26日,该校一在读研究生陶某在校内坠楼身亡。公安机关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事件发生后,学校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陶某姐姐表示,“根本没有预料到他会自杀,他非常乖,学习也好。”在家人面前,他一般不会提起学习上的困难。陶某姐姐还特别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陶某的导师王某。据陶某姐姐向媒体提供的几份聊天记录显示,王某曾让陶某喊他“爸爸”。此外,王某还经常要求陶某去家中参加活动,为其带饭。2016年9月,陶某已经准备出国读博,王某告诉他,“这一次一定要对你狠一点,否则你会以为每次都会不了了之”,随后王某要求陶某离开研究所。去年11月,陶某去找工作,王某说“研究所没有你这样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武汉理工大学,简称武理工。学校前身溯源于1898年清朝末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由分属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成立。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由国家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已经成立多久了?

张苍
妒火线
211批次名单我国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大学基本上都进入985工程,现在基本上也都进入双一流大学A,体现了大学的水平和排名!211工程的首批划分不是哪个人哪个学校自作自划地定义和随意发挥地理解,而是以官方认可的文献为准!有一级国重的大学,具有211的实力,但未必就是211!比如燕山大学等,211的认定仍以官方发布为准!武汉理工大学在2000年前没有进入211首批,而2010年就可以进入211首批并进行宣传?!2020年是不是所有211都成为首批呢?!敲黑板划重点,根据官方文献:武汉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不是首批211!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不是211!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离211差距更大!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共15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1996年12月,首批增加12所,总数变为27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1997年12月,第二批(67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新疆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吴中伟的简历

天志
三浦
1954~1958年他担任建筑材料部水泥研究院混凝土室主任,1956年被评为一级工程师,195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33613031331959~1961年任该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他在任职期间,积极推进当时建材部领导提出的用水泥制品代钢代木的方针,组织研究队伍,大力研制与开发一系列水泥制品,满足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我国水泥制品工业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959年他首次发表混凝土中心质假说,开创了通过亚微观、微观方法研究混凝土组分、结构对性能影响之先河。1962年起他任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总工程师兼《硅酸盐学报》主编。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后经平反。于197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1991年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技术顾问等。为解决混凝土的抗裂防渗问题,指导与推进膨胀混凝土的研究,他提出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模式,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推广,成效卓著,1979年膨胀混凝土后浇缝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毛主席纪念堂的防水工程。1980年后,他在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与武汉工业大学任研究生导师,培养博士生与硕士生。1982~198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学位评审组成员。1980~1996年被聘为国际刊物Cement &Concrete Research编委,1997年后为该刊荣誉编委。1992年在国内首先提出研究与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建议。继而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环保型胶凝材料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新概念;针对我国水泥工业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大量利用工业废渣等建议。1994年吴中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评为资深院士。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8本与诗文选1本。共培养博士、硕士20多名。鉴于他对水泥混凝土材料和技术研究的突出贡献,荣获何梁何利基金1999年度技术科学奖。2000年2月4日吴中伟因病逝世,享年82岁。吴中伟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混凝土科技的开拓创新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